闫晓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广州在历史发展变迁过程中,留下丰富的海防史迹,成为中国沿海城市中清代海防系统最完整、炮台最多的城市。广州炮台规模大,历时久,建设次数多,在中国沿海城市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些海防文化遗产,保存了文化符号,守护了历史记忆,鲜活地展现出中华民族英勇斗争、抗击外来侵略的苦难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场所。近年,国家和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进一步加强广州海防史迹的保护与利用,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以展现广州海防史迹所蕴藏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海防文化遗产在当今对社会全面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很有必要。
广州地处北江、西江、东江交汇之地,又是古代航海港口,远通南海诸国,而且又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广州一直居于我国南方重要地位。
秦汉以前,鲜有关于广州城的记载。秦统一岭南后,设桂林、象、南海三郡,番禺成为南海郡治,这是文献中对广州城(时称“番禺”)的最早记载。[1]结合目前的考古发现,秦汉年间任嚣和赵佗所筑的“番禺城”为广州最早的城。其后,广州城历代都有增修。历代城墙、城壕等城防对广州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近现代,由于新的社会价值观,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城墙提供的安全感和威严性。城墙、城壕等被视为阻碍交通、妨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而被陆续拆除。同时也反映了新的火炮技术使传统城池失去了它原有的保护功能。[2]目前,广州仅保留下越秀山上镇海楼后面连同东西两侧仅180米长的一段城墙。
明中期开始,广东海防布局更为全面、均衡,同时为防范海盗和西方殖民者的需要,海防中心向南移至珠江口区域,海防体系更趋丰富严密,海陆并防。进入清朝后,海防重心曾一度东移,其后出于打击海盗劫掠走私的需求,广东以东路、中路为重点区域修建了大量炮台;清乾隆时期,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广州之所以成为全国的一口通商之地,与广州有众多海防设施拱卫,广州港相对比较安全有关。广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贸易集散地和中西交流的前沿。清中期后,广东海防的中心任务转为“防夷”,为加强珠江南北两岸的军事防御,展开大规模的炮台修建工程,集中在珠江口虎门一带修建了层次丰富、防守严密的炮台群落;光绪时期,长洲炮台改建西式炮台。光绪十年(1884)前后建成的长洲、鱼珠、沙路、牛山、蟹山等西式炮台群,成为拱卫广州城的重要军事设施。
广州珠江口海防设施是清代广东海防中最为重要的,守护着中国海岸线上的“南大门”,是扼守珠江、护卫广州的重要军事要塞。虎门炮台群横跨今天的广州南沙区和东莞虎门镇,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炮台构筑群体。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虎门炮台在修筑上吸收了西式炮台的先进理念,中西融合,以夷制夷,采用水泥浇筑,引进西方炮台,炮台内修筑暗室以供守兵藏匿,炮台与炮台间以暗道联通,增强联络。
随着中西方最终走向冲突,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广州的炮台驻军成为主角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广州的防御体系在鸦片战争中没能抵挡住帝国主义的入侵,但是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珠江口的防御体系也直接见证了古老的中国文明体系受到西方的冲击逐渐解体、开始寻求改变并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至近代,在1937年的中日虎门海战中,粤海军打退了日本海军的进攻,取得了胜利。广州海防史迹同样见证了这段炮火连天的岁月,记录下广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壮举。
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在清代二百多年间,海防设施修筑不断,且规模越趋宏大,使广州成为当时中国沿海城市中军事防御最严密的城市。随着岁月的流失,虽历遭人为与自然的损毁,如今保存下来的遗迹,仍然可反映出昔日的壮观景象。建于康熙三年(1664)、位于广州番禺区莲花山上的莲花城;广州番禺大夫山上的大乌岗烽火台遗址;横跨广州南沙区和东莞虎门镇的虎门炮台旧址,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在国内外威名远扬。
广州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海防史迹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形态多样。现存炮台等防御设施遗存主要分布在南沙区、黄埔区、番禺区,个别在荔湾区内,主要为虎门炮台、长洲炮台、鱼珠炮台、牛山炮台、车歪炮台、沙路炮台等几十处不同时期的炮台。仅南沙区就有27座西式炮池留存至今。很多炮台都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保护。
广州海防史迹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
一是历史价值。
广州海防史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见证了广州城市发展演变,尤其是见证了广州和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见证了广州乃至中国由传统向近现代文明转型的艰辛历程,见证近代广州人民抗击外敌、保家卫国、英勇斗争的壮举。广州海防史迹对于珠江口沿海一带海防发展、中外海上贸易活动、中外文化、技术、人员的交流往来、鸦片战争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防御设施在选址布局、炮池形制、巷道拱劵砌筑、巷门装饰布置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设计的科学理念、审美意识与建造者娴熟的工艺技术,是珍贵的军事文化遗产。展示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的构筑技术和工艺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科学价值。
三是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广州海防史迹反映了广州城市发展的基本脉络。其中炮台遗址,不仅经历了中国人民抗击殖民侵略的英勇斗争,也经历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许多重大事件,甚至还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炮火洗礼,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具有厚重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充满历史沧桑的历史遗存,对于激励后人不忘历史、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州海防史迹也是研究广州城市发展史的实物载体,是开展历史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最直观的生动教材和良好活动场所。
广州海防史迹在历史上是国家设置的防御设施,珠江口的海防史迹是中国既丰富又严密的防御体系的典型例证,不仅发挥了控制和管理珠江虎门口等沿海区域出入船舶以及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作用,而且对当时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广泛影响。世界与中国进入近代之后,中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设备,以及相关的工业设备和技术,培养了一批军事、工业人才,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广州海防史迹见证了中西文化的相遇与碰撞,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代海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昔日海防设施原有的实用性功能消失,但作为历史见证、建筑技术的载体,广州海防史迹兼具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丰富文化内涵,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
广州众多的海防史迹,主要分布在南沙区、番禺区、黄埔区、荔湾区等区域。分别隶属于文物部门、园林部门、海事管理部门、企业单位、军工单位以及村镇等部门管理。整体而言,广州海防史迹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属文物部门和园林部门直接管理,保护力度、利用方面较为充足,效果可观。但也有相当部分海防史迹由于归属管理使用单位疏于保护和管理,现状令人堪忧,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目前,广州海防史迹部分遭到人为及自然因素的破坏。部分海防史迹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虽然划定并公布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但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造成文物本体以及内外环境受到破坏。部分海防遗产,如炮台炮池,由于周边植物根系发达和枝干生长导致损坏;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炮池、巷道、藏兵洞等海防设施以及炮台所在的山体也造成严重危害。位于长洲岛上的旧西岗炮台被某单位私自在炮池上建设发射塔,直接严重破坏了炮池的形制结构,本体遭到破坏;新西岗炮台四周环境如同荒山野岭、杂树丛生、道路全毁,难觅踪迹,周围民众对此炮台亦缺乏认知。
总之,广州海防史迹在保护利用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一是保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众多的海防史迹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理使用,一些管理使用单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未能有效开展日常保养维护工作;部分管理使用单位保护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投入维修保护资金普遍不足,文物保护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开展,有的海防史迹任其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据文物部门的调查,有的甚至出现在法定文物保护范围内进行违章建设的现象,导致文物保护单位本体遭到破坏,文物景观环境受到一定影响。文化遗产资源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处于分散、封闭状态,保护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二是宣传、展示利用不足。
相关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对海防史迹保护的宣传和展示利用明显不足。除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海防史迹外,广大群众对大多数海防史迹知之甚少,更缺乏一定了解和关注,因而导致社会对海防史迹保护利用的关注度普遍低,未能充分展现其价值并发挥社会效益。
三是管理机制的制约。
部分海防史迹地处其他单位(有的为军事、涉密单位)内部,造成管理不便,保护和开放利用更是困难重重;有的史迹存在残损状况,或因安全措施无法保障,未能满足开放参观条件而处于封闭状态。有的即使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利用亦是极为有限,造成被封闭搁置和资源浪费,致使广州海防史迹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
由于以上诸多因素,需要文物、规划、建设以及社会民众合力,积极探索广州海防史迹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防止人为破坏,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损坏,避免城乡建设中的消极影响。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地加以利用,促进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首先,加强广州海防史迹调查和研究工作,建立全面完整、科学规范的海防文化遗产资料档案库,开展历史、考古、遗产保护、科技保护、规划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制作数字可视化文物史迹影像等,并且在各大媒体、网站大力宣传。选取适当的史迹点加以活化利用。如配合番禺区建设沙路炮台遗址公园,开展相关历史的推介活动,宣传历史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长洲要塞炮台群可以与目前珠江两岸历史文化风景带的建设相结合,利用炮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俱备的优势,加以充分开发利用。还可利用长洲岛近代文化深厚的优势,结合黄埔军校、辛亥革命纪念馆等众多近代史迹,及以长洲岛为中心的“一岛四岸”炮台军事文化旅游圈,打造涵盖海防文化的近代文化旅游长廊,尽览长洲岛白鹤岗炮台、白兔岗炮台、蝴蝶岗炮台、大坡地炮台、旧西岗炮台、新西岗炮台,和北岸的鱼珠炮台、狮山炮台、狮腰炮台、蟹山炮台、牛山炮台,南岸沙路的马腰岗炮台、兵岗炮台,西岸穗石村小谷围岛炮台等不同时期、不同形制、不同环境下的历史文化景观。
其次,加强海防史迹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根据文物部门的调查发现,有些炮台遗址遭人为破坏。诸如长洲岛上的西岗炮台,遭人为破坏,将电信设施直接修建在炮台遗址上。这些亟须相关部门协助文物管理部门及时做好维修保护工作。对于已经毁坏的海防史迹,维修前应做好扎实的调查和基础研究,避免不当修缮,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所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保护方针,以《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近年《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8月23日)中关于“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城保护规定为指导思想,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更好地保护地方历史文化史迹,历史风貌和城市记忆,强化广州海防遗迹的保护与展示利用,协调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丰富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内容和文化内涵。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海防史迹有的已被纳入到各类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范围予以保护。如长洲岛历史文化保护区、莲花山历史文化保护区、珠江广州河段历史文化保护区、沙面历史文化街区等。这些举措,对广州海防史迹实施依法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为更好发挥其效能,可将广州海防史迹分类整合,形成“点、段、片、线”的总体布局。以保护对象为“点”,相邻保护对象及史迹点连接成“段”,区域内同类保护对象汇合成“片”,沿珠江两岸的史迹串联成线,形成海防史迹活化利用格局。
第三,广州海防文化遗产的展示导览设计需结合史迹本身特点,既要符合历史真实,又要生动、形象,增强民众的学习参观兴趣。如复原、模拟战争场景,参观者无论在网络媒体,还是在文物史迹现场,皆可与之互动,充分感受体验海防文化。
针对不同的炮台设置不同的主题,制作可视化模拟现场。让参观者直观地去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感受广州城的历史场景。广州海防史迹已构成一道道壮观的历史风景线,成为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尤其是对青少年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第四,打造广州海防文化品牌。广州海防史迹的研究、保护与利用,不仅关系到广州城市记忆,更是国家与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广州海防史迹,特别是在反抗列强入侵时,历经血与火洗礼的炮台史迹,最为震撼人心,承载了保家卫国、悲壮英勇的沧桑岁月。以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文化元素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城景观为主要特色,以岭南自然风貌、海岛水乡景观为主要配套,以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民俗体验为重点,进行多元文化组合,形成融合城市、江岸于一体的文化格局形态,发展成为特色鲜明、风格多样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项目,并使之成为提升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重要文化品牌。广州黄埔长洲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曾做过初步尝试。这也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明确的重点保护内容之一。
总之,广州海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新时代一项重要的课题,需群策群力,多角度、全方位深化探究,进一步做好保护利用工作,真正发挥广州海防史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真正“使陈列在祖国大地上的文物活起来”,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赋新添彩。
注释:
[1] 杨万秀、钟卓安主编:《广州简史》。广东人民出版社,第32-33页,1996。
[2] 周锡瑞:《导言: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姜进、李德英主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新星出版社,第3页,2008。
[3]《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15),其中第3章第24条:在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应当明确13项重点保护内容,其中有“越秀山城墙遗址和中山七路交叉口附近的西门瓮城遗址等广州广州古城城廓遗存、遗址”“黄埔军校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近现代革命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