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立场
俗话说,兴家如同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向来信奉“人勤春来早”的中国人,历经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自然最知道勤俭之道、最懂得谦抑之礼。就像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所写,“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淳朴。”这种性格特征,外化为色彩斑斓的生存哲学,大概就是懂得过日子之道。
这些年来,从海淘奶粉到海购口罩,从经济适用房到经济适用男……选择最合适的节奏把生活的算盘扒拉清楚,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一年,紧日子的信号不断响起。紧日子是最不坏的选择吗?紧日子到底该怎么过?这些问题,不仅治国理政要思考,14亿人口版图之上的千家万户更要斟酌。
2020年紧日子的第一声哨子,是地方财政吹响的。
有两个现象,足以佐证“哨声嘹亮”:一是截至今年1月15日,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披露了2020年财政预算计划,除部分地区未公开数据外,北京、广东、上海、山西、辽宁、福建等18个省市不约而同调低了财政收入增速目标。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在财政支出层面念起“紧字诀”。比如内蒙古提出“节俭办一切事业”。上海表示,部门预备经费将全部取消,各部门一般性财政支出一律压减10%以上。
二是“零基预算”这个概念开始成为时政热词。上海市在预算报告中提出:“落实‘零基预算’理念”“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中存在的‘基数’依赖”。山东省更是直接将“零基预算”写入本省政府工作报告。
所谓“零基预算”,意味着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舆论普遍认为,这会有效避免传统“基数预算”时代出现的不花白不花的财政乱象。地方财政的紧箍咒,已经落实到白纸黑字上去了。
财政就是个定量的蛋糕,分配起来就是“此消彼长”的道理。政府的日子紧一些,民众的日子才会好一些。因为省下来的钱与资源,主要还是要配置到民生领域。“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再说,地方部门不再扮演要啥有啥的“哆啦A梦”角色,也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转身。
市民的紧日子,似乎来得格外生动而具体。
回首过去的2019年,从年初的“车厘子自由”到岁末的“猪肉自由”,微博热搜或者朋友圈吐槽基本都围绕着消费价格事件。
世界方便面协会的数据显示,这两年,中国方便面市场大幅回暖,销量重回400亿包。这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现象。一方面,从宏观上来看,中国消费者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已经降到30%以下,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进入相对富裕消费阶段。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人均收入增速基本都是跑赢GDP的增速或与之同步。那么,看似廉价的方便面,为什么又重回了国人的购物车呢?只能说,大概我们都意识到是该跟爽歪歪的宽松日子说再见了。
如果说一包方便面还不足以说明日子紧起来了,那么,“去品牌化”的消费潮流总能声势浩大地说明些什么。在买不起高端化妆品的时候,下单李佳琦带货的产品,似乎也是挺热闹的一种选择。拼多多成功上市,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媒体认为,这个靠廉价乃至山寨商品起家的电商,能够短时间内走上巅峰,法宝有两个:它把目光瞄准了低收入阶层,以及,它代表了近年来“消费降级”的趋势。这个说法显然是有争议的。因为“下沉市场”不仅是个体面的说法,也是个常年被忽略的领域,而“去品牌化”是这个领域的主要消费特征。
不过,CBNData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90后更成熟的消费观念,展现在他们会在有限的消费预算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使得“去品牌化”的90后消费者占比逐年扩大。换句话说,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如今并不缺好的商品,但“好货不贵”的需求仍未被满足。
这就带来两个似乎相悖的结论:一者,消费领域的紧日子可能是可支配收入掣肘所致;二者,这种紧日子也可能是因为互联网赋能之下的新业态,给了消费者更多实惠的选择。或者说,紧日子可能反倒是理性消费的代名词。
理性是个好东西,但逼出来的理性就未必有太多的幸福感。
我们一边批判着“伪精致”的生活,一边又深陷小额信贷噩梦难以醒来。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数量已下降至343家,在严厉整治和“三降”监管的要求下,P2P平台数量同比减少近68.09%,全国许多省(区、市)已经完成清退工作,正常运营平台的规模也在大幅下降。
虽然P2P快要“剧终”了,但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和闹出的“动静”,足以窥见生存寓言的一角冰山。是的,时代再好、阳光再暖,在我们追求纺锤形社会结构的路上,总有一部分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当然,我们探讨的紧日子,是全球化浪潮之下的普遍生存状态,而并非某个群体的生存窘境。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为了钱包、为了地球,为了爱的人和美好未来,紧日子已经成为我们主动或被动的当下选择。
紧日子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追本溯源,都能找到内因外因。首先,政府部门宣示过紧日子,是开源节流、减税降费、裨益民生之需。
202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知道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8%,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增幅均保持低位。更直白点说,在财政收入难以大幅提升的前提下,财政支出要“积极”起来,恐怕只能在很多地方下好“节流”的功夫。
财政收入为什么难以大幅提升?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一是减税降费。2019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中小微企业生存维艰,更进一步的减税降费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二是全球经济同此凉热,贸易保护与单边主义“歹戏拖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在2020年和2021年只有3.3%和3.4%。
于此背景之下,紧日子的外部因素一览无余。至于最大的内部因素,当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这份“决定”,算得上是各级公共部门过紧日子的宣言。
企业的紧日子,可能更加形而下一点。
不久前,“家大业大”的西贝莜面村,因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而“求救”:截至2月1日,西贝全国的367家门店中,仅有45家正常营业,195家只送外卖,127家则直接闭店。而让西贝更忧心的是,尚有2万多员工待业。一个月工资支出1.56亿元,如此推算下来,企业现金流也仅能维持3个月。无独有偶,外婆家创始人也说:“天一亮就要支付250万元,但防疫仍是第一位,要保证员工安全和基本生活。”
抛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不说,疫情之下的第三产业,尤其是餐饮和旅游,几乎瞬间进入“速冻模式”。按照去年春节档的数据,从除夕到正月初六,全国餐饮、零售的销售额达到了10050亿元,而旅游业同期达到了5139亿元。这还仅仅是一周的数据,如果按月来算,损失不可估量。
至于民众,紧日子的肇因就比较简单了,最基本的有两个:要么是没有钱,要么是太有闲。
“没钱”是个通俗的说法,更严谨的表达,是消费能力与消费升级之间的落差。中国经济总量近百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从绝对数值上看,日子当然是越来越好的。不过,就像网友说的——看看股市五年平均线和十年平均线,就知财富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房地产新房价格还在上涨,市值拐点还没有出现,消费为立锥之地而焦虑的时候,日子就注定要为房贷埋单……
绝对向好与相对困境,永远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当然,紧日子不仅是个物质的概念,在更为乐观的唯物主义视野之上,它可能是一种文明自觉,或者至少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时髦理念。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紧日子或是对过度欲望的节制,是对自然生态的敬畏。
那么,紧日子属于“低欲望社会”的标配吗?“低欲望社会”的概念由“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提出,主要解释日本后泡沫经济时代出现的消费低迷现象。日本青年由于经历过经济大萧条时代,对于未来充满担忧,导致压抑个人欲望,不愿意承担社会风险,不愿意谈恋爱、结婚生子。结果呢,公民手中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企业也有高额的内部准备金,但就是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紧”到消费无法正常拉动生产。
只是,我们的“佛系青年”或者“油腻中年”在选择紧日子模式的时候,显然不是五蕴皆空到低欲望的状态。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他们更懂得精致而已。比如,你若是检索多家网购平台,输入“一人份”“单身家电”等关键词,一定会弹出一人份养生壶、电煮锅、洗衣机、加湿器等产品,小巧、袖珍,功能齐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也会变得妙不可言。
在“一个人也需要仪式感”的口号之下,紧日子也变得精致而温暖。紧日子也可能是在物质富有之后,归于精致的简单。今天的中国,已经不需要通过冤大头式任性消费来证明自己“不差钱”了。
还有一种紧日子,是相较于铺张浪费而言的。比如环保主义者的紧日子,可能源于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高度关注与责任自觉,通过与物质世界的“断舍离”,主动参与到因保护环境而清心寡欲的队列中。
而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嗜好野味的“吃货”可能就要过上紧日子了。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全国检察机关严惩非法捕猎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工作。不滥食野味,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有些紧日子,与物质无关,却与文明关系密切。
紧日子不等于苦日子,紧日子也可以过出自己的“诗与远方”。
2019年,中国的日子过得是比较紧的。事实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府部门的紧日子,就是要继续用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不过,这一年的日子过得还是花团锦簇的——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全国约有340个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实现南极首航;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份硬核成绩单上,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国家如此,国民亦然。财政的“钱袋子”越扎越牢、日子愈过愈紧,许多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此改变。上行下效之后,这种紧日子的风气自然就在民间演化为基本生活理念。那么,紧日子的“正确打开方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方面,勤俭节约是永不过时的生存底线。
网络上至今还流传着一则所谓“中国人在德国吃饭被训斥”的故事。内容真假莫辨,道理值得慎思。说中国人在德国点了一桌子菜,最后有三分之一没有吃完,不打包就大摇大摆出门,结果被几个白人老太太教训了一顿,于是流传出一个金句:“钱是您的,资源是大家的!”这个故事当然是为了告诉我们:没钱的时候不能“穷大方”,就算有钱了,也要有公德。该省的要省,该节约的还得要节约。这不仅仅是为了赢得世人的尊重,其实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下的基本担当。
这些道理,其实无需外人来教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017年,有媒体称,我国一年的餐饮食物浪费量,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换个视角来看,这还意味着耕地资源、水资源、能源以及各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巨大浪费。紧日子,是让我们在支配并消费资源的时候,更有公德心与道义感。
另一方面,量入为出是活在当下的理性选择。
若干年前,我们被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所煽动,在“适度超前消费”的路上一路狂奔。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进了天堂,美国老太太在临终前说,“我终于还完了房子的按揭贷款”,而中国的老太太则说,“我终于攒够了买房子的钱”。故事其实是告诉我们,要懂得花明天的钱过好今天的日子。
这个故事在传统保守型消费的背景下,当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发现“适度超前消费”最难把握的,就是“度”的问题。《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人互联网分期消费产品使用率达60.9%。此外,有媒体对106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学生使用过分期付款。
是的,多年前的校园信用卡“风靡”,最后银行被明令禁止为大学生办信用卡;多年后的小额贷款“风靡”,最后“校园贷”被果断取缔。学会克制消费主义欲望,懂得过点紧日子,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他们健康地完成社会化的关键一课。
紧日子也可以是甜日子、好日子。这倒不是说要在物质消费层面回归到刀耕火种的时代去,而是在物质渐丰的今天,更懂得生活的质地与温度。
有人说,就像当年大火的电视剧《裸婚时代》一样,没钱的爱情也可以让日子温馨。不过,逆境就是逆境,正如歌颂或者赞美贫穷是不道义的一样,我们对紧日子的理解,有两个基本的人性维度:第一,紧日子不是物质贫瘠的生活,而是适度抑制任性的消费欲望。第二,紧日子是个阶段性的状态,至少是公民个体的主动选择。因为最终,我们还是为了迎接更自由、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