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学评论的拓展与深化

2020-03-20 03:44黄发有
当代文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历史意识文学评论网络文学

主持人语:本期好文章一如上期。第1期我们已经强调,“本栏目的文章旨趣具体可以表述为,一是从当下话题或重要的问题现象出发,予以理论分析和阐释,尤其欢迎批评性的稿子;二是侧重探讨某一时段的问题现象或案例,形成专门的史论性文章。总体倾向是希望有宏观面的历史和理论思考,或者说具体话题的讨论能够启发、支持开阔、开放的宏观思考。”本期的四篇文章中,黄发有教授是高校中最早研究网络文学及相关理论建设的著名学者之一,并且在一般媒体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公认的学术建树,本文是他有关网络文学研究现状的最新思考,希望引起同仁关注。刘复生教授的大作以文明论为论述视野,提纲挈领,论域开阔,尤见当下关怀的内衷与激情。后续案例的析论,又起到了散点透视而聚焦的整体结构支撑作用,全文筋骨强健,犹如收掌为拳,发力刚猛。期待再有专著继之,则血肉备矣。后三篇则是对文学批评的反躬自省。新世纪也是新媒体的世纪,中国网络文学堪称一枝独秀,风光无限。相应之下,网络文学批评起步维艰,且更难的还是自身的提升和成熟。近年崭露头角的唐弢文学奖获得者李丹和栏目主持人的合作之作,是通过回顾20世纪90年代的商业化潮流对于文学的冲击,特别是“人文精神讨论”中的代际反应差异,反思年轻知识群体的知识、经验、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局限性,尤其是揭示出当代年轻知识分子如何与国家发展同步共进的时代之问。所谓片面的现象观察,视角独特,也见幽深之思。最后是年轻学者毕文君追溯更早期的批评史研究,以点到面,将批评家案例分析与宏观历史研究融为一体,呼应的是新世纪以来回顾反思新时期文学史的学术思潮,也显示出了年轻学者进入专业历史场域的学术能力,未来无可限量。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面对当下,永远是文章的根本动力;同时,对于当下的体悟也是我们进入文章的一种路径依赖——这需要作者和读者\受众同样有着关怀当下的动机和认知,这才产生同情之了解。这并非在暗示一种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实在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实况所致。其实,百年前先人已经喻示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近百年中的变局很难完成千年之变。生当此世,人文学者不能不为自己的时代留下历史的思考。今天的现实就是后人的历史。所以,为自己,更为历史,我们一起努力留下时代的见证。

——吴俊

摘要:与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相比,网络文学评论与研究处于滞后状态。网络文学评论既要拓宽研究视野,又要提升学术深度。首先,网络文学评论应当增强历史意识。其次,网络文学评论与研究应当具备一种融合互动的学术视野。再次,网络文学评论应当更新学术方法,转换思维模式。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评论;历史意识;拓展深化

新世纪以来,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文学发展格局的变化,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快速增长,网络文学成为贯穿电影、电视、网络游戏、图书出版等产业链条的新兴文化现象。相对而言,网络文学评论与研究处于滞后状态,一方面,一些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的文学理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框架,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较为迟缓;另一方面,目前从事网络文学评论与研究的学术队伍在数量、质量方面都有欠缺,对网络文学的评论与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网络文学整体结构的把握较为薄弱。而且,随着网络文学社会影响的日益增强,应当加强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正确引导。网络文学评论这些年已经跟网络文学创作的繁荣形成了密切的呼应,网络文学评论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而且,网络文学评论对于提升网络文学的地位,也有其独特贡献。

网络文学评论的发展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面临重重考验。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学术界对于网络文学的偏见在慢慢淡化。从2016年到2019年,欧阳友权、单晓溪、周志雄、邵燕君主持的网络文学研究课题先后被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重大攻关项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网络文学评论的地位,在中国当前的学术格局当中确实在提升。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如果仅仅以“新”为标榜,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确实更容易成为泡沫制造基地,网络文学评论只有逐渐完善评价体系和学术规范,其学术质量才能得到保证。网络文学评论既要拓宽研究视野,又要提升学术深度。网络文学评论从业人员对此应该保持清醒,不断进行深入反思,只有经过持续的努力,才能让网络文学评论真正登堂入室。必须强调的是,网络文学评论跟网络文学创作是相互依存的,如果网络文学能够产出一些真正具有经典意義的作品,这有助于提升网络文学评论的水准。一个评论者如果陷身于低水准作品的海洋,短中取长,时间长了难免拉低评论的境界。

当前很多网络文学评论,基本上是就现在看现在,这就像坐在高速飞驰的车厢里观察另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把网络文学看成一个全新的事物,使得网络文学从历史中游离出来,它就成了一种没有源头的新生物种。因此,网络文学评论与研究应当增强历史意识。技术革新确实赋予网络文学以新质,然而,从网络文学的主题、价值、情感之中,我们会发现它和传统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还是应该把网络文学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有机部分,放在一个整体的视野当中进行考察。通过多元的参照,我们会看得更清楚,对它的贡献和局限都看得更明白。

我们回过头去看,会发现鸳蝴派文学跟网络文学有不少相似之处。鸳鸯蝴蝶派的崛起也跟当时的媒体变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作为当时的新媒体报刊——市民报纸为鸳鸯蝴蝶派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报刊连载和新章回体给鸳鸯蝴蝶派文学带来新的活力,让读者耳目一新。鸳蝴派作家热切关注当时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其写作紧密追踪社会大众的阅读兴奋点,在题材和写法上面都非常接地气。当然我们也清楚,鸳蝴派文学虽然非常流行,但文学地位不高。报刊的出现和现代稿酬制度的建立催生了自由撰稿人阶层,不少鸳蝴派作家都是自由撰稿人。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鸳蝴派作家对自己的写作是没有底气的。张恂子、张恂九父子都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性作家,他们在说到自己的创作的时候,会觉得自卑,看不起自己,甚至会贬低自己。随着文学观念的转变,鸳蝴派文学的文学史地位有所提升。张恨水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家,夏济安在1958年年初给夏志清的信中说:“最近看了几本张恨水的小说,此人是个genius。他能把一个scene写活,这一点台湾的作家就无人能及。他的limitations与deficiencies是很明显的,但是他有耳朵,有眼睛,有imagination。你那本书不把他讨论一下,很是可惜。”①他还说:“最近看了《歇浦潮》,认为‘美不胜收;又看包天笑的《上海春秋》,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②张爱玲曾经也被纳入鸳鸯蝴蝶派的谱系中,但现在的文学史叙述大都将她视为自成一派的大家。我们回顾这样一段历史,会发现鸳蝴派文学跟网络文学形成了一种遥远的呼应。网络文学经过长期的修炼,也有可能从俗入雅,从流行走向经典。当然要实现这种跨越确实比较艰难,要面临很多的挑战。

就文脉传承而言,多数评论者集中关注网络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不是单一维度的传承,而是多维度的混融,譬如玄幻小说既从本土文学传统中汲取滋养,还受到西方幻想小说的影响,不少文本在题材、人物关系、叙事方式上都借鉴了网络游戏的制作模式;耽美文和同人文有较为明显的日系文化背景。在综合视野中研究网络文学的文体来源,梳理清楚其来龙去脉,这是一个薄弱环节。多数类型小说都有程度不同的混搭倾向,在叙事上普遍带有后现代色彩的碎片化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评论中文本分析类别的成果,大多重视对类型文的结构分析,将研究对象拆解成零碎的单元,致使研究也有明显的碎片化倾向。当网络文学被压缩在平面化的空间进行考察时,历时分析的空缺就会使研究失去深度和历史的参照。

网络文学的来源较为复杂,它是技术、商业、文化联合催生的产物,因而有多重传统的元素渗透其中。网络技术使得远程的视频对话和语音交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痞子蔡、邢育森、李寻欢的创作中直接植入了大量網络聊天的内容,人物对白在网络类型小说的篇幅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口语传统在网络文学中异形再生。从媒介形态对人类思维影响的维度,美国学者沃尔特·翁将人类史划分为原生口语时代、书面时代和次生口语时代。电子技术将人类带入次生口语文化环境,这是一个崇尚对话、众声喧哗的时代,既继承了书面文化的遗产,又保留了大量口语文化特征。当然,次生口语文化并不是面对面的会话,而是借助电子媒介的虚拟的仿真会话。沃尔特·翁认为:“原生口语文化里的人转向外部世界,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转向内部世界;与此相反,我们之所以转向外部世界,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向内部世界的转移。”③确实,在网络文学以“小白文”为基调的语言风格和词汇选择方面,口语化趋向较为明显。

另外,对网络文学的考察还需要一种前瞻视野。报纸在中国近代作为新媒体出现的时候,也被一些保守的学人所排斥,章太炎对报章小说就充满了鄙夷。随着时间的推移,报刊孕育的新文学形态逐渐成为主流。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新媒体的报刊产生了非常强大的推动力。当然,这种推动力并不仅仅来自报刊,报刊平台把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力量聚合起来,不仅改变了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也重塑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从未来的视野看,我觉得网络的力量还没有充分展示,它还有新的可能性会慢慢展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逐渐普及,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也会重构文学的边界、功能与存在方式。就网络文学当前的创作而言,它的可能性没有被完全打开。令人感叹的是,运动中的网络文学似乎注定是一种过渡形态,一种历史中间物。可以期待的是,网络文学必然会孕育更多新的文学形态和独特的想象元素,激发新的审美力量,必将对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我们看现在的网络文学评论文章,会发现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即就网络看网络。因此,网络文学评论应当具备一种融合互动的学术视野。媒介融合的现实进程是这种融合视野的社会基础。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形态,在媒介融合的格局中很难从其他媒体中分离出来。报纸、期刊会借助各种网络平台来传播自己的内容,电影、电视跟网络的结合也是越来越密切,各种媒介基本上已经互联互通了。随着5G技术的普及,其融合程度会进一步加强。2009年5月江苏省作协与无锡市作协、《太湖》杂志联合举办“中国网络文学论坛”,我在现场见证了纯文学阵营与网络文学阵营剑拔弩张的争论,以雅自居的印刷文学与自谋生路的网络文学各执一端,泾渭分明。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学与纯文学的交互渗透是必然趋势,没有哪个所谓的纯文学作家可以与网络绝缘。东西的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就大量使用网络语汇,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作家选择了跨界写作,同时为纸媒和文学网站写作。网络文学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呈现另外一种面貌。

互联互通是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这不仅体现在传播技术层面,还体现在网络文学与外部环境、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上。对于网络文学的命名,作家方方有这样的评价:“中国文学历史已上千年,写作所用工具和刊发所据载体也都有过数次变化,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因工具不同而对文本另外命名的,比方刀刻文学、毛笔文学、钢笔文学抑或铅印文学,也从未见过因载体不同而冠名的,比方竹简文学、布帛文学、期刊文学、书籍文学等等。所以,网络文学以电脑写作,在网络上发表,与其它工具写作,在其它载体发表,哪里有差异?既无差异,我们对它的文本要求,就不应存差异之心。现在,把它单列出来,另用‘网络文学来与其它文学文本作一区分,究竟是抬举它,还是贬损它?这个真的好难讲。”④在报刊出现以后,确实出现过“报章文学”“报章体”和“报章小说”的概念。现代作家、学者谢六逸1938年在《新大夏》杂志上发表《报章文学琐谈》一文,他说:“报章文学与纯文艺的不同地方,就是在这斗争意图的直接表现上,自有它的特性。而所谓纯文学,不仅是没有这种意图,甚至可以说有许多是社会或政治意识的麻醉品。但是,报章文学和文艺的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文艺也不过是文化之阶级之表现。”⑤问题在于,如果承认网络文学和报章文学有差别,那么各自在文脉传承、作者队伍、阅读群体、传播方式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它们在新的媒体环境中是什么样的互动关系,这些方面至今少人问津,更缺乏深入追问。

与印刷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写作与受众的互动明显加强。不过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接受维度往往被网络文学评论所忽略,评论者还是立足于生产本位进行评判,这样得出的结论显然有所偏失。网络文学的写作者、受众以年轻人为核心群体,网络文学追求流行品格,敢于挑战老成持重的成年文化,呈现不一样的自我,为此带有鲜明的青年亚文化特征。青年亚文化处于漂移状态,具有一种不稳定性和边缘效应。其文化属性如何影响网络文学的创作与接受,写手、平台运营者、受众如何建构互动模式,这些都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究。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网络文学评论有较为突出的偏食现象。在网络文学版图上,类型小说受众面最广,商业开发程度最高,也是网络文学评论的焦点所在。相对而言,网络空间的诗歌、散文等文体的研究门可罗雀。由于诗歌文体的商业价值较低,诗集的出版也有一定难度,越来越多的诗人转战网络空间,一方面网络诗坛鱼龙混杂,另一方面网络诗歌佳作迭出,这些现象都很值得深入思考。“鸡汤文”在微信朋友圈蔚然成风,这种大众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不少文化人的谈资,但其背后的文化根源、社会心理却基本没有得到学理层面的关注和挖掘。当网络类型小说被等同于网络文学时,这种生态失去了必要的平衡,网络文学评论的视野是狭窄的,容易被商业导向和流行趣味所牵引,也缺乏学术的独立性。

网络文学评论与研究的发展,迄今为止差不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大多数进入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者背景不一,此前都有自己独特的领地,转移阵地后依然会保留学术惯性。网络文学研究是新地盖房,研究者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也因为没有建立共同体认可的传统与框架,整体上显得较为散乱而随意。托马斯·库恩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认为:“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⑥范式具有整体性、公认性、可模仿性、群体性等特征。网络文学研究要建立新范式,就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改变,有针对性地更新学术方法,转换思维模式。

第一,多学科协作的视野与方法。网络文学研究会牵涉到文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但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还局限于文学领域,视野偏于狭窄,方法也不够多样。譬如近几年IP问题在网络文学评论中经常被提及,可惜就像水过石面一样,转眼之间不留下任何痕迹,研究者对于与IP相关的版权法规、版权合作模式、版权与网络文学产业的关系都语焉不详,仅仅满足于蹭蹭热度,很难深入下去。当然,现实中很难有精通多个学科的全能型人才,要对网络文学研究进行立体交叉的学术透视,有赖于学术界各显其能的通力合作。

新的技术革新不断刷新网络媒介的面貌,也重构网络文化,因此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在网络文学研究中应该有一席之地。在语言学研究中,实验方法已经运用得很普遍了,将语料通过电子仪器进行分析,得出核心词汇出现的频率,由此推断一个写作者的语言习惯与语言规律。通过一些语言分析软件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会发现用常规方法无法捕捉到的一些语言特点。我曾经让研究实验语言学的朋友帮忙,让他们通过语言实验仪器对一部玄幻小说和一部九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进行对比性的语言分析,结果发现前者的语言重复频率要高得多。因为这种抽样有点随意,样本数量也不够,说服力不足,所以没有写成文章。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写作机器人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制造者时,不借助实验手段的话,估计研究者已经很难确认具体文本的作者究竟是机器还是人。

第二,文化研究与审美分析的有机结合。目前从事网络文学评论与研究的学者,主要来自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和文艺学学科,也有一些新闻传播学、社会学背景的学人偶尔为之。中国现当代文学背景的评论者大都采用文学思潮研究、作家作品分析的范式,优势是重视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做得比较扎实,局限是综合性偏弱,视野比较狭小,容易忽略网络文学创作的媒介特性与社会文化内涵。文艺学背景的评论者侧重理论透视和文艺新现象描述,长处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敏感性,善于从复杂的关系中把握网络文学的走势,但有时也会流于空泛。当然这只是一种泛论,每个评论者都有自己的个性与风格。目前的网络文学评论与研究,在学术方法方面基本沿用了研究印刷文本的路数,首先对书面材料进行书面分析,然后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网络文学中的非书面化元素,难免被一种学术惯性所屏蔽和滤除。网络文学评论的提升,一方面要避免将网络文本草率地等同于印刷文本,简单移植书面表达鉴赏和琐碎的文本分析,另一方面要避免不及物的、大而无当的表浅评论。

文化研究的优势是视野开阔,评价标准具有综合性,尤其面对网络文学这样的研究对象,有一些作品可能本身的艺术价值不高,但是在文化研究的多棱镜下会映照出别的价值,诸如记录现实、反映社会心态等等。对于像本雅明这样的文化研究高手来讲,他们从垃圾当中也可以敏锐发现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学术突破口。不过,文化研究学者有时难免越界,以一个专门家的学识去谈论他不熟悉的问题,隔山打牛。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相比,传播媒介不同,内容和表达方式依然相通,审美性依然是其根基所在。针对网络文学的变化,审美分析要有所调整,只要不被奉为唯一标准,就依然是有效的、基础性的研究方法。因此,将文化研究与审美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才能有的放矢,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第三,文献学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人文科学研究一直重视文献的搜集与分析,借此探明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性质,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觀点。传统的文献学方法一直重视定性研究,因而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面对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别很大,在科学性和客观性上容易引发争议。为了纠正这一偏失,定量分析方法的引入就有其必要性。以传播学为例,经验—功能学派以媒介分析、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为基本任务,以实证主义方法为基本方法,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都是可重复的和可以验证的。研究者通过对外部环境变量的分析,揭示行为和事实的规律。传播学的技术—控制论学派建立在信息数理理论的基础上,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其奠基石,建立了典型的技术主义范式,具有更为明显的自然学科色彩。回顾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追求数量的量化逻辑颇有市场,文本的同质化倾向较为突出。正因如此,数理统计方法适用性极强,可以大展身手。在网络文学研究中,可以借助媒体实验室的辅助,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捕捉热点信息,获得研究者需要的数据分析报告和可视化图表。网络类型小说的篇幅普遍较长,大数据统计分析以及NLP(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引入,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数据分析方法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文献学方法,它在人文科学研究中是定性研究的有益补充。但不能单纯依靠纯粹的数据分析,人文研究还是需要独立的价值判断,不能以数据分析的结果作为唯一的依据。一些年轻学人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研究对象时,自觉地更新研究方法,通过思维的转换,开拓新视野,开发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开展新解释,这当然是值得鼓励的;同时也要避免一种倾向,那就是以为传统的学术方法已经过时了,在新的语境中不必再熟练掌握了。网络文学研究以人文研究为底色,我们在研究中必须具有人文思维和人文意识。正如格罗伊斯所言:“只有当对古老东西的保存似乎已经在技术上以及在某种文明内被稳固下来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对新产生兴趣,因为似乎继续生产重复性的、模仿性的作品会显得多余,因为它们重复的,是在档案库里早就存在了的东西。所以,新只有在此时才会以肯定的,而不是以危险的面貌出现。”⑦如果割裂历史与传统,“新”的价值也失去了必要的价值依托。

注释:

①②夏志清:《夏济安对中国俗文学的看法》,载《爱情·社会·小说》,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0年版,第229页,第233页。

③[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④方方:《自家鼓掌,唱彻千山响——闲说网络文学》 ,“银河文学的博客”(2017-01-09,19:06:18),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46844a60102x203.html。

⑤谢六逸:《谢六逸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⑥[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⑦[德]鲍里斯·格罗伊斯:《论新:文化档案库与世俗世界之间的价值交换》,潘律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页。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发展史”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ZDA266)

责任编辑:周珉佳

猜你喜欢
历史意识文学评论网络文学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现当代文学评论方法及提升对策研究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本刊启事
小人物 大历史
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
基于历史意识培养的史料教学优化策略
《文学评论》编辑部2000年度学术论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