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探究

2020-03-20 03:41樊春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内部审计国有企业

樊春霞

摘要: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和业务领域也越来越广,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内外部环境变化日益加快,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内部审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层级不断增加、管理空间不断拓展,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加强集团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管理水平,防范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集团各企业改善风险管理,保障集团管理体系和各项政策得以有效运行。文章从国有企业集团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集团开展内部审计的作用,以及目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内部审计人员对国家政策的学习与掌握、集团内部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手段和对内部审计风险的认识这五个方面的不足,并就这五个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要把对国家政策的学习制度化、强调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内部审计要运用现代化手段,运用信息化系统、树立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五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改进建议

一、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检查监督作用

在国企改革的大力推动下,国有企业通常会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吸纳外部资源即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快速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进而在集团系统内会出现许多不同层级的组织机构,在这些组织机构中,往往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分离的,鉴于集团内部针对投资项目会有跟踪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事中、事后检查,所以所有者不仅关心企业经营管理的结果,还关心经营管理的过程。而通常的外部审计是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查,并对审查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属于事后监督事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主要区别在于,内部审计将监督职能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推进,满足了所有者对经营管理全过程监控的要求。

(二)咨询服务作用

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是为企业增加价值并改善企业的运营。内部审计人员在收集资料、识别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对于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可能产生更深刻的见解。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流程非常熟悉,熟知国家政策要求和集团管控的方向,熟知各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能够帮助公司梳理内部流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为公司规范运作提供服务。

(三)防范风险作用

开展内部审计,范围涉及公司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营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公司内部各层级全体人员,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查找问题,找出风险点,通过在管理、风险和控制领域内采取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也是督促各公司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规范,警钟长鸣,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将风险降低到公司可承受范围内,促进公司更长远发展。

(四)绩效考评作用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绩效管理对加快国企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有企业不断改革创新,绩效管理也必须开拓创新,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自主创新的意识,是保障公司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而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实施绩效考评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在集团里,通常是由薪酬考核委员会或者集团公司相关部室组织实施对系统内的各公司进行绩效考评。考核的指标有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等,财务指标和定量指标是“硬指标”,可以通过审计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得出,而非财务指标和定性指标通常为“软指标”,需要借助独立的组织进行客观评价,内部审计既能对公司内部各相关利益者起到制衡作用,又能促进公司治理有效运行,在公司治理中,激励和约束同时存在,内部审计对各公司运营管理情况发表独立意见,作为公司绩效考评的依据就更有说服力。

二、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家政策的学习与掌握有待加强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落实中央部署上,要始终担当起国企的重大使命。基于国有企业的特殊使命和担当,决定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与一般企业有所不同,而这些区别主要来自于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的解读。有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任务时,始终坚持固有的经验主义,往往忽略了国有企业这一特殊身份,没有与时政相结合,导致出具的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相符。例如近年来,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促进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提出国有企业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的“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还有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现如今“八项规定”已成为我们党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亮丽名片。再就是关于国有企业“三公经费”支出的范围以及额度控制等等,大到国家政策,小到企业具体操作,对国有企业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可见内部审计人员仅专注于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二)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壮大起到了激励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8年11月,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对中央企业的合规管理工作和合规事项作出了指导性规定。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以及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尤为重视。但是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下属单位的负责人中,还存在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的现象,他们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在找自己的错误,将自己的错误呈现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者集团公司,甚至会采取不配合、乃至干扰审计人员实施取证,给内部审计工作设置诸多障碍。还有人认为,开展内部审计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增加,公司目前运转良好,有外部审计就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展内部审计,不能将内部审计融入到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对业务了解不透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个专业素质要求比较强的岗位,这就决定了內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要用专业技能,专业思维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另外,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只注重于形式,要能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有些企业没有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有些内部审计人员是从财务部门的会计中临时抽调出来参加内部审计工作,他们没有专业系统的学习审计理论,也没有经历系统地专业培训,由于平时只接触本企业领域的经济业务,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不甚了解,在面对审计工作日益复杂的环境下,有限的知识经验很难驾驭,所以发现不了重大问题,更给不出专业的指导意见。

(四)内部审计的手段比较落后

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职业标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很多内部审计人员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和以往经验来实施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手段比较落后且效果不明显。比如,在抽取样本过程中,往往是根据个人主观判断和经验主义进行的,对抽取样本的量和抽取样本的范围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后期对样本结果的分析和使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再比如,在实施内部审计工作时,习惯于仅关注财务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评价一个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财务信息可以反映绩效管理的结果,但影响这一结果不限于财务信息,在财务信息提供越来越规范的前提下,审计工作不能仅限于账、证、表的审计,应把审计工作的侧重点转移到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和问题挖掘上。

(五)对内部审计风险认识不足

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作为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风险也同样存在于内部审计活动中,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不管是多么现代化、强大的企业都不能完全消除工作中的风险,只能做到将风险降到可承受范围内。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因素,客观因素是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舞弊和漏洞或者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漏报,主观因素是内部审计人员审计后认为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漏报。内部审计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存在。

三、优化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改进建议

(一)把对国家政策的学习制度化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国企的每一名员工通过学习来准确领会。作为国有企业一份子的内部审计人员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以及党中央发布的各种国家政策,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把握、融会贯通,定期集中组织学习,谈感想,谈体会,做到不走形式,并将相关政策整理出来作为内部审计的依据,来指导开展内部审计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要强调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要想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完善企业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治理结构,企业内部审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党领导的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由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定位和内审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强调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是强化内部监督,达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改正问题目的,还帮助企业提升内部管理,从而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发挥内部审计督促检查作用,落实审计结果“回头看”,确保内审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重点是帮助企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规避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另外还要定期组织各部门、集团系统内部各公司召开内部审计专项会议,邀请集团管理层在会议上针对内部审计工作作出战略性的指导意见,提升大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三)提升专业素养,打造过硬队伍

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应集财务、法律、业务技能等于一身,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够处理复杂的审计业务。内部审计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公司管理层,所以内部审计人员还应了解公司发展动态,为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有计划地开展审计业务培训,落实到每一名内审人员,包括集团系统内的各级公司内审人员,接受系统培训,就审计计划、审计内容与重点、审计评价及责任认定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时,针对行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举办专题内部审计培训会。广泛开展业务交流,组织内审人员到外部机构以及系统内部内审先进的企业去学习,了解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运用现代化手段,运用信息化系统协助内部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审计方案,选取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手段。内部审计人员也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规范内部审计流程,提高内部审计效率。要从传统的以财务会计资料为核心的抽样、取样方法转变为以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等为基础的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内部控制体系来组织实施抽样、取样。要从传统的计算机运用转变为借助于数据库的大数据分析,捕捉到各业务环节的异常数据,通过对捕捉到的信息进行集中对比分析,找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核算系统、全面预算系统、财务报销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业务系统以及各系统与ERP系统的对接、避免审计成为信息孤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库方面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后台操作,抓取重要信息,为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提供材料。

(五)树立内部审计风险意识,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首先是强调内部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各种风险。其次改进审计方式,传统的审计工作实行“单兵作战”的运行方式,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需要发现和提示跨市场、跨国别、跨专业、跨监管的集团性风险、整合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和机制性风险,要求审计人员加强内外部之间合作,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构建“大审计”的格局。第三,加强事前、事中的审计力度,坚持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原则,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防范。第四,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内部审计人员对于系统性风险能够做到合理保证将审计风险降到公司可承受范围,不能做到完全消除风险。

参考文献:

[1]孙艳芬.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探究[J].财税审计,2018(14).

[2]陆丽芳.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体系的缺陷与重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1).

(作者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内部审计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