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调整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吗?

2020-03-20 03:41李克萌陈风云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增长

李克萌 陈风云

摘要:基于1999~2015年我国2000多个县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乡镇撤并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乡镇撤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乡镇撤并不会对所有县的经济产生促进效应,只有对某些县的某些指标变量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因此,各县级政府进行乡镇撤并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因素因地制宜,而不能盲目跟风。

关键词:乡镇撤并;县域经济;双重差分;经济增长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出现了“乡镇撤并”现象。进入21世纪后,大规模的乡镇撤并开始出现。理论上,乡镇撤并之后,区域市场实现融合,扩展了发展容量,不仅会加速城镇化步伐进而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而且有利于避免产业结构雷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乡镇撤并之后,有利于政府进行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实现乡镇内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而且,乡镇撤并之后,行政人员数量将会减少,从而减少行政管理费用,减轻居民负担,提高居民消费潜力。因此,乡镇撤并会在整体上促进乡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近年来,学者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研究,韦欣(2017)研究发现行政区划改革对穷县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负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劫富济贫”的效果,加剧了贫富县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刘志鹏(2018)发现乡镇撤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后撤并时代”,认为乡镇治理现代化的选择与决策应该是变革与创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张璐(2016)以乡镇撤并为背景,研究了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的措施。黄瑛、龙国英(2002)分析了乡镇撤并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乡镇撤并对我国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认为乡镇撤并是乡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那么,乡镇撤并是否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会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不同县(市)的情况存在差异,县(市)的异质性特征是否会影响乡镇撤并的经济增长效应?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在理论方面丰富乡镇撤并改革的经验证据,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认识我国乡镇撤并的县域经济增长效应,而且在实践方面可以为进一步推进乡镇撤并改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研究设计

本文选用DID,即双重差分法来探究乡镇撤并这一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其一个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内生性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只研究乡镇的数量变化这一外生变量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使其更精确。

(一)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乡镇撤并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设定如下多期DID模型:

yit=c+αIdidit+αkXkit+λt+φs+εit

其中,yit是因变量,didit是政策变量,是进行乡镇撤并虚拟变量和时间的交互项。λt为时间固定效应,φs来表示个体固定效应。为了控制外生变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控制了基础设施、人口以及企业因素等控制变量,将这些控制变量共同用Xkit来表示。c为常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以求最大程度上控制模型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干扰。

(二)样本来源及乡镇撤并的度量

为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原则,本文选取的1999~2015年2000余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各项指标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县域经济统计年鉴》。基于不同自然环境造成的个体差异,根据《中国县域经济统计年鉴》的标准将其分为山区县、丘陵县、平原县、南部沿海经济线、牧区半牧区县、民族县、陆地边境县、环渤海经济区、扶贫重点县、长三角经济特区十个部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考虑乡镇数量减少与将乡镇转变为街道进而导致乡镇数量减少的样本,对于乡镇数量不减反增的样本则予以删除。因此,本文将乡镇数量减少的样本作为处理组,将乡镇数量不变的样本作为对照组进行实证检验。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估计

表1报告了使用多期DID進行基准估计的结果。结果显示,乡镇撤并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乡镇撤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为负值,虽然仍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负的系数说明乡镇撤并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促进效应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促进效应。模型显示,did的系数为负值,表明乡镇撤并后,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可以看出,国内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乡镇撤并并没有给县域经济带来明显的更高的收益。

(二)分样本估计

为了更精确的检验乡镇撤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用多期三重差分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表3、表4和表5所示。

其中,表2给出了不同乡镇撤并在不同类别的县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乡镇撤并只有在南部沿海经济区、牧区半牧区县、陆地边境县和环渤海经济区财政能显著影响第一产业发展。而且只有在南部沿海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进行乡镇撤并才能够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在牧区半牧区县和陆地边境县,进行乡镇撤并还会对第一产业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在其他类别的县和县级市中,进行乡镇撤并并不会对第一产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基于发展第一产业的目的进行乡镇撤并时,只有南部沿海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才具有达到目的的可能性。

表3给出了不同类别县与县级市中进行乡镇撤并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可以看出,乡镇撤并对于第二产业只会起到抑制效应,而不会产生促进效应,特别是对于民族县和扶贫重点县来讲,乡镇撤并会显著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结合表2中的结论,这一结论也就印证了表1中乡镇撤并不利于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的结论。因此,对于基于促进第二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的的乡镇撤并并不会达到预期目标。

表4报告了在不同县的乡镇撤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限于篇幅我们只是保留了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样本的估计结果。由表4可知。乡镇撤并对山区县、民族县、陆地边境县和扶贫重点县的影响呈显著的抑制效应。即乡镇撤并不利于这些类别县的财政收入。如果基于增加财政收入视角来看,这些类别县不应该进行乡镇撤并。

表5表示出不同县的乡镇撤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可以得出,乡镇撤并只会对山区县产生促进作用,而对山区县、民族县和环渤海经济区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并且对其他县区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宏观角度上来看,乡镇撤并并不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四、结论与启示

基于1999~2015年全国2000多个县的经济数据,运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乡镇撤并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大部分县或县级市而言,乡镇撤并既不会推动第一产业发展也不会推动第二产业发展,更不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甚至对产业结构具有抑制效应。只有对少数地区的县进行乡镇撤并才能够促进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的增长或者财政收入的增加。由此,我们得出重要启示:县级政府作出进行乡镇撤并的决策不能盲目跟风,而应当根据自己县的具体情况和目标进行。

参考文献:

[1]叶林,杨宇泽.中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三重逻辑:一个研究述评[J].公共行政评论,2017(04).

[2]万陆,李璐瑶.中国撤县设区政策的区域一体化效果评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3]唐为.经济分权与中小城市发展——基于撤县设市的政策效果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9(01).

[4]贺大兴.乡镇撤并改革和农村经济增长[J].南方经济,2012(10).

[5]赵福军.农村公共商品供给与乡镇机构改革[J].财政研究,2008(12).

[6]刘志鹏.“后撤并時代”被调整乡镇的治理现代化[J]:困境与策略选择——以广东为重点的考察.学术研究,2018(02).

[7]黄瑛,龙国英.乡镇撤并是乡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2(02).

[8]韦欣.行政区域规划政策对企业进入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17(05).

[9]张璐.乡镇撤并背景下深化乡镇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基于陕西省镇村综合改革的调查[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05).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行政区划调整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吗——来自乡镇撤并的经验证据”(项目编号:201710446057)。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经济增长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