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立美,追求至境

2020-03-19 08:46陈国治
教育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原则道德德育

陈国治

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化、结构的复杂化以及伴随而来的信息多元化和传播便捷化,使得单一的传统德育模式成效弱化。为了探索更加有效的德育途径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于2007年提出“欣赏型德育”的德育指导理念,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研讨、实践与探索。

“欣赏型德育”的内涵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的“德育美学观”是二附中“欣赏型德育”的理论基础。他指出,当前德育存在的强制、灌输、放任等问题,其核心是功利主义德育观的弊病。“德育美学观”和“欣赏型德育”就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尝试实现对功利主义的超越。“德育美学观”阐述了审美育德论、立美德育论、至境德育论三个基本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方法——进行德育的审美化改造,即德育立美。德育立美强调关注道德情感、道德智慧和道德自由,追求德育至境。

我们可以用四句话递进式理解“欣赏型德育”的内涵。

让德育美丽起来,变得可欣赏。单一的传统德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往往表现为单向性的灌输,内容和形式都趋于单调、刻板,从而导致了传统德育与学生群体的疏远。要破解这一“疏远性”,就要让德育美丽起来,变得可欣赏,吸引学生主动亲近、乐于接受。

对德育诸要素进行审美化改造。要让德育美丽起来,就要对德育的参与要素进行审美化处理,使之合乎道德引领的目的需要,符合审美活动规律性要求。以生病吃药为例,第一类人因为明白“良药苦口”,所以即使“苦口”也愿意吃;第二类人虽明白其中道理,可仍不愿吃,只是迫于祛病需要不得已而为之;第三类人根本不顾“良药苦口”这一道理,拒绝吃或不按医嘱吃。解决办法之一就是让良药不再苦口,比如包上糖衣,如果同时配以辅料调节口味,人们治病吃药就不再有畏难情绪。同理,就是要让第一类人因吃了“对症的药”获得“健康身心”而倍感幸福,让第二、第三类人不仅收获“健康成长”,还不觉得“良药苦口”。道德往往以限制行为规则的面貌呈现于人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德育内容和德育过程进行审美化处理,使德育向审美化方向发展,走出困境,开创新的局面。

借用艺术形式与借鉴审美教育精神。艺术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引发和利于欣赏的视角和载体,借用艺术形式就是借助审美欣赏的属性和优势为道德的“良药”包上“糖衣”。德育审美化处理的根本思路是解决传统德育的弊病,因此,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借鉴审美教育精神。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精神上是自由的,审美对象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是他人无法强加的。把道德教育提升到审美的层次,不是将德育小众化或者高端化,而是摒弃掉灌输和强制,给予学生道德体验、感知和思辨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对道德要求的放任,而是在教育者有目的的价值引领中,让处在不同道德成长阶梯上的学习者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道德生活的自主空间。

审美化改造的目的是处理好价值引领和道德自主建构的关系。这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欣赏型德育”提倡借用艺术形式,但并不意味着追求形式活泼新颖就可以实现“欣赏型德育”,也并非不充分使用艺术手段和形式就无法实现“欣赏型德育”。以演讲为例,如果演讲者的话题及对话题的展开方式能够引起听众的关注和思维的跟进,演讲者能用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去影响、感染听众,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强加于听众,这也可谓一种“欣赏型德育”。

“欣赏型德育”的立美逻辑和实践探索

“欣赏型德育”是道德教育主体呈现“德育美”和道德教育对象欣赏“德育美”相统一的过程。“德育美”是浑然一体的,因立美操作的需要,在逻辑上可分为德美、育美、师表美和作品美。

挖掘和展现“德美”。德美,即道德本身因为其真、其善、其与道德主体的内在心理结构相结合并外化成道德行为而产生的道德力量、道德智慧、道德人格光辉,所以有其存在意义和审美价值。德美需要发现、发掘和审美化处理才能更好地成为德育的素材。挖掘德美,就是要對那些感动过我们的人、事、生活场景以及蕴藏着道德智慧美、道德人格美的各种德育题材勤于发掘、积累与运用。比如,二附中教师何杰在“成长的价格”班会之前,就班里每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物质投入和非物质投入做了纵横多角度的收集,在班会上呈现、分析并挖掘背后的情感因素和故事,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唤醒学生审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成长“价格”所体现的“价值”。

德育立美,还要求我们不断审视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规范和要求,去除那些似是而非甚至相互矛盾的管理规范和道德教条,挖掘和呈现反映人类生活中处理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的智慧和美好。为此,德育管理方面,我校在定期征集学代会提案和举办日常班长对话会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各类规范、要求,持续优化《学生手册》。德育教育上,我们针对高中学段的特点,梳理明确德美的重点主题,为学校、年级和班级多层面开展德育工作提出了具有价值引领意义的主题系列,并逐一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形成审美化实施案例或模式,包括:健全学生人格的目标——求真、崇善、爱美、健体、乐群等,促成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诚信、善良、正直、理性、担当等,推动公民社会发展的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奉献等,培育民族精神的目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进取自强等,引领学生生涯规划的目标——了解自我、感知社会、确立理想、生涯决策、自我规划、任务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等。

设计和营造“育美”。育美,即德育过程之美。德育过程的情境、题材、结构、顺序和呈现形式都有立美的空间和审美价值。分享感动或启迪过我们的人、事、物时,可以在符合审美规律的原则下采用多样的形式。例如,表达一种思想,可以用诗、歌、散文、故事等形式,可以激情澎湃,可以娓娓道来,也可以使人潸然泪下,或令人如沐春风。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应用多种艺术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网络讨论、照片和视频资料等),在各种审美化处理中会起到增强立美效果的作用。在某些教育环节中,视频或主题鲜明的歌曲作品可以直接达成德育目标。当然,目标和内容不同,对教育形式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以明理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辩论和“问题树”式分组讨论是合适的选项;以动情为主要目标的活动,可以选择以特定的故事、一封特殊的信件以及富有感染力的主持词加以呈现;以体认为主要目标的活动,则可以采用设计拓展训练项目和体验分享的形式。

近年来,二附中以传统的主题教育活动、班会、团会为重点,进行了全面的、逐一的立美改造,在逐轮改造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审美化处理、真实性展现、引导性提升、自主性生成”的主题活动立美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常用策略——德育叙事法、两难超越法、社会实践法、置境模拟法、拓展训练法、德美汇积法、歌曲赏析法、视频聚焦法、德育作品展示法、三阶段四环节班会法等。

自觉提升和流露“师表美”。师表美,是教师的“表美”(外在形象美,教师作为普通人和特定社会角色的外貌、衣着、妆饰、言谈举止的气质)、“道美”(教师可供效法的道德情操)及二者“合成”生发出的完整而统一的“风格美”的统称。

“师表美”的提升,需要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也需要学校的活动促进和环境熏陶。在二附中,“讲述教师心中的故事”“德育名师研讨会”等已成为传统的、系列化的教师集体交流项目。语文教师们同班主任们合作,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将《教师的意义》作为日常命题作文,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的意义。在作文讲评课之后,进一步组织和邀请本班全体教师参与主题班会,由学生讲述他们眼中的教师并为在场教师颁发奖状。这一连串的互动,让“师表美”成为师生共同欣赏的对象。教师节庆祝活动也是二附中“师表美”集中展示的机会,除了具有仪式感的庆祝集会,学校公众号还会推文对教育故事和师生情加以展示,这无疑成为学校和学生给教师发的一笔“精神工资”。

发现和欣赏德育“作品美”。德育对象(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作品。“作品美”既是教师立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对象,也是学生不断对自身进行道德完善的结果。在发现和引导德育“作品美”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欣赏的视角来观察和推介学生,做到“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二附中在学校、年级、班级从多个维度定期推举学生榜样,这种榜样的推出不是简单的表彰,而是要依托学校环境和现代传媒讲好榜样故事,让德育“作品美”蕴含在“作品”形成的过程中,供大家“自由欣赏”。学校还积极创设多种活动平台,让各类德育“作品美”有更加充分的展现机会,使师生在活动中相互发现、相互欣赏、相互促进。比如,各班每天午间的学生演讲系列活动。又如,自2015年开始,每年都有近200名校内志愿者服务于二附中策划主办的全国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高端论坛。

“欣赏型德育”的实践范畴覆盖教育的全领域,除主题活动审美化原则和策略以外,二附中在常规管理上提炼出“明确行为标准、设定执行程序、讲明规则意义、形成制度机制、重视反馈调节、促成自主管理”的基本实践原则,在师生关系审美化处理上总结出“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民主与亲近原则、对话与合作原则、师表与文化原则”,在校园文化氛围审美化实践中探索出“协调性、文化性、交互性、人际中心、积极舆论”的建设原则,在学科课堂德育的实践中归纳出“学科中心原则、学科文化原则、教学民主性(双主体互动式)原则、教学适应性原则”。二附中力争让学生接受合乎道德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当下和未来能够在幸福的道德学习和道德生活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學)

责任编辑:李香玉

猜你喜欢
原则道德德育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