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

2020-03-19 08:46王文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归属感精神病医务人员

王文骁

【中图分类号】R7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在就医后,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心理治疗,能够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使精神病患者属于康复阶段。但在这个阶段,许多精神病患者也恢复了部分自知力,在一定程度上认知了精神类疾病,于此同时也就对心理需求有了要求。针对上述情况,若医务人员未能予以重视,那么则会加剧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致使患者情绪波动,这不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很大负担。所以,对医务工作者来说,需正确应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尽可能满足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以真正控制住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本文着重探讨正确应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需要安全感

精神病患者在发病阶段言行举止普遍怪异,更甚有些患者会动手伤人,毁坏物品,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总体表现却较为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认知自身疾病,所以精神病患者和并未恢复的患者居住在同一空间下,则会严重缺失安全感,整天怆然若失,担心其他患者发病伤害到自身的安危,但又担心伤害到其他患者的自尊心,因而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内心是极为矛盾的,若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长久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之下,那么不但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控制,也会加大患者的精神压力。针对上述,就应多加予以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安全感,他们需要什么安全感,就给他们什么安全感[1]。对此,一方面应多加与精神病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患者缺失安全感的根本原因,而后有效去抑制这一原因的出现,尽可能让精神病患者摆脱不安的心态,以满足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感方面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还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工作,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内容,以做到有所针对的予以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安全感。

二、需要被认可

上文说起过,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已经有了一定认知,受心理因素影响,在此期间的精神病患者普遍需要被认可,这种认可非常利于控制患者的精神疾病。具体来说,在患精神病之前,许多患者都有着显著的社会地位,以及较强的自尊心理,后来受生活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引发了精神病,他们的人生也就这样发生了转变,对于上述状况,有些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就感到难以接受,对“认可”的需要越发迫切,通过认可患者,能够安慰患者的内心,让患者感到自身与正常人之间并不差别,以尽可能保持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状态的良好性。予以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可的方式,主要体现如下: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应尊重每一名精神病患者,不可认为患者有精神疾病,而在日常工作中敷衍了事,不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不予以患者尊重,这是绝对不可的。对于精神病患者称呼,最好运用患者以前的称呼,如若患者以前为单位主任,那么在入院后也可这么称呼患者。對于表现较好的精神病患者,则应对其予以表扬与认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让患者能够更为主动的配合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控制。

在整个操作期间,若医务人员出现失误,那么也应在第一时间向患者道歉,并及时进行改正,善于站在患者的视角之上,去理解患者的需求,并满足患者想要被认可的需求[2]。

三、需要归属感

一般来说,对精神病患者普遍运用封闭式管理的方式,患者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在医院中进行,但一些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为自身已经恢复了健康,而处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不但限制了自身的自由,也影响了自身内心的愉悦性,因而就会抵触这种管理模式,也急迫需要归属感。再者,在这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不少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还强烈要求出院,但患者的实际病情却并不允许他出院[3]。针对上述情况,医务人员若未能予以合理处理,则会消极影响到护患之间的关系,致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较低,同时也给该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所以,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应善于采取有效方法,来提升精神病患者在院内治疗的归属感,让患者能够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进而就能够使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安心、稳定的接受相关治疗,如此不但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利于满足患者对“归属感”的心理需求,成功保障日常工作的开展质量。除此之外,这种归属感还需要家人的陪伴,应告知患者家属多来探望患者,陪伴患者,让患者即使在医院,也能够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家庭的温暖,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结

总而言之,绝不可忽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这是由于该期间精神病患者的内心较为脆弱,也有着一定认知能力,因而患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应正确应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认可、归属感、以及安全感等方面的心理需求,让其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以充分控制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让患者能够对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予以满意,从而彰显出工作价值,从而确保精神病患者身体和精神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林淑贤.长期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及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7):186-188.

邓社能,刘社琴.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05):75-76.

田华.如何正确应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04):213.

猜你喜欢
归属感精神病医务人员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