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红
【中圖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
徐女士今年41岁,是著名外企的高管,在工作上,她雷厉风行,执行力极强,在生活上,她独当一面,撑起全家的开销。但是近两年来,她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有时候员工的一个小错误也会使她歇斯底里,严重时会乱摔东西。员工们都在私底下议论,徐姐不知道怎么了,变的喜怒无常,需要小心翼翼的跟她相处。更关键的是,她到现在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改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家人的陪同下,徐女士来到心理科就诊,但是医生告诉她,她的所有负面情绪也许是源自心身疾病,既属于心理学范畴,也属于专科疾病范畴。在一番问诊下,徐女士坦白两年前她患上了消化系统疾病,时不时会有胃痛等症状,这让她心情烦闷,但是怕家人担心,她并没有说明病情。也许是工作压力和疾病折磨的双重因素,使她的情绪难以控制,越发暴躁。这形成了恶性循环,像这样的消化道症状相关的心身疾病,情绪异常会使胃痛的发作频率增加,又刺激情绪波动,她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
1 心身疾病的发病原理是什么?
科学预测,人类的自然寿命约120岁,但是鲜少有人能够活到这个岁数,主要原因是寿命受多种因素制约,如生活方式、饮食结构、遗传、居住环境和病菌侵犯等。影响人类心身健康的心理与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寿命[1]。心理健康能够提高神经系统与机体组织的健康度,维护身体器官的正常功能。心理活动与器官活动共同影响机体健康,器官生理功能障碍或是心理活动异常都会导致多种疾病。可见二者相互影响,可加重原发病病情,导致恶性循环。
公元前,古代医学认为形神合一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但是很多专家误认为健康的标准是无疾病。经历数百年验证后,健康标准被定义为无疾病,无心理状态异常,社会适应能力正常。传统医学中,无法明确诊断心因性疾病和功能疾病,即使疾病病因较为明确,伴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可确定为慢性病,对人类寿命有严重影响,也无法确诊疾病类型。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接受仪器检查时未见异常,但是却伴有异常痛苦,其被统称为神经官能症。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节凑加快,社会竞争激烈,社会交往复杂,使社会心理的承受力下降。这使心身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约占疾病总数的75%。
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与心理因素相关,是病理形态学和生理学双向变化的常见病,其与其他躯体类疾病不同,如骨折或是肺炎等疾病有明确的物理或是生物因素;焦虑症和神经衰弱有明确的心理因素。其诊断难度较大,因此难以确定治疗方法。
2 心身疾病的特征与诊断是什么?
心身疾病的主要特征是:①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疾病发生与预后都受以上因素制约。②其发病基础是躯体因素或是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导火索。③患者属于心身疾病的高危人群,属于易患病体质。④疾病表现是躯体器质性或是功能病理性改变,能够明确发病过程。⑤其主要疗法是心身全面治疗。⑥多发于植物神经系统的支配器官。相关学者从多角度评估该病。在病史采集上,需要评估躯体、心理和社会现状,即了解患者在生长发育中的成长经历或是重要事件,掌握其个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并了解事业成就和家庭环境等情况。同时量化研究其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评价其认知能力。现阶段,学术界认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是心理、躯体和社会因素的多维度、多角度评价,实现器质性疾病(生理层面)和适应不良(心理与社会层面)的双向诊断[2]。其中应重视心理与社会层面对于生理层面的影响,可通过心理与社会干预提高疗效,改善治疗预后。
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①生物学相关诊断:如仪器检查(胃镜、超声和胸片等)和体格检查。确定病变性质与位置,检出躯体疾病的具体类型。②精神状态相关诊断:可进行情绪评估,采用焦虑或是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情绪特点,了解其负面情绪的发泄方式,指导其主诉情绪体验。辅以个性评估,通过人格测验量表评估患者个性,了解其性格特征。并应该家用认知评估,可通过自信心量表和自控量表等方式测评认知方式,了解患者的行为和认知能力相关性,量化评价其精神状态。③精神与生物学因素诊断:目的是了解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影响性。咨询其生活环境、工作状态、婚姻情况和重大生活事件,确定诱发基本的应激因素。心理应激是导致心身障碍的主要因素,全面掌握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根据其社会背景考察发病过程,可确定心身问题,制定个体化疗法。
3 心身疾病的类型有哪些?
心身疾病的类型约200种,如心肌梗塞和冠心病,其致病因素较多,但与紧张和焦虑等情绪相关。如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其发病过程与焦虑、愤怒、好斗、好动和易激动等因素相关。又如消化系统疾病,与精神紧张相关。糖尿病和神经性厌食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发病过程与抑郁和情志失调有关。早泄与阳痿等生殖系统疾病,与长期烦闷和焦躁有关。荨麻疹和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疾病,均与心理因素相关。该类疾病患者需要接受系统化药物治疗,并应该进行心理治疗,如调节情绪,改变生活习惯,坚持规律运动和作息,科学饮食等。
目前,临床医学较重视心身疾病的防治,但需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医学教育,应加大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教育意识,使其掌握心身疾病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重视心理因素,保持乐观心理[3]。并应该深入研究流行病学,全方位认识心身疾病,确定防治措施。此外,应该根据疾病的发病过程制定系统且科学的评价标准,提高疾病确诊率。也可研发阻断中介缓解的治疗药物,阻断中介机制的影响。此外,《中国健康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应该加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这为心身疾病的防治工作提出新思路。行动指出:应根据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针对性建议,并倡导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举措。总之,现代生活中存在较多的心身疾病致病因素,需要高度重视,加强防治。
参考文献:
宋梧桐,王泓午,李德杏.心身疾病相关心理因素的中医学分类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8):135-136.
巴亚玛,木日根吉雅.浅谈全新模式的团体心理治疗—蒙医心身互动疗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9):27-28.
余建英,董再全,胡嘉玳.高血压病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3):378-38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