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创新方向探讨

2020-03-19 08:48侯卫红刘金娥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产学合作社会力量

侯卫红 刘金娥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及育人模式不断改革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育人”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协调、相适应的关键所在。重点分析了国内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列举了国外成功的案例,最后给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协同育人;产学合作;社会力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机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提出了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协同育人”是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协调、相适应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促进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首先需要树立“人才培养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观念,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

一、国内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机构主要包括各类企业、科研院所、相关行业组织等。参与形式主要包括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的场所和设施,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所短缺的实践型教师以及助学金等。社会力量参与机构的管理人員和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兼任高校理事会理事,参与学校发展的规划、审议、监督等工作;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质量保障监督等活动。

为了促进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与高校一起建立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机制,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包括: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双千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又称“2011计划”)、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例,自2014年起,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向几十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征集合作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支持,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专业综合改革及创新创业教育,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带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年有包括腾讯、超星等知名企业在内的多家企业积极参与,立项项目高达500多项,切实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此外,面向人才紧缺的重点领域,如微电子、软件、航海、化工安全、服务外包、气象、网络安全等,教育部与行业部门深入推进协同育人,在优化相关领域专业结构、改革培养机制、强化实习实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和支持政策。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一种常态,相应机制不断完善,参与的程度和成效明显加强。

但是,目前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还存在缺乏主动性、相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的过程中[1],打破了原有的体制机制,却未同步规划建立起新的体制机制,导致了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当前形势。目前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不够积极主动。不少高校还留恋计划经济时代的整体安排,或自认为是“象牙塔”,感受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的压力,缺乏走向企业、走向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真正树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意识,没有充分重视对社会需求的分析,没有建立将社会需求有效反映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体制机制。

二是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够负责。社会普遍认为,人才培养只是高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既缺乏法律上对社会机构在人才培养职责上的明确规定,也缺乏“人才培养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观念。用人单位既希望毕业生基础扎实,又希望实战能力强、能够尽快上手,虽然不愿意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却希望高校培养的人才完全符合自身要求,矛盾重重。

三是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机制的激励不足。缺乏国家层面促进社会各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税费减免、经费补贴、政策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机制力度不够、吸引力不足。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实践的安全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没有明确制度保障。社会机构与高校之间人员双向流动不畅通,人事管理制度和政策仍然存在诸多障碍。

二、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应体制机制,也有一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加拿大产学合作教育是全球合作教育的典范。多年来,加拿大一直以“向社会索取资源”为理念,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积极促进高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极力推进产学结合,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近2万人)的合作教育学校。加拿大高校产学合作教育成功地构建了高校、学生、企业三方,乃至包括政府在内的多主体共赢合作机制[2],促进了产、学、研三方面的发展。

加拿大产学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积极主动,强化协同育人,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合作体系。通常是由学校方来主导构建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内容,指导企业对学生的工作经验、工作环境等进行安排,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进行职业规划。二是企业承担相应责任,与高校共同努力满足合作教育的要求。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对合作教育项目在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薪酬标准、跟踪评估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三是政府财政支持,学校经费投入。政府会资助每一个合作教育项目,学校则按一定配比投入资金。

德国“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成功之处被很多国家竞相模仿。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3],学生的学习过程模仿企业员工的工作过程,学生即为员工、教师即为师傅、教学过程即为生产过程。

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协调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整个学习过程由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分别按照各自的教学计划和培训条例开展教学。二是健全的法规保障机制。德国早在1969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赋予双元制教学模式至高的法律地位。三是多元的经费筹措机制。德国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经费主要由企业(67%)、联邦政府(17%)、联邦州政府(16%)三方面共同筹措,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每个企业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职业教育基金,确保了充足的教育经费。四是完善的企业激励机制。国家会对提供培训岗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在优惠贷款、税款抵扣等方面也都提供了优惠政策。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于国外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并创新转化吸收。

三、促进社会协同育人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多部门政策协同,共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设置专门用于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的专项基金,促进协同育人深入进行。出台企事业单位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训的相关政策,包括经费保障和补贴、税费减免、人身保险等,解除社会机构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后顾之忧,调动其积极性,特别是要求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动作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破除编制、薪酬、养老等人事制度障碍,建立社会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与高校教师的双向流动机制。建立全国大学生实习服务机构、信息网络等协同育人平台,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为各方做好服务工作。

2.出台有关大学生实习实训的法规。大学生实习是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应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在大学生实习中高校、用人单位、社会其他机构等各方在责任分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使大学生实习有法可依。同時,通过立法树立人才培养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理念,引导和鼓励社会机构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强化社会力量参与

意识。

3.高校加强开放办学,从内部突破社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高校应进一步确立开放办学的战略,深入分析社会需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应当把深化协同育人作为一个基本办学理念[4],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促使社会各机构能够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等。建立健全教师分类考核评价机制,避免“唯论文”等倾向,探索在一些应用性强的学科专业建立行业人才与高校教师双向交流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孙刚成,闫世笙.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路径[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2] 朱世桂. 加拿大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农业教育,2011(6).

[3] 黄蘋. 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分析及启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3).

[4] 徐家庆. 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及实现途径[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产学合作社会力量
加拿大大学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及借鉴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
秦皇岛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借助社会力量,创新培训模式
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合作创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