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昭
时间跨越过2020年2月4日,著名表演艺术家、“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秦怡,就已经98岁了。从16岁离家去抗战前线当护士,到93岁拍电影《青海湖畔》,80年的演艺生涯,在电影的长廊里熠熠闪光。她用一辈子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统统都离不开生活的历练。正是经过生活历练的洗礼,她的美,才彰显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魅力。秦怡的人生,正是沸水一次次沏出的茶,溢出了她生命的芳香。她的一生,无愧于“人民艺术家”!
2020年2月4日当日,记者看到了上影演员剧团的一则“温馨告知”: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老师在“疫情”非常时期,顺利地度过了她的98周岁生日!祝福老艺术家生日快乐!
当天,朋友又发来了一张秦怡老师的“现场照”:这位近百岁的老寿星,顶着百年风雨,从容走来,面对镜头,双手合一!虽然看起来瘦削了很多,但她仍如往日一般,精致的妆容、没有一道皱纹的脸颊,让人忘记了她的年龄。更为欣慰的是,老艺术家的眼里,满是温馨的祝福:祝福热爱她的观众新春幸福快乐!祝福在这场争分夺秒、舍生忘死的战斗中,大家一定会战胜凶猛的病魔,迎来清洁的蓝天……云开雾散,春暖花开,而每一片花瓣,都是人们铭记抗疫英雄的心香!
疫情期间,得知秦怡老艺术家平安健康,大家都深感欣慰。“但我们快一个多月没见面了。鼠年偏偏碰上全民战‘疫,不能出门,只能隔空问候。毕竟近百岁了,老人家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前,身体很虚弱,经常住在医院里。幸亏这段时间她被‘隔离在医院里,并无传染风险。医院里冷冷清清,她也一直在关注万众一心抗击病毒的新闻,每天都很晚才入睡。老人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焦虑。但她表示,瘟疫必将被战胜……所谓‘隔离,是一个隔离者自觉遵守秩序、暂时压制欲望的过程,通过这种遵守和压制,达到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虽然‘隔离是处于‘非常态,但‘非常态并不可怕,一切都会正常起来的……”从朋友处听闻秦怡老艺术家的近况,感动万分。老艺术家秦怡的话语里,包含着智慧和达观:大疫无情,人间有爱!
【超尘脱俗白玉兰】
从“战地护士”到银幕“白衣天使”
疫情来袭,白衣天使变成了白衣战士,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接力战,更是意志战、信念战。网络上人们纷纷为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点赞,有白衣战士在人们就会安心。他们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的精神,更令人感动。
翻阅秦怡的故事,就如同翻阅中国电影发展史。《女篮5号》中的林洁、《青春之歌》中的林红、《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林则徐》中的渔家女、《雷雨》中的鲁妈……80年的演艺生涯里,秦怡的第一个银幕角色竟然是影片《遥远的爱》里一位最可爱的“白衣天使”余珍———一个从家庭女佣走出来的“战地女卫生员”。她与艺术家赵丹合作的电影《遥远的爱》,令其声名鹊起。
“瘟疫蔓延到我们的村寨……”“是什么珍贵的记忆,藏在你隐秘的心灵?是爱人的面貌,还是那珠光闪动的衣裳……”在电影《摩雅傣》里,秦怡扮演了新中国第一代傣族女医生依莱汗,澜沧江边,歌声中的她那么温柔,阳光般温暖。
该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云南西双版纳,美丽的傣族少妇米汗被头人诬为“琵琶鬼”,是散播疫痨的“琵琶鬼”,被赶出寨子烧死了。18年后,她的女儿依莱汗长大成人,又被头人诬为“琵琶鬼”,机灵勇敢的她逃出寨子后,被解放军所救,开始学医,两年后,她成为一名医生,回到寨子,治疗好了许多病人,为难产的妇女接生,用知识和智慧破除了“琵琶鬼”的迷信。
秦怡说,医生的职业是崇高的,医生的心是博爱的,她一直很敬慕医生。但要演好一个医生是不容易的。而且在该片里,秦怡饰演了两代“琵琶鬼”母女,空间跨度大,人物性格不同,要演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秦怡曾回忆说,“那段时光,可以说有苦有甜。去西双版纳体验生活的那段日子里,住在老乡家中,亲手打房子,打扫卫生。我住的那个老乡给了我一支步枪挂在那里,我当然不会开枪。白天我和傣族人一起劳动,采访他们,晚上写人物自传,记笔记,还和傣族年轻人一起坐在竹楼的凉台上,听他们吹笛子,唱歌……在寨子里,我看到当地的医生都是无所惧怕地悉心治疗病人,并且是常年累月地这么工作着。医生无私的献身精神,使我深为感动,成为我排除心理障碍、演好角色的精神力量……我把在体验生活中感受到的傣族人民的感情表達方式、气质,都用到了我的人物塑造上来。”
拍《摩雅傣》,秦怡受了很多的苦。比如,她的双腿被那里的小黑蚂蚁咬得伤痕累累,服止痛药后却又发生了过敏,全身都起了红斑、水泡,最惨的是双手肿胀得不能弯曲……为了拍一个佛晓前的光的镜头,连续10天,她都要在深夜二时起床。因为寒冬腊月的景洪每天上午都是大雾弥漫,能见度很差,直到11点后才消散。寒冬的季节,早上很冷的,她光着脚丫站在冰冷彻骨的沙子地里奔跑……
“后来,这部片子上映后,有时我和观众见面,观众都不叫我的名字,我被观众亲切地称呼为‘依莱汗女医生,让我感觉十分亲切。”
其实,少女时期的秦怡就是一名“战地护士”,如白玉兰般超尘脱俗、淡雅且清香。
15岁时,秦怡受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瞒着家里参加了学校的红十字会,并很快成为校红十字会的骨干。她发动全校女生为前线将士做背包、棉鞋、棉手套等抗战物资。课余,她去学战地急救课程,学战地救护工作,练包扎和学抬担架,把战地救护伤员的技能学会了,又负责教其他的同学。很快,她勇敢地奔赴前线,当护士、抬担架,以一名少女的微薄之力,支援前方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战地护士是多么伟大。
“那年,我们请愿去四行仓库(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与日寇力战四昼夜)救护伤员,我们年龄最大的不过18岁……”在抬伤员的途中,她靠着毅力支撑着身子,一步步向前挪……后来,秦怡又擅自弃学离家,逃出了沦陷区,决意参加实际的抗日运动。多年后,回忆起那段往事,她潸然泪下。
【善良圣洁雪莲花】
干文艺不是“为谋生”而是“为理想”
秦怡拥有一颗最纯净和最善良的心,就是它一直支撑着秦怡一路披荆斩棘走向成功的尽头。
“真不明白,你们为什么总是问演员这种问题,做演员的感受是什么,其实,我就是一个女演员,做自己的工作。”多年前记者采访秦怡老师时,她说的话就是这么干脆利落。不难看出,她是个很有自主思想的人,不愿被世俗的洪流淹没纯真的心。
她还说,“我对演员的理解也是从一开始的‘为谋生逐渐变成‘为理想的,以后就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来了。”
抗战胜利后,秦怡于1946年底回到上海。此时的她已经做了母亲,带着女儿回到娘家。此时,她的父亲刚刚去世,母亲又体弱多病,她便扛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任务。为了能多赚一些钱,秦怡在朋友的引荐下开始拍摄电影。又经导演刘琼的介绍,她认识了第二任丈夫金焰。从小就喜欢电影的秦怡,被她先生金焰笑称为“电影疯子”。战时“四大名旦”之一的秦怡与战前“电影皇帝”金焰在香港举行了婚礼。一年后儿子金捷出生,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一直幸福美满。
“我回到上海,工作就转到电影战线,当我连续拍摄了七八部电影后,就感到电影的表现手段太丰富了,可以看到在生活中看不到的东西,可以感觉在生活中感觉不到的心灵的震撼,这是一时说不完的。”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秦怡得到了导演的肯定,也因为自己的出色演出,使“片子很感人,又有意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秦怡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副团长,她主演的一系列电影,都成为新中国影视的经典!
在她心中,干文艺不是“为谋生”,而是“为理想”,这种理想需要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她表示,“力量的源头就在观众,就在人民大众。”
因为精湛的演技,秦怡还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1961年,周总理提出评选“中国电影界自己的明星”,秦怡与王丹凤、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等22人入选,成为“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秦怡终于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2009年,秦怡从艺70周年之际,她被授予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并获得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终身成就“金凤凰奖”。
秦怡在领奖台上说:“不管是88岁,还是98岁,我都要跟着所有的同行们一起继续前进。”
果然,她并没有停下脚步,还跟着中国电影一起,继续往前走着。2014年,秦怡自编自导自演电影《青海湖畔》。93岁高龄的她还跑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拍摄这部剧。
对待生活,她慈悲、淡然,独自承受无尽的苦楚。对待演员工作,她有一种认真与执着。她是一名真正的演员,无论什么角色,总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她如高原圣洁的雪莲花,风姿绰约,内心的善良品行和圣洁的情操,并由内而外的焕发所形成的韵味,自然使她的美丽呈现出高贵气韵和绝世无双的漂亮。
【打开心结就像剥橘子】
她总是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
在上海秦怡艺术馆(全国唯一一座以仍活跃在戏剧电影界的艺术家命名的艺术馆)的“石书”序言里,这样形容秦怡:用一款颜色来装饰她,是红色;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她,是美丽;用一种表情来注解她,是微笑;用一枝花朵来代表她,是玫瑰。
而对于秦怡的美丽,著名影星舒绣文这样形容:秦怡就跟花瓶里盛开的康乃馨一样,别说男人见了她要心动,就是我们女人见了她也喜欢呀!
记者曾多次在央视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拍摄现场以及“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的两次大相聚时采访过秦怡老师。每次,她给我留下的印象都是气定神闲、风姿卓绝。很多影迷要和她合影,她一一答应着,待人十分真诚。
脍炙人口的《青春之歌》并不是由秦怡主演,但是,这部影片却成为她电影代表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一部,而让广大观众时常念起。
那一次,记者问起她在《青春之歌》中饰演林红的往事,她笑言,“1959年5月我成了一名正式党员。巧合的是,入党之后我的第一个银幕形象正是林红———一个正气凛然的共产党人。其实我只有一场戏,但这个人物影响非常大,很多观众对林红走出牢房、奔赴刑场的最后一个镜头一直念念不忘。林红为什么在临死前那么坚定,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并以自己的经历和思想去影响、激励林道静,这是因为她有最崇高的理想。记得拍《青春之歌》时,我的身材显胖,有些不自信,但導演告诉我说,‘角色有形更有神,演员只要有充实的内心生活,外形如何,并不重要。这句话点醒了我,是啊,干吗怕这怕那,想开了,一切就都过去了。”
“想开了,一切就都过去了”,不知道算不算是秦怡的座右铭?
1962年秦怡的丈夫金焰患上严重胃病,直到他1983年去世,20多年几乎都长期卧病在床,秦怡照顾了丈夫整整后半生。1983年秦怡拍摄电影《雷雨》扮演鲁妈时,丈夫已生病十多年,情况不好,儿子也住在医院里,每天白天拍完戏,秦怡都要辗转在两位亲人身边照顾,精疲力竭,因此当时的剧组里流行一句话:“秦妈比鲁妈苦!”
秦怡的身体并不太好,动过几次大手术,胆囊也被切除,前前后后共上过7次手术台。但从不见她病病歪歪,还在术后不久便重返荧幕。有时听到她拿自己的病跟人打趣,她总笑言,“我是无胆英雄。”
《母亲》是秦怡最喜欢的电影作品,因为在生活中,秦怡就是这样一位母亲。每一次她都在生死边缘游走,但是每次她都挺了过来。而支撑她走到现在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她与金焰的儿子金捷。
曾经聪明伶俐、活泼开朗的儿子,患上了精神分裂,变成了别人口中的“痴呆”。然而,秦怡从未放弃过希望,坚持用爱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天。秦怡照顾、陪伴病残儿子,培养他绘画,并热心公益事业。从某种意义说,秦怡的后半生是为儿子活着。国际影星施瓦辛格拍得了她儿子的一幅水彩画,并称赞:“秦怡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2007年,她的儿子金捷走了,让秦怡悲痛不已……但她忍痛接拍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影片《我坚强的小船》。85岁的秦怡在酷暑没空调的老居民楼中拍戏,由于患有直肠癌,她严格控制进食和饮水,常空着肚子候场,等自己的戏份拍完再吃饭喝水,以免影响拍摄进度。彭小莲导演如此夸奖:“秦怡老师是在用生命为孩子们拍戏。”
金捷去世的第二年,秦怡的妹妹、同样是电影演员的秦文也患病过世。秦怡把失去孩子和亲人的悲痛转化为了对下一代的关心,像《青春之歌》里的林红一样藐视着苦难,充满了乐观的心态。
回首秦怡的一生,她所遭受的苦难数不胜数,磨难大于幸福,青年离异、中年患癌、老年丧子……有多少人能够看到那美丽背后的苦难,那芳华下面的无尽深渊!但不管命运对她有多不公,她仍然倾尽一生,诠释了一个女演员该有的修养和责任,更诠释一个妻子、一个母亲该有的爱与担当!
近年来,秦怡写书、讲课,忙碌且充实,她的心中流淌着更大的爱———从事公益事业,为灾区捐款。
据估计,她向各个方面捐款超过60万元,这对于屡遭家庭变故、长期照护儿子的秦怡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她对此却始终低调。她说,“我的力量很小,但一定要做些什么……”
2004年秦怡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之星”称号。2010年,她在88岁高龄发起并筹资主办了“首届上海中外无声影片展”……
前几年,秦怡一直在撰写剧本《橘黄时节》,剧本素材来自于她家庭生活中的不幸,还有拳拳的母子之情,她想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秦怡说,“我幸福过、快乐过,也怨恨过。我这辈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难很多,人家都说我心态好,人终究都有过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我从不认命,我会分析,就像剥橘子,把这些心结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剥开。”
“活着,就要拍戏。活着,就不退缩。”这是秦怡一贯的人生信念。秦怡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给我们以心靈的启迪。
【结语】
女人是一把琴,只有不断历练自己,才能奏响魅力之弦。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道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凤凰涅,羽化成蝶,“人民艺术家”秦怡,也正是经历了生活的历练,才有震撼心灵的魅力……
荧幕上的秦怡风华绝代,生活中的秦怡慈祥淡定。
她是见证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传奇人物,她是亿万观众心中最美丽的母亲。
她被称为最美女性!
她为广大妇女树立了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好榜样!
她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