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商业评论》3月17日文章,原题:递送技术在整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令中国避免陷入困境空荡的街道、门可罗雀的购物中心曾令中国城市如同灾难影视剧中的场景——或许从中可一瞥正迅速扩大封锁疫情范围的欧洲与北美的未来。欧美舆论正聚焦封锁下的生活能否继续,例如人们如何获得食品供应等。
如何应对这种社会和商业中断,中国已提供一些经验。事实证明,数字技术是关键驱动之一。最早封城的武汉曾出现恐慌性抢购食品和其他必需品。但几天后供应开始流入,当地利用数字技术购物并与供应商合作,确保满足需求。
中国城市展现出的非凡韧性与两个因素不无关系。一是数字驱动的交付(递送)系统。在中国大城市,人们网购的食杂用品下单后20分钟内就能送到家。这主要归功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二是(中国)消费者对线上世界的谙熟和习惯。过去5年来,众多本土技术公司已改变中国消费者的行为,使他们从实体店购物转向网购。截至去年,中国电商渗透率已达到国内零售总额的36.6%,71%的中国消费者网购且大多通过智能手机App。
而在美欧,相关数字技术的现状似乎并不像中国那样有利于应对(疫情)。尽管美国消费者乐意在亚马逊等电商平台购物,但网购仅占美国去年销售总额的16%——而中国早在4年前就达到该比例。此外,尽管沃尔玛网站等努力开展送食品上门实验,但美国消费者在食杂用品上转向数字世界的速度远慢于中国人。且最后一英里物流尚未达到中国城市那种标准。在餐馆(外卖)行业,(美国)同行也远落后于中国企业。
欧洲在这些方面甚至更落后。尽管欧洲一些企业——例如家乐福购物网和英国Deliveroo等初创企业——正打造最后一英里物流设施,但消费者的相关需求和意愿都相对更低。而且在欧洲老城区,基础设施和劳工规定使迅速构建一个高效递送系统的任务变得极具挑战性。
去年,就在阿里巴巴庆祝双11时,欧洲大型商家在“黑色星期五”物流方面遭遇困境。我自己就收到过法国某主要电子产品零售商的致歉信和(订单)取消信息。若只是涉及小器具,似乎关系不大。但倘若事关能否喂饱孩子们^……
当然,疫情会减弱,美欧民众将找到应对的方法,创新和团结也非中国独有。但美欧的政府、城市和商家都应审视中国的数字优势如何帮助应对该危机带来的物流挑战。对欧美来说,这是个叫醒电话。▲
(作者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合聘教授ChengyiLi,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