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 宁秀亭 /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浩任
番茄早疫病是由链格孢属真菌所致的一种常发病害,也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高温高湿型病害。冬季棚室内温度和湿度较高,该病发生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效益。
早疫病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危害,可侵染苗期茎叶及成株期的叶片、茎秆、果实及花萼等部位。
1.幼苗发病症状。若种子带菌,出苗后幼苗茎中上部或茎基部发病,病部形成环绕茎部的长椭圆形黑褐色病斑,植株快速干枯,最后萎蔫死亡。
2.成株期叶片发病症状。叶片受害,初期病斑圆形、浅褐色,并逐渐变为深褐色至黑色;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圆形,在叶脉及叶片边缘处呈不规则形,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圈,病斑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连片。病斑具轮纹是番茄早疫病典型症状,但有时由于环境变化,病斑变为褐色无轮纹。潮湿条件,病斑上常有黑色霉状物。田间病害多从下部成熟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相继枯死脱落。
3.茎秆发病。茎部病斑多发生在分枝处,发病初期病斑呈椭圆形灰褐色,稍凹陷,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沿茎秆纵向扩展为长条形,同心轮纹明显。发病更严重时,病斑环抱茎秆,造成上层枝叶萎蔫死亡,甚至断枝。茎基部发病,形成长条形的病斑环绕茎基部,造成整枝萎蔫。
4.花萼发病。多发生在萼片顶端,表现为深褐色坏死症状。结果期花萼发病,病斑初期为黑色小圆点,后期病斑扩大,具同心轮纹。
早疫病危害的病原菌为茄链格孢菌、茄斑链格孢菌。
番茄早疫病本是高温高湿性病害,但随着设施蔬菜的发展,这种在夏秋季节发生的严重病害,在冬季设施温室内也日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1.品种。番茄早疫病抗病机理复杂,在国外有利用抗病野生番茄种杂交而繁育出抗早疫病杂交种的报道,而国内尚未见抗早疫病番茄栽培品种的报道,抗病品种缺乏是导致番茄早疫病流行的内在因素。
2.温湿度。番茄早疫病在5~30℃范围内均可发生,20~30℃发病率高,一旦发病,病情扩展速度快。该病在相对湿度42%~98%范围内均可发病,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最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冬季由于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环境,棚内湿度较大,常在80%~90%之间,再加上适宜的温度,容易引起番茄早疫病的发生。
3.栽培环境条件。冬季温室栽培番茄,种植期间常会遭遇连续阴天,田间湿度大,导致病害流行;另外,连作、低洼地、基肥不足,种植过密、单株果过多、植株生长势弱、通风不良的地块,早疫病发生严重。
1.种子处理。番茄早疫病的病原菌可存活在种子表皮或内部,注意从无病植株上采种,播种前对种子消毒处理。可将种子在50~55℃的恒温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捞出用冷水降温,晾干后播种。
2.合理轮作。番茄与其他非茄科类蔬菜如瓜类、豆类等实行3年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适当控水,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避免湿度过大;均衡施肥,特别控制氮肥的施用;种植期间合理整枝打杈、疏花疏果、及时摘除下部老病叶,通风透光,以增强植株抗病性;一旦发现病叶、病果或整个病株,及时清除、集中销毁深埋,防止病原菌继续传播;番茄生长期间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对病害的抗性。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或12%苯甲·氟酰胺悬浮剂1200倍液喷雾防治。使用时注意不同类型药剂交换使用,以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