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锡剧保护振兴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20-03-19 14:11
剧影月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武进区锡剧剧团

武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剧的发源地之一,锡剧也是武进目前唯一的地方剧种,历来是武进区不可或缺的一枚“文化名片”。2015 年7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同年12月,省委、省政府也专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锡剧被列入需要扶持的地方活跃剧种的首位。由此可见,戏曲艺术尤其是地方戏曲即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一、基本情况

武进锡剧团成立于1952年,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武进锡剧团先后创作排演了30 余部现代和古装戏剧,荣获市、省级以上奖项100 多个。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戏《风流母女》、大型古装戏《浣纱谣》、大型现代戏《玉兰花开》等精品剧目。多年来,剧团坚持走“文化惠民与精品创作”共同发展的艺术道路,每年下乡巡演200 场,并组织成立了武进戏迷协会,在多所小学建立锡剧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免费教学,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锡剧艺术作出了很大贡献。

二、存在问题

虽然武进锡剧曾历经辉煌,而且目前的传承保护工作做的风生水起,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影响不断扩大和大众娱乐形式的多样化,锡剧的“日渐式微”和“每况愈下”,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

(一)缺关注,观众结构日益老化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网络的依次风行,以及五花八门的外来娱乐形式的充斥,彻底改变了80 后、90 后、00后们的审美情趣,由此导致了一方面锡剧依然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广受欢迎,认为其韵味独具、生动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令人回味无穷。另一方面在50岁以下,尤其是40岁以下的人群则大多不喜欢锡剧,嫌锡剧节奏太慢,对白、表演“太土气”,甚至许多中青年人竟然从未去现场观看过锡剧演出。

(二)缺经费,剧团发展难以为继

一方面,为确保演出质量,剧团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灯光、音响、乐器、车辆等设备设施的更新、保养与维修。由于财政拨款中没有为此配套专项资金,剧团只能想方设法挤出资金,先解决最急需、最关键的设备设施,其他的则本着能用就用,能拖就拖的原则,勉强维持演出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作为专业剧团,只有不断推出精品剧目,才能维持剧团的知名度、影响力和队伍素质。由于剧团没有专门的创作经费,平时只能低价请二流编剧编点新本子,来确保下乡演出有新戏可演。对于国内一流编剧动辄数十万元的剧本费,以及几百万元的后续道具、服装、排练等费用,剧团往往只能望而却步。

(三)缺人才,锡剧队伍青黄不接

人员结构极不合理。武进锡剧团核定编制40人,目前在编30 人,编外聘用23 人,编外人员占演职员总数的43%,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剧团中都不多见。这部分编外人员长期在剧团工作,少则几年,多则十多年,很多已成为剧团各方面不可或缺的骨干,但由于编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其无法安心工作,对剧团的负面影响不断凸显。同时,锡剧团还面临人手紧缺的窘境,亟需扩编扩员。团内目前的人员配置,只能满足剧团最基本的演出需求,团员大多身兼数职,疲于应付。且剧团至今没有配备导演、作曲等专业人员,每逢排演新戏都要出资外请,非常被动。

三、对策建议

从目前形势来看,锡剧虽然面临衰退萎缩的困境,但在武进依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且区委、区政府始终关注和重视锡剧事业,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也一直支持锡剧发展。所以,我们要抓住从中央到省、市各级都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大好时机,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开创武进传承、振兴、繁荣锡剧的新局面。

(一)加强引导,让传承氛围火起来

1、大力培育观众。必须树立长远眼光,做好培育新观众特别是小观众的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继续深入开展锡剧进校园活动。在全区中小学中全面推广锡剧教育基地模式,专门开展送戏进校园活动(经费可采取地方政府与学校分摊的形式解决),同时探索将锡剧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以全方位培养少年儿童对锡剧的兴趣,使之成为锡剧将来的固定受众,并通过孩子的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的家长来关注锡剧。此外,还要重视锡剧在外来人口中的推广。目前,武进的新市民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大群体。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他们接触锡剧、了解锡剧,进而能够喜爱锡剧。

2、大力宣传推介。在振兴锡剧的过程中,宣传引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充分运用各类平台,深入做好锡剧的推介工作,继续举办两年一届的锡剧艺术节,不断将其形式和内容进行提档升级,不仅在省内要树起品牌,更要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都办出名气。

(二)定机制,让剧团发展好起来

1、建立适当的保障机制。从周边地区锡剧团和武进锡剧团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财政拨款偏多或偏少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剧团的发展。若财政采取全额拨款的模式,则剧团员工生存无压力,长期下来难免出现工作无动力的情况。反之若财政拨款过少,剧团势必将绝大部分精力花在演出赚钱上,且由于演出市场不景气,只能饥一顿饱一顿,导致员工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人才流失严重,剧团也没有更多精力去提升业务、培养人才、创作精品。因此,经我们测算论证,政府对剧团的经费保障能达到80%左右(包括人员经费和设备更新维修经费),将更有利于剧团的长期良性发展,使得剧团既有生存压力又有工作动力,建议武进区能尽快施行。此外,为确保剧团能持续出人、出戏,保持武进锡剧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建议采取每年投一点或3 年投一次的形式,设立专门的创作和参赛经费,用于精品剧目的创作、排练及参加各级各类赛事。

2.、建立更优的演出机制。目前锡剧团承担的每年200场送戏下乡任务,虽然年年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但却未配套相应的经费,也未指定演出计划。锡剧团受制于演出成本(每场成本至少1万元)和200场免费惠民演出任务的双重压力,只能采取最原始的跑台口的方式,一场一场联系演出市场,累积演出场次,且经常出现有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武进区将每年200场演出分配到各镇(街道),并采取区镇(街道)两级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分摊演出经费的形式,确保剧团演出成本,形成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优良机制。

3、培育完善的梯队机制。针对锡剧团演员年龄结构老化、后继无人的问题,2018年武进区启动了定向培养计划,委托江苏省戏剧学校培养一批锡剧表演专业学生,计划培养戏曲(锡剧)表演专业学生16名(8男8女),学制6年,学费由武进财政承担。学习期满符合条件的学生发放大专(高职)毕业文凭,并由锡剧团优先挑选,经考核合格的纳入区锡剧团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

武进锡剧团与周边剧团情况一览表

猜你喜欢
武进区锡剧剧团
“回归人民”与“走向城市”:山西城乡两栖戏曲剧团生态模式初探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破解”方案设计类问题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夜空T台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The Mice Marry off Their Daughter老鼠嫁女
二胡在锡剧伴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