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队》:这片水乡这群人

2020-03-18 03:28锦州人
歌剧 2020年10期
关键词:歌剧

锦州人

石家庄,河北省艺术中心,2020年9月25日,观歌剧新作《雁翎队》。26日上午,与出品方及主创团队一起研讨。

在河北省会,看河北制作的歌剧,地点、剧种、戏剧题材乃至该剧的主创,于我来说,都有特殊的吸引力。

石家庄距北京不远,我在北京居住几十年间,却罕有去石家庄的机会。在中国的歌剧版图上,石家庄这个城市几乎一直处于空白的边缘。如今,我住到上海10年了,终于得到一个来石家庄看歌剧的机会。真为河北高兴!真该为河北喝彩!

在剧场里坐定,等待开演的瞬间,我的思绪难免万马奔腾般地驰骋。“雁翎队”,那就是抗战期间活跃在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队啊。我看过讲述雁翎队故事的小人书,看过《新儿女英雄传》,看过——不只是看过,而且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过孙犁的散文《荷花淀》……如今,这记忆中抹不掉的故事编成歌剧了,走上我魂牵梦系的舞台了。你听,这是序幕中的歌,也是主题歌——

鱼儿鱼儿,游开吧,

我们的船要去战斗了。

雁儿雁儿,飞去吧,

我们的枪要去把敌杀……

又想:上一次,我欣赏河北的艺术作品是什么时候?也是十几年前了。约在2005~2006年,指挥教育家徐新教授为河北交响乐团组织的一台交响乐作品(好像名为《英雄河北》)在北京音乐厅演出。其中的两个篇章是奚其明、刘湲创作的,这两个人当时正为我所在的剧院、我主抓的剧目《杜十娘》作曲,都住在京郊回龙观,我时常要过去探班,竟没发现他俩忙里偷闲地为河北做了一把贡献。钢琴与乐队的《二小放牛郎》变奏、管子与乐队依歌曲《在太行山上》发展而成的交响诗,至今都仍在我心中回旋。

编剧王晓岭,词作家,名作多多,我认识他则始自他参与编剧的《野火春风斗古城》,而后是《青春之歌》《祝福》《玛纳斯》《沂蒙山》。其中某戏我是首演版的制作人,另一戏的研讨会由我主持,再一戏是我所在的剧院出品,关系层层叠叠,印象屡屡加深。歌剧界颇有些人对晓岭的编剧能力看低,私下里说他是写词儿的,不会写戏。其实,会写戏的歌剧编剧,又有几个呢?某次会上,我就公开替晓岭抱过不平。那些议论,未必吹不到晓岭耳边,但他比我豁达,大有“写自己的剧本,让别人说去吧”的意思。

导演王延松,他的大手笔剧目《搭错车》30多年前演到首都体育馆时,我就记住了他的大名,《山野里的游戏》从北到南一路演到株洲后我为之叫好,《鹰》在舞台上的翱翔使我更加钦佩其人。《祝福》是他的“救场”之作,却毫无仓促之感,《玛纳斯》追求“形而上”,颇有一些貌似超前、实属哲学或美学的思维体现。我曾向某领导推荐延松来我所在的剧院导戏,呈上去的资料却如肉包子打狗,弄得我都没脸跟延松解释。当然,在我看来,他最精彩的导演作品还是话剧,是大剧场的《白门柳》和小剧场的《无常·女吊》。延松是学者型的导演,他希望我关注《雁翎队》这个戏时,我正在读他四十余万字的大著《戏剧的限度与张力》。2006年至2008年,延松相继在京津沪三地导演了曹禺的三部曲,此书是他的导演解读文稿,“十几年前的语境了”(延松语)。看一个导演十几年后的变化(进步),我岂能没兴趣?

一年前我去青岛大学看《韩信》,看雷岩,他说,又接了河北的一个戏,到时候你一定要来。“我肯定来”,他雷岩演出的歌剧,我哪个没看过?翻了一下节目单,确有没看过的,中国歌剧中,缺了一个《郑和》。该戏一輪演出后,再无动静,没看也罢。年过六旬,雷岩更懂得在意歌剧了,他驳杂的人生体验得以汇聚在歌剧上发力了,我对他塑造的新角色充满期待。

后来陆续得知,进入《雁翎队》剧组的角色演员还有我熟悉的黄华丽,我非常认可的陈小涛,以及我陆续看过其在《二泉》《爱莲说》中塑造角色、这次首演后才见到真人的龚爽。记得《二泉》的研讨会上,提到龚爽时,我问黄定山导演:你从哪儿发现了这么好的青年演员?定山微笑不语,廖向红导演代答:把《长征》里的“三月桃花”唱红的就是龚爽呀!那一刻我确感惭愧,做了30年歌剧评论,现在漏看的戏越来越多了。其实不只是我这样,我的同龄同事同行同好景作人,这次没接到来石家庄看戏的邀请,就不小心流露了一句:我都不知道这个戏。是啊,景先生前几天去昆明看《小河淌水》,前几月去西宁看《花儿与号手》,前两年去西安看《太白雪》,我也是不知道那个戏那些戏或仅闻其名啊。这能说明什么?说明歌剧在发展,说明歌剧的星火在燎原,说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说明我们这些只搞评论(是不是只能搞评论还难说)的人随时面临落伍的可能。

看戏看戏。夕阳下的白洋淀,一生戎装的张淀生(雷岩饰)划着鹰排子船回到家乡了,他心绪难平地唱起《重回白洋淀》。我听着这段唱,思绪也在跳跃:怎么有点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里杨晓冬开场的那一段“抖落征尘抬眼望”?是的是的,编剧同是一人(还是河北人),地点两相接近,“秦时青砖汉时瓦”的古城保定府与“鱼儿跃出莲叶间”的白洋淀,故事的时代背景也接近,此与彼当有联系,必有联系,若一点关系都没有,就不是雁翎队的时代了。然也有不同,淀生的这段比晓冬的那段前置,仍在序幕中,而晓冬那段已是二场末尾。将这段《重回白洋淀》视为杨晓冬那段唱及合唱《重回古城》的乡村版,在我看来似乎也不牵强。

一幕。淀心庄,水岸大集。舞美准确体现了剧本的提示,有水有岸,舞台前区都留给了水,两侧还点缀着荷花。中区才是岸边、岸上,是主要表演区。无形的水,因机械自动船的设置,而显得有形,显出流动,显出水乡之美。近十个角色人物相继登场,《集市叫卖》烘托气氛,有合唱有独唱,独唱的是英莲(龚爽饰),未来的雁翎队队员、妇救会会长。帮唱的是小菱(马兰饰),淀生的妹妹。集市当有交易,却是未成的交易,因为不平等。淀生娘(黄华丽饰)、英莲、小菱把自家编织的苇席就地铺开,引来当地豪绅申老爷(柏林饰)的目光,他压低收购价,低到百姓难以接受,还以一段《到底卖不卖》相要挟。日军的摩托车穿场而过,耀武扬威,给百姓心头又罩上一层阴影。类似摩托车这样逼真的道具,近期的歌剧中用得越来越多,有些戏中只用一次,未免显得奢侈、浪费。我注意到,在后面的戏中,摩托车再次出现,可见导演用心之细。

刘金财(陈小涛饰)到集市上来找他的妻子英莲,他的造型和表演,介于甩手掌柜和无赖之间,英莲的唱段《再苦我也不想跟你过》中对他的角色有着概括:今喝酒、明赌博、好吃懒做。淀生娘除了替英莲抱屈,也没有更实际的办法。

淀生带着水娃、二喜(未来雁翎队的两个主要队员)乘船归来,宣布了要成立抗日游击队的重要任务。淀生与英莲的《忘不了》和《风吹荷花十里香》唱家乡、唱亲情、唱二人间的友情。从全剧布局看,属于重点唱段,遗憾的是其音乐主题没有贯穿下去。剧情在此处出现一个小“梗”:《忘不了》的内容颇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意思,淀生此时似乎也不知英莲嫁了刘金财,而英莲的应答也避重就轻,倒是答应了加入水上游击队。

水上战斗打响,架着大抬杆火枪的鹰排子船在苇塘穿梭,初战告捷。

船之为道具,也是歌剧中时常见到的,较早的当是《洪湖赤卫队》中韩英撑船上场。曹其敬导演在《杜十娘》中用了一条大船,让李甲和十娘在船上于星光下共诉衷肠。在《高山流水》中用了一条小船,子期为伯牙送行的场面,因载着伯牙的小船渐渐驶向远方而更加感人。黄定山导演的《紅船》更离不了船,一场戏出现船头,重头戏在船舱,连杨开慧的唱词中都有“一条小船行驶在湘江”这样的句子。王延松导演更出新招,邀请段光杰设计的机械自动船百无禁忌,可在舞台上纵横驰骋,立在船上的是真人,不是机器人。依其统计,全剧中四次水上战斗场面,7条鹰排子船十几次穿梭,作为布景的12片芦苇的不停切换更是贯穿始终。这种动态的美感,想着就吸引人;何况,除了船和芦苇等实景及道具,还有多媒体的衬托,还有不同色彩的云。当那些云变幻于舞台的空中时,我忽而想起延松导演的另一部歌剧《玛纳斯》,都是在云的变幻上做足了文章,使之成了无声而形象的戏剧语言。

二幕,淀生家。淀生娘开场就对小菱和水娃说“择良日给你们办喜事”。按常规,这样的铺垫,一定是后面有相反的结果。《沂蒙山》开场就是村头迎亲,最后是迎海棠进门的林生牺牲。《雁翎队》后面的戏中,有水娃受伤,有小菱被俘,但没有给他们成亲的机会。

英莲抱来自家的门板,要给雁翎队做鹰排子船用。刘金财跟上,劝英莲回家过小日子。英莲唱《人要向远处看》,淀生娘唱《英莲是个好闺女》。刘金财沮丧而回,遇见申老爷手下的二狗,二人对唱《缺魂少肋条》。这是刘金财的第二次出场,这个角色在后面的戏中戏份越来越重,但他的唱却开始得偏晚,这段对唱中,他只有两句,与狗仗人势的二狗多于他几倍的唱,比例有些失调。

换景,场院,减租减息大会,英莲为乡亲们演唱自编的大鼓词儿。刘金财又来找英莲,见到淀生时,刘金财希望他拉兄弟一把。三人对唱《雁翎队自会有安排》。其中有一处是三人背弓演唱:刘金财根性怕难改(淀生);新安城弄支快枪来(刘金财);以后别再跟二狗混(英莲);雁翎队自会有安排(合)!这一段显然有《沙家浜》“智斗”的痕迹,学得很妙,当然,人物关系没有那么复杂。

三幕,新安城,酒楼。卖唱姑娘小红的一段大鼓《玲珑塔》开场,听曲儿的是已当上保安大队长的申老爷、刘金财和二狗。申老爷借酒、色、权相诱,从刘金财嘴里套出了情报。这段对唱写得绝,申老爷“我先露个风声给你”,刘金财“我也露个风声给你”,二狗“我再露个风声给你”,最后三人叠唱,极妙!

换景。因刘金财泄露风声,苇塘里的伏击战变成了遭遇战,水娃受伤。英莲等人到新安县城找刘金财,刘扬言“咱们走着瞧”!

又换景后,刘金财带着鬼子和汉奸包围了雁翎队驻地,抓走了小菱。《雁飞人字》这个唱段,显出小菱誓死也要跟定雁翎队的决心。马兰这个演员是邢台市群艺馆的音乐部主任,初演歌剧,势头不错。

四幕,雁翎队驻地,淀生唱《水乡的人们》。英莲愿去敌人据点,换回小菱。淀生娘阻止:“不能去”,淀生为难:“怎么去”?英莲意决:“就要去”!三重三叠唱后,淀生娘唱《多想给你个温暖的家》,至此算是含蓄地说出了她的愿望。英莲的《入虎穴,救小菱》唱出她的设想:“把敌人引进天罗地网,让敌人眼前茫茫无边。”淀生被她感动,她和淀生唱出“向往阳光一样的生活”“向往做你这样的人”。

敌伪据点。刘金财劝说小菱,忽闻英莲到,以为好事来。他按英莲要求,放了小菱,又命伪军随后紧盯。小菱与英莲分手前对唱《比亲还亲》,“我们就是亲姐妹”(英莲),“姐姐要是亲大嫂该多好”。可惜,似乎连小菱也已预感到英莲的命运了。

日伪军追踪而来,一场决战,以其惨败而终。龟田恼怒,刘金财无奈,只能打出他手里的最后一张牌。英莲没有辜负淀生和雁翎队战友们的期望,她遥望远方,唱出《我们再相见》。

以上大略叙述了《雁翎队》的剧情梗概,间有微评。最后略说音乐。我以往观剧的习惯是至少看两场,然后才敢发言,这次例外,只看了一场,感受未必准确。剧中凡是有地方音乐元素,如河北梆子(是不是还有河北民歌和评剧?)、曲艺(大鼓或落子)等,这些地方往往令我动心。但主要人物(尤其是英莲和淀生)的唱段,似乎还停留在歌曲层面,没有进入歌剧情境。居其宏先生说“没有性格”(可能稍微言重),我觉得一些地方显得矫情,相互之间也有勾连不足的地方。音乐中最值得肯定的是主题歌《雁儿飞》,几次出现,以合唱为主,也有英莲与众人的领唱加合唱。易记,上口,抒情,这是符合领导和大众需求的。李昕是歌曲创作的名家,初涉歌剧,胆子够大,然又不够大。刘聪配器,帮了作曲家的忙,也帮了些倒忙。这是我未看谱子只看了一遍戏的浅显印象。

王延松的导演阐述强调了这样几点:一、“重回”,也是再造,是精神度的提升;二、蕴藏在音乐中的温度与筋骨;三、舞台视觉呈现的故事场景与山水情怀;四、演员塑造的舞台形象和演出风格。在延松的率领下,第一、三点均有良好的展示和强调,第二、四点相对偏弱,而第二点对第四点的影响不能忽视。

总之,这么多年了,河北终于搞歌剧了,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我期望《雁翎队》不要止步于此,期望以歌剧的形式讲好这个河北的经典故事!

猜你喜欢
歌剧
走进歌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