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2016年7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赋予八个民主党派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民主监督的工作任务。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同志在这项工作开展之初对各民主党派提出殷殷嘱托,要求“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坚持问题导向,亲自带队赴贫困地区,聚焦坚持目标标准、提高脱贫质量、增强脱贫实效等开展民主监督,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国家发展出力”。
2020年5月,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生湖北省委主委秦顺全带队,赴襄阳市保康县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在调研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保康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民精神状态乐观向上。贫困户满意度很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一些贫困村甚至变为景区,成为城市的“后花园”,真实见证了保康县从一个闭塞落后的贫困县,发展成为卫生文明的脱贫县,街道整洁干净,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在贫困户中培养带头人”
在2020年九三学社民主监督座谈会上,保康县城关镇九皇山村三组张德军感慨地说:“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各级领导,让我们一家由贫困走向富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精准扶贫之前,张德军的妻子因病过世,孩子要上学,一家人利用荒山种植10多亩茶树,但苦于缺乏资金技术,不会管理,效益一直不好。
在最困难的时候,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张德军家被评为贫困户。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为他免费提供茶苗和技术,争取到1.5万元产业奖补资金。2015、2016年,张德军新建和改造高产茶园30多亩,每年可采摘鲜叶1万多斤,产干茶2000斤,销售收入达30多万元。2017年,他组建了“保康县宏超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有会员52户,全部都是贫困户,茶园面积400多亩,合作社会员所产茶叶,加工费给予优惠,代为销售贫困户所产茶叶,户均增收5000多元,实现了脱贫目标。
其实,早在2016年九三学社湖北省委首次对襄阳市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时,就实地走访了九皇山村,在当年襄阳市民主监督反馈会上,社省委原主委田玉科当面锣、对面鼓,向中共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要转变个别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发展农业支柱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发挥贫困户带头人的作用,解决产业扶贫可持续性问题。”中共襄阳市委、市政府立即行动,立行立改,用实际行动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历时4年,九皇山村贫困户如期脱贫,涌现出一批张德军式的致富带头人。据了解,保康县每村培养了2—3名致富带头人,村支书绝大多数由能人担任,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
“易地扶贫解了我的后顾之忧”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一直高度关注易地搬迁问题。2016年,社省委就向中共襄阳市委提出,要关注移民搬迁集中安置房的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安全无影响。2020年,社省委考察保康县两峪乡集中安置点,建议个别贫困户搬入易迁房后,旧房应拆除复垦复林,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和保障力度应跟上,加大易地搬迁安置点管理,重点关注易地搬迁的贫困户,保障其收入水平。
2020年在保康县移民安置点,保康县城关镇孙家湾村村民周培学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住在土坯老房,屋顶漏雨、墙面倾斜、房梁腐朽,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还不方便出行务工,我心底多么希望在公路边建一栋新房。”
据悉,2016年,孙家湾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城边三溪沟集中安置点建成,周培学一家4口搬进集中安置点。按照政策,他分到的是一套100平米的安置房,安置房宽敞明亮,水、电、网络配备齐全,环境优美,交通方便。2020年,他还被聘为三溪沟村集中安置点管理员,属于公益性岗位,每月增收1250元。周培学开心地说:“既让我在安置点就近就业,也增加收入,闲时我还能到附近工地做事,幸福的日子不远了。”
四年来,襄阳市全面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完成“十三五”建设搬迁任务,累计建设集中安置点1051个,搬迁安置贫困群众22545户56545人;2019年争取各级财政资金1.57亿元,实施7596户危房改造,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实际比例达到100%。
“不能让贫困户因病返贫”
健康扶贫是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举措。2020年,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在襄阳保康县实地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老百姓对医疗健康服务满意度很高,但基层党委政府还需重点关注医疗政策宣传、慢性病重点人群等,完善做好医疗保障“最后一公里”。为此,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落实国家关于健康扶贫的各项政策,将工作做细做实,不能让贫困户因病返贫。
九三学社调研组在保康县两峪乡胡家台村了解到,村民刘天菊住院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术,入院总费用4.65万元,减去医保报销和健康扶贫支付的金额,个人还自费7423元,她反映在享受医疗费报销政策后,个人自费依然较高。九三学社调研组的医疗领域专家给予详细政策解答,消除了村民心中的困惑。
保康县着力完善保障机制,不让贫困户因病返贫。据保康县政府主要领导介绍,新的“985”健康扶贫政策已于2019年8月1日在保康县正式执行,该县整合资金1655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购买健康扶贫补充医疗保险,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保障机制,切實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
“打造民主监督的九三模式”
近年来,我们可以从一组数字感受保康县脱贫前后的巨大变化。2016年,保康县全县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65个,贫困人口29873户,83093人,脱贫压力巨大。2019年4月,湖北省政府发文批准保康县退出贫困县,2019年7月,保康县代表湖北省接受2018年度贫困县退出国家抽查,抽查结果反馈: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12%,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为0,群众认可率为98.55%,既没有错退,也没有漏评,高质量完成国家抽查。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对保康县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只是履职工作的一个缩影。四年来,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坚持“主委带队、专家参与、选准方向、不走过场、立足贫困、促进决胜”的扎实作风,从襄阳市最西部的国贫县保康县到北部的省贫县谷城县,再从南部的省贫县南漳县到东部的插花贫困县枣阳市,最后又回到保康县,共走访10个乡镇、20个贫困村,访谈贫困户、非贫困户、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致富带头人200多人次。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共派出产业、金融、教育、医疗四个方面共70人次的社内专家参与监督工作。参与调研的领导及专家、工作人员不畏酷暑高温,不惧山高路险,顶风冒雨,轻车简从,以最扎实的工作作风开展调查研究。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监督反馈意见5份,指出问题40余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50余条,为襄阳市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贡献。2017年,人民政协报以题为《不当脱贫旁观者,要做攻坚同路人》的通讯,专题报道社省委民主监督工作,赞誉为“九三模式”。
2020年7月7日,中共襄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艳飞带领市委、市委统战部、市政府扶贫办等相关单位,专程赴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机关,就社省委2020年对保康县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中共襄阳市委关于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对保康县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的书面报告,并面对面答复。
中共襄阳市委认为,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精神,善于结合党派优势,基层情况掌握实,建议意见提得准,为襄阳市圆满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冯艳飞谈到,中共襄阳市委、市政府将九三学社湖北省委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进行科学安排部署,坚决做到实事求是地改、及时高效地改、彻底到位地改。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谈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需要凝聚起包括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宣传部干部)
责任编辑: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