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提要]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源动力。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开展的“抢人大战”说明城市发展对于人才的渴望,说明人才已成为稀缺性资源。因此,吉林振兴需要把握住每一个人才资源,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助力吉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人才;软环境;硬环境
本文系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课题:“新发展理念下吉林省人才引进政策的效能和提升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gz1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月2日
2018年9月,习近平到东北三省考察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而“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人才,就是以人才转变发展旧面貌,注入新动能。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吉林振兴,需要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上做文章,以“软环境+硬环境”为保障,“软硬兼施”留住人才,助力吉林振兴。
一、为人才发展营造软环境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优先发展的总体思想已经形成并指导具体实践,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因素,是推动产业升级、社会稳定、绿色发展、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实现吉林振兴必须依靠人才,而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则必须在软环境上下足功夫。
(一)更新人才观念,树立人才第一理念。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对人才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国家层面对于人才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中国特色人才思想理论体系,成为人才强国的理论支撑。全国各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将人才资源视为宝贵的战略资源,而吉林省在人才竞争中要想取得优势,首先就需要在思想层面做出改变,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贯彻到底。一方面要坚持人才优先理念,将人才的福利待遇、岗位晋级、生活福利以及家庭情况摆在优先解决级别,消除人才落户吉林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挖掘相结合的人才战略。让不愿作为、怕承担责任、没有能力者让位,让敢作为、善作为的优秀干部上位并成为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在确保人才政策连贯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大胆使用人才、敢于提拔人才。
(二)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人才落地生根。人才是“金凤凰”,只有种好“梧桐树”才能吸引他们落地生根,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东北地区经济低迷与人才大量外流密不可分,正如国家发改委周建平所讲“东北人口流失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要承认,10年流失的100多万人中,很多都是高层、管理层的人才。”相比较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大量人才外流,全国一二线城市开启的“抢人大战”吸引着有限的人才资源,而“抢人大战”实质就是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吸引人才的软环境,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外部环境,加速人才落地生根。对于吉林省而言,近几年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不仅在于新旧动能转化尚未完成,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营商环境与发达省份地区仍存在差距,无论是政策还是理念都仍有明顯不足。因此,无论是防止内部人才外流还是吸引外部人才,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都是吉林省目前的重点任务。近几年,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在吉林省不断推进,“只跑一次”、“数字吉林”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不断落地,吉林省正成为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高地,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舞台,让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有了空间,最终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吉林,助力吉林振兴。
(三)建设人文环境,营造宽松发展空间。人才只有在适合他的土壤上才能茁壮成长,纵观国内外发达城市与地区,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人才对于精神层面的人文环境重视程度远比物质层面的硬件设施更高。因此,人才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马斯洛需要层面理论的底层需求,追求更多的是自我实现的人生理想,而这就需要人才所在地具有尊重人才、爱好人才的社会气氛,才能使人才产生价值认同,增强人才留下来的决心。对于吉林省而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需要从地方价值理念、教育文化以及社会风俗等方面不断改进。一方面让人才获得足够尊重和认同,提升人才的社会地位,让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获得应有的荣誉与掌声,增强职业成就感,以“开放、包容、自由”的人文环境弥补经济实力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定为人才发展创造发展空间,让个人的爱好、理想与抱负能够充分实现,让人才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与支持,让人才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的理想愿景。当良好的人文环境与科学合理的政策使得人才发展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形成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聚集效应,从而为吉林振兴带来更多的人才资源,加速吉林振兴发展的脚步。
二、为人才发展优化硬环境
相比较无形的软环境,硬环境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构成人才发展的有形条件。从发达地区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基础与对人才的吸引力成正比,经济实力、区位优势、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科技实实力越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越大,不具备竞争力的硬环境条件而谈“拴心留人”只会是一句空话。实践证明,哪里的硬环境好,哪里就会有更多的人才,哪里的硬环境差,哪里就失去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先发优势。因此,振兴吉林加强硬环境建设,才能更有底气招揽天下英才。
(一)发挥教育优势,服务吉林振兴。人才的培养是漫长而又“产量较低”的工程,之所有人才是稀缺资源就是因为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也只能培养出少数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对有限的人才资源进行竞争成为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话题。对于吉林省而言,无论是引进人才还是培养人才首先要将教育这项事业做大做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良性循环,正如在胡瑗《松滋县学记》中所讲“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首先,作为传统的教育大省,充分发挥各层次教育对于吉林省社会文化素质的净化功能,以教育推动吉林省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社会风气的形成,以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优化吉林省人才培养环境,从而成为物质因素的有益补充;其次,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需要有完备的人才队伍做支撑,以省内顶尖人才为吸引点,形成人才的“聚集效应”,围绕吉林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推动产业升级;最后,一般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需要将基础教育做好,尤其对技能型人才、新农村建设人才、服务业人才的培养,要以满足吉林振兴供给侧改革为目标针对性引进和培养人才,从而以人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助推吉林振兴。
(二)优化环境建设,服务吉林振兴。如果城市发展没有人才做支撑,就无法创造财富、创造未来,就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走向没落。以往城市吸引人才的手段是高薪、落户政策以及住房等“硬指标”,但在90后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主力的时代背景下,新一代人才所追求的条件与以往大不相同,其中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人才选择目标城市的重要参考之一。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吉林,打造宜居环境迫在眉睫。一方面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美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对于绿色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很多人才逃离北上广的原因之一就是环境问题。因此,吉林省要吸引人才就需要在绿色环境方面下多做努力,以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吉林发展,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工作内容,致力于打造适合生存、适合养老、适合休闲、适合工作的宜居环境,打造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特色名片。另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发达城市普遍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缩短了非工作时间的无效消耗,而增加了有效工作时间的效率,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因此,地铁、摩天大厦、购物中心、博物馆等作为大城市的“标配”,成为吸引人才的关键变量。因此,实现吉林振兴要“修炼内功”,需要将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做好,需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需要着力解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匮乏问题,需要大力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社会生活方式,为人才提供与其他城市水平相当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消除人才对此方面的疑虑,增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硬件条件。
(三)完善配套措施,服务吉林振兴。吉林振兴需要人才,不仅需要引进人才更需要留住人才,要以事业留住人才、以政策留住人才、以福利待遇留住人才。相比较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抢人大战”,留住本地人才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和长远发展性。因此,激活本土资源并发挥本土人才潜能成为吉林振兴的重要内涵。作为传统教育强省,吉林省内上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宝贵的人才基地,培养了各类别人才,尤其在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更是为人才创新创业指明了方向。因此,政府应为创业创新者提供税收、资金以及技术等配套保障措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确保各項配套措施落实到位。
人才是最活跃、最具有创新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吉林振兴的第一资源。正如中国人事科学院吴江所讲“东北振兴的根本问题还是人的振兴,不振兴人力资本,可能一切都会落后世界工业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是弥补吉林振兴“短板”的重要内涵,需要以软环境和硬环境为基础全面增强吉林省吸引人才的筹码,增强吉林省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人才落户吉林,为吉林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莫广刚.以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J].农学学报,2019(12).
[2]徐茜,张体勤.基于城市环境的人才集聚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9).
[3]李中斌,涂满章,赵聪.我国城市人才争夺战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8(4).
[4]刘旭阳,金牛.城市“抢人大战”政策再定位——聚焦青年流动人才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9(9).
[5]何勇,姜乾之,李凌.未来30年全球城市人才流动与集聚的趋势预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