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大巧若拙,很多人常挂在嘴边,却并不一定从心底认可并付之实践。只有真正认同并按此而行,方有大成。
20世纪20年代初,刘海粟一直侧重于油画教学,很少画国画,后在吴昌硕先生的鼓励下,才开始认真研习中国画。
1924年,刘海粟创作了国画《言子墓》送去向老人请教。老人拿过画后,“眯起眼睛,将画从上到下看了几个来回”,刘海粟心下不安,懊悔不该将拙作拿来麻烦先生。不想,老人看过画,认真地对刘海粟说:“很好,一点也不落俗套!”并题字云:“吴中文学传千古,海色天光拜墓门。云水高寒,天风瑟瑟,海粟画此,有神助也!”刘海粟听了褒奖,更觉不安,谦虚地说:“我不会画国画,竹子的层次就没有处理好!”吴昌硕老人说:“这张画好就好在你不会画!许多人画不好就因为太会画,总是套用陈法,熟到媚俗的程度!”太会画,反而沦为油滑,不会画,反而别出新意。人们在求学问艺的过程中,总难免追求一些炫目、华丽的技巧,殊不知,正是这些纷繁复杂、过多过度的技巧,层层包裹,淹没了精神、实质和内容。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还在于朴素自然、真情实感与鲜明独特的个性。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在重庆八中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结束后,在应邀为重庆中学生题词时,他写下了四个字:宁拙毋巧。这里的“拙”,不是笨拙、愚拙,而是脚踏实地之意;这里的“巧”,不是灵巧、精巧,而是虚浮不实之意。杨教授是在告诉中学生,不论是在现在的学习中,还是在将来的工作中,都必须去虚假,戒浮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1926年的一天下午,开明书店的老板章锡琛请茅盾、郑振铎、夏丏尊、周予同等人吃饭。酒至半酣,听说茅盾能背诵《红楼梦》,章锡琛就请他当场背诵,茅盾欣然应允。郑振铎翻开《红楼梦》,随意点了一个回目,茅盾就背诵起来,背了半个多小时,一字不差。背诵,既费时间又费精力,显然是一种“拙”方法。但是,茅盾读书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正是这种“拙”方法,为他打牢了扎实的功底。后来,无论是写小说还是搞研究,他游刃有余,终成大家。
南京大学闵乃本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从1986年开始从事介电体超晶格研究,当时,这是一个冷门学科,但他们耐得住寂寞,一研究就是19年,直到2005年才取得突出成果。人生没有几个19年,为了一项研究,坚持19年不放弃,真可谓“拙”劲十足。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拙”劲,这一成果就不可能荣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冷门学科就不会发展成为热门领域,他们也就不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一次,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把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每天甩臂三百下。学生认为这么简单的事人人都能做到。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起谁坚持了这项运动,有九成多学生举起了手。两个月后,他再提问,坚持下来的只有八成。一年后,他又问及,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便是后来同样著名的柏拉图。“坚持”当然不等于智慧,但却是成为智者的前提条件。苏格拉底的伟大在于,他把脚踏实地的“坚持”看作智慧的一部分,而不鼓励那种投机取巧的“小聪明”。
相反的,那些自以为是,自以为“巧”的人最容易陷在“巧”的陷阱里。
曾看到一组漫画:一群人,每个人背着一个超过身高的硕大十字架在埋头赶路。他们走得好辛苦啊。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开始动脑筋了。他趁人不备,用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锯下去了一截。嘿,明显轻松了许多。很快,他就走到队伍的前面去了。在某方面尝到了甜头的人,会一次次地萌生以同样方式追求甜头的心思。这个人也不例外。他再次拿出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锯去了一截,更加轻松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面前出现了一道深谷。背着十字架赶路的人们纷纷把长长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两边——彼时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时化作了通向彼岸的桥梁。那么多人,轻松愉快地从自己的十字架上通过,如愿以偿地走到深谷那边去了。而那个取巧的人,却因为变短的十字架无法架在深谷两边,而永远被留在了深谷这边……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古往今来,凡有所造詣的大家,皆“由拙入工”,“由工返拙”,千锤百炼得其精髓,历尽沧桑返璞归真。拙,是最大的巧。
(编辑 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