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吉翠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重庆 405800)
近年来,随着职场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子宫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态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全子宫切除术是子宫类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子宫切除后,盆腔脏器失去依托,易出现脱垂现象,直接影响患者的膀胱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卵巢功能衰退、性生活质量降低等不良反应[1]。盆底涵盖盆膈与盆内筋膜等范围,负责承托腹腔与盆腔脏器、协调排便活动等功能。而避免术后出现功能性直肠症候群等情况,积极改善盆底肌肉力量,缓解盆底功能障碍,提高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成为医务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话题。康复治疗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康复治疗的效果,选取2019 年1—12 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12例进行研究,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以112 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该研究得到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知情书。排除有泌尿生殖道手术史、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不全、依从性差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 例。观察组年龄42~68 岁,平均年龄(55.3±6.8)岁。对照组年龄44~67 岁,平均年龄(56.5±7.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盆底肌功能评估,术后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展开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康复指导等。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盆底康复治疗,主要措施如下。(1)盆底肌功能训练。在医生指导下展开盆底肌功能训练,在肛提法中指导患者做收紧阴道与肛门的动作,收缩盆底肌时,需避免臀部与腿部等部位肌肉的同步收缩。收紧5~10 s/次,呼气时放松10 s,反复做此动作,每次持续30 min,3 次/d,连续治疗3 个月。(2)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术后12 周患者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生物刺激反馈仪,SA9800 型,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 第2261987 号]治疗,阴式探头插入阴道内,控制电刺激频率8~80 Hz,20~740 μs 脉冲宽度,电流强度以患者肌肉有跳动但无疼痛为宜。治疗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仪器参数,通过插头上的肌力传感器,实现盆底肌力强度与视觉信号的转换,通过分析生物反馈信息,展开静息状态与Valsalva 动作场景下的模拟训练。每次持续30 min,每周治疗3 次,连续治疗3 个月。(3)阴道哑铃康复疗法。阴道置入不同重量的哑铃(SRJK-C100 型,粤穗械备20150153),叮嘱患者收缩并夹住阴道,维持10 min/次,期间做咳嗽与跑步等动作。从最轻哑铃做起,逐步增加哑铃重量,并适当延长时间。治疗1 次/d,连续治疗3 个月。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
(1)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包括尿失禁频率、1 h 尿垫试验量、盆底肌持续收缩时间和残余尿量。(2)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肉张力,包括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和收缩持续时间。以阴道收缩压和阴道静息压越高,收缩持续时间越长,表示盆底肌肉张力越大。(3)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疗效评定标准如下:①盆底肌力改善疗效评定方法,肌力提高幅度超过Ⅲ级为有效,未达到标准为无效;②尿失禁改善疗效评定方法,尿失禁症状下降幅度超过2 度为有效,未达到标准为无效;③性生活改善疗效评定方法,性生活治疗满意为有效,不满意为无效。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盆底肌功能障碍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恢复比较()
表1 两组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恢复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和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盆底肌张力程度对比()
表2 两组盆底肌张力程度对比()
研究组的盆底肌力改善有效率为、尿失禁改善有效率、性生活改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治疗手段,术后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表现,包括尿失禁、穹窿脱垂、阴道短缩等[2]。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可能为以下几点:(1)手术操作破坏了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圆韧带等部位,使临近组织失去依托,导致盆底结构发生改变,盆底生理状态随之出现调整,会有不同程度的器官脱垂现象,占术后并发症的2%~4%[3];(2)手术操作破坏了腹下神经支,膀胱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纤维受损,神经传导受到影响,逼尿肌反射弱化,膀胱收缩与括约肌松弛直接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尿潴留症状表现[4];(3)腹下神经丛神经与血管破坏,阴道组织的神经与血液供给不足,严重降低性生活质量。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等,盆底肌受损发生率与年龄增长有着密切关系。为提升整体疗效,医护人员在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加强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分析与规避尤为重要,应确保盆底康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了全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治疗的关注热点[6-7]。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康复治疗手段逐渐呈现多样化,降低了术后阴道后疝与直肠移位、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8]。
表3 两组的康复疗效比较[n(%)]
目前,盆底康复治疗方法多样化,其中盆底肌功能训练能够调节盆底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兴奋与肌力改善。长期训练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患者对特定肌群不能有效识别,感受锻炼效果不准确,导致患者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差[9]。在生物反馈康复治疗中,阴道探头能够获取盆底肌电图与压力曲线等参数信息,向患者反馈视觉与听觉信号,帮助了解盆底肌肉活动情况,促使患者正确锻炼,同时自主控制肌肉收缩,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10]。阴道哑铃训练能够唤醒深层盆底肌肉感觉,增强Ⅰ至Ⅱ类肌纤维收缩力量,从而促使腹部等肌肉收缩能力提升。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患者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均会影响患者坚持锻炼的自主性。对此,应当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讲解康复治疗配合要点,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度与自我管理水平,纠正错误治疗观念与态度,积极参与到康复治疗中,确保盆底康复治疗方案有效落实[11]。
综上所述,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盆底肌肉张力与收缩力量,增强盆底神经活动兴奋度,同时改善手术预后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