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前,爱国青年反抗侵略,锐意改革,“五四运动”应运而生。101 年后,我们的青年仍然冲锋在时代浪尖。
应对疫情大考,一群年轻的身影悄然而至,全国5.2 万余支青年突击队,111.8 万余名团员青年迅速集结,在疫情防控各个领域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为抗击病魔贡献青春力量,交出了一份让人为之自豪的答卷。
点 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青春,在奋斗中升华。北大才女宋玺从小就有当一名战士的愿望,大四时报名参军。为了能被分配到自己向往的海军陆战队,她给自己制订了苛刻的训练计划。最终,她以全优的成绩进入海军陆战队,并作为唯一的90 后巾帼陆战队员,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实现了她“当兵就当最好的兵”的诺言。
青春,在梦想中坚守。外卖小哥雷海为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可他任何时候都带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坚持了13 年,终于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成功夺魁。正如董卿对他的称赞:你所有在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中的辛苦,你所有偷偷地在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青春,在拼搏中精彩。女排队员龚翔宇,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二传手,不断完善个人技术短板,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如今的她已经成为赛场上的一把利器。她在微博中留言:“青春就是要有不甘平凡的倔强,青年人就是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气。”
繁花似锦,青春正好,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2 关键词:文化自信 古为今用 智慧
一米帽,作揖礼,是历史给的智慧
2020 年,全世界都在与新冠病毒作战。为了防止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我们必须与人保持“社交距离”。如何保持?传统的作揖礼在江苏衢州的校园里流行,取代握手、拥抱等打招呼的方式。杭州的一所小学从热播历史剧《清平乐》中受到启发,引导学生和父母模仿宋代长翅帽,动手制作了“一米帽”,帮大家保持安全距离。我们当下面临的许多困惑,或许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点 评
对待传染病,自秦汉始,就有一套疫情检查和患者隔离措施。历史记载,北宋元祐四年,杭州暴发瘟疫。时任太守苏东坡亲自配制“圣散子”药剂发给患者,并派官员带着医生分坊治病,并创办了“安乐坊”,成为我国最早的民间救济医院。
历史带给我们惊喜。古人靠天吃饭,于是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节气给我们日常带来的便利性。学历史传统文化的好处,不仅在于以史为鉴,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更在于从历史中汲取古人的智慧,为今天社会生活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3 关键词:寓教于乐 创新 与时俱进
“段子手”罗翔:让刑法跨界出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近日迅速蹿红网络。他将各种曲折离奇的案件改造成段子,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使得刑法知识得以在年轻人圈子中普及。但也有人质疑:大家也就听段子图一乐,本心不是真正想学刑法。
点 评
严谨的刑法课,能不能以好玩的方式呈现?罗翔教授作出了很好的尝试。他将案件改造为段子,围绕主角“张三”发生种种案件,使枯燥的刑法知识变得有趣而吸睛。正如前阵火热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方式新颖,通俗易懂,好评如潮。
花甲之年的齐白石,其画艺已炉火纯青,但他没有安于现状。他说:“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心大变,不欲人知。”他不断改变自己的画法,刻意求精求新,另辟蹊径,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这些都证明,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是任何事物经久不衰的法宝。
4关键词:审美情调 品味 诗意
诗意的城市有条“落樱不扫”路
上海首条“落樱不扫”道路近日在杨浦区江湾城路展开试点。“樱花路”保留五天不扫,以精细化的“捡拾”进行保洁,让市民全方位体验樱花之美。
“落樱不扫”,看上去好像是偷懒了,其实道路保洁员的工作量不仅未减,反而对美有了更高的要求。
点 评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陶渊明笔下对理想国的想象。前有成都锦江区银杏叶只拣不扫,现有上海杨浦区樱花随风飘落,都为城市增添了一抹诗意的光辉,让路人尽享浪漫景色,且“只留景来不留污”。走在这些路上的行人,都能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
在公共事物的管理上,多一些具有美学素养的管理者,让听起来似乎与百姓距离较远的审美情调和品位,更多地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让城市与人多一份息息相关,多一份美好,实乃社会幸事、百姓幸事。
5 关键词:和谐共生 碰撞 融合
“秦武士”穿越时空静听西洋乐
前不久,西安交响乐团联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举办了“云上国宝音乐会”系列活动。兵马俑前精彩的网络直播,为民众展现出音乐与文物交融之美。
点 评
《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道之行,不是非此即彼,亦可以和谐共生。咖啡遇见牛奶,碰撞出卡布奇诺的浪漫;庄子的《逍遥游》与现代作家碰撞,有了动画《大鱼海棠》的新潮叙事。艺术只有在碰撞中才会迸发灵感,只有在融合中才能实现共生。若一味守旧,故步自封、顾影自怜,就会止步不前。我相信:当音乐响起,墓坑中的陶俑,会静静聆听来自西方的交响乐。站立千年的疲惫心灵,会得到片刻休憩。
6 关键词:弱势群体 关爱 教养
透明口罩,让听障人士“听见”
2020 年的世界,口罩成了必备品。普通人被挡住嘴巴,还可以用声音交流,那聋哑人呢?在法国南部的图卢兹,皮革制造商安尼萨·梅克拉贝奇为聋哑以及听障人士设计了特殊口罩。这种透明的“包容性”口罩,让有需要的人可以读唇语。
点 评
法国皮革商设计的透明口罩,让唇语能够被“听见”;哥本哈根将所有垃圾箱的高度调低,让拾荒者更方便拿到里面的东西;杭州图书馆十几年坚持向拾荒者开放……一个社会是否发达、是否美丽,不仅仅体现在那些富丽堂皇的辉煌建筑中,更体现在这些小细节里。
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也是一个人教养的体现。J.K.罗琳曾说:“一个人真正的教养,不要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要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身份低的人。”对弱者不分男女老幼行举手之劳的人,才是真正高贵的人。
7关键词:人与自然 相依 共存
空无一人的街道,动物在狂欢
受新冠疫情影响,热闹的城镇换了一副面孔。在英国威尔士兰迪德诺,人们宅在家中,商店全部关闭。昔日繁忙的街道,小汽车久久停在路边。空旷无人的闹市,成群结队的山羊在闲逛。
点 评
曾经,人类和动物在一起生活,共享森林、水源、食物。城市文明切断了这种联系。当人类被疫情“反锁”在家里,街道上没了往日的车水马龙。
如果不是疫情,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动物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我们一点点挤占,很多物种濒临灭绝。渡渡鸟的叽叽咕咕,巨角犀的咆哮怒吼,罗布泊的泉水叮咚……都已成为绝唱。万物相依共存,才是世界和谐繁荣的唯一选择。记住,没有人类,动物更自由,而人类离开了地球,只能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