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克兵
这个寒假,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因为疫情,绝大部分学生第一次知道并且体会到什么叫“隔离”;因为疫情,教育部门全面实施了“停课不停学”;因为疫情,学生有了一个意料之外漫长且难熬的假期;也是因为疫情,很多同学进一步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可贵。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一个有利的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化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善凝聚而不散,善包容而不骄,善克难而不懈。”岳阳雅礼实验学校坚持在阳光的氛围中涵养学校的生命气象,让学生身心舒展地生活着,毫无畏惧地尝试着,充满好奇地探索着,满怀诗意地期待着。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来临之时,学校积极行动,依托省级德育课题《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共育模式研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疫情当下,当孩子从不同信息渠道接触到“病毒”“确诊”“死亡”“隔离”这些可怕的词汇时;当孩子的心灵第一次对“生与死”的问题产生困惑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首先让孩子意识到: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次单向旅行,失去了就无法回头,我们要珍惜生命。
我们要告诉孩子们生命的意义,世界上最贵的床是病床,世界上最好的药是健康;疫情中有人因病毒失去了生命,有人正在努力与病毒作斗争!
在这场疫情与生命的较量中,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的“生命教育课”:
第一,善待生命,给孩子播下善良的种子,比如在生活中不要随意践踏花草;不做伤害别人的事。
第二,理解生命的价值,我们可以把疫情中很多感人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引导他做一个勇敢、能够保护自己同时保护别人的人。
第三,生命科普,家长要引导孩子了解生命,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告诉他们,任何生命都有价值,尤其要爱护野生动物。
第四,体悟生命,在這段时间里,父母、孩子应该共读“生命之书”,比如一起种植花草,感受生命的力量,也可以带动孩子一起健身,提高身体免疫力。
总之,疫情期间我们有了很多“家庭时光”,学校号召家长打开“亲子之窗”,全身心与孩子共上一堂“生命教育课”。
我们要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也要懂得共享。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与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们不可分割。
英国诗人约翰·堂恩曾有这样的诗歌片段:“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这个片段后来被美国作家海明威引用 ,印在著作《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上。
现在,请你踏上通往外部世界的旅程——
首先,重新感受一下你的家庭。趁着居家隔离的时光,品味一下家的味道,品味一下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品味一下饭桌上爸爸叮嘱的话语,品味一下爷爷奶奶花白的头发,品味一下外公外婆“深刻”的皱纹……你或许会品味到,家是生命的驿站,也是避风的港湾;家是一份关怀,更是一份责任。
其次,重新思考一下你的学校。在这特殊的时刻,学校把课堂搬到“空中”,你能一如往常地投入学习吗?如果离开了学校,你还能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终身学习者吗?
再次,重新审视一下你的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这些优势正在发挥着空前的效应,凝聚起强大的合力,成为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之源。
最后,重新打量一下你的世界。在疫情面前,全人类都是“当事人”。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和最好诠释。
热爱生命,担当责任,这是我们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形势艰难,更见人间大义。每一个春天,都会如期而至。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