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莼洁
如何理解雷锋?又如何“学雷锋”?这是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和西方宗教故事中的圣徒不一样,雷锋做好事,不是为了赎罪上天堂,他也不像东方的鸿儒大德们,内心深处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思虑。说到做好事的动机,《雷锋日记》里反复吐露的,就是干了一件“利人”的事情之后,他从心底里感到甜蜜、快乐和幸福。这是一种“助人为快乐之本”的朴素心态,看似平常,但恰恰是每一个普通人最为可感、可学的东西。
“助人为快乐之本”,稍加留意,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看看这次疫情中,全国各地涌现了多少志愿者,多少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向他人施以援手的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80后”“90后”甚至“00后”,就是當年雷锋那个年纪的人。他们或组成车队义务接送医务人员,或给困难群众买菜、买药、送饭、理发,或在交通枢纽和重要道口参与车辆疏导、信息登记、体温检测……都是琐碎的小事,做起来也未必都那么费力,却都有感人的力量。
如果问这次疫情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大概就是从这一个个普通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仗义和善良。他们可能是医生护士、居委干部,也可能是外卖小哥、滴滴司机……平时为生计奔波,也未必事事不计较,但当国家有难时,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尽自己所能发出有限的光与热,给处在困顿之中的人以温暖和希望。正是这些心怀良善、脚踏实地、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用他们的行动力铸就了抗“疫”的中国故事。他们只是单纯、平凡的好人。但正是这样的平凡,造就了一种伟大。
人内心的道德律例——或者说所谓的“利他心”——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来习得的,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很多人问过,雷锋的善到底从何处而来?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牺牲。他牺牲前几天写的日记中说:“今天我又认真学习了一段毛主席著作,其中有两句话,对我教育最深,主席教导我们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从日记中的这句话来看,雷锋并不是天生的完人,而是一个始终在提醒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的人。王阳明说,人生之大病,一“傲”字。知善恶是良知,为善去恶则是格物,不是讲两句漂亮话就行的——这样的雷锋,那些看起来骄傲,实则啥也不愿干、不会干,只会坐而论道的人,永远是理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