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燕
藏传佛教,是指自公元7世纪以来,佛教传入西藏后,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佛教体系,也被称为喇嘛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它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为佛教三大体系。
同大多数宗教一样,藏传佛教非常善于使用艺术形式来表达宗教教义。藏传佛教中有壁画、唐卡、造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而金铜造像则是其最常用的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所谓金铜造像,即以铜或青铜、红铜铸造的,外表鎏金的造像。早期造像多为实心,至工艺成熟后逐渐转变为空心,其工序大致有冶炼、翻砂、鎏刻、磨光等,有些还在内部装入舍利、经卷等物。到了清代,造像质地多为黄铜,胎体厚重,做工精细,有的鎏金,有的则不鎏金。藏传佛教造像艺术题材源于印度佛教晚期的密尊金刚乘、时轮乘,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西藏地方的原始苯教诸神,此后一直伴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衍变。它不仅承袭了印度密教艺术的衣钵,同时不断汲取西藏本土民族宗教的审美取向,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由于在藏传佛教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神佛信仰,加上其本身注重佛像崇拜的传统,造像种类繁多、形象复杂多变,即成为倍受瞩目的焦点[1]。
清代,由于中央政府的扶持,以格鲁派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各个教派不仅在藏区广泛传播,而且大规模东传,远播蒙古和东北等地。除此之外,本次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只停留在上层宫廷的层面,而是逐渐向民间发展,可谓极具广度和深度。因此,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也随之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在规模、地域、现存作品数量及其艺术成就等方面远超前代。本文即以我馆馆藏三级文物《清鎏金绿度母铜造像》为例,介绍绿度母造像的艺术特点及佛教艺术的发展。
此尊绿度母造像通高9.90厘米、身宽7.00厘米,重约745克。这尊绿度母结跏趺莲座,通体鎏金,一面二臂,丰乳细腰,呈现妙龄少女相,慈悲美丽。度母头戴五佛花冠,头发半绾结于顶,半垂辫于肩,额有一眼,凝静庄严。耳垂肩,胸挂璎珞飘带,镶嵌有绿松石。右足展,左足蜷,右手下摆,置于右膝,结施与愿印,拈着一枝“乌巴拉”,即青莲花,花茎延伸至度母右耳侧,其顶端有一果实,一朵盛开之莲花;左手置于胸前,作弹指状,左手臂插“乌巴拉”花,花茎由肘上绕至左耳畔开放,结有一果实。帔帛由穿臂垂腿,耳环、手钏、脚镯等装饰以绿松石,庄重严肃,使人敬仰[2-3]。通体采用整铸法铸造。
度母,梵名 Tara,音译为“多罗菩萨”,又称“圣多罗菩萨”、“多罗观音”、“救度母”等,意译为“眼”、“极度”、“救度“,故略为”“度母”。因为全身绿色,故称为“绿度母”。它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是由一位美丽善良的公主修成的菩萨,也有的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眼泪所化。根据《度母本源记》里记载,供奉綠度母能够摆脱八种恐惧,亦能解脱八难,即狮难、象难、水难、蛇难、牢狱难、贼难、火难、非人难。因此,又俗称救八难度母。绿度母能把称为五毒的人类行为贪、嗔、痴、慢、疑中的“疑”转成究竟圆满的智能。她总是以清凉、慈悲的光明普照众生,就像慈母一样怜悯有情,誓愿度脱一切众生于生死苦海[4]。因此,作为藏传佛教密教观音部的佛母,观音菩萨的泪珠化现的二十一尊度母之首的绿度母在中国西藏和内蒙古的藏传密教中广为流传。
说起绿度母造像的主要特征,正如仪轨中所说:圣洁美妙翠绿身,神态慈祥目深沉,秀发半束半散垂,香菊插缤珠宝饰。五彩绫罗为衣裙,仿佛彩虹罩翠峰,左腿盘坐右半伸,胸阔细腰微左倾。左手胸前持蓝菊,右手搭膝赐福印,通体透明散清香,光芒四射遍环宇。
前文中说,绿度母造像起源于印度,而其所属佛教艺术也可导源于印度工巧明业。印度佛教艺术可大别为兼具希腊、印度、大夏、安息等艺术素质的犍陀罗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至笈多王朝,以摩揭陀为中心,统一印度,印度本身的艺术乃与犍陀罗艺术先后依附于佛教而东传中国。至隋唐亡世,无论佛教义理或艺术均已与中国人性精神相结合,并融入中国特有的情操与气度,使佛教艺术衍为纯中国的形态。
就佛教艺术发展的广大范围与源流而言,可略分为三大系统:一、小乘佛教艺术,其艺术主体系以根据初期佛教遗物崇拜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佛塔建筑,另于绘画雕刻方面则多以本生谭、譬喻故事为主题,直至后来佛教制作普及后仍持续此一倾向。此系统包括锡兰与东南亚等南传佛教诸国。二、以尊像的制作与崇拜为中心的大乘佛教艺术,源于印度,经中亚而开展至中国、日本。然于中亚与中国的初期,小乘佛教艺术的色彩甚浓。三、密教艺术,约始于七八世纪的印度,其中一流系经中国而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平安、镰仓时代的艺术主流;另一流经尼泊尔传入西藏而展开喇嘛教特有的艺术风格,其后亦扩及蒙古、东北等地[5]。
佛教艺术传入中国西域地区后,再由西域经甘肃传入中原地区。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佛教造像的艺术形式也传到了中国,并很快与中国原先已有的造像艺术相结合。著名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新疆龟兹等地的石窟造像艺术,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精华所在。
佛教传入之时,佛教的教义仍需借助形象来感化民众,常以建筑、雕塑、绘画等手段来表达佛教义理,统治阶级也需借助这种手段来笼络民众。在佛教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以造像代替佛身的形式慢慢流传开来,佛陀造像艺术也不断发展并日趋完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汉化过程,逐渐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逐渐中国化,到南北朝始见女相观音菩萨。到了唐代,佛教人物造像已开始趋向女性化,且已逐步定型。盛唐时期的佛教雕像不再因袭前代的格式,表现出多样化和世俗化的时代特征。在艺术表现风格上,突破了犍陀罗那种僵直的样式,突出盛唐时期S形三段屈曲式的特色,生动而优美。北宋以后,佛教造像中菩萨的脸部造型更为饱满,以俗世中的富态女性为蓝本,圆脸、两眼微睁、眉毛上弯且长、凤目、唇丰润、高发髻或垂环髻、余发垂肩,头戴宝冠,佩帔巾,戴项饰璎珞、臂钏,此时的菩萨已经传化为中国式的风格了[6]。
知识链接:度母是“圣救度佛母”的简称,梵音译作“达热”,藏语称“卓玛”。汉族地区古称“多罗观自在菩萨”、“多罗观音”。在藏传佛教中,度母依身色、标帜、姿态和德能不同,分为21度母,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她们是:绿救度佛母、威猛白度母、金颜度母、顶髻尊胜度母、牛音叱咤度母、胜三界度母、破敌度母、摧破魔军度母、供奉三宝度母、伏魔度母、解厄度母、烈焰度母、颦眉度母、救饥度母、大寂静度母、消疫度母、消苦度母、消毒度母、赐成就度母、明心音度母、震撼三界度母。
参考文献
[1]李雪扬.《浅议藏传佛教艺术中的金铜造像艺术》,《丝绸之路》,2009年第10期。
[2]陈平.《藏传佛教造像的主要艺术特征》,《东方博物》,2004年第1期。
[3]林尚斌.《藏传佛教造像的几个类型》,《收藏家》2008年第6期。
[4]隐尘.藏密——唐卡奥义[M].重庆出版社.2005:137
[5]王志远.中国佛教百科第四卷[M].华龄出版社.2008:7
[6]王志远.中国佛教百科第四卷[M].华龄出版社.2008:48
(作者单位:阿拉善博物馆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