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蓉
摘 要:儿童问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儿童当下所存在的心理方面等问题,同时影响着儿童未来的发展。儿童问题行为在近几年来逐渐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但由于其表现的常见性和细微性,在广大家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家庭作为儿童的第一个生活环境,也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并且陪伴着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儿童从家庭中潜移默化得来的经验深深地影响着儿童的行为,包括问题行为。本课题通过对儿童问题行为和家庭因素概念特点进行了阐述,以福建省晋江市某镇两个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国内儿童问题行为的存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家庭影响因素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并且对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儿童问题行为方面阐述,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3-4岁儿童;行为问题;家庭影响因素;调查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015-02
近十几年来,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随着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未来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教育,家庭对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注却依然不够。因此,从家庭入手研究其在各方面对儿童问题行为形成的影响,有利于引起社会及家庭的关注,对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矫正有着重要意义。
1.儿童问题行为和家庭因素的含义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儿童问题行为较为普遍并广泛应用的概念是:“儿童问题行为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 我国研究者魏燕将其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社会行为问题;情绪情感问题;习惯问题;发展问题;学习问题;精神问题;儿童多动症、小儿自闭症等特殊问题。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和研究所得将家庭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家长素质、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等。
2.儿童问题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认为儿童问题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多而杂,并根据家庭影响因素在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如下分析:
(1)家长素质的影响分析
第一,家长的文化水平对儿童的言行举止影响不明显。普遍认为,家长的文化水平较高的,其子女的综合素质会相对较高,行为问题也会相对较少。但是,通过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中,父母文化水平在本科以上的占2.20%,本科及大专的占33.00%,高中及中专的占33.00%,初中以下的占31.80%。事实证明:儿童的问题行为形成与其家长的文化水平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第二,双职工家庭的儿童问题行为比普通家庭更多。其可能原因是,父母们通常早出晚归,与儿童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幼儿对父爱、母爱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同时父母对儿童的教育也难以实现,这就容易造成了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
(2)家庭教育
第一,主要教养人对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人们普遍认为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其实在某些家庭中实际对儿童实行教养的却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是保姆。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具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非父母教养的儿童比父母教养的儿童人数更多,行为问题主要集中在情绪情感和社会行为问题两方面。我们发现非父母教养的儿童对于父母的依恋少,情绪情感上比一般儿童更加敏感脆弱,任性骄纵。
第二,家庭对儿童实施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举足轻重。我们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中生活的儿童,各方面的问题行为均远少于其他三种教养方式。
每个家庭的父母所采取的家庭教养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问题行为形成同样存在影响。长久以来,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常常采取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策略来教育自家的孩子。家庭中采取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的儿童,他们的行为问题在选择性缄默、过分敏感、过度反抗、说谎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
(3)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家庭生活方式是家庭教育开展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并且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影响了儿童的习惯问题。
第一,儿童的饮食习惯问题往往来自于耳濡目染。儿童的饮食习惯问题是大多数儿童都存在却没有引起家长们足够的重视的,而这些问题行为往往都是儿童从家庭成员身上耳濡目染而来的。小乔吃饭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乔家吃饭时总是边看电视边吃饭。
第二,儿童的睡眠习惯问题与家庭成员息息相关。儿童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同时对其心理、人格的发展也有一定影響。家庭成员的起居习惯不固定、不正常,影响儿童的良好起居习惯形成,长久以往造成了儿童睡眠方面的问题行为。
(4)家庭关系的影响分析
第一,夫妻关系亲密融洽程度,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有较密切的关系。我们将夫妻关系融洽程度分为四种,分别是:极其亲密、较亲密、一般、差。调查数据显示,其子女儿童问题行为最少的是较亲密的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差和极其亲密的家庭中儿童问题行为最多、最明显。夫妻关系亲密的父母易让儿童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对其子女教育观念容易达成一致,儿童的问题行为产生率也会相对减少;但是,过犹不及,夫妻关系极其亲密的父母容易让子女产生被父母排除在外的感受,表现出过于敏感的心理。
第二,亲子关系的优劣同样对儿童问题行为存在重大影响。幼儿依赖于父母抚养,他们从父母那儿获得安全感及信赖感。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情绪情感问题有正面影响;太亲密的亲子关系,则容易产生溺爱,不利于家长“权威”的树立;疏远的亲子关系,又会令孩子过分敏感,紧张;同时不良的亲子关系也不利于幼儿社会交往。
3.预防和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方法
儿童问题行为家庭影响因素也越来越突出。在某些硬性条件方面我们难以改变,但教育方式和家庭心理环境等因素的一点改变,却能够大大预防和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为了预防和改善儿童问题行为,我们做出如下建议:
(1)大力宣传、普及“儿童问题行为”相关知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防治儿童问题行为的关键点就在于了解“儿童问题行为”。只有向家长宣传、普及“儿童问题行为”的相关知识,让家长明白儿童问题行为的危害,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改善儿童问题行为。幼儿园和社区应当正视自己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承担应有的责任,印发相关知识让家长阅读,并开展相应的宣传讲座,全面普及“儿童问题行为”的知识。
(2) 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
由于学前儿童爱好模仿的特点,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儿童学习。所以,对儿童的教育更看重家长们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儿童以正面的示范作用。“言传身教”所教的不仅仅是普通的行为习惯,还包括了性格脾气、社会交往、接人待物等。
(3)建立完善的育兒指导体系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是,“怎么正确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却成了大多数家庭困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育儿指导体系,更新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是十分必要的。社区可以设置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为有育儿需求的家庭提供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正确而统一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
(4)防止家庭暴力的伤害
规范父母教育子女的行为,避免“棍棒教育”和家暴等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从法律的层面,防止儿童在家庭中受到伤害,减少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不良因素。
4.结语
研究儿童问题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有利于帮助家长了解儿童问题行为的相关概念,认清其子女的问题行为存在现状;有利于帮助家庭理解自身对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从而预防和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改善和矫正子女已存在的儿童问题行为。
参考文献
[1]魏燕.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原因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