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花
[摘 要] 翻转课堂是网络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颠覆式学习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利用网络工具以及信息化技术让学生在翻转课堂之中实现网络基础课程知识与社会实践接轨,让学生能够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结合多年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经验,浅谈在翻转课堂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为其他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者提供教学思路。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中职教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140-02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与各行各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同时也间接促进了中职教育的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因此孕育而生,其特点是形式新颖、效果良好,进而受到广大中职教师的青睐。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让师生不再拘泥于板书教学,而是将知识以最具有时代感、信息化方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1]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是受到美国的教育工作者萨尔曼·可汗的医学教学视频启发,他将自己的医学教学视频放在网站上,每个教学视频都有三万的点击量,这就是“翻转课堂”的前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网络的方便和快捷让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引导、课后复习,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创新出全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课堂的被动学习者变成主动学习者;帮助教师从教学的教学者变成知识的“搬运者”;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朋友关系,焕发中职计算机教学新的生机,依靠学生的内在潜力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學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质量。[2]
二、传统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中职学生的学习素质整体较低,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弱,对知识学习没有正确的意识和认知,在教学活动中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往往需要教师加以看管。为此,中职信息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的积极性。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善于灌输中职学生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还有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强行讲完教学内容,不顾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致使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对教师讲解的知识没有自主意识判断,单纯地为了考试而学习,失去学习的基本意义。[3]
(二)计算机课堂学习效率较低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板书,传授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枯燥、乏味。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它是新时代知识的产物,它既是一门知识同时也能够承载其他的知识。学生若有坚实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不仅可以在学习本科知识时可以更加轻松,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的学科进行自主学习。但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根本不在乎学生在做什么、学什么,只通过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板书不规范、不具体,这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准确性,诸多的因素最终导致传统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三)无法跟随教育改革的进步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既满足不了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不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无法跟随时代的进步。当代中职学生都是“00后”,他们出生在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年代,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家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很多孩子从小就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技术有着一定的基础,甚至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些趣味性的视频作品。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部分知识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若让学生再学习一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部分教师在课下与学生也很少进行交流沟通,根本不了解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兴趣爱好,盲目地进行相关教学,缺乏教学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感受与知识的时效性。
三、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课前导学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前将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或者是微信公共号,利用微课、电子书的形式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教学活动进行预习,采取教学实践活动或者设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预习内容,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要注意为学生预留发挥空间和想象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在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回答结果把握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对学生不清楚、不了解的地方进行细致教学,调整自身的教学手段,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预习对某个学习不好的学生进行单点监控,设计不同的预习任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例如,在我校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上,有一章的教学内容是计算机介绍,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学习计算机的组成,理解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和功能,从而明白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教师的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借用此给学生预留三个作业,让学生在小程序中进行回复。第一个问题:第一台计算机在哪一年被生产出来的?生产它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大部分的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什么?软件系统组成是什么?第三个问题: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结合自己的喜好思考自己的结业方向。而对某些学习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预习问题的难度,通过后台单独改变学生的预习问题。在设计预习问题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尽量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认知布置相应的教学问题。
(二)教学助学
學生在完成预习问题之后,对教学内容会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这时教师再开展教学活动就会更加容易,但也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的预习问题进行阶段性的引导,让学生渐渐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之前要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收集相应的教学资源,利用图片、视频、解说等方式将教材上的抽象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难点知识,加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控力度。[5]例如,在上文提到的计算机介绍的教学活动中之中,教师通过微信小程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可以依据学生的预习回答结合教材内容推进教学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的重点。通过学生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第一台计算机在哪一年被生产出来的?生产它的目的是什么?”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动画来渗透教学知识点。通过学生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大部分的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什么?软件系统组成是什么?”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组成,理解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和功能。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各种计算机3D模型,扩展学生的知识。通过学生回答的第三个问题“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结合自己的喜好思考自己的结业方向”,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引导学生举手发言,畅谈自己的想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中,教师要保持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后扩展
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课后扩展还停留在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复习上,但是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一般都存在时间长、内容差、教学重点分散等缺点,完全失去“翻转”的意义,为此,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创新教学手法,将多种元素融入翻转课堂、课后拓展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进行压缩,减少视频时间,帮助学生快速回想教学细节,还可以将课后作业也添加进学生信息化课后复习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性与快捷性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例如,在上文提到的计算机介绍的章节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小视频复习,在复习结束后可以直接进行作业检测。为了节约学生的时间,教师可以把作业都改成选择题,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让系统进行快速的批阅,然后教师可以在后台直接查看学生的学习成果,把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对比性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而调整教学的方向。
四、结语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若不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必定会与时代脱节,成为中职教育的“花瓶”。为此,中职计算机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接受全新的教学手法,利用学生身边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完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让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高谨.“互联网+”环境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翻转课堂中的研究与实践[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8):89-92.
[2]刘承良.基于MOOC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221(5):79-81.
[3]彭海信.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2):7-8.
[4]陈明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世界,2019(4):194.
[5]谭青丝.新课改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调查报告[J].现代经济信息,2019(6):441.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