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莲
摘 要:基于社会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在战略发展的过程中,都意识到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企业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几个方面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提升预算执行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计划。
关键词:预算目标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管理 风险预警 绩效考核
一、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问题
(一)预算目标不明确
许多企业都没有了解到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经营目标与战略规划作为基本导向,并制定健全的预算目标。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预算目标都存在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存在的。
(二)预算编制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预算编制效率不高,主要就是因为内部预算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预算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和管理。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时候,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收入费用等各项指标也没有进行归口管理和责任落实,导致编制的预算与企业战略目标中的年度工作计划不符合,无法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另外,许多企业在部门预算编制的时候,没能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企业在开展预算分类工作的同时,由于工作人员对预算工作流程不够熟悉,经常会出现预算编制内容重复的问题,无法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严谨性。
(三)企业的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业务财务融合度不高
企业在实际的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过程中,许多部门都认为预算编制于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分内工作,与一般的业务没有关系。没有全员参与,没有从企业全面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业务财务融合度不高,导致预算编制的内容无法将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体现出来。预算编制的内容不能覆盖到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另外,对于预算编制的成果来说,企业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核查,许多管理规章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导致实际预算执行管理效率不高。
(四)缺乏针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考评机制
大多数企业在实行预算执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体系,收入费用等各项指标没有进行归口管理和责任落实,导致许多企业的考核体系,无法提升企业实际的管理效率。虽然有些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但在考核的时候没有结合各部门各岗位的实际特点,可操作性不强。
二、企业加强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有效对策
(一)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梳理出企业预算目标
预算目标是预算编制的指南针和航向标,预算目标定位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定,比如公司目前属于初创期,属于产品研发期间,预算目标可能就不是像多数企业一样以利润为导向,而是以产品研发成果为导向,当前预算编制也更倾向于产品和市场的开发。
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同时,需要将预算目标确定原则作为核心,还要满足适应性、先进性、系统性、导向性等原则。在编制预算目标的同时,不能太高或是太低,应当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算执行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规划,明确各个部门的预算责任主体,使其能够将重心放在长期战略目标上。
(二)合理利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式,将各项指标进行归口管理,责任落实,完善预算控制制度
企业可以将预算编制编写进进度表当中,在确定预算之后,预算管理委员会要组织召开会议,以逐步实现规范化的管理目标。就当前企业的预算编制情况进行分析,各个部门都要将提升预算执行管理作为核心,以实现统筹化的预算编制工作。只有将收入费用等各项指标进行归口管理,责任落实,对各项发展目标进行统筹规划,制定明确的财务考核标准。比如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从市场占有率、员工满意度等方面入手,制定明确的预算控制目标;比如行政部门对办公用品采购,员工差旅,公司水电餐等费用负责。各指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分解,层层责任落实,只有落实责任制,利用相应的奖惩制度,实现对财务人员工作行为的约束,才能将预算管控的效用发挥出来。在提升企业预算执行力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并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
(三)保证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实现业务财务融合,树立风险预警信息化系统
在预算执行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全员都参与其中。因为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分内工作,而是各个部门都进行交流与配合。企业的员工要树立正确的预算理念,强化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意识。预算执行管理实现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的融合,形成良性循环管理体系。从财务的角度入手,应当在完善预算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从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出发,进而提供更多的发展条件,对工作情况与进度进行实时的了解,解决企业发展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项目开发的维度入手,实行动态化的监督工作,在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与标准的基础上,对超出预算范围的部分进行严格的管理。
企业在下达批准之后,不能进行对预算计划的随意调整,要保证预算批准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频繁出现了不正常的、与常规关键性差异相差较大的时候,或者实行调整预算能在经济上,实现最优化的发展。例如降低原料采购支出、节约生产支出等。只有在申请调整之后,并且遵循企业的严格审批程序,经过预算管理人员的审核之后,才能够进行预算目标的调整。
(四)强化预算监督力度,开展合理的绩效考核工作
三分计划,七分执行。光有漂亮的预算编制,没有高效的预算执行管理,其结果也为零。
企业要立足于实际情况,成立独立的监督部门,并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管理,还要明确其中的职责范围,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针对于预算执行管理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反饋给领导层,以保证预算监督体系的完善性。
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之后,如果出现了与实际情况想脱离的问题,不进行考核与监督工作,预算执行管理容易流于形式化。在预算执行管理的过程中,预算监督考核不管是在完成之前还是完成之后,都需要进行科学化的考核,以便于实现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企业开展预算考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月度、季度、年度实施考核工作,并且在年终的时候进行年度总考核。
相关的工作人员针对于预算数额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其中产生差异的原因,评估预算管理与各项经营活动存在的风险,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将员工的绩效与预算管理相融合,使得员工价值最大化。针对表现优异的部门与员工,可以采用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等形式,逐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预算管理效率会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实力,开展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实行重点环节的管控,以不断提升预算管理的质量。需彻底的解决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中面临的难题,创新机制,规范化相关预算的编制程序,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进而保证预算管理的执行效率。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辛晓颖.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优化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9.
[2]李占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