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动医疗变革,云端看病迎来爆发

2020-03-17 09:29梁坤
商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生医疗疫情

梁坤

有句老话说:不进医院,不知人间疾苦。如今,在线上问诊区也能看遍世间百态。

有温度的防线

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开设的在线问诊平台,有位用户称其母亲1月16日做了肺结节手术后出院,计划1月28日拆线复查,但在疫情的影响下,拆线复查一直未能成行。直到2月7日,他才小心翼翼地在问诊区请教专业人士,拆线晚了会不会有影响,戴口罩去医院又是否安全,会不会交叉感染……

這是武汉在线问诊平台上众多焦虑病患当中的一员。依托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系统,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开通“在线问诊”官方平台,紧急邀请了各地医生志愿者加入。平台开通以来,已有106个城市的309名医生在线服务,1.3万名群众在线留言问诊,极大缓解了医院现场就诊的压力。

这场伴随新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超低温速冻技术,将流动的液态社会迅速固化,让平日里再平常不过的活动通通成为奢望。

战时状态下,医生成为社会的铠甲。穿着防护服的重症医学医生奋战在ICU病房,尽力为危重病人争取时间;更多医生则转战线上,为其他非紧急病患答疑解惑。

在医疗资源紧张、出行不便、医院成为“禁区”之时,“云”看病的力量被空前放大,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作用愈发凸显。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正是这一时期在线问诊领域的真实写照。

传染性极高的病毒,让国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如今,不少地方卫健委和公立医疗机构都开通了“抗冠”专区,关于发烧、咳嗽等症状占了问诊的绝大多数。从该不该开窗通风到结核药已经吃完又无法领药的问题,平台上的医生都一一释疑。

在一条标题为“担心是新型肺炎病毒”的求助信息中,患者形容自己胸闷伴随少量咳嗽,医生耐心地告诉他,胸闷为情绪紧张导致的身体应激反应,好好休息,不要过分担心;当怀孕7周的准妈妈咨询产检问题时,医生则建议她适当降低产检频率,平稳度过特殊时期。

与此同时,不少互联网平台也迅速反应,强化在线问诊服务,为用户开展义诊。公开疫情信息、提供防护建议、在线辟谣,这些带着温度的平台,筑成了另一道抗击疫情的坚实防线。

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商业化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的探索,并在近3年站上风口。企查查数据显示,近5年来,新成立的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有千余家。

产业的激活与监管层的“释压”息息相关。2018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

2018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3份文件让互联网诊疗有法可依,走出灰色地带,走上发展的坦途。

10年来强调“加油”和“刹车”并举的行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开始狂飙突进。

路径重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公立医院和互联网企业齐头并进,不仅为“战疫”做着贡献,也在产业内部加速了分化和竞争。

公立医院凭借自身医疗资源和政策优势,上线在线诊疗;互联网平台也使出浑身解数抢抓发展机遇,变相“烧钱”。以微医为例,该平台不仅对问诊患者全免费,还对在线提供问诊的医生进行每单5-10元的补贴。他们把这场意外演化为了用户和优质医生的争夺战。

这次疫情,为行业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首先,疫情解开了互联网医院的流量困局。大健康的风口之下,互联网医院早已成为巨头环伺的赛道。从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到平安等保险公司,再到恒大等地产企业,早就把这个领域搅成了一片红海。丁香医生早已爆红,微医也已跻身“独角兽”行列,估值达55亿美元,平安好医生也于2018年登陆港交所,创下当时港股最大IPO。

然而,一片繁荣景象之下,互联网医院仍在苦苦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近年来,春雨医生轻问诊业务每年保持3倍的增长,转化率达到80%。但在整个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的背景下,春雨医生CEO张琨认为很难再有突破。这是整个行业面对的困局:增长已现天花板,互联网医院从牌照之争转向用户存量之争。

但意外到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强行把用户赶到了线上,给增长乏力的行业注入活水,为互联网医疗提供了窗口期。

这不仅在培养用户习惯,更给用户植入了一个强暗示:平台提供的是有价值的稀缺服务,这种服务值得付费。

医改的一个着力点就是,让医生凭借诊疗费取得收入,当线上问诊尚未形成“为医疗服务付费”的消费习惯,这就导致以此为生的互联网诊疗服务无法形成良性盈利模式,而走入以药品和器械供应为主要收入模式的误区。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有望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一关系,让付费问诊成为常态。

此外,疫情也加速了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此前,大多医院的信息化停留在“数字医院”“智慧门诊”等层面,为医院的挂号、病历管理、报告查询、导诊和结算服务,未能达到远程在线问诊的程度。远程医疗服务也是在医院和医院组成的医联体之间开展,注重专家会诊系统的搭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诊疗服务。

疫情突袭之下,诊疗“触网”,成为各大医院的“规定动作”。作为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东华软件在大年二十九临时接到很多医院搭建在线问诊平台的技术需求。从春节到现在,已经帮助50余家企业实现在线问诊项目建设,其还有不少订单正在“路上”,公司预计未来一周到两周内2B端业务能做20家。

转化和留存考验

摸索前进了10年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没想到以这种方式接受检阅。短期利好之后,市场被谁收割,如何长远发展,才是真正值得关心的问题。

政策层面已经扫清了发展的障碍。“三大文件”的出台,给互联网诊疗压实了责任,明确了底线,也打开了空间。各地陆续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的政策,更是重大利好。执业医师在线开具电子处方,药品直接配送上门,成为一条完全合法、现实的诊疗路径。

可以预见,轻症和复诊的用户转向线上后,从源头自行完成了患者的筛选,这也会助推分级医疗的实现,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这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规模庞大的用户需求。医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打造个人IP,凭借技能获得合理收入;病人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更经济、高效地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医生。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特殊时期催生的服务,比如武汉开通的留言板式的简单答疑,未来也会像“火神山”“雷神山”两家医院一样,在完成使命后光荣退役。常态化环境下,用户体验更好、更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医院才能成为主流。

疫情突袭,问诊需求暴增。但要清楚的是,急病不是远程在线医疗的长项,慢病管理才是互联网医疗真正的方向。

近年保险公司和地产企业也加紧大健康和互联网诊疗方向的布局。巨头们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其商业体系之中,形成闭环,在养老、慢病管理、保险销售等领域探索更丰富的商业模式,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互联网医疗,不止“轻问诊”。

如此来看,在线问诊的发展痛点还在于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和打通。很多在线服务的医生都感受到了没有基础数据的掣肘。一方面,法规规定,互联网医院只能复诊;二来,受远程检查技术等制约,如果患者以往病例、化验单、诊疗方案都能上“云”,诊疗必将变得更有依据。

如今,全国已经建立起了统一联网的医师注册信息库,问诊数据也能使医生的诊疗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促使医生对诊疗行为负责。电子病历和患者标准化的数据录入与共享将成为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唯有如此,才能在“首诊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之外,实现部分“复诊转线上”的分诊闭环,让国家的医疗体系运转得更经济、高效。

猜你喜欢
医生医疗疫情
战疫情
最美医生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