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边”新闻现象的探究与浅析

2020-03-17 09:22张思雨
今传媒 2020年2期

张思雨

摘 要: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使用“Vlog+新闻”这种形式报道新闻,其中的爆款当属2018年3月两会期间,两会记者所制作的“Vlog”系列。那么这种呈现方式是否还属于新闻?这种呈现方式是否对新闻的专业主义有所损害?本文将以“Vlog+新闻”这种媒体呈现方式为例,试图去总结这种呈现方式,并尝试分析这一呈现方式的类型和在我国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流行原因。

关键词:Vlog;毛边新闻;新闻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078-03

一、“毛边”新闻的定义

在本文,当提及新闻这个词组时不仅仅是指陆定一所界定的“新闻是对新近事实的报道[1]”这一抽象概念,而是泛指每天、每时、每刻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上所发布的具体的新闻内容,即新闻的具体呈现形式。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在呈现时直切主题,报道中的一字一句或每帧画面都是为新闻的主题所服务的。但本文所指的“毛边”新闻则存在着对传统新闻呈现形式的颠覆,本文所界定“毛边”新闻的概念是“媒体有意或者无意在新闻呈现的最终形式上涵盖着与本次新闻报道主题无意义的元素”。在这个概念中,元素可以是与新闻主题无关的话语、画面等,这里所指的无意义不是指这些元素与新闻主题没有事实上的联系,而是指对受众理解新闻事实无意义的元素。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毛边”新闻播出的部分仍然满足着陆定一乃至大众对新闻的定义,即满足了“新闻是对新近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因此“毛边新闻”仍然属于新闻,它仅仅只是一种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的呈现形式。

二、“毛边”新闻的分类

按照上文的定义,“毛边”新闻可以分为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和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有意呈现“毛边”新闻即媒体故意在呈现新闻时呈现与主题无关的元素,如报道一次政治会议时,并且当新闻报道的主题是政治会议的内容时,记者却在报道主题的基础上记录了参会时的流程。新闻主题是新闻的主旨表达, 须是精炼浓缩的、观点鲜明的[2]。新闻主题仅仅是单一的政治会议内容,所以记者记录参会流程这一举动是于新闻主题无意义的,因为参会流程并不能告诉受众关于这一个政治会议的内容。目前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主要形式是“Vlog+新闻”。Vlog是一种集文字、图像与音频为一体的视频形式,Vlog常以制作者为叙事主体,展现日常化和人格化的内容。“Vlog+新闻”既涵盖了制作者本身的观念情绪,又含有不是为新闻主题服务的元素,是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形式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也将以“Vlog+新闻”作为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主要讨论对象。

“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是指媒体无意中呈现出不服务于新闻报道中主题的元素。媒体呈现无意“毛邊”新闻的情况往往是现场直播以及其他不受媒体控制的场景等。例如,现场直播中记者正在采访一位事件的目击者时,一位市民穿过了摄影机,这时与新闻主题无关的元素出现了,这种情况就属于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因为媒体没有预料到一个市民会穿过镜头,这并不是媒体主观上想要呈现给观众的内容。那我们再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市民想要穿过时,记者看见了,并伸出手阻止了他将要穿过的行动,与此同时新闻采访并没有被打断,那么这种情况属于“毛边”新闻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新闻中仍然出现了与新闻主题不相关的元素。那么记者一时的口吃或口误,或者在采访过程中的绊倒是不是也属于无意“毛边”新闻的一种呢?答案是视情况而定,如果记者在报道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合规定时绊倒了,那么这种呈现方式就不属于“毛边”新闻,因为绊倒这个动作恰好说明了新闻报道的主题。

三、简述“毛边”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由于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特殊性,我们很难对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进行现状分析,因为媒体无法主观地决定自己播出的新闻形式是否为无意“毛边”新闻,因此本节将以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作为分析“毛边”新闻在我国发展现状的要素。

正如前文所说,本文将以“Vlog+新闻”的形式作为分析有意“毛边”新闻的切入点,因为它是有意“毛边”新闻运用最广的呈现方式。在2019年两会报道期间,微博话题#两会Vlog#阅读量达到了7 000万。人民网《两会夜归人》的系列中的《两会VLOG丨人民大会堂外的“短跑比赛”》在微博的播放量更达50多万[3]。《中国日报》所策划的由彭泽萱为第一视角所展现《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的四个系列Vlog,平均播放量达到69.65万。除此之外,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只题为《总书记参与劳动的八步沙林场是啥样》的Vlog;海南警方发布了第一只抓捕犯人的Vlog。可以说是,许多规模较大的媒体在网络平台开始尝试“Vlog+新闻”的这种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形式。

四、“毛边”新闻流行原因分析

(一)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流行原因——以Vlog为例  1.第一视角和人格化表达带来情景的沉浸感与参与感

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会使私人情景和公共场所的分界变得模糊,所以Vlog所特有的第一视角给受众带来的是不同于传统新闻的沉浸感。以《中国日报》中《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的系列Vlog为例,视频中的主角彭泽萱记录了从为两会挑衣服的准备工作,到跑着去采访参会人大代表的参会过程,以独特视角和人格化的语言和视频转场,给了受众一种云参会的体验,实现了受众的“心里在场”[4]。因此相对于直接报道采访内容的平铺直叙,“Vlog+新闻”更能给受众带来沉浸感和参与感。

2.满足受众的窥视欲

由于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类型主要集中于媒体的幕后揭示,而这些内容则是受众不经常接触的,而“当接触是不可能的,窥视的欲望就占了上风”。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通过把摄像头对准媒体从业者、政治事件台前幕后、记者的前期准备、采访花絮、后期编辑等一般不太可能接触的事件或人物,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值得说明是,当一个新闻的主题是新闻事件的幕后探究或是台前幕后等,那么这个新闻就不是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

3.情绪表达便于受众认同感的寻找和对传统新闻的解构

传统新闻简单明了,不涵盖任何私人情绪,当受众完成对新闻内容的阅读或者观看后,会本能地寻找与自己有着相同感受的评论以寻求认同感。由于本身的人格化表达,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即使视频中的人物不对新闻进行评论,但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反应以及其他情绪化表达仍然会构成对传统新闻观的解构。受众在认识到记者与自己看法相同或相左的同时,记者的形象在受众心里也逐渐“人”化,因此增加了对记者的认同感。新闻自带的严肃性让受众无所适从,通过视频中人物的人格化表达的“软化”作用,视频中正式内容会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二)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流行原因

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流行是无可置疑的,因为新闻自古以来便是客观真实乃至严肃的代名词,而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大部分含有记者的失态以及媒体不可控的因素,而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对传统新闻客观严肃形式的解构,造成了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稀有性。由于人们天然的有着对少见事情的好奇心,就造成了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流行。如2018年在微博有着百万点击量的视频,视频中的一位记者在家里接受电视台的直播连线时,儿子突然走了进来,并试图与正在接受连线的父亲对话。这种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通过对传统新闻形式的解构,具有了其他新闻所不具备的稀有性,自然会招致许多人观看。当然,如果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中含有轻微的记者失态或其他元素,自然不会引起很多关注,但仍然构成了一种对传统新闻形式的解构,受众依旧会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去观看新闻,如在哔哩哔哩(国内知名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的视频来自用户的创作或搬运,简称“b”站)上存在着许多关于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口误合集的剪辑,这些视频大部分有着几千到几万不等的播放量。

五、“毛边”新闻的局限性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媒体对无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缺少主观控制,这部分仍然只讨论有意呈现的“毛邊”新闻的局限性。

(一)情绪化表达有损新闻专业性

正如上文中所述,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如“Vlog+新闻”中含有的情绪化表达会暗示视频人物的观点,因此导致“Vlog+新闻”的新闻专业性受到损失。

(二)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制作周期以及时长的限制  由于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制作要经过剪辑等制作流程,会使制作周期大大加长,新闻的时效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损害,这个特性也进一步限定了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报道类型。而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往往要比传统新闻呈现的时长要长的多(一般情况下时长在几分钟到二十分钟之间不等),也对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的进一步传播有所限制。

六、结 语

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尝试有意呈现的“毛边”新闻这一新闻呈现类型,即以“Vlog+新闻”为主的人格化呈现形式。不可置否的是,这种“毛边”新闻在给受众带来沉浸感的同时也扩宽了新闻的呈现形式。“Vlog+新闻”也为新闻带来了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新闻的受众面,可以作为传统媒体应对现在自媒体时代的一个方法。但仍然要看到的是,“毛边”新闻这一新闻类型存在着对新闻专业性的损害和时长等诸多限制,且正站在时代的风口,未来的发展趋势尚不明确。目前,笔者认为媒体应该正确认识“毛边”新闻的双面性,谨慎使用“毛边”新闻这一呈现形式,在合适的选题上适当地使用这种形式,并争取在使用过程中保有新闻专业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看法//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0.

[2] 孙佳.浅谈新闻主题提炼[J].现代视听,2011(7).

[3] 谭斌.新闻报道的新形态:Vlog新闻的发展与前景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

[4] 王喆.Vlog在时政类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特征及未来走向[J].东南传播,2019(7).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