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

2020-03-17 09:22张莎沙柳邦坤
今传媒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策略

张莎沙 柳邦坤

摘 要:在当今社会,国际竞争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领域,文化逐渐成为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大运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起到积极作用。搞好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能为中国大运河提升国际影响力助力。因此,要优化传播主体、创新传播内容、转变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挖掘传播内涵,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接受习惯,对外讲好中国运河故事。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D41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037-03

中国大运河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沟通了南北,不仅促进了物资的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沿线的许多城市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繁荣。大运河孕育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利于进一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沿线城市的软实力。

一、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势

(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大运河流经的各个城市聚落都被串在一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影响,形成了今天南北交融的经济带与文化带,沿线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到2006年,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共有2 348处,而大运河沿线共有626处,占总数的26.7%(这里主要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尚未包括隋唐大运河沿线),其中江苏省运河城市重点文物更是占到了70%以上。根据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总计10大类518项中,运河沿线省市有161项,占总数的31%,其中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占据60余项(这里也未包括隋唐大运河沿线)。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运河沿线城市占到十分之一[1]。大运河沿线城市有众多的宗教遗存、会馆、钞关、园林、历史文化街区、闸坝桥涵等水工设施、河道、湖泊、管理设施、古建筑群等遗产,也正因为这些丰厚的遗产,中国大运河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此外,还有昆曲(苏州)、古琴(与苏州、扬州有关)等相继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可以说,大运河沿线当之无愧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二)坚实的城市经济基础

大运河沟通南北,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由于大运河强大的航运和灌溉功能,沿岸地区大多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据统计资料显示,2017 年大运河沿岸八省、直辖市共创造国民生产总值 36.54 万亿元,占全国 GDP 的44.18%。地均生产总值为 4 164.56 万元 /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 4.83 倍,人均生产总值7.22 万元,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 1.21 倍[2]。总体上看,大运河文化带经济发达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的发达能给文化产业带来强大的推动力。北京、上海、浙江、江苏一直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位居前列,因此,在激发文化产业活力、促进对外交流方面,相比其他地区存在着巨大优势。

(三)空前的全面发展机遇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正式提出。大运河作为历史上沟通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梁,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所包含的“开放、交流、繁荣”的概念,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不谋而合。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使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进一步得到落实。

(四)大运河在历史上曾有较大国际影响力

大运河是连通古代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其由强大的航运交通功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不仅在中国文化里留下了印记,还辐射到了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众多国家。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作者沿京杭大运河南行,经过苏州、杭州最后抵达福建泉州,其中写道“船只多的难以置信”“淮安的货运可以通到40多个城市”“商人如此之多、如此之富,难以用语言形容。”朝鲜官员崔溥的《漂海录》里详细记载了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上的所见所感,对运河沿线地域的风土人情、城市风貌进行了详细记录。欧洲汉学鼻祖、传教士利玛窦曾经多次乘船沿运河进行传教,在其著述《中国札记》中,记载了大运河惊人的货物承运量,以及运河管理中所运用的高超的水利技术。

这些外国人所写的著述属于世界人民共有的历史记忆,可以成为今天重塑大运河国际影响力的切入点[3]。

二、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现状

大运河贯通南北,长期以来是我国重要的交通纽带。历史上,大运河曾享有广泛的国际知名度。不少欧洲、亚洲诸国旅人、学者来访中国后,都记录了运河商船通行的盛景以及运河沿岸的繁荣。后来因为航道淤塞,海运、铁路运输逐渐取代漕运,大运河机构被裁撤,大运河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大下降。直到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运河的保护问题以及国际传播问题,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大运河沿岸城市逐渐提及对运河文化传播推广工作的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2019年5月,联合沿线8省市,38个城市成立了“大运河城市全媒体联盟”,由38个城市的报纸、广播、电视、新闻APP组成,以图传承运河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媒体联盟”的成立不仅能够加强运河沿线城市的交流合作,还能够整合媒体资源,擴大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强运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江苏省作为大运河传承保护的关键省份,注重将保护和开发工作相结合,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通过开发更好地保护运河文化。目前,江苏启动大运河文脉整理研究工程,编纂了中国第一部《中国运河志》,并且投资建设大运河博物馆。推动史诗歌剧《运之河》、交响组歌《大运河畅想》在国内外巡演。其中《运之河》赴欧洲巡演,并被评为“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2009年成立了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进行文化交流、国际合作、咨询服务,2016年秘书处在江苏扬州正式启用,该组织主办并协办了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世界运河古镇合作平台建设会议等,对大运河国际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杭州市作为运河沿线代表性城市,牵头举办了多项较有影响力的国际传播活动。如举办了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创作排演了舞蹈剧《遇见大运河》等。其中,《遇见大运河》由杭州歌剧舞剧院联合国内外力量,先后在法国、德国、埃及、希腊等国演出139场,并在当地取得了巨大反响。

三、运河文化国际传播发展策略

(一)优化传播主体

大运河的沿线城市是大运河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大运河的宣传推广工作,第一步应该从优化传播主体入手。沿岸各城市应采取统一整合、分别开发的策略。一方面,大运河贯穿了我国南北两方,流经众多省市。如何连通不同城市共同合作、参与、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是一件难事;另一方面,由于大运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各个地区对大运河的开发工作很难步调一致。目前看来,大运河沿岸城市对大运河的推广工作进程不一,要求各省市以同一步调、方式,开发、推广大运河遗产是不切实际的。沿岸城市应该强化合作,树立整体开发战略意识,根据各自所处大运河段的历史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传播。

大运河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工作,应该既有明确的整体规划方案和统筹战略意识,又能让沿线各城市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传播。

(二)挖掘传播内涵

大运河文化,即受运河影响而出现的两岸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包括历史、地理、艺术、风土人情、民间习俗、思维观念、文物古迹等。从历史角度来看,大运河因沟通南北的需要而生,运河两岸也因“沟通”“交流”而兴起,因此,大运河的核心文化内涵突出表现为“包容”“开放”“多样”“共同繁荣”等理念。

(三)创新传播内容

在传播内容方面,需要寓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于一个个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中,要善于使用故事性的、情节性的、可读性强的内容抓住受众注意力,达到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可以充分利用大运河沿线地区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运河工程、风土人情等文化资源为蓝本进行创作,创作西方人易于接受的作品。内容的传播语态必须适应其他地区的文化表达,甚至实现不同地区针对性的内容投放。

例如,江苏省打造的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不仅在整体上运用西方社会能够接受的歌剧演艺形式,并且在音乐创作、舞台布景、道具服装等方面采用现代创作手法,用西方技巧呈现东方故事。其中加入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使得该剧具有强大的史诗气质。《运之河》在欧洲获得巨大成功,并被评为“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4]。

(四)拓宽传播渠道

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长期依赖政府主导的官方媒体,忽视了发动、整合其他资源的重要性。在国际传播方面,借力使力、顺势而为,会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将传播渠道分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播、广告传播、节事活动传播、公共外交传播等方面,不仅能减少经费投入,而且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杭州市举办的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以杭州市运河形象代言人郎朗为主要嘉宾,邀请在国际音乐节上有影响力的钢琴家作为评委,以钢琴艺术为传播载体,吸引国内外有志于钢琴艺术的青少年参与,有力地提高了杭州运河的国际知名度。

(五)转变传播方式

在传播手段方面,可以使用3D动画、VR、AR等先进技术,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也可以在社交平台上投放类似于H5互动性的小游戏,例如,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时间、空间穿越游戏、探险游戏,甚至解谜游戏,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和转发力度。

大运河连接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沟通两大丝路的重要走廊。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大运河的文化内涵无疑与这一时代主题相契合。2019年5月举办的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不仅联合了国内大运河沿线的诸多城市,而且吸引了31个国家和地区的运河城市的代表、专家学者参与。展会通过展示不同运河城市的风貌、生活习俗、美食文化等,让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产生交流和共鸣,传播主体借机挖掘大运河“文化包容、共同繁荣、友好交流”的内涵进行传播,可以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分层保护与发展[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2):1-6.

[2] 张仁汉.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杨磊.中国对外传播的窘境与对策[J].青年记者,2006(14):24-25.

[4] 东方头条[EB/OL].http://mini.eastday.com/a/190504120327853.html.

[責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