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临床护士针刺伤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3-17 06:12李万玖黄惠根陈星伟陈凌周晓舟谭惠仪陈妙霞张容陈瀚熙陈嘉萍余逍巴志琼
护理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针刺护士职业

李万玖,黄惠根,陈星伟,陈凌,周晓舟,谭惠仪,陈妙霞,张容,陈瀚熙,陈嘉萍,余逍,巴志琼

针刺伤导致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对医护人员造成实质性危害[1-2],同时,针刺伤的发生还会带来暴露后预防用药、感染治疗等直接、间接成本,给个人、医院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外有研究发现,年龄、教育程度、每个月夜班数和相关培训经历是针刺伤的相关影响因素[3],同时,人员配备和资源不充足的工作环境,以及个人的不良情绪,均使针刺伤风险显著提高[4]。我国近几年对针刺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生率的报道、预防措施等客观因素方面,且多为小样本,代表性差;缺乏护士社会心理层面与针刺伤相关性的研究。鉴此,本研究于广东省选取一级、二级、三级共117所医院的10 853名临床护士进行针刺伤现况调查,分析针刺伤的影响因素,以弥补小样本研究盲区及不足,为医院管理者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1月,选取广东省内医院的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①医院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广东省内医院;医院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私人诊所。②护士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在职、在岗临床护士;知情同意,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实习生、进修生;护理管理者;因怀孕或分娩休产假者。本次获得有效资料者10 853人,来自117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7所,5 363人,占49.41%;二级医院39所,4 414人,占40.67%;一级医院31所,1 076人,占9.91%。男562人,女10 291人;年龄19~59岁,平均30.0岁;学历:中专1 650人,大专5 256人,本科3 922人,硕士25人;工作年限:<1年905人,1~年6 814人,10~年2 258人,>20年876人;职称:护士5 005人,护师3 940人,主管护师1 813人,副主任护师以上95人;科室:内科2 483人,外科2 264人,妇产科1 206人,儿科946人,其他3 954人;月夜班数:≤2次1 991人,3~5次5 839人,≥6次3 023人;用工性质:正式在编3 161人,合同制7 692人;月收入<5 000元5 475人,5 000~元4 464人,10 000~元866人,>15 000元48人;婚姻状况:未婚4 455人,已婚6 273人,离婚112人,丧偶13人。科室针刺伤应急预案:有10 348人,无505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为课题组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医院等级、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夜班数、月收入等。②针刺伤发生现状调查问卷。为课题组在参考相关文献[5-6]、结合专家(4人,本科以上学历,主任护师)咨询和预调查(30人;均来自某三甲医院ICU;所有人均认可该问卷涵盖问题全面,条目易理解没有歧意)后形成,内容包括针刺伤发生的基本情况、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以及医院职业防护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③护理职业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Nursing Work Life Scale,QNWLS)。该量表于2004年由Brooks等[7]编制,本研究采用黄惠根等[8-9]汉化和验证的中文版QNWLS,包括工作家庭平衡(7个条目)、工作量(10个条目)、工作环境(20个条目)、社会需求(5个条目)4个维度共42个条目;条目采用6级评分法,由很不同意至很同意依次计1~6分,总分为42~252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职业生活质量越好,工作满意度越高。量表总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4,工作家庭平衡、工作量、工作环境、社会需求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3、0.65、0.90、0.50。重测信度为0.76。④焦虑自评量表(SAS)[10]。包含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1~4分依次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至“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总分范围为20~80分(粗分)再乘以1.25得标准分,标准分满分为100分,其中<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1.2.2调查方法 将以上问卷及量表转录为电子版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发放。设置知情同意页,被调查者只有勾选“同意进行该调查”才可继续填写问卷。设置调查说明页,详细介绍调查目的和意义、填写人群要求、填写注意事项等。联系广东省内各级医院,由各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转发至护士微信工作群,由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进行填写。本次研究共回收问卷12 164份,其中有效问卷10 853份,有效率为89.22%。

1.2.3质量控制 问卷设计及转录成电子问卷时,由双人进行逻辑校对;设置甄别页、选项配额、答题时间控制、答题地区限制等来排除无效答卷;设置仅微信登录、同一IP地址及物理地址仅限填写1次限制答题次数。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及职业生活质量得分 10 853人中近1年发生过针刺伤2 414人,占22.24%,其中1 317人被污染针刺伤,占针刺伤的54.56%,占调查总数的12.13%。护士中文版QNWLS得分:总分(170.27±27.23)分,其中工作家庭平衡(25.55±5.84)分,工作量(42.87±5.71)分,工作环境(83.48±15.49)分,社会环境(18.36±3.66)分。焦虑得分为(45.85±11.75)分。根据近1年有无发生针刺伤分组,两组职业生活质量与焦虑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职业生活质量及焦虑得分比较 分,

2.2针刺伤影响因素分析 以研究对象最近1年有无发生针刺伤为因变量(无=0;有=1),采取强迫法纳入所有单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该Logistic模型检验,χ2=613.353,P=0.000。模型纳入的21个自变量中,性别、年龄、学历、用工性质、月收入、职称、应急预案以及中文版QNWLS中的工作家庭平衡、工作量、社会需求维度10项对发生针刺伤的影响无统学意义(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的11项,赋值见表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2 变量的赋值

注:以赋值为1的自变量作为参照。

3 讨论

3.1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 国内曾报道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64.9%[1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0 853名护士中最近1年发生过针刺伤者占22.24%,其中发生过污染针刺伤的护士占12.13%,与上述报道比较,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仍有相当比例的护士被污染的针具扎伤,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国家最近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预防为主”,坚持“全民健康”。医务人员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亦有利于患者的利益。近几年,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的提高,新设立医院数也在不断增加,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如何进一步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保障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护士的职业安全,仍是医院管理者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3.2发生过针刺伤的护士护理职业生活质量较低 表1显示,发生过针刺伤的护士职业生活质量总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未发生过针刺伤的护士(均P<0.01),提示针刺伤事件对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产生了负性影响。有研究报道,医院临床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两少、两大、一不满”:假期少、薪水少,工作压力大、风险大,对轮班制不满[9],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使临床护士产生负性情绪,影响到其工作效率,还可能因此导致职业伤害的发生。建议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重视,确保护士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满足护士自我提升的需求等,从多个方面来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

表3 护士针刺伤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3针刺伤的影响因素

3.3.1一般资料和职业防护培训情况 表3显示,医院等级、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所在科室、月夜班数、职业防护培训等是针刺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一级医院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风险要低于三级医院,可能与三级医院收治患者数、治疗和补液量较多有关。研究发现,已婚的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风险要低于未婚者;工作年限越长,针刺伤发生风险越低,可能因为参加工作时间越短,护士对护理实践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不如年资高的护士,同时,年轻护士亦相对缺乏职业伤害防护意识,因此年轻护士更有可能发生针刺伤。内科护士较外科、妇产科等其他科室护士相比,针刺伤发生风险更高;临床护士每个月夜班数越多,针刺伤发生风险越高,这与国外研究报道的年龄、教育程度、每个月的夜班数以及职业安全培训是针刺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一致[12]。本研究发现,每年1次以上职业防护培训可使针刺伤风险降低,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3];同时,在每次采血前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和采血时佩戴双层手套均是针刺伤发生风险的保护因素,反之,针刺伤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294倍、1.512倍。提示医院管理者应加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临床护士佩戴双层手套的意识并指导临床护士佩戴手套的正确时机。

3.3.2使用安全型针具可以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未使用安全型针具的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风险是使用安全型针具护士的1.336倍,表明使用安全型针具可以降低临床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日本的1项多中心研究也证实,安全型针具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针刺伤发生率[12]。我国目前安全型针具尚未普及,很多医院及科室并未配置相关的器具[14],而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多年前就已经立法,强制医院必须使用安全型针具。美国早在2000年就签署了全球首个防治针刺伤的全国性法案《针刺伤安全防治法》,该法案要求一线医务工作者参与到锐器安全器具的评估及选择中来,医疗机构需记录安全器具使用情况并更新年度评估计划[15]。随后几年,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法律[16],要求医院使用安全性器材保障医务人员安全。而我国目前尚无法律法规强制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型针具,多数医院考虑到安全型针具的成本,仍然在坚持使用普通型针具,因此忽视了由针刺伤带来的职业暴露后检查、用药和治疗的成本。

3.3.3临床护士工作环境、焦虑状况与发生针刺伤有关 表3显示,护理职业生活质量量表中仅工作环境维度对发生针刺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环境得分越低,发生针刺伤的风险越高。国内有学者提出我国护理工作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于护士参与管理决策、护理人力资源配备、薪酬待遇、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17]。本研究发现,经历过针刺伤的护士对工作休息场所的舒适安全,他人对护理事业的重视和尊重,参与管理决策,团队的沟通合作以及自我职业提升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较低,管理者应积极改善临床护士的工作休息环境,保证工作时的人身安全,重视团队的沟通与合作,营造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鼓励临床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增强职业成就感,并提供多方面的学习机会,指导护士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

同时本研究发现,轻度焦虑的临床护士较无焦虑的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的风险增高。有研究报道,长时间工作或有慢性失眠症状的护士其临床针刺伤的发生率高于工作时间短、无失眠的护士[18],而工作时间和睡眠质量与焦虑密切相关[19-21],提示临床护士的负性心理状况可能会通过影响护士日常的工作表现而增加护士针刺伤的发生风险。因此,医院管理者需要密切关注临床护士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行为表现异常的护士,及时介入和干预。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广东省117所医院的10 853名护士中,最近1年针刺伤发生率为22.24%,其中54.56%的护士被污染针刺伤。影响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因素包括医院等级、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所在科室、月夜班数、职业防护培训频率、采血时佩戴双层手套频率、采血前了解患者感染状况、有无使用安全型针具、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护理职业生活质量工作环境得分,并且焦虑情绪越重、工作环境得分越低,针刺伤发生风险越高。管理者应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安全型针具的使用,同时还应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关注护士的心理状态和职业生活质量,尽可能消除或降低影响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因素,降低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以尽量避免针刺伤损害。

猜你喜欢
针刺护士职业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