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琳琳
摘要:声乐表演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文化活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从事声乐表演艺术,需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有较宽广的参照域,从而对声乐表演艺术所体现的文化内蕴有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有较独特的发现和体会。开阔的艺术视野既可丰富多元文化修养的知识结构,又可从中受到艺术的感染和启示,激发自身对声乐艺术的理解与创作思路。
关键词:声乐;表演;审美
要进行声乐表演审美特征的研究,似乎不可绕开词作元素的分析。对于作为二度创作的声乐表演来说,“声情之产生过程”,才是最终需要重视的,从而词情、曲情、声情构成了声乐艺术美的抒情结构。因为声乐艺术美的魅力最终是通过抒情来达到的。声乐艺术是词、曲、唱的化合。因此,词、曲、唱的化合固然不会走向音乐的消解,但要穷尽其中的奥妙是需要歌唱者去充分领悟的。声乐表演艺术的创作过程,渗透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审美体验与感受。
一、歌唱声音的审美
声乐表演艺术是演唱者把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具有美感而艺术化的歌声表达出来的过程。演唱者在歌唱学习与训练实践中调动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心理的深入体验领会感受歌唱声音的美,从而培养并感受到歌唱声音的美感。
声乐表演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形态之一,它阐释社会中人的文化心理与精神追求。声乐表演艺术是音乐表演艺术范畴中的一种样式,是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的音乐表演方式。它包括歌剧声乐表演、歌曲声乐表演等,涉及音乐、文学、语言、历史、戏剧表演等各个领域,是一种综合艺术。声乐表演艺术集创作主体、创作工具、创作作品于一身,这种“三位一体”的艺术样式是声乐表演艺术的一大特质。
在声乐表演活动中,审美主体的艺术修养越高,所体现的声乐艺术美就越丰富;审美客体获得视、听觉艺术美的感受越丰富,声乐表演的艺术价值就越高。声乐表演艺术是演唱者全面素质、能力的展示,要求演唱者既要有精湛的歌唱技术,又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优美的表演形态、健康的表演心理和创造性的表演实践经验,从而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
在大多数情况下,声乐表演者是在当众情形下进行演唱的,因此,对一个歌者而言,建立良好的创作自我感觉,学会在当众的情形下积极思维,并对自身的演唱状态进行有机有效的控制和协调,显得异常重要,这也是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一。
二、音乐感觉的审美
声乐表演艺术主要通过音乐美的感觉而体现情感内涵。演唱者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对音乐美的自我审美感觉是最为直接的。在声乐训练与演唱实践中,演唱者的音乐感觉常常被视为基本的审美指标与条件。演唱者的音乐感觉除天赋外,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要努力进行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基本功的训练,丰富和提高自身音乐感觉的美感体验。要加强声乐表演艺术演唱实践的锻炼,积累与总结经验,培养丰富的音乐感觉。
三、内心情感的审美
在声乐表演实践中,演唱者以自己的歌声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响与感染欣赏者的审美心灵为目的。同时,在表演过程中以自己的生活情感为基础,焕发真情实感,体会作品内涵的喜、怒、哀、乐,传达着主体的心灵感受,倾注着自己的情感,抒发着浮思遐想,也享受着艺术美的熏陶,是内心情感的审美与感染。我国传统唱论一贯主张唱歌兼唱情、声情并茂的审美思想。唱歌兼唱情,这就要求在唱歌时能够充分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内涵,把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灵魂通过歌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声乐表演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能够对歌曲的情感进行正确充分的把握,能够对歌曲的情感内涵进行完美的表达与深刻的揭示,在歌唱中做到“声情并茂”。
四、音乐形象的审美
聲乐表演不同于其他表演艺术,以人物生理形象特征塑造为主要手段与目标。声乐作品以音乐形象为主要特征表现人的思想情感。音乐形象的表现是人物内在思想感情的音乐化、艺术化。演唱者把自己被作品所激发的情感通过歌声倾注到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之中,使音乐形象有血有肉、生动感人。作为审美主体的演唱者,对音乐形象的审美是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
声乐表演艺术的核心是表达思想感情。声乐表演是表演者内在情感和情绪的外部表现,是演唱者通过演唱把词曲作家的创作变成活的、运动的、有情感的语言和旋律,不仅可以形成听觉表象,而且可以转换为视觉形象。
演唱者表现喜、怒、哀、乐等情感的真实程度,直接感染欣赏者。演唱者在充分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中打动欣赏者的心,唤起欣赏者产生与歌唱者同样的审美感受。声乐演唱可以使欣赏者在歌唱声音、音乐意境、内心情感、音乐形象等方面接受审美体验,把感性的冲动、欲望、情绪纳入审美的过程之中。这种体验可以使欣赏者的审美受到理性的规范、引导和净化,从而得到有意识的控制与调节,把欣赏者进一步引向审美活动的更高境界,自觉完成审美观的塑造。欣赏者在声乐审美的心灵震荡和洗礼中,可以培养高尚的人生观,使人性得到提升与发展,并最终影响其精神境界培养与人格构建。
所以,我们的前人在论述声乐问题时往往采取简约的诗意风格,如“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可以说是建立在对声乐艺术审美把握的基础上的。从西方声乐史上一些著名声乐家留下的“嗓音遗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对声乐表演审美规律精准把握的震撼,如意大利古谚“追求音质,音量自来”;巴基尼说“艺术的目的不是惊人而是感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