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技的文学经典教学现状及改善途径

2020-03-16 03:34曾晓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学语文教师

曾晓君

文学经典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发挥着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然而长期以来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对这种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一、中技的文学经典教学现状

(一)教育理念存在功利化倾向,语文学科边缘化

隨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就业市场需求下,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基础课的比重逐渐压缩,课时有限,重技能轻文化课的倾向成为主流。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技教育中,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程“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没有太大改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中技生没有了升学考试的压力理应有更多的阅读时间,事实上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为了应对就业压力,增强就业优势,中技院校普遍偏重专业课程。而与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相比,语文似乎没有多大用处,学不到明显的知识与技能,便处于了边缘的尴尬地位。学校对于语文等文化公共课程无暇顾及,语文老师能够使用的教材只有一本教科书,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语文教师缺乏文学经典教学意识及素养

正是由于上述倾向,中技的语文教师在学校不受重视,使其自我定位趋向边缘化,在语文教学上表现得较为懈怠。虽然课程改革已进行十几年,但许多中技语文老师的教学理念仍然趋于保守,认为只要把该教的教完即可。相比普通高中教材和参考资料的丰富,中技语文老师通常只有一本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极为有限,文学经典内容则更少。对于要教授的课文,语文老师通常从网上寻找一篇教案背熟即可,老教师则沿用多年的教案,缺少创新,对于经典与非经典课文也从来没有区分过。不少语文老师在传授经典作品时,自己从未阅读过原著,仅凭着手中有限的参考资料卖力“推销”文学权威们的评论,结果是学生不认同教师的教授,更无法对经典作品产生阅读兴趣。此外,许多语文老师对于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听之任之,认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全凭学生自愿,他们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可,也没有向学生推荐经典阅读书目的习惯,甚至也缺乏推荐的能力。

(三)中技生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低下

中等职业教育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生源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学习方面表现为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偏窄、学习兴趣偏低、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学好语文的自我效能感低。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文质兼美的选文,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自我体悟,而中技生由于学习基础不牢靠,在语文基础、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习惯方面相对较差,实现语文教学的相关目标存在相当的困难,直接的表现是语文课成为开小差、逃课的“重灾区”。此外,语文课程作为本民族的母语课程学生从小学到大,具有一种天然的熟知感,无法吸引学生。文学经典作为人类文学作品的精华,其中所蕴含的独特价值与深刻情感,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与高度,文学经典阅读的高要求与学生浅薄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生阅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中技生对语文课程中的文学经典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低下。

(四)中技生文学经典阅读严重不足

中技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量严重不足,若没有语文教师的推荐或强制性的要求,甚至很少有学生主动去阅读文学经典。与此相反,仙侠类、穿越类、言情类,以及漫画等其他畅销、快消作品却成为中技生的“最爱”。女生主要偏爱言情类和时尚读物,男生则主要偏爱仙侠类、军事类、穿越类等读物。快餐文化的流行挤占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此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智能手机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也不断颠覆着学生传统的阅读方式。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与经典文本相比,因其图像感知性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此外,最近很流行的“戏说经典”“大话文化”等文化现象看似很热闹,却最容易误导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中技生,使之对经典和文化的了解趋向肤浅。

二、中技的文学经典教学改善途径

(一)中技语文教师应自觉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文学素养

要转变长久以来保守僵化的中技语文教学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除了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自身具备专业发展的意识和热情。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促进者,应自觉地转变语文文学经典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许多中技语文教师在教授文学经典作品时,并没有阅读过原著,只是依据手中的参考材料进行授课,只是将“别人”的观念灌输给学生,自己对经典的感悟可能并没有比学生高深多少,无法在教学中教导学生并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所以,要想教好文学经典首先就要发展专业素养,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学经典的传播者。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应该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制定自身的长期阅读计划,让自己始终处于文学经典的熏陶和滋养之中,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显著的效果。

(二)将文学经典教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中技教育的文学经典教学与普通中学经典课程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立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的。因此,要将中技生的职业特点融入文学经典教学中,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为中技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中技生毕业后会立即步入社会,学会与社会各色人士“说话”交流是在社会生存的第一步,所以中技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在文学经典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侧重培养。许多经典诗歌、散文名篇语言优美、意境独特,教师可以多进行诵读教学。首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仔细阅读,充分感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读,由此既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文学经典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境界之美,也可以让学生的语言面貌得到很大提升,让其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

(三)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让文学经典更加“鲜活”

处于“互联网+”时代,语文老师还应该拓宽接触经典的通道,广泛阅读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武装自己;还应积极查阅观看网络视频,总结专家的文学经典教学思想与方法,加快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文学素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中技语文教师也有必要立足文本,积极备课,筛选合适的视听资料,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让文学经典“鲜活”起来。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上的相关节目资源,如近几年央视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节目既弘扬了文化经典,又有偶像传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喜欢上经典文学。虽然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与经典文本相比,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可能会有所减弱,但不能否认,它更易于接受,受众也更为广泛。此外,每当经典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播放时,都能引发一股阅读文学经典原著的浪潮。这种形式也更符合中技生的喜好和认知水平。因此,在进行文学经典教学之前或之后,都可以向学生推荐恰当版本的改编电影、电视剧,也可定期组织观影活动,使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剧形成形象感知,进一步激发其阅读原著的兴趣。

(四)推送文学经典阅读公众号

中技生之所以缺乏文学经典的阅读、学习兴趣和能力,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非常缺乏文学经典解读经验,难以走进文学经典内部,也就无法接收到相关信息,更无法对文学经典蕴含的丰沛情感和深刻思想产生共鸣。近几年由于微信信息发布快、互动性强、速度快、影响广等特点,成为目前年轻学生更推崇、运用更广泛的交流方式。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一种更新、更潮流的互动方式,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应用账号,就能实现与特定群体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目前很多自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功能推广创意内容,获得很大成功。中技语文老师完全可以借助这样的形式,以学校的名义申请一个文学经典公众号,由专人管理,让全校学生加入进来,定期推送文学经典作品、著名作家生平及创作趣味,以及一些精彩的文学经典鉴赏文章,包括一些国学动漫作品等,学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点击阅读,还可以进行留言,发表评论和感想,教师也可以及时回复,与学生进行互动。借助这种便捷的形式,就可以让中技生的生活随时有文学经典相伴随。

三、小结

总之,文学经典教学要立足文本,让课堂上的文学经典课文学习成为基础和桥梁,既要让中技生领略到文学经典之美,又要让其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更让其由此接触到更多的文学经典著作。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语文老师要付出心血和努力,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从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中技生身心发展规律、职业需求出发,通过充分备课,做好教学设计,使用多样化的阅读方法,结合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文学语文教师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文学小说
我的语文书
文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