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来
(莆田哲理中学,福建 莆田 351100)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界定为:“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并在“主要任务”中指出,应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建立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省情国情”与高中历史的知识内容密切相关,本文拟结合高中历史学科推行研学旅行的实际,探讨高中历史学科推行研学旅行的可为与难为。
研学旅行是校内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形式。研学旅行将校内课程教学与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其最终的教育归属亦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4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高中历史研学旅行的可为正是基于其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契合。
1.研学旅行资源的史料价值
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就是史料学。[2]研究史料一直是历史学研究的最基础方法,历史学家无不重视对史料的搜集与整理。近年来,史料教学备受重视,已成为“当前历史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3]。关于史料的种类,虽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但大抵可分为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和实物史料。研学旅行资源因内涵“旅行”的生活体验,所以多以实物史料为主,但在博物馆、文化馆、红色旅游基地等景区,又有较多的文献史料。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这里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是名副其实的“明清建筑博物馆”,更有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冰心等影响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名人故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教师可设计“‘开眼看世界’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性”教学主题,组织学生到三坊七巷中的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等名人故居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参观中,讲解员为学生重点讲述严复等人的生平事迹及其对西学的译介,教师则重点讲解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性。通过对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现场感知,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开眼看世界”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史料对历史探究的重要价值。
2.研学旅行资源的时空向度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时空观念”界定为:“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5]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发生的,并受所处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因此,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分析,就需将事件或人物置于事件发生或人物活动时的具体的时空之中,分析“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由此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以历史遗迹为核心的研学旅行资源,通过遗存的实物将当下的时空切换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为置于其中的学生再现了真实的历史场景,有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如以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瞿秋白囚禁和就义处、长汀县博物馆等为核心的长汀红色旅游线路,将学生带回白色恐怖的战争年代,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3.研学旅行资源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教育的起点和归宿”[6],因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这四个核心素养的“根本导向”。家国情怀内涵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内涵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内涵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社会责任,内涵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无论是自然景观的研学旅行资源,还是人文景观的研学旅行资源,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都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学生更加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4.研学旅行资源的课程功能
研学旅行与思想政治学科倡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1]2。研学旅行也旨在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结合,实现“课程内容旅行化”“旅行体验课程化”。因此,对一项旅行资源能否成为研学旅行资源的评判,其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承担课程功能,即能不能实现课程内容与旅行体验的有效融合。
高中历史研学旅行的可为,除了研学旅行资源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契合之外,根本上是因为可以实现“课程内容旅行化”“旅行体验课程化”。但并不是所有的研学旅行资源都能实现课程功能,因此,教师在开展研学旅行时要注意甄别,选择与课程功能最契合的研学旅行线路。
自《意见》出台以来,各省、市纷纷出台了具体的研学旅行方案,但方案的执行却是大打折扣的,研学旅行并没有如火如荼地展开,究其缘由,主要存在以下难为因素:
1.与历史课程契合的研学旅行资源分布不均衡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结合高中历史学科课程,可将历史学科的研学旅行资源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遗址遗迹类,又可细分为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如人类活动遗址、原始聚落、历史事件发生地、军事遗址与古战场、废城与聚落遗迹、长城遗迹等;二是建筑与设施类,可分为综合人文旅游地(包括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场所)、单体活动场馆(主要包括祭拜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包括佛塔、楼阁、石窟、长城段落、城堡、摩崖字画等)、居住地与社区(包括传统与乡土建筑、特色街巷、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书院等)、归葬地(包括陵区陵园、墓群、悬棺等)、古代交通建筑、古代水工建筑等;三是人文活动类,主要包括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记载以及民间习俗(如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民间节庆、民间演艺、庙会与民间集会、饮食习俗、特色服饰等)。
与历史课程契合的研学旅行资源虽种类繁多,但分布极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既体现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也体现在县城与县城之间。如与“六朝古都”相比,福州市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可用“稀少”来形容,但与福州市相比,莆田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更为稀少,而长汀县与永泰县相比,素有“红色小上海”之称的长汀县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远比永泰县要丰富的多。在历史文化资源较少的地区,研学旅行资源的开展可谓“无米之炊”。
2.研学旅行课程化建构的困境
拥有与历史课程契合的研学旅行资源只是研学旅行开展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化建构才是研学旅行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研学旅行课程化,即研学旅行以课程形式体现,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程,而不是休闲消遣的旅行。课程化要求研学旅行不能只是单纯的旅行活动,而是应与其他课程一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总结与反思。但研学旅行不同于课堂教学,其课程化建构存在以下困境:
一是教学方法的困境,即教师如何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在“旅行”过程中教授给学生;二是教学过程掌控的困境,即教师如何与旅行社或研学基地工作人员有效协作,使研学旅行的路线设计及具体开展能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三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境,即应避免研学旅行变成旅行中的课堂灌输,而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旅行中破解问题;四是教学评价的困境,即如何总结研学旅行的成效,主要是如何评价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设定研学旅行的成果形式。
3.研学导师专业人才不足的困境
2018年10月,武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武汉市教育局联合公布《武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标准》,该标准由《服务机构评定与服务规范》《研学基地评定与服务规范》和《研学导师评定与服务规范》3个考评标准组成,系全国首个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标准的城市。其中,《研学导师评定与服务规范》首次对研学导师进行了界定:“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的专业人员。”并将研学导师分为中小学研学导师、服务机构研学导师和基(营)地研学导师3类。[7]
《武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标准》虽只是针对武汉市的一次探索,在全国并不具有效力,但对服务基地、研学基地、研学导师的混乱状态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笔者认为,将研学导师划分为中小学研学导师、服务机构研学导师和基(营)地研学导师3类具有积极意义,也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有效破解了研学导师由谁承担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省市的行业协会纷纷牵头举办研学导师培训班,但培训费用较高,参与人数较少,商业目的远大于培训目的。2018年8月,首届中国研学旅行研学导师培训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8],与其他省市行业协会举办的研学导师培训相比,此次研学导师培训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但无论是全国性的培训还是各省市组织的培训,都存在培训次数少、培训课程不成体系、培训标准不明确、培训成效认定不严格等问题。此外,服务机构研学导师和基(营)地研学导师并不具备学科课程知识,最佳的方案是研学旅行的导师由专职教师与服务机构或基(营)地工作人员共同承担,但由此又会产生教师与工作人员的协同问题。研学导师的专业化是破解上述诸多问题的有效之策,但专业的研学导师应该同时拥有教师职业资格和研学导师职业资格。就历史学科而言,研学导师专业人才的培育比其他学科要容易一些,但做到职业化仍需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4.研学旅行安全保障的困境
与历史课程契合的研学旅行资源虽以遗迹遗址为主,不似山川河流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因是“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集体出行,安全问题就成为研学旅行的首要问题。在人口密集的市区,无论是博物馆、文化馆,还是各类建筑景区,每天都拥有大量的旅行参观者,给以班级或以年级为单位的集体研学旅行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在人口密度不大的县城,虽景区参观者人数较少,但往往路程遥远或交通不便,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集中食宿时管理也非常困难。这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要求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时要尽可能安排较多教师跟随,同时,也要求承担活动的旅行社及酒店做好充分的安全方案及应急预案,而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使得多数学校对开展研学旅行顾虑重重。
5.研学旅行经费保障的困境
研学旅行涉及到交通费、食宿费、活动费、景区门票费等费用,一个学生参加一次3-4天的研学旅行,所需费用近千元,这对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但实际的研学旅行经费大部分由家庭来承担,小部分由学校承担。对历史学科而言,尽管博物馆、文化馆、红色旅游景区等均为免费开放,但交通费和食宿费较难实现减免。从经费保障机制的构建来看,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任重而道远,既需要政府划拨专项的经费保障,也需要捐资助学良好氛围的形成。
高中历史学科的研学旅行既可为也难为。可为,说明在高中历史学科中开展研学旅行不仅可行而且有意义、有价值;难为,说明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有待总结经验、摸索探究。研学旅行不同于其他活动课程,学科之间也有一定差异。较之其他学科,历史学科开展研学旅行在资源开发上具有一定优势。研学旅行重在“研学”,而不是“旅行”,因此,即便是旅游资源不丰富的小县城,也可以结合历史课程打造出研学旅行基地。
目前,高中历史学科开展研学旅行虽然难为,但并非不可为。《武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标准》为制定全国性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标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不仅有赖于制度上的顶层设计,也有赖于标准上的顶层设计。有了制度和标准的“尺度”,地方的研学旅行开展才有章可循,对承接研学旅行的旅行社、研学旅行基地以及负责交通、食宿、保险等相关单位才有评判标准。此外,鉴于不同学科的差异,应从顶层设计层面制定不同学科的研学旅行意见,鼓励学科融合,探索在一个主题之下涵盖多个学科的研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