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以及干预对策研究

2020-03-16 13:48孙思宇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危机心理健康

张 澜,孙思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在当今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危机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例如环境恶化、经济危机、极端恐怖主义等。虽然生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很少会感受到这些灾难,但是,很多高校大学生却面临着很多各种各样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致于相当多的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与生活,甚至还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解决应该像以上危机一样得到高校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应对和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已成为当前各高校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

一、心理危机的内涵

1.心理危机的内涵

学术界对于危机的权威解释是:“危机不再意味着是迫在眉睫的大灾难……而是生命中一个必要的转折点,即生命发展中所面临二选一的决定性时刻,它汇集了成长、复原与更进一步分化时所需的资源。”究其深层含义可以理解为“危”和“机”并存。心理危机顾名思义是人内心中所包含的“危机”。就心理学而言,心理危机,一般是指个体或群体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挫折或公共安全事件时,既无能逃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应激的方式来应对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况。鉴于此,心理危机本质上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2.心理危机的危害

高校大学生虽然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但在面对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时,还是会感觉到茫然,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较为乐观的,他们通常会持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所遇到的所有困难。

然而,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危机管理,使得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表现出十分消极的特点。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日积月累必然会形成心理问题,甚至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造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轻度的抑郁症会使患者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无法冷静的对待身边的人或事,患者会感到极度悲观,面对困难容易放弃,更多显示出消极的一面。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厌世,做出一些反社会的举动,甚至自杀。显然,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学校以及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否则,这不仅会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还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大学生主要心理危机及其形成原因

1.新环境适应危机

大学阶段是学生从家庭到社会的过渡阶段,环境适应教育是大学新生的必修课,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成才具有深刻意义。大学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往往可以折射出新生心理适应、环境适应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水平。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在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即将面对崭新的生活,崭新的寝室和新的室友同学,一切的环境都跟以前不一样,尤其对于那些考入外省的同学更是如此。所以在大学期间,尤其是开始阶段,可能会对大学环境存在陌生感,也有可能会出现环境适应问题。这对部分缺乏心理疏导和教育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考验,并很有可能因此导致心理危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新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可能会对整个大学生活产生影响。

2.学习和毕业危机

由于大学的学习节奏较之前的学习生活而言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大学生会产生许多学习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对于大学期间学习的动力、态度、方法、成绩等方面产生很大的误解。现在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听过这样的一句话:“你努力学习吧,等考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这句话一般都来自高中时候,母亲激励我们学习的话。同时,在社会上也有许多关于“中国大学考进去难,毕业简单”的错误言论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有许多学生真的认为大学毕业简单,上了大学也就真的如妈妈所说的那样“轻松”了。高考之前,学习为了考上大学,可是上了大学学习又是为了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大学生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学习态度方面,面对更多的考勤课和考试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试前一周开始努力,试图蒙混过关,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态度消极。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从高中老师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转变成了自学,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从而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不会学习等问题。那么,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学术水平必然达不到独自完成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的水平,进而产生了新的危机——毕业。面对无法毕业的压力,一部分同学可能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

勉强毕业后,大多数人也没有好的工作去向,所以就产生了新的压力——就业压力。这往往是应届毕业生常见的问题,在面临就业时,他们会感到许多的困扰。选择一份什么样的职业,怎么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时的迷茫谁都会有,关键要看如何面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这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毕业就是失业”。面临择业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使人产生抑郁的情绪,甚至感到恐慌。

3.人际关系危机

如何与同学及老师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也是困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一个难题。与高中时期相比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周边的人际关系,反而会造成更多的烦恼。主要表现为难以与同学相处,缺乏能够倾诉心事的知己等方面。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现代的大学遍布全国各地,同样的大学学生也来自于五湖四海,而刚刚上大学的学生普遍都是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中生活了将近二十年,面对突然改变的,各个省份的人民生活习惯差异,处理事情办法的差异,大学生们一时间难以接受和理解。如果不尽快适应,则会产生出新的心理问题,例如交往困难,自闭等。就像最近很火的一个电视剧《东北插班生》所描述的那样,由于南北方习俗的差异,给转学生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果长期的生活在人际关系缺失的环境中,极容易产生性格障碍。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性格障碍的人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情不考虑后果,严重的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

例如:当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和老师没有合理的引导只是一味的批评,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厌学。可能朋友之间的几次错误言论和评价让你内心无法理解,但又无处释放,这可能造成你性格偏激,甚至失去朋友,造成性格孤僻、抑郁等后果。

前些年,云南大学一男生宿舍内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震惊全国——马加爵案。案件的导火索竟是因为一次宿舍室友之间的牌局。马加爵误会室友看不起他,遂将其杀害。可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马加爵有性格方面的障碍,时常怀疑他人是否对他有特殊看法,缺乏与其他人沟通。

这起惨案触目惊心,值得我们学校及社会深思,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4.情感危机

大学生的情感危机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没有找到另一半的同学,这部分同学渴望爱情,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另一半,但是出于某种原因,暂时没有男女朋友。如果经过很长一段时间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这部分学生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怀疑自己的长相难看或者处事方式不对等不良心理,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然后是有男女朋友的一部分同学。他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免有矛盾,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如吵架、分手等。如果处理不好恋爱过程中的问题,很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一方或双方以自残的形式要求对方复合或者分手,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自杀。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几种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和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个别的案例我们也了解到了如果心理危机不解决很有可能会铸成大错,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我们就总结一下如何对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避免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铸成大错。

1.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社会气氛是学生们培养自己人格的关键。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心理,所以营造一个好的社会气氛是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社会气氛不光指现实中的社会,在21世纪下的今天,网络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主要的沟通方式。但是,网络环境非常复杂,各种信息也是鱼龙混杂。这些信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青年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有些信息甚至鼓吹西方资本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抨击,这些对于青年学生培养社会主义责任感,甚至对于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加强网络管制,对于有损国家形象的,诋毁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应该坚决打击。同时老师,辅导员应该主动与学生沟通,增加关于分辨网络信息安全的班会,并加强讨论,使学生感受更加深刻。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如果等到心理问题演变成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的时候,我们再想去控制,治疗就会变得非常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都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有一部分同学的心理疾病有遗传的因素影响,但是大多数的心理疾病都是由当前所处的环境或者环境突然的转变所导致的。这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要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时期都做好心理疏导教育工作。所以,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不同的阶段我们都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作为必修课,并且作为学生的基础学分进行考核,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健康的心理。总之,不能因为学业的压力而忽视对于基础心理健康的教育。

3.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的展示出其当时或者现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析出人们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隐患,并根据相应的处理办法解决其隐患。

心理测试有以下特点:

(1)专业性强。相比于大家所熟悉的娱乐性质的心理评测,这里的心理评测有强大的专业团队积年累月的总结,通过对于各个常见问题进行了相对应的问题设定,从而准确的分析出患者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最后会综合出权威的心理测评报告。

(2)精确度高。心理测试一般分为“智力”、“性格”、“能力”、“人格”、“情绪”、“压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维度,经过对患者的了解,经过测试可以精确的掌握患者产生问题的关键,从而进行疏导和治疗。

心理测试是展现学生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是防止心理问题升华为心理疾病的有效工具。对于发现问题的同学要增加关注度,及时疏导。

4.引导学生自主寻求心理问题咨询

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自我开导,缓解心中的压力。如果自我开导不了,要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遇事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把心理问题复杂化,避免让学生感受到心理问题就是心理疾病甚至是抑郁症这种错误的观念。把心理咨询做到常态化,遇事多沟通,冷静思考问题。

心理咨询工作者要清楚只有学生敞开心扉才能真正的治疗,心理问题的改善需要患者的配合才能进行。所以,如果患者可以自主来寻求帮助,就证明患者意识到自己心理上出现了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医患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对于医生给予患者的帮助,患者也可以更好的接受。

我们要让患者明确心理问题咨询的意义和概念,并不是进行心理问题咨询的人一定都有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可以给予我们帮助,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帮助我们发现我们内心中还未展现出或者已经展现出的心理问题,并且通过专业的手段来治愈,转变我们的想法,让我们乐观向上,所以面对心理咨询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5.提高危机干预的专业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一般是在发现问题以后,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疏导,避免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心理危机干预应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学生的问题

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同学要以平常心对待,耐心听他所讲的“故事”。当讲到关键点的时候,也就是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做好记录。在有必要的时候要让学生进行发泄,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有利于日后的沟通和治疗。

(2)保证学生的隐私安全

当给学生患者做心理危机干预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患者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已经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安全,就没法建立起信任,甚至影响我们与患者之间最基本的沟通,更别谈治疗了。最好的做法是保证患者隐私的绝对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例如:关上咨询室的门,或者遮挡患者面部等要求。

(3)展现出专业性

在与患者进行足够的沟通后,我们应该已经了解到患者的问题所在,这个时候要求我们展现出足够的专业性来进一步得到患者的认同,从而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这个时候是与患者建立起信任的关键时刻,要制定出解决患者问题的计划,最大程度的接受患者的要求。改变患者对于问题的看法。面对问题严重的患者,我们可以试图与患者共同面对问题,展现出足够的耐心和关心。

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各方面的压力,一部分学生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需要老师、家长帮助疏导。争取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避免心理问题发展成心理危机导致心理疾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