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时代辅导员家国情怀的路径探析

2020-03-16 13:41:04谢伟瑜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国立德情怀

谢伟瑜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0)

从古至今,在中国人心里,“家” 和 “国”相互交融的观念根深蒂固,衍生出家国一体的情怀。从《礼记·大学》 中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家与国休戚与共,个人命运和民族兴亡密切相连,只有国家独立自主,社会和谐稳定,家庭才能幸福,个人才有尊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家国情怀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个人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时代责任[1]。习总书记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这直接指明了高校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辅导员,不仅应该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还要持之以恒地把这种情怀撒播到学生的心田中,熔铸爱国之魂,激发学生的奋斗之志,奉献之心,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家国情怀培育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意义

一个民族,需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厚植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勇担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家国情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

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落实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基于中国国情,依托中国文化,既吸收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又不盲目跟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建设模式,培养对国家、对民族有深厚感情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爱国、担当、奉献是当今家国情怀的核心要义。培养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对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家国情怀是中国青年立志筑梦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新春团拜会上强调:“要在社会中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深沉的爱国爱家的情感共识,体现了国人为国为民的高度责任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重塑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树立家国一体的意识,提高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度统一,才能顺利实现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家国情怀是辅导员立德树人工作的起点

育人者先自育。在坚持立德为先的根本要求下,家国情怀的培育可以让高校辅导员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立德树人工作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的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工作者提出的六个要求——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求,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辅导员提升综合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情怀要深,就是要保持家国情怀,心系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二、高校辅导员家国情怀培养的现状

1.全球化对国家意识的消解,家国情怀意识薄弱

当前,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一种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交流与竞争并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不断凸显。目前的高校辅导员大部分都是80 后90 后的独生子女,生活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获取信息极为便利,价值观念多元化,各种文化互相影响和融合的时代。虽然,从总体上来看,高校辅导员的价值观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仍有部分辅导员只关注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体现为更加关注自我而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淡薄。主要原因是从小接受来自不同价值观念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信任感降低[2]。

2.缺乏对高校辅导员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缺乏对辅导员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当前,很多高校辅导员不仅拥有较高的学历,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然而,学术界对新时代下家国情怀的理论研究较少,许多高校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针对辅导员的家国情怀教育体系,且大部分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中并没有重点讲授有关家国情怀的理论知识。何谓 “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是什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不重视家国情怀的理论教育,导致高校辅导员自身无法真正了解 “家国情怀” 的内在含义,无法对大学生开展正确有效的家国情怀教育。

3.高校的家国情怀氛围淡薄

在大学校园里,西方文化强势渗透的影子贯穿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带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情人节、万圣节等西式节日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每到了西方节日,校园里就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然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家国情怀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体现。当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来临时,却很少能在校园内掀起波澜。从这种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可以看出其家国情怀的浅薄。究其原因,是高校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家国情怀文化氛围。在校园建设方面,部分高校尚未设立专门的宣传橱窗,普及家国情怀相关知识,或者宣传内容陈旧,缺乏对师生的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教育作用。在校园活动方面,许多高校缺乏有关家国情怀的品牌活动,无法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家国情怀氛围。

三、增强辅导员家国情怀的路径

1.营造家国情怀氛围,在高校形成弘扬家国情怀的良好风尚

校园文化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和潜移默化的特征,加强家国情怀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培养高校辅导员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首先,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区的命名和校内的宣传标语可以体现学校的校训校风和家国意识,从而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充分体现文化自觉的精神[3]。

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校园里,一个积极的集体文化氛围往往可以对身处其中的师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和能否有效地塑造师生的家国情怀息息相关。一是各个高校可以拓展宣传渠道。除了传统的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报以外,还可以借助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工具搭建宣传平台,向师生灌输家国情怀的思想理念。

2.弘扬爱国主旋律,在高校以家国情怀强化辅导员队伍教育

弘扬爱国主旋律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变的基调。在辅导员的教育培训体系中,可以依托一些重大的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专题讲座、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主题系列活动,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媒介,提高高校辅导员对家国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结合当下社会热点时事,开展主题宣讲和形势教育活动,促使辅导员关注国家、关注时事,培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意识。

同时,高校可以组织辅导员开展以家国情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等,增强辅导员对家国意识的体验和感知,达到家国情怀内化于心的目的。例如,参观毛泽东故居,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成长历程,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终生的精神,从而受到最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

3.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使高校辅导员提高个人素养,培育其深厚的家国情怀。首先,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忧患意识,同时摈弃一些不符合当今时代背景的传统文化。再者,创新教职工文体活动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家国情怀的教育中去,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如可以举办传统文化游园会,通过猜灯谜、传统技艺展示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等等活动,寓教于乐,在玩乐中激发高校辅导员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4.放眼世界,在国际视野中培育家国情怀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家国情怀不仅要做好基础的理论教育,还要放眼世界,在国际视野中培育家国情怀[4]。首先,立足于当今的国际形势,把党的思想和国家的政策渗透在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当中,把热爱祖国和放眼世界、铭记历史和展望未来的观念深度融合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当中,注重中西交融,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心,又要吸收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具备开放平等的世界意识,从而增强高校辅导员理性而包容的家国情怀。其次,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的同时,积极拓宽高校辅导员的国际视野,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到国外大学进修、学习,利用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先进理念的思想教育工作者。

家国情怀把中华民族牢牢地凝聚在一起,历经磨难,依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厚植家国情怀,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继承优秀文化,融入时代精神,重构家国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魂育人,用自身的学识素养和优秀品质感染学生,为培育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家国情怀成为中华儿女的心灵底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从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

猜你喜欢
家国立德情怀
赣鄱情怀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8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略谈“家国情怀”
“严以修身”先立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