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作”翻译思想下的北海民俗饮食文化英译

2020-03-16 13:41莫传霞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菜名北海英译

莫传霞,岳 玲

(1.广西外国语学院欧美语言文化学院,广西 南宁,530222;2.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山东 聊城 252000)

1.问题的提出

北海民俗饮食文化外译是北海文化外宣的重要实现途径,是广西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因此,北海民俗饮食文化英译是广西文化外宣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语言依托不同的文化,在中英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缺省的情况,遭遇译文无法完全与原文对应的翻译瓶颈。因此,英译北海民俗饮食文化的工作中,在理解北海民俗饮食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或译者发挥译者主体性,进行适当的“再创作”。

目前,国内对广西民俗饮食英译的研究不多,对北海民俗饮食英译的研究尚未发现。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 “饮食” 和 “英译、翻译” 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范围为2008至2019 年间所有期刊及硕博士论文,共搜到相关论文67 篇,其中精确符合 “饮食文化汉译英研究” 的论文为66 篇。这66 篇论文中,在主题为 “地方民俗饮食文化翻译” 的文献中,仅有4篇一般期刊论文涉及广西民俗饮食文化英译研究,如蒋招凤、朱鲜琦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广西方菜名的英译,根据菜名的类型,提出了五种具体的翻译方法:直译法、地名加直译法、巧地用介词法、去虚显实法以及拼音加释义法[1];杜施茗、张艺等在跨文化的视角下,采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通过收集菜谱对其菜谱翻译进行了研究,将翻译技巧分为直译法和功能译法,以此丰富广西特色菜谱的翻译[2];郭艾青针对广西壮族人民的饮食文化对外宣传,认为翻译不仅要遵循“信达雅” 标准,还要运用“外宣三贴近” 原则,最大限度了解译者与读者的社会文化差异,并且提出应该注意异化与归化结合,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方法的结合[3];刘宇在收集了大量广西民俗饮食英译资料后,发现仍然有许多特色菜谱未进行菜名英译,因此采用了异化与归化翻译相结合,对广西菜系名称英译进行了补充[4]。

检索发现,目前尚未有专家学者以 “再创作” 翻译思想为指导来整理、规范北海民俗饮食文化的英译。

2.“再创作” 翻译思想

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遭遇瓶颈,尤其是遭遇文化缺省的情况。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译者会对译文进行适当的改写,而改写的过程就称为“再创作” 的过程。

翻译家对“再创作” 翻译思想各有见解。最先提出“再创作” 翻译思想的是郭沫若先生,他表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越创作。翻译工作者要精通本国的语文,而且要有很好的外文基础,所以它并不比创作容易”(《谈文学翻译工作》,1954)。罗新璋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5]韩刚则认为,“如果能从写作的高度看翻译,你将打开灵感的钥匙,翻译的神韵也将呼之欲出。”[6]

综上可见,“再创作” 好比 “戴着镣铐跳舞”,既要跳出原文的桎梏,权衡两种语言的文化习惯和语言表达习惯,适当地进行创作改写,又不能脱离原文“恣意妄为”。

3.“再创作” 思想下的北海民俗饮食文化英译

北海享有独特的少数民族资源和民俗文化,而民俗饮食就是其特色之一。规范北海民俗饮食的英译,将北海民俗饮食文化打造成北海城市旅游的名片之一,不仅能促进北海民俗文化的外宣,还能推动北海旅游经济的发展。地方饮食文化具有地方特色,在翻译过程中,译入语文化中往往找不到对应的文化项,从而产生翻译中难以避免的文化缺省现象,原文的可译性会大打折扣。鉴于此,译者往往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译入语的语言优势,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保留原语文化的译文,提高译文可接受性。英译北海民俗饮食时,在保证译文尽可能忠实原文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再创造,有利于传播饮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下文将从北海民俗饮食意象、饮食俚语和饮食文学文本的“再创作” 进行探讨。

3.1 饮食意象的“再创作”

意象,简单来说就是寓 “意” 之 “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生活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不同的客观物象甚至对同一物象具有截然不同的主观情思。 比如, 同一物象“龙”,对于中国人而言就是吉祥之物,而对于西方民众而言,“龙(dragon)” 却是 “邪恶” 的代名词。北海饮食文化中不乏各种饮食意象,英译这些意象时,需要考虑中英文化背景下的意象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意象的情感差异在菜名中普遍存在。中英菜名最大的不同在于,中文菜名重写意,往往通过意象来传递美食背后的文化韵味,而英文菜名重写实,常以食材和烹调方法给菜品命名。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土壤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所具有的文化图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英译菜名时,译者往往不能将菜名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做简单的对照翻译,如:“龙抄手” 译为 “Easter Bunny Wonton”,原菜名中西方人观念中的 “恶龙” 意象不复存在,换以西方民众喜爱的 “兔子(Bunny)” 意象。同理,译者在英译北海民俗饮食菜名时,同样需要在充分理解原菜名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意象上的 “再创作”,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意象淡化处理。

例1.原文:肠粉

译文:Steamed vermicelli roll

译例1 中的 “肠粉”,中英文化对 “肠” 这一意象具有不同的心理认同。北海人一直有吃食动物内脏的习惯,比如 “爆炒大肠”、“酸菜大肠” 等都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菜品,而西方人却没有甚至无法理解这样的饮食习惯,如果不假思索地将 “肠” 这一意象直接英译为 “intestine”,原菜名的美感在译入语中不复存在。“肠粉” 其实简单说来,就是粉条卷里加馅料的一种小吃,因形状像肠而得名,跟动物的内脏“肠” 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英译时去掉原菜名的意象,将原文的具体所指译出即可。

例2.原文:水米籺

译文: Cooked rice pounded into paste with stuffing inside for worship or diet. (笔者译)

译例2 中的 “籺 (He) ” 流行于岭南地区(广州、高州、湛江、北海等地),与西方的“糕点” 不同,因而无法直接使用 “cake”、“pastry” 等进行对照翻译。从食材的选择与烹饪方式来看,西方糕点喜用面食烘培,而籺则是由米浆蒸煮而成(人们将米捣成粉糊,配以馅料制作成籺),两者截然不同。且籺还具备西方糕点不具备的功用。每年临近年关,家家户户就开始做籺,摆在家中,辞旧迎新,以籺祭拜祖先和祈福的习俗传承至今,籺还已然演变成了日常食品。故译文将“籺” 的意象淡化,处理为英文菜名常用的命名方式 “烹饪方式+食材+用途” 的形式,既符合英文菜名的表达习惯,又能将籺的基本内涵传达。

北海民俗饮食菜名中的特定文化意象在英美文化中找不到对等物,鉴于此,译者往往采用“意象淡化的处理方法”,用解释性的语言,以非意象译意象。当然,有时为了传达原文的精神要义,且迎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可以创造性地将一些非意象饮食语言译为包含意象的表达。如:

例3.原文:吃着都不能安分

译文:(To) go bananas

“go bananas” 形容像猴子尽力够香蕉一样上窜下跳,不得安分的情状。译文使用英语文化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意象将原文对吃饭者不安分的情状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3.2 饮食俚语的“再创作”

饮食俚语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北海民间饮食文化,体现了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感。饮食俚语的翻译瓶颈在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俚语,在其他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语言表达,需要译者通过再创作(语内理解阶段的再创作+语际转换的再创作,即C-C-E 的翻译再创作过程) 来传达原语的画面和情感,以便于译入语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原语的全貌,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例4.原文:吃塞米(音)

译文:Dawdler

“吃塞米” 是北海合浦广为流传的一句廉州话俚语,意义同粤语的 “吃湿米”,原指 “铺张浪费”,现多用于形容 “光吃饭不干事,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之人”。这一俚语的出现跟北海的气候条件有关。北海是滨海地区,台风雨涝频发,农家人 “看天吃饭” 的心理现象仍较普遍,侧面反映了北海人民辛勤劳作、珍惜粮食的美德,见不得浪费粮食、游手好闲之人。所以英译该俚语时,将其文化意义译出即可。

例5.原文:鱼留鱼等爹奶。

译文:Mannian waits mother-in-law.

例5中,“鱼留鱼” 学名 “鳗鲶”,比较珍贵美味。“等”、“爹奶” 都是北海合浦地区的廉州话方言,前者指 “赠送、送礼”,后者指 “丈母娘”。原文的语义为 “有好吃的鲶鱼要送给丈母娘”。该句的翻译重点是动词 “等” 的处理,若直译为 “send...to”,则译文难以再现原句的画面,而动词 “wait” 的使用,将渔家女婿讨好丈母娘的喜庆场面描写得生动活跃。

再如:

例6. 原文:吞功佬

译文: those who are immatureand reckless(笔者译)

在廉州话中,“吞功” 指 “食物没煮熟”,“佬” 意指 “人”,故 “吞功佬” 形容心智未成熟,容易冲动的人。译文 “immature” 与原文“吞功” 一语相关,使得饮食表达的文化意义得以再现。

饮食俚语形式俏皮新颖,英译时需要译者在对原语进行语内创造性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中英双语的转换,从而传达原语的文化意味。

3.3 饮食文学文本的“再创作”

饮食文学承载人们对吃食礼仪的尊崇,对家乡风味的向往,对往昔味道的追忆。饮食文学文本字里行间透漏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情感寄托。因此,英译此类文学形式时,应着重情感的传译,必要时通过“再创作” 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

例7.原文:沙蟹汁做法简单。反复清洗,仔细去除内脏,在陶臼中杵碎,加盐和少量白酒。几乎没有肉的沙蟹被想象力打造成神奇的调味料。想要获得最佳口感,发酵才是重要环节。一个月后,沙蟹汁醇厚鲜香、味道最好。(《舌尖上的中国II.秘境》)

译文: Ghost crabsauce is made with easy steps: clean and gill crabs to the letter, pestle them,then store the sauce and sprinkle a handful of salt and wine in the jar. As a result, scraggy, ghost crabs are manufactured into magic sauce by virtue of people’ s fancy. Fermentation is the key process of sauce-making, which will trigger the most amazing flavor coming into being one month later.(笔者译)

这段北海沙蟹汁制作过程的描写摘自《舌尖上的中国II.秘境》,汉语的解说配上生动的画面,观众们仿佛闻到了沙蟹汁的醇厚鲜香。《舌尖上的中国》是以美食纪录片的形式传递给观众的,英译相关文字解说时,需要结合文字和画面,在文字上下工夫,进行遣词造句方面的再创作,从而把这段食事背后的情感再现。分析该纪录片片段的文字及画面特点之后可知,原文的情感主要由一系列动作以及时间的延续来传达。翻译的重点仍然是通过动词来传情达意。“沙蟹汁做法简单。反复清洗,仔细去除内脏,在陶臼中杵碎,加盐和少量白酒” 一句进行信息整合,以“easy steps” 连接主题句 “做法简单” 和后面具体的步骤,行文更加紧凑。将动词“清洗”、“去除内脏”、“杵碎”“加” 结合画面译为并列谓语“clean”、“gill”、“pestle” 和 “sprinkle”,有条不紊地再现沙蟹汁的制作过程。此外,对于修饰成分的处理也需要适当的再创作。首先要进行语内的创造性理解,“反复清洗”“仔细去除内脏” 究竟需要反复几遍,多仔细,其实没有定数,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无非是,彻底清洗螃蟹、彻底清除内脏,故而在语际的转译再创作阶段,“to the letter” 足以把原文两个副词的意思传达。再看形容词 “几乎没有肉的”,除了强调沙蟹的瘦弱,最重要的是与下文的 “神奇” 形成强烈对比,因而笔者将该形容词单独处理成为主语补足语 “scraggy”,以突显沙蟹瘦骨如柴的同时,与下文形成对比。沙蟹汁需要发酵一个月才能等到最佳的味道,这是一个时间的延续,因而用“coming into being” 来表达时间的延续。

例8原文:在我的记忆里,我都是通过沙蟹汁去认识别的食物,就是这个东西蘸沙蟹汁更好吃,这个东西蘸别的不行,没有那个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II.秘境》)

译文:Ghost crab sauce preceded other varieties of food in my mind. Food tastes best with the crab sauce rather than other sorts.(笔者译)

原文较口语化,为了得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逻辑清晰、语言凝练的译文,语内理解阶段可以将原文进行再创作,改写为:我印象中最先认识的食物是沙蟹汁,沙蟹汁蘸食物最好吃,别的蘸料比不上,从而可以在语内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性写译,从而得出译文。

饮食文学文本的翻译,重在通过对文字整体情感基调的把握来还原原文画面,重点在于食事背后的情感传达。英译此类文本时,需要译者透过原文文字,深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文化情感,进而通过语言手段,进行适当的再创作,从而传达出原文的思想情感。

4.结语

北海饮食文化英译是北海文化外宣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孕育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文化存在差异,尤其是地方饮食文化更具特色,因而在英译北海饮食文化时,译者往往无法做到译文能充分表达原文的精神文化内涵,这就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和尊重该地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 “再创作”。无论译者采取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和手段,目的都应该是传递北海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得译入语英文读者能够感受北海饮食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猜你喜欢
菜名北海英译
北海北、南海南
摘要英译
从功能目的论视角浅谈中餐菜名的翻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北海 美丽的地方
套路玩得深,点完餐的我泪流满面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1936年抗战前夕的“北海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