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

2020-03-16 12:11王碧波
高校辅导员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大学生

王碧波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四川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2]这都凸显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的重要性,是我们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的重要遵循。

一、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时代必要

(一)高校思政小课堂离不开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支撑

首先,社会大课堂为高校思政小课堂提供实践空间。大学生走出校门,需要社会为其提供实践空间。大学生在思政小课堂习得理论知识的现实印证,在理论指导下的社会践行,以及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与完善,都离不开社会大课堂提供的实践空间。所谓理论联系实际中的实际,就主要蕴含于社会大课堂之中,如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历史古迹、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等等。没有了社会大课堂,高校思政小课堂就成了“无源之水”,就失去了检验理论真理性的阵地,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其次,社会大课堂为高校思政小课堂提供实践载体。高校思政小课堂实践环节所需要的形式各异的教育载体,都蕴含于社会大课堂之中。思政小课堂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实践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教育内容蕴于其中;同时,社会大课堂为学生提供验证、理解、吸收理论知识的实践平台,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最后,社会大课堂为高校思政小课堂提供实践资源。高校思政小课堂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资源不足,社会大课堂正好可以弥补这一欠缺。社会大课堂中社会风气层面的优良家风、美好乡风、淳朴民风,历史传承层面的革命老区、文物遗迹、老城古镇,以及各种主题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等,都为思政小课堂的实践教学提供着性质多类、主题多种、形式多样的实践资源。

(二)社会大课堂需要高校思政小课堂的理论引领

首先,社会大课堂需要高校思政小课堂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活动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否则易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茫然无措、无所适从。高校思政小课堂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科学的内容安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以科学理论指导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的实践活动,使其不致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大课堂中出现思想迷茫。其次,社会大课堂需要高校思政小课堂提供正面价值引领。社会大课堂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与价值观念,有些是健康的、合理的、正当的,也存在颓废的、无理的、消极的。高校思政课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必须凭借自身的理论优势,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信息繁杂、观念多样的社会大课堂中发挥正面价值引领作用,使大学生找准人生定位,不致迷失方向。最后,社会大课堂建设需要高校思政小课堂提供的积极力量推动。社会大课堂处于社会系统之中,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自身的优化与发展问题。高校思政小课堂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发挥师生在两个课堂中的桥梁作用,为社会大课堂输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促进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保持与思政小课堂的有机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二、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内在逻辑

(一)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教育环境的彼此贯通性

高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共处于一个有机统一的环境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3]思政小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这就要求思政小课堂必须立足社会。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高校思政小课堂科学理论的指导。要充分利用两个课堂的综合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高校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平台,两个课堂共同环境的创设,离不开二者作用的共同发挥;社会大课堂良好环境的营造为思政小课堂提供有益的外部氛围,思政小课堂良好教风、学风的营造也通过教育主体对社会大课堂产生积极影响。

(二)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的联合共享性

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注重资源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同时也是两个课堂共同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等等,都是社会大课堂自有的教育资源,是高校思政小课堂有益的教学资源,也是大学生理论社团、理论学习夏令营等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社会资源。其次,高校自身的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理论、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丰富资源,不仅能够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也为提升社会大课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理论指导、人才援助、方向引领等有力支撑。

(三)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教育目的的内在一致性

首先,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服务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都要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综合素质。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除了要依靠思政小课堂这个主渠道学习、积累、内化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社会大课堂印证理论、深化认识,促进大学生的知行转化,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最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理论学习,也离不开实践锻炼,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高校思政小课堂主要集中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活动则依托于社会大课堂提供的空间、载体与资源。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求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也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大课堂的实践中去,更加深切地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更加深入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面临问题的相互关联性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办好思政课,要着眼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当前,高校因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问题引发的事端时有发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也会反映到高校里来。高校思政小课堂所面临的问题与社会大课堂中的现实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直接具备因果关系。如大学生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或思想偏颇,其根本多源于社会,是其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到一些负面因素或消极影响而自身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导致思想上出现问题。而部分社会问题在高校也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一些大学生实际问题的产生,虽以面貌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其根源却在思想上,是思想认识偏差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反应。“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能够解释社会现实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主动回应大学生的理论关切和现实关切。”[4]无论是解决思想问题还是解决现实困难,都要结合时代实际、社会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病灶、对症下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五)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教育内容的本质统一性

高校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两个课堂都要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国情、党的基本理论、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虽然二者形式不同、载体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人类历史、特别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既要做到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还要根据国情、社情的变化,及时、合理地作出调整。[5]

(六)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教育效果的相互影响性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有序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与完善也离不开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共处于一个大教育系统之中,两者的教育效果都会给对方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校思政小课堂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课程安排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作为理论传授环节的有益补充,它与社会大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在载体、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社会大课堂侧重实践活动的开展,正面、积极的实践体验有助于大学生对所获理论知识的理解、认同和运用,负面、消极的实践体验则会引起大学生对科学理论的困惑、费解和质疑,这也势必会对思政小课堂的教育效果产生不同影响。另外,因现代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两个课堂的教育情况,随时都能通过这些媒介迅速传播,时刻影响着对方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实现路径

(一)宏观统筹,总体把握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

首先,在课程安排上,要做好顶层设计,结合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寻找两个课堂有机结合的有效切入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里的“的”即社会客观存在的思想、实际问题,“矢”即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要把高校思政小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的安排有机融合。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系统教育,多以理论为主,对社会的认知和融入度都比较有限,对社会现象、问题的分析、判断、抉择能力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以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环节,要避免“走过场”“重形式轻内容”等情况发生,推动科学理论真正入脑入心,社会实践开展切实取得成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与开展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问题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其次,在资源调配时,要考虑两个课堂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两者各自优势。高校具有相对完备的科研教学条件及理论素养较高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社会大课堂源源不断输入校园资源。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应积极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合自然历史、人文社科、优良传统等方面的社会资源,为思政小课堂提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和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实践机会。要积极促进两个课堂共同构建,打造系统完备的思政教育资源供给体系。

最后,各级党政机关应与高校积极沟通、相互配合,通盘考虑两个课堂的有机结合。比如,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就需要高校、家庭、社会三方紧密配合,群策群力,共同构建、共同维护、共同推进。再比如,高校思政小课堂的实践环节与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活动要统筹安排,不能“一拥而上”,要合理布局、搭配得当,思政小课堂的实践环节要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围绕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甚至可以作为社会大课堂实践的一个预热阶段;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则助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解、认同和运用,助力大学生更好地体验、融入、服务社会。同时,还要探索建立健全一批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把实践教学环节有效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生产劳动之中,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二)中观主导,发挥高校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中的中坚作用

首先,高校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共同教育对象,即大学生主要统一于高校的管理之下,高校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有着明确的教育责任。一方面,高校具备理论、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便于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一个有机整体,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设计教育环节,具体统管理论传授和社会实践的教学安排。同时,高校也能引导大学生结合科学理论知识与自身所见、所感、所悟,对比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认识,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另一方面,高校其他课程也具有并发挥着思政教育的作用,要使这些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也离不开高校的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全程监管。

其次,社会大课堂相较于思政小课堂而言,没有系统的课程设置,也缺乏规范庞大、运行有效的教育监管机构和专业人员配备。高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决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践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6]高校思政小课堂教学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实践环节,要实践就离不开社会,社会大课堂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资源与活动平台。高校应主动作为主导,促进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建立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基地,综合发挥两个课堂的教育合力。

最后,建立健全高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联合育人考评与改进并举系统。两个课堂有机结合的情况如何,主要还是以思政教育实效性为评价标准,把两者结合情况及其教育效果,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与水平评估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之中。要建立健全两个课堂联合育人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明确评价导向,并在社会实践中考评,在科学评价中改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联合育人考评与改进并举系统。一方面,高校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思政课教材、教师、学生实际,统筹制定两个课堂有机结合教育教学效果考核评定办法。要本着以评促融的原则,综合考量两个课堂的要素,考评目的主要落脚于发现两个课堂有机结合的现实问题及激发教育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对两个课堂有机结合的考评要与建设同时并举,要在评中建、在建中评。在实践中,此时此地出现的思政教育问题,在异时异地难以再现,或难以清晰表达。故一旦发现问题,应在当时当地的情境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然后立即尝试用于问题的解决,并及时总结,成熟后有步骤地进行推广。要一边实践、一边总结,一边考评、一边建设,不要单纯为总结而总结、为考评而考评。同时,成立或指定相应部门加强监管,把两个课堂有机结合情况的考评结果落到实处,严格奖惩制度,切忌“雷声大、雨点小”,切忌“一说了之”。要充分发挥考评的检验、激励和解题作用,充分发挥考评对于两个课堂有机结合的维护和完善功能,促进两个课堂有机结合综合效力的有效发挥。

(三)微观共建,积极发挥师生在两个课堂有机结合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本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严格选拔、系统培训、全程督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7]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及良好的综合素养,不仅要在学校传授知识、答疑解惑、思想引领,在社会大课堂中也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8]要鼓励、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学习。其次,作为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主体,大学生是两个课堂共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他们成长成才的情况。应当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支持、引导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以个体或以班级、社团等多种组织形式,结合理论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活动。要围绕科学理论核心内容,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沙龙,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增进价值认同和理论自信。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践行相结合效果的考核激励机制,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大学生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