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饮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以浙江大学为例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
[浙江大学]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高校饮食肩负着服务师生,保障教学的责任,饮食党组织的核心也是服务,工作内容围绕服务展开。本文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一流饮食发展为例,对高校饮食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新时代;党建引领;思考;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作出了新时代党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根据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提出了自身“双一流”建设目标,即浙江大学“进入、前列、顶尖”的三阶段发展目标。如今浙江大学第一阶段目标已然实现,正朝着后两阶段目标快速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成立于2002年,现有党员25名,发展对象1名,曾三次被授予浙江大学党支部建设创新奖,四次被授予浙江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于2012年荣获浙江大学“求是创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支部是浙江大学第一批“五好”党支部,并在2018年基层党支部“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中评定为“优秀”,2019年6月被确定为首批“浙江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紧贴学校“双一流”建设需要,紧贴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紧贴师生需要,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对后勤服务保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一流后勤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愿景。饮食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积极响应后勤集团党委关于一流后勤服务体系建设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组织力和凝聚力,带领第一餐饮中心全体员工聚焦烧饭做菜,以更可口的饭菜、更优质的服务为后勤一流服务体系建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饮食力量。可以说,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后勤保障体系,一流后勤保障体系中一流饮食服务体系是中坚力量,而一流饮食服务体系又离不开一流的党建引领。
高校饮食系统党组织是典型的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党员数量较少,分布差异性较大,管理层中党员人数多,一线员工中党员人数偏少,支部构架上呈现“头大脚轻”的现象。而一线员工每日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每日工作后已进入疲惫状态,入党及参加支部党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其次饮食系统党组织党建工作形式和内容相对滞后,党员干部缺乏党建创新意识和能力,很多党支部墨守成规,机械式完成相关工作,党建内容也偏于陈旧。
高校饮食日常工作繁、杂、重,伙食供应工作占据了日常工作的主体,表现形式为工作量大、面广、时间长。多数党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对党建工作引领饮食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应付式完成党建任务,甚至存在负担心理,抵触党建工作。业务工作繁、杂、重,又关系到师生饮食安全,有些饮食党组织重视业务工作的开展,在留有余力的基础上开展党建工作,并不断压缩党建工作量和时间,有些饮食党组织则把“党建业务相融合”停留在了口号阶段。
高校饮食系统党支部委员会基本是由部门负责人等管理层骨干构成,缺乏专职党务工作者。支部党建工作及理论学习往往由特定支委负责,而部分支委也未能接受专业的党务理论培训,党建工作和组织理论学习会存在一定局限性。高校饮食系统党支部党员分布较为分散,集中一起学习时间较少,甚至有党员会因业务工作繁忙而不参加组织生活会。高校饮食本就日常业务繁重,支部党建主动性不高,理论学习偏于滞后,加之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高校饮食工作以保障师生一日三餐为主,日常工作离不开烧饭做菜,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之部分高校饮食系统不重视党建工作,完成日常保障工作已无余力。由于历史原因,部分院校饮食党支部缺乏党建专职人员,部门负责人、管理骨干、业务骨干构成的支部委员会也各有职责,党建职务只是兼任,接受专业党务理论培训少。党员发展工作也仅停留在完成发展指标,缺乏相应的考评教育机制,甚至出现“唯业务论”现象。
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将之全方位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并多次强调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饮食工作事关高校师生健康、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诸多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饮食党支部必须不断加强高校饮食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饮食员工做好饮食保障工作,凸显“服务育人”的人文情怀。
第一党支部结合高校饮食实际,在党建业务融合方面开创“四个工程”工作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连续多年被浙江大学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通过合理规划,确保党员在食堂、餐厅等各个部门的科学分布,保证党员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了解掌握员工思想动态,解决员工实际需求,稳定员工队伍,确保饮食工作的稳定性。第一党支部学习结对军队支部先进做法,结合饮食实际把政治指导员引入饮食日常管理中,出台了政治指导员工作制度,并同时设立部门区域党员责任人,完善支部“根系工程”。部门政治指导员通过晨例会等协助区域党员责任人宣传、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不断增强员工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同时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学校、后勤集团和饮食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关心员工生活,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饮食中心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实现了党支部工作的创新。
高校饮食作为高校后勤中最为重要的一块,承担着保障高校日常运转和教学科研的任务,是高校“服务育人”第二课堂主要阵地,带有极强的政治属性。在诸多国企、高校、机关单位中,党建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习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党建业务的关系,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高校饮食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组织力、行动力,带动基层员工紧密围绕在党支部周围,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执行力,促进饮食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第一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建对业务的引领作用,落实“领头羊工程”,采取系列措施确保制度上保障,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执行。首先从体制制度上保障党建与业务相融合,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制,部门第一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在抓业务的同时也抓党建。在思想认识上杜绝“两张皮”思想,针对普遍存在的重业务轻党建现象,先抓少数关键,支部书记先接受集团党委层面组织的党务培训、思想教育,后通过支部组织框架,确保正确思想让每一位党员都理解接受。依托支部“根系工程”,通过支部任务分解,描绘横到边、纵到底的支部框架图,对分布在食堂、餐厅、加工中心的党员进行强有力的组织框架管理,确保“打通最后一公里”。执行上,在健全支部组织力的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职责义务,并由支部其他党员监督执行,通过支部出台的奖励惩罚机制进行嘉奖诫勉,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度。
高校后勤饮食系统党建工作往往缺乏主动性,理论学习有一定的滞后,这与高校饮食日常工作繁、杂、重分不开,但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组织能力弱、支部工作死板,局限于开会、学习,甚至有的支部将业务带入到党建会议中来,占用党建时间讲业务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主动出击,寻找突破点。通过转变思想和思维创新,明确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一体两面”性,将党建的引领作用在业务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
第一党支部通过加强思想建设、新老党员结对、走访学院机关、主动做好第二课堂承接工作等一系列措施来不断提高自身党建水平,在新时代高校后勤支部建设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支部把党建工作提到一个高站位,明确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工作,杜绝业务工作繁忙时党建工作让位乃至从属于业务工作的现象。支部在面对新老党员结构差异问题时深刻认识到:老党员业务能力强但理论相对较差,新党员理论强但能力弱,因此通过新老党员结对,不断以老带新,以新促变,相互学习,在不断促进饮食年轻党员成长的同时,转变老党员的老思想、老思维,从根本上解决党建工作缺乏主动性的问题。支部通过与师生党支部深化联建机制,不断借助学校资源,开阔党建视野,学习党建经验,提高自身党建水平。在党建引领下,支部所在第一餐饮中心积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主动做好第二课堂承接工作。主动做好学生“走进食堂”的相关工作,帮助学生了解食堂运作机制,加深对后勤饮食工作人员的理解,不断增进之间的感情。
高校后勤饮食系统党建工作的目的就是团结饮食员工,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饮食号召力、组织力、凝聚力,在党支部周围形成向心力,不断推进饮食工作更快更好发展。为此,必须强化以人为核心的事业可持续发展机制。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为常态,高校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高校后勤饮食系统对党建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高校后勤饮食通过充分挖掘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结合自身人才需求,不断改善和落实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党建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饮食发展后备军。
第一党支部依托浙江大学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后勤集团相关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推出了适合自身的“369工程”,不断加强人才培养。“369工程”即在一定时间期限内完成对3个后备食堂管理人员、6个后备厨师长、9个青年骨干员工的培养工作。在这些培养对象中,着重考察其政治素养,结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搭建平台,促进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培养党建能力,并把他们发展成党建业务能力双强的后备军。以此加快饮食队伍梯队建设,深化饮食人才培养机制,为学校伙食保障队伍提供有力的人员支撑。
高校后勤饮食党组织在高校后勤饮食保障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饮食党员要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党建工作与饮食管理、服务育人相融合,促进业务发展,丰富饮食文化内涵。
[1]李江丽,杨泽旭.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与强化策略研究——以保山学院艺术类党组织为例[J].智库时代,2018(52):41-50.
[2]孙雷.“双一流”大学建设视域下高校后勤综合改革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1):94-98.
(责任编辑:张宝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