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峰
(广东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专业都开设有社会实践课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采风”、美术学专业的“写生采风”、历史学的“田野调查”、财务管理专业的“行业调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城市专题调研”等,在实践锻炼中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实践教学环节,或者说社会实践课程理所当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社会实践课程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生活,天然具有理论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是最适合也是最应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类课程。如何有效利用这一教学平台,水乳交融地贯彻习近平同志所提出来的教育方针,使社会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作为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写作采风”不重“坐而论道”而重亲身体验,一定程度上带有“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特点,深受学生欢迎。如何引导学生把采风区域的风土人情与文学写作、思想政治教育三者无缝对接?如何以知微见著,以小见大的方式,把立德树人落实到点点滴滴的实际事例中?这些都是写作采风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碰到的难点。类似的问题在其他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中也同样存在,具有普遍性。笔者自2006年以来先后多次带领学生团队赴上海、杭州以及广东省内7个地市采风,深感其中大有学问。尽管之前,笔者已在拙文《从“到此一游”到立德树人——“融合型”写作采风教学的路径探析》[2]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但该文写作的出发点是基于目前采风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弊端,探讨如何提高写作采风课程的有效性,防止流于形式,变成是变相的游山玩水以及如何终结把学生带去风景名胜游玩一番,回来就写篇游记交差了事这种到此一游式的粗放教学,因此讨论重心在于采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相应提出了融合型写作采风教学的思路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的合作,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三位一体”,提出“双师驱动+立德树人”,写作采风从此将不再是到此一游。对于立德树人的路径,该文尽管有所涉及,但尚未能充分展开论述,所列举出的教学实操事例非常有限,因此,本文将在前文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对立德树人的路径进一步聚焦。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笔者将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以“黄东鸡仔饼”“北江疍民”“朱氏大宗祠”三个不同类型的写作采风个案为例,以小见大,对高校社会实践课程立德树人路径进行探析,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017年10月28日,笔者带领学生赴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山塘镇,对北江流域疍民文化的传承、北江商道的变迁、传统手工业的兴衰等进行专题性采风。其中一块小小的“黄东鸡仔饼”成为引导学生领悟“工匠精神”最好不过的切入点。“黄东鸡仔饼”也是前文《从“到此一游”到立德树人——“融合型”写作采风教学的路径探析》列举的唯一教学实操个案。
说起“鸡仔饼”(小凤饼)这种草根美食想必到过广东的朋友都不会陌生,不过清远的“黄东鸡仔饼”你又吃过吗?不采风不知道,黄东鸡仔饼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今已历四代,百年来黄氏子孙继承先祖衣钵,皆以制作糕饼为业。到了今天第四代传人黄东手里,黄东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清远市第一家入选广东老字号的企业。黄东鸡仔饼,不仅广东电视珠江台、香港亚洲电视台等华南地区的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中央电视台7套《乡土》栏目,在2014年9月8日的节目《又是中秋之美味中秋》更是对黄东制作鸡仔饼、养生月饼以及叫化鹅的技艺进行专门介绍[3]。在广东,制作鸡仔饼的厂商众多,但敢于以姓名冠名的品牌并不多见。2019年黄东鸡仔饼的制作工艺正式入选“清远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更显非同一般。
在让学生们参观过制饼车间,当了一回“吃饼观众”后,教师立刻转入正题:“农人之手,何以能炮制出如此珍馐?在一块小小的鸡仔饼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何以历经四代,从光绪年间至今长盛不衰?”通过这连珠炮式的三连问,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时代热词“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众所周知,李克强同志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4],接着又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对“工匠精神”进行诠释:“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4]习近平同志2019年更指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5]清远采风之际,正值社会各届掀起学习、讨论“工匠精神”的热潮。笔者正是看中这个时机,因势利导,借助一块鸡仔饼对学生进行实地教学。“吃”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感兴趣的,先是用美味的鸡仔饼调起学生的食欲,接着又用一系列问题撩动学生的好奇心,一步步把学生引向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此过程中,结合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教师把苏轼这个古代美食家在徐州为官时描写“蝴蝶馓子”制作工艺的《寒具诗》引入其中,加强学生对制饼工艺的感性认识:“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样一来,把话题集中到黄东鸡仔饼的制作工艺上面就顺理成章了。抓住黄东鸡仔饼的制作工艺正在申报进入“非遗”名录这一契机,教师继续发问:“在这个机械化生产、流水线作业一统江湖的摩登时代,在这个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商品时代,黄东鸡仔饼从馅料和饼皮的制作,再到烤制成型,为何不识时务,一直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在这个‘出名要趁早’的浮躁时代,坚持慢工出细活的黄东鸡仔饼除了好吃以外,究竟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们自然都能想到是要保证原汁原味,都能领悟到尽管黄东鸡仔饼和其他品牌一样,里面并没有“鸡仔”,但不一样的是,黄东鸡仔饼里有祖孙四代那颗不变的“工匠之心”即品质第一,利润第二。正因这颗不变的“工匠之心”,清远的黄东鸡仔饼才能历经百年,从光绪年间至今长盛不衰;正是这种精益求精、不流于俗的“工匠精神”,使得就连当年黄太公学艺的省城成珠茶楼都早已灰飞烟灭,清远黄东美食楼却越办越红火,黄东鸡仔饼的制作技艺更是在申请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把问题推演到“工匠精神”还不是终点,笔者继续启发学生:“既然连制作区区一块鸡仔饼尚且需要发扬工匠精神,那么保护与传承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又当如何?”这样,让问题最后回归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最熟悉的话题上,使整个教学流程从苏轼《寒食诗》开始,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结束,形成“闭环”,避免对“工匠精神”的引导脱离专业课程内容,流于说教。
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呐喊口号,尽管只是小小的一块鸡仔饼,依然大有文章可作。“品饼→观(制)饼→问饼”,通过层层递进,不断追问,教师引导学生把眼前的一块块看得见、吃得到的黄东鸡仔饼与苏轼诗作,与习近平、李克强同志所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相结合并进行延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原来并不遥远。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用心、用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就是为国家的日益繁荣富强作出贡献。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今天中国人民之所以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正是依托14亿中国人民一点一滴的努力。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追梦人”,哪怕梦想只是做好一块小小的鸡仔饼。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拿“鸡仔饼”做完文章之后,笔者又打起午饭时所吃的“鱼”的主意,带领学生把视线转移到北江疍民和鱼的身上。
疍民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流行于粤港澳一带的“咸水歌”,传唱的就是疍民的日常生活。尽管学生未必知道“中山咸水歌”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还知道有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这篇“寻根文学”的代表作,至今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代文学”课中的经典篇目,是最好不过的切入点。
“早些年,葛川江这段江面上少说有百把户渔佬儿,光他们小柴村就有七十来户,大都常年泊在西岸,一早一晚下江捕鱼,就近卖给西溪新村的居民;白天则补织渔网,修整滚钓。那光景日子过得真舒坦,江里有鱼,壶里有酒,船里的板铺上还有个大奶子大屁股的小媳妇,连她大声骂娘他都觉着甜溜溜的”[6]。起初主人公“福奎”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然而好景不长,“葛川江的污染一年比一年严重,两岸的渔佬儿又只捕不养,眼下江里的鱼怕是还没对岸的西溪自由市场上搁着卖的鱼多,更别提什么大鱼了”[6]。
尽管小说描写的是葛川江的疍民生活,但类似的情况,在北江等各地的流域也不同程度存在。通过类比,教师使学生将“当代文学”课上所学习过的小说与眼前的北江疍民联系起来。目之所及,北江上疍民生活同样艰难,不亚于“葛川江”上的“福奎”。不过,此时的北江早已没有了小说中那种涸泽而渔,取而代之的是每年2-4个月的禁渔。
《最后一个渔佬儿》发表于1982年,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只捕不养”的恶果是“因为江里打不到鱼,小柴村的渔佬儿全都转业了,剩下他自己一个”[6]。在现实里,自1999年起,国家实行“南海休渔”,2011年起实行“珠江禁渔期制度”[7]。正是依托学生熟悉的作品,依托对原来神气活现的“福奎”为何会沦落为“最后一个渔佬儿”的思考,“休渔”“禁渔”成为此行学生讨论的热点。正是通过对“休渔”“禁渔”的讨论,问题最终被引申到生态文明建设层面,并以此为主题进行文学写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同志的经典论断,每个人都耳熟能详。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习近平同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视,提到了生命的高度。
涸泽而渔所造成的危害,《最后一个渔佬儿》已经清晰反映出来。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回顾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名篇《奔月》,即使有学生没有读过《最后一个渔佬儿》,但鲁迅《故事新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总还是知道的。以下是教师的引导: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嫦娥好端端的为何会奔月?被逆徒逢蒙所迫真的是主要原因吗?还是因为穷困潦倒,天天得吃乌鸦炸酱面?在鲁迅的《奔月》中,后羿为何会沦落到只能以打乌鸦、麻雀度日的地步?想当初,后羿和嫦娥可是‘熊是只吃四个掌,驼留峰,其余的就都赏给使女和家将们。后来大动物射完了,就吃野猪兔山鸡;射法又高强,要多少有多少’[9],奢靡程度堪比‘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的西晋权臣何曾。很明显,如果不懂得可持续发展,不明白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焚林而猎、竭泽而渔,那么别说是‘一介渔夫’福奎,就算是力能射日的后羿,最后也会搞到连老婆嫦娥都要跑路。福奎和后羿的教训,放在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今天,不是非常有教育意义吗?今天的‘珠江禁渔’‘南海休渔’,其中的道理,不正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蕴含的思想一脉相承吗?在写作课上,同学们整天为找不到合适的素材而苦恼,每次老师布置写作文时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实际上,就抓住餐桌上的一条鱼,不就大有文章可作吗?”
如果说,之前关于“工匠精神”的引导,教师是在“问饼”,如今则是在“问鱼”。正是通过类比和追问,学生们受到触动,获得了成长,教师也实现了教学目标。经过此次北江之行,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我从未像今天这般将我的脚印深深地踏进一片土地,从未与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群体有这样的接触。如果我今天没有跟随老师来到这山塘镇,我不会知道山塘镇有黄东鸡仔饼,不能品尝到这种美味;我甚至不知道北江上生活着疍家人,他们世代都生活在水上。我可能永远都无法想象人如何在船上生活,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浪。我的视野定格在了我的学校生活里,犹如井底之蛙,以为看到的便是天空,其实只是小小的一角。北江采风之行,比起感受到当地文化的欣喜,更多的是对我自己的警醒与反思,反省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自我的感受,思考自己的作品究竟是为谁而写。”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自然是这一年采风课的主题。3月30日,笔者带领2017级采风班52位同学赴清远市清新区白米埔村踏青采风。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朱熹的《春景》写的正是师生眼前所见到的春天美好景致,而此行的目的地也正是朱熹后人所立的“朱氏大宗祠”。适逢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10]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国一体”的深刻内涵,成为此行重要的教学目标。
朱氏是清远的第10大姓,全市有9.3万人,分布上以英德、清新、佛冈为多。大多属朱熹的后裔。白米埔村正是由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朱熹的第七世孙朱可达所开辟,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朱氏大宗祠”则建于明中叶。历经多次重修、扩建,清乾隆年间宗祠形成目前的五进结构,前三进为本宗祠,后二进为朱熹文公祠。2011年4月被列入清新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1]。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榜眼、清远人朱汝珍在衣锦还乡之际,所立的石碑旗杆夹现在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宗祠前方,上书“光绪甲辰恩科联捷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授职编修臣朱汝珍立”。2016-2018年,朱氏族人勠力同心,共筹资300多万元对古祠进行重修,重现宗祠鼎盛时期的风貌。2018年3月3日,五千多名朱氏宗亲从各地赶回,齐聚“白米埔敦伦堂朱氏大宗祠重修竣工庆典”,欢唱《朱氏一家亲》:“同甘苦,共退进,朱氏一家亲。披荆斩棘,向前行,不怕路艰辛。永恒爱,执着情,家人一条心。相亲相爱,携手进,和谐传美名……”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热情从何而来?在参观之后教师向学生们提问。从明开村立祠,到清末朱汝珍树旗刻碑,再到今天族人合力重修宗祠弘扬朱熹思想。尽管每次都相距百年,但五百年来朱氏弦歌不辍,用行动践行“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的朱子家训。从朱氏大宗祠身上,学生不难认识到爱国热情正是植根于对家族血脉的传承,对家族文化的弘扬。在参观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挖掘朱氏历代族人弘扬祖德、绳其祖武的主线,品味《朱子家训》中所说的“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家里人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及时足额地缴纳完国家规定的赋税,即使自己的口袋里所剩无几,也自得其乐。在朱熹那个年代,不仅知道家和万事兴,还知道为国分忧,诚信纳税。《朱子家训》用最朴实生动的事例,告诫子孙和世人,家国一体,爱家爱国。正是在朱氏大宗祠前,结合《朱子家训》,学生真切地领悟到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历次重要讲话中,对经典诗词随手拈来。他那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引发社会各届广泛关注。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广东财经大学中文系广大师生在“学习强国”深入学习《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掀起了学习、创作诗词的热潮。正值此行,全班同学每人创作诗词两首,以实际行动向习近平同志学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游白米埔古村(其一)
李青
文公骨范遗,千载落村祠。
老树生苔处,飞鸿过水时。
巷头铺日早,檐末上蛛迟。
求得敦伦匾,迢迢送我思。
注:五言律诗,平起入韵,押上平支部“遗”“祠”“时”“迟”“思”。
游白米埔古村(其二)
李青
晨车千里掩朝晖,那料兢兢过路违?
借得先襦怀仲晦,偷来古笔颂宗闱。
风轻半缕扶枝绿,水暖三分惹鸭肥。
幸撷文公祠下草,风乎村埔咏而归。
注:七言律诗,平起入韵,押上平微部“晖”“违”“闱”“肥”“归”。
已亥三月杂诗
冯婉滢
(一)题朱氏古祠
宗象儒门少客行,乱鸦渐点碧云英。
青榕拂袖莺花雨,野庙安贤草木清。
宿鹭隐池春有寐,折松煮酒曲无名。
朱家垂史何闻少,雁外莲峰别有情。
(二)踏青有感
青山易老旧儒宗,风落苍松云抱龙。
罥树飞花花抚石,瓜船钓柳柳鸣钟。
春窗放鹤三更月,客枕听莺十里峰。
向晚夕斜霞满壑,乡行拾翠野兴浓。
春览朱氏大祠堂
梁丁丹
鬼斧神工兴旧筑,浮雕彩柱刻新风。
长廊古井风穿过,碧水一渠泛细波。
红豆树前萦旧梦,前生应是最相逢。
游人揽胜返难眠,欲化神鳌寄彩程。
春景
宋晓云
晴阳高照又春风,驱散阴寒渐暖融。
杨柳轻摇枝嫩绿,桃花盛放蕊娇红。
细闻林甸黄鹂鸟,漫见田头播种翁。
景色迷情人自醉,赋诗一首意无穷。
尽管“黄东鸡仔饼”“北江疍民”“朱氏大宗祠”三个案例在教学内容上彼此孤立,但是在教学设计上却是一以贯之,教学方法上一脉相通,概括起来就是立足专业,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紧扣时政。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把采风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国家近期的大政方针紧密结合,把立德树人落实到点点滴滴的具体事例中,从而让学生既开拓了眼界,又丰富了专业知识,精神上更产生触动。
在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立足专业、因势利导。一方面,社会实践,每个专业有每个专业的特点,必须从本专业的实际出发。既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采风”,不是历史学专业的“田野调查”、财务管理专业的“行业调研”,那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与文学挂钩、与写作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但专业课程毕竟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时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分寸,采取植入、渗透的方式,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正因如此,笔者在教学时注意与文学作品、文化名人相结合,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诱导而不是说教。黄东鸡仔饼,引入的是苏轼《寒具诗》;疍民与禁渔,联系的是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和鲁迅《故事新编·奔月》;朱氏大宗祠,结合的是朱熹的《春日》《朱子家训》,从文学切入,最后又回到文学,始终让学生感觉是在上文学写作的采风课,而非思想政治教育课。又比如在朱氏大宗祠参观,鼓励学生进行古体诗词创作是合适的,因为宗祠古色古香,因为朱熹是诗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家喻户晓,但放在其他场景这么干就未必适宜。
两次采风三个案例,尽管全程没有一处是挂牌设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通过深入挖掘,其中的红色元素无处不在,行程完全可以成为不是“红色之旅”的“红色”之旅,实现从“到此一游”到立德树人的转变。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采风的教学实践可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未必都要是正襟危坐;尤其是对于社会实践课程,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不仅需要,而且可能。只要教师肯用心、巧动脑,会发现红色资源无处不在,立德树人大有可为。立足专业、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紧扣时政,这是高校社会实践课程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