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倩 (山西工商学院)
钢琴作为技术性很强的乐器,表现力丰富,音域宽广,它的演奏形式丰富多样。正是这些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然而要想使演奏技术变得纯熟来很好的表现作品的风格,基本练习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基本练习是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基础,是准确表达音乐的关键。
由于钢琴的基本练习包括众多的内容,且它们的难度不一,所以在练习时,可根据学生的情况把基本练习分成若干个阶段。
一般来说,第一阶段通常是五指练习中的非连奏练习,这个阶段的练习就是要让学生找到整个手臂自然放松的感觉,在弹奏时使整个手臂的力量传送到指尖。
第二阶段通常就是连奏练习,也是五指练习中的高抬指练习。在这一阶段的练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找到在臂、肩、肘、腕都放松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掌关节的力量进行连奏的练习。在大致掌握这一基本要领时,即可加入两个八度的同向音阶练习以及琶音的练习。
第三阶段可加入四个八度的同向音阶和三和弦及其转位的练习,同时琶音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掌握上述练习后,要进行半音阶的训练,同时可加入一个八度的双八度练习。
第四阶段就是要加入四个八度的同反向音阶练习,七和弦及其转位的练习,以及双三度的双音练习,同时可把双八度的练习改为三个八度。而对于琶音的练习要继续进行。
第五阶段就可以进行难度更大的平行三度、六度以及十度的音阶练习。
以上是基本练习大致的进度,具体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安排。
五指练习是所有钢琴演奏技术的基石,无论是音阶、琶音,还是和弦、双音以及八度的演奏都需要五指的独立性,灵活性,均匀性和力量。它要求手的各个部分协调,整个手臂放松,通过不同速度和奏法的练习,加强手指的弹奏能力。五指练习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非连奏的练习
非连奏的练习是钢琴重量演奏法中最基本的弹奏方法,也是钢琴入门时常见的一种练习方式。通常是以肩为轴心,将手臂抬起自然放松的通过指尖落到键盘上。这里要注意的是,首先是要自然放松,使整个手臂的力量传送到指尖。其次,手指的第二、二、三关节要牢固的立在键盘上,第一关节不能折指,指尖和键盘呈垂直状态落下(这样做不容易折指,也可使力量直接传送到指尖)。再次,要保证手腕的平稳,既不能拱起,也不能把手腕压得太低,这样不仅不利于手臂的力量传送到指尖上,也不利于整个手臂的放松。
在练习非连奏时,要找到正确的弹奏方式和大臂的力量传送到指尖的感觉。同时,要加强手指对重量的支撑能力,使手指具有一定的重量和稳定性。
2、高抬指的练习
高抬指的练习有助于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也是初学者应掌握的基本五指练习方式。它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手腕要保持平稳状态,同时腕、肘、肩、臂都要处于放松状态,手指要稳定,高抬起所要弹得那个手指并与键盘呈垂直状态,而后手指快速击键,在击键的同时放松整个手臂。
(2)在第一个手指击键的同时,迅速抬起下一个要弹奏的手指,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击键。
(3)要注意的是手指抬起时,要觉得只用了掌关节的技能,在触键时也只用了掌关节的力量。
3、断奏的练习
断奏的练习有利于加强手指的力度,它是以手指第三关节为轴心作击键动作,而手臂和手腕要处于放松状态。这种练习方式对于手指的灵活性、稳定性、独立性和弹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各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均匀性是纯熟演奏技术的基础。手指弹奏颗粒性强、清晰、声音饱满是五指练习的目标。
音阶的练习是钢琴练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钢琴作品中也是最常见、最基本的织体,在训练音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大拇指的转换及手腕的横向移动。
大拇指的转换,就是指拇指要从手掌下不漏痕迹、均匀的穿越三指或四指后的弹奏。值得注意的是,在弹奏上行音阶时,大指在转换过程中不要将手腕抬起或翻动肘关节来帮助大指移动。相反,手腕和肘关节应尽量保持平稳的移动。在弹奏下行音阶时,肘关节可向外打开些,借手腕倾斜来进行手指的转换。
在练习音阶时,通常可以用专门的大指转换的方式进行练习,即大指任意弹下一个键,由二指在这个音的上方和下方二度音上做转换训练。然后是三指向大指下方转换,而后回到大指和在大指上方二度音的二指,即指法是“1、3、1、2”,同样的方法可训练四指,即用“1、4、1、2”的指法进行大指转换方式的训练。
音阶练习由易到难的顺序大致是同向,反向,同反向结合,平行三度、六度、十度,半音阶以及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等。
在弹奏音阶时,指法的训练也是尤为重要。在练习时,可以从较简单C,G,D,A,E,B几个大调入手,这些音阶的指法规律都遵循。1、2、3、1、2、3、4的指法进行弹奏。在掌握上述音阶后,就可以进入较易混淆指法的音阶,如F大调,降E大调,降B大调,降A大调,降D大调音阶等等。在掌握了音阶的指法和大指的转换后,就要训练速度和力度,一般来说,应该先要求力度,在力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再要求提高速度,这样音阶的训练就大致掌握了。通过一定时期的训练会逐步提高控制手指和运用手指的能力,以及手指快速反应的能力,为克服乐曲的难点做好了准备。
琶音的练习方法在很多方面与音阶的练习方法相似。琶音是以音阶为基础,同时又与和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本质是三和弦,七和弦等各种和弦的分解进行。
在琶音的训练中,拇指的转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动作不好,会影响到整体的连贯性,所以除了借鉴所有五指练习及音阶的训练方法外,进行大跨度的大指转换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练习方法是指先弹下大指并保持在琴键上,而后用二指弹奏左右两边的二度,三度,四度的音。值得注意的是,用这种方式进行练习,是需要在手腕的带动下尽量使用连奏,即使是跨度再大。
同时,在弹奏琶音时,要注意指法的准确性,要形成固定指法。一般来说,在弹奏琶音时,大指和二指都需要使用,当第三个音与第四个音相隔四度时,则用三指弹奏第三个音;当第三个音与第四个音相隔三度时,则用四指弹奏第三个音。这种固定指法的准确性对以后各种类型的长短琶音和分解和弦的弹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音主要是指三度、六度以及其他音程度数的连续进行,多以三度的音阶式连奏为主。在练习双三度时,要注意保留一个手指在键盘进行转换,在上行时要保留上方的那个音,而在下行时,要保留大指所奏的下方的那个音。
在弹奏双音时,还有个较好的练习方法即是断奏方法。在练习断奏方法时,手要固定并保持一个音程度数的框架,在手腕以及小臂的带动下,做上下的击键动作。下键的瞬间有“抓东西”的感觉,这样才能确保触键的准确性和力度。
和弦的练习方法与双音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在练习和弦时,首先是要把手型摆好,指尖贴键,手腕要保持与手掌和大指平行的位置,这样可使力量从腰、背、肩传送到指尖。下键的瞬间有推键盘、抓东西的感觉,这样才能把手臂的力量传到指尖。在这一动作完成的同时,整个手臂要完全放松,但指尖和掌关节要站稳。由于手指的长短不一,所以在练习和弦的过程中,要让三个或四个手指同时触键,这样才能弹出整齐的声音。
八度的弹奏可以说是钢琴演奏技术中最困难,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在乐曲的高潮段落或者在表达乐曲的激昂处就会出现八度的身影,用八度来表现乐曲的高潮部分已成为作曲家重要的创作手法,可见八度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
在八度的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是手掌与手指的紧张度与整个手臂的放松相结合。通常有以下几种练习方式:
1、重量弹奏法
这种弹奏方法是要使整个手臂的放松与手掌、手指的支撑力相结合。练习中,要注意手掌和手指要处于一定的紧张度,以肩为轴心,进行八度的触键,在触键的一刹那要有“抓住键盘”的感觉,使整个肩部、手臂的力量通过指尖传送到键盘上。
2、断奏弹奏法
这种弹奏法的要点是要使手指和手掌一直要处在八度的框架内,在肘或手腕的带动下进行击键,要注意的是手臂要处于放松状态。
3、连奏弹奏法
这种方法的要点是让手腕与琴键呈水平方向的移动,这是训练八度转换连贯性的一个好方法。
基本练习中所有的织体及音型是构成大型音乐作品的基础,在一个大型音乐作品中,几乎包含了所有基本练习中的织体。例如,在肖邦的《第一叙事曲》Op.23中,副题第一次出现前的连接部分就是以琶音的形式出现,副题的第二次出现就是用大和弦来表现音乐作品的一个高潮,在最后的尾声部分有大量音阶构成的华彩句,而后出现了双手的八度音阶,全曲在恢宏的音响声中结束。由此可见,基本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它是驾驭音乐作品的基础,是表达音乐作品的关键,拥有纯熟的基本功就可以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重对于基本练习的训练。
1、颤音(tr)。是指基本音与上方二度音的快速交替。颤音与震音(Tremolo)不同。震音是至少三度(通常必八、五度为多)以上的两个音的快速交替。
2、倚音。是用小音符写出的并用连线与基本音连起来的一个、二个或更多的先于基本音奏出的音。单个倚音与基本音的距离,二度居多,但也有其他音程的。
3、回音。是表示从基本音上方二度音弹奏开始,然后弹基本音,再弹下方二度音,最后回到基本音。
4、波音。是指基本音弹出后迅速弹出上方二度音并回到基本音。
5、下波音。奏法同上,只是上方二度音改为下方二度音。
踏板,其实我们很简单的理解就是右,中,左三个踏。在钢琴演奏当中,我们最经常用到的就是右踏板,也就是延音踏板。那么延音踏板起到让聆听者有共鸣的效果,丰富音乐性。其他的是中踏板又叫做“延长音踏板”和左边的踏板“弱音踏板”其实就是在乐曲中起到延长音的时值的作用。
基本练习贯穿于钢琴学习的初级、中级乃至整个高级阶段,所以我们应当重视日常钢琴基本练习的积累,重视对于基本练习的训练。只有拥有扎实的基本练习和演奏技能时,才能使音乐真正的鲜活起来,真正的把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指尖传递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