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片

2020-03-16 03:36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3期
关键词:类药物医用口罩

戴口罩有讲究(上)

口罩作为保护我们呼吸系统的过滤屏障,可有效预防传染病。合理选择并正确佩戴口罩很有必要。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口罩,根据材质和过滤效率不同,主要分为三类:

棉布口罩 通过棉布的层层阻隔来发挥过滤作用。棉布口罩的过滤效率最低,只能对头发丝那样粗的颗粒物有一定阻挡效果,但其保暖性和舒适性最佳。寒冷的冬天,一出门就冻得流鼻涕,这时为了保暖防冻,棉布口罩是最佳选择。

一次性医用口罩 以无纺布为主要材质,过滤效果比棉布口罩高。感冒发烧了,赶快去医院,这时的最佳选择就是这种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具有防喷溅功能,在医院的空气中会飘浮着大量呼吸道病人的气溶胶,这时无论自我防护还是避免传染他人,戴一次性医用口罩都是最合适的。此外, 春天百花盛开、杨絮纷飞,过敏性鼻炎随之“驾到”。这时,还是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对于极细小的颗粒物,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防护效果不如医用防护口罩,但对于较大的颗粒物,比如防粉尘、花粉、飞絮,够用啦。

戴口罩有讲究(中)

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即大家常说的N95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对非油性0.3μm颗粒的过滤效果大于95%,医用防护口罩与佩戴者面部具有良好的贴合性,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是应对空气传播疾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性高了,口罩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也随之变差,这就意味着其佩戴的舒适性降低了,佩戴的时间就不能太长。对于非高风险职业人群的普通大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也可以阻挡大部分粘在飞沫上的病毒进入呼吸道。

正确佩戴口罩的方式:

1.应先洗手,再佩戴口罩。

2.佩戴口罩之后,尽量不要触摸口罩。如果必须触摸,则在触摸前和触摸后都要记得洗手。

3.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还要注意一次性医用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要检测口罩是否与你的面部做到严丝合缝,方法很简单,深吸一口气,然后快速地吹几下气,就能发现你的鼻侧、嘴侧是否漏气了。

戴口罩有讲究(下)

4.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

注意事项:

1.佩戴口罩应注意专人专用原则。如果随意交换使用,可能导致交叉感染。

2.不反复使用原则。一次性医用口罩则需每天更换,不可重复使用。

3.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棉质口罩,应注意及时清洗,并放置阳光下曝晒消毒。使用过的棉质口罩会吸附细菌、灰尘,随意揣在口袋中又会接触不同的污染源,如不经清洗再次佩戴,极有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

4.要注意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哮喘患者,长时间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不畅。

长时间戴口罩导致皮肤不适,如何解决?

长时间戴口罩导致的皮肤不适,该如何解决?广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潘慧宜副主任中医师来教大家几种应对方法。

问题一:面部皮肤出现压痕、破皮

出现原因: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皮肤组织受压、摩擦而出现的机械伤害。常见部位有与口罩绑带接触的颧骨、脸颊部、耳后,与口罩塑形处接触的鼻梁部。

预防办法:1.佩戴松紧合适的口罩。一般低风险暴露时,可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非耳挂式口罩,也可减少对耳后皮肤的摩擦及压力。2.佩戴时间不宜过长,如卫生条件允许,2至3小时摘下口罩或适度变换口罩位置使局部皮肤减压。3.佩戴前可以局部涂抹润肤剂,减少口罩边缘摩擦对皮肤的刺激。

问题二: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过敏现象

出现原因:1.口罩的材料,如无纺布、金属夹、橡胶带等,对少数人来说会导致过敏,引起接触性皮炎。2.使用了不合格口罩,伪劣材质在佩戴时可能刺激皮肤发生过敏。3.已佩戴较长时间,口罩内潮湿容易滋生病菌,进而引起皮肤红肿瘙痒等。

预防办法:过敏体质者,佩戴前应了解口罩材质,避开过敏成分,同时避免使用伪劣产品。口罩潮湿时,应及时更换口罩。

保护胆囊,远离“疯狂的石头”!(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胆囊结石发生比例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那么,什么是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有什么危害?我们又该怎么保护胆囊呢?

胆囊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囊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

胆囊结石喜欢哪些人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肥胖者,糖尿病患者,肝硬化患者,不喜欢饮水者,偏食者,喜欢吃夜宵、不吃早餐者,都容易得到胆囊结石的“青睐”。

胆囊结石的症状和诊断

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无症状,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疲劳时,会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当结石堵塞胆囊管时可出现剧烈上腹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消化系统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可以结合上腹部平扫CT和MRCP检查。

保护胆囊,远离“疯狂的石头”!(下)

饮食及生活方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养成吃早餐、忌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如果长期不吃早餐,容易使胆汁不能及时排出而在胆囊内浓缩,从而使发生胆囊结石的危险度增高。

2.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例如胡萝卜、柑橘、西红柿等,这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有利胆、溶解结石的作用,但必须注意食用的量,食用过量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3.饮食清淡。饮食上要做到低脂高蛋白,多吃瘦肉,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肥肉、蛋黄、动物油等。除此之外,生活中常见的瓜子、花生、核桃等,脂肪含量较高,尽量少食用。同时,加工食物要以蒸、煮、炖、熬的方式为主。

4.戒烟、戒酒。酒精和烟草中含有的某些化学物质可以使胆管口括约肌痉挛,诱发胆囊结石症状的发生。

5.加强运动,控制体重,预防肥胖。肥胖不仅是胆囊结石高发的危险因素,同时还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对健康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除了饮食方面及生活方式外,还要注意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脂及消化系统超声检查,防患于未然。

(吕千千 张萌/辑)

九类药物会增加心脏负担(上)

春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时期。在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告诉大家,下面这九类药物可能会对心脏带来负担。

镇静催眠药:如水合氯醛、安眠酮等,此类药若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损害心脏,影响循环系统,出现心脏抑制和血压下降。安眠酮还可诱发心动过速、心悸、心衰等。

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丙咪嗪、多虑平等,这类药物对心脏的传导系统有毒性作用。老年人服用后可引起心律失常与传导阻滞,特别是咪嗪类药物,可损害心肌,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抗高血压药:如盐酸肼苯哒嗪、硫酸胍乙啶、利血平、甲基多巴、硫酸胍生等。服用这类药易引起心悸及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哒嗪类药,可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抗胆碱药:如硫酸阿托品、颠茄酊等。此类药毒性作用与剂量过大有关,常引起心动过速、心悸,严重者出现幻觉和昏迷。

九类药物会增加心脏负担(下)

抗休克药: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盐酸麻黄碱等。此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较大,常易引起心律紊乱、心动过速、诱发心绞痛。

血管平滑肌舒张药:如双肼屈嗪、地巴唑等。服用这类药物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特别是患有心绞痛与心肌缺血、缺氧的患者,会加重心绞痛与心肌缺血。

止喘类药:如氨茶碱、麻黄素、博利康尼、盐酸丁氯喘片、百喘朋等。这类药可引起心肌过度兴奋而发生心悸、心动过速、血压骤降等危象。尤其是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应禁用此类药(特别是麻黄素)。

平滑肌、横纹肌兴奋药:如氯贝胆碱、加兰他敏等。这类药物对心脏毒性较大,常常引起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传导阻滞,还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中枢兴奋药:如盐酸山梗菜碱、盐酸丙咪嗪等。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呼吸抑制、心肌损害。

猜你喜欢
类药物医用口罩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对策研究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脂、炎症指标的影响
医用耗材管理的创新路径选择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他汀那些事
雾霾口罩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