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斛堆故址在何处

2020-03-15 05:56高启安
敦煌研究 2020年6期

高启安

内容摘要:“万斛堆”是公元270年西晋秦州刺史胡烈被鲜卑秃发树机能包围因无外援而毙命之处,也是公元407年大夏掳掠南凉后撤退、南凉君臣商讨如何追击时焦朗所设计的截击路线中的一个重要地名。乱古堆为丝绸之路北线乌兰路必经之处,焦朗设计路线正是沿着乌兰路东下,在丝绸之路北线鹯阴路与乌兰路交汇处“阻水结营,制其咽喉”截击。因此,万斛堆即后世乱古堆、论古,“乱古堆”乃“万斛堆”音转,其地就在今靖远县永新乡永新村。

关键词:万斛堆;乱古堆;论古;永新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0)06-0115-09

Abstract:“Wanhudui”is a location referred to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that was associated with two important events. In 270 CE, Hu Lie, the governor of Qinzhou during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was surrounded in Wanhudui by the army of Xianbei(Serbi)and died in the ensuing skirmish. In 407 CE, the Bactrian army plundered a region of the Southern Liang before retreating, inciting the emperor and ministers of the Southern Liang to order their military to pursue the invaders. The route of their pursuit was designed by Jiao Lang and necessarily passed through Luangudui, which was a crucial pass located on Ulan Road, a northern route of the Silk Road. Jiao Lang designed this route to go eastward along Ulan Road in order to meet the Bactrian army at the juncture of the Zhanyin and Ulan sections of the northern Silk Road.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Wanhudui”is actually a different phonological form of“Luangudui”or“Lungu.”This site corresponds to the current location of Yongxin village in Yongxin town, Jing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Keywords: Wanhudui; Luangudui; Lungu; Yongxin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絲绸之路北线乌兰路或皋兰路{1}上,有一地名万斛堆,因两次重要事件而载于史册:一次是晋泰始六年(270),秦州刺史胡烈在和鲜卑树机能的战斗中,由于没有外援,在万斛堆战死;一次是东晋义熙三年(407)大夏赫连勃勃侵略南凉后撤退,南凉秃发傉檀追击,其臣焦朗建议追兵北渡媪围河,趋万斛堆“阻水结营,制其咽喉”,以逸待劳截击,最终因秃发傉檀没有听从焦朗建议,在阳武下峡被逆袭而遭败绩。事见《晋书》《资治通鉴》及《十六国春秋》等:

烈为秦州刺史,及凉州叛,烈屯于万斛堆,为虏所围,无援遇害。{2}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勃勃初僭号,求婚于秃发傉檀,傉檀弗许。勃勃怒,率骑二万伐之,自杨非至于支阳三百余里,杀伤万余人,驱掠二万七千口、牛马羊数十万而还。傉檀率众追之,其将焦朗谓傉檀曰:‘勃勃天姿雄骜,御军齐肃,未可轻也。今因抄掠之资,率思归之士,人自为战,难与争锋。不如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阻水结营,制其咽喉,百战百胜之术也。傉檀将贺连怒曰:‘勃勃以死亡之余,率乌合之众,犯顺结祸,幸有大功。今牛羊塞路,财宝若山,窘弊之余,人怀贪竞,不能督厉士众以抗我也。我以大军临之,必土崩鱼溃。今引军避之,示敌以弱。我众气锐,宜在速追。傉檀曰:‘吾追计决矣,敢谏者斩!勃勃闻而大喜,乃于阳武下陕凿凌埋车以塞路。傉檀遣善射者射之,中勃勃左臂。勃勃乃勒众逆击,大败之,追奔八十余里,杀伤万计,斩其大将十余人,以为京观,号‘髑髅台,还于岭北。”[1]

此后,其他史料里的万斛堆地名,咸来自此两事。

由于万斛堆位于丝绸之路北道咽喉,与两次重要事件相关,今人对此方位已不甚了了,异见迭出,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给出明确答案。

一 前人关于万斛堆方位的判断

最早给出万斛堆方位的是《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六月戊午,胡烈讨鲜卑秃髪树机能于万斛堆,兵败,被杀。”“万斛堆在温围水东北安定郡高平县界。”[2]温围水即媪围水。

此后,《明史·地理志》云:“宁夏中卫:元应理州,属宁夏府路。洪武三年,州废。永乐元年正月置卫。西有沙山,一名万斛堆。大河在南。又西南有温围水,流入大河。又有裴家川。”[3]

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2“沙山”条 :“卫西五十里,因积沙而成,或云即万斛堆。”[4]谓“或云”者,当时人已有这种说法,顾并未完全认可。

《明史》和《读史方舆纪要》这两条资料也是一些学者认为万斛堆乃宁夏中卫沙坡头的依据。

日本学者关尾史郎认为在今镇远县附近[5]。

刘满先生同意《读史方舆纪要》和《明史》的说法:“关于媪围县附近黄河上渡口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前引傉檀在追击勃勃时,其臣焦朗说:‘不如从媪围北渡, 趣万斛堆, 阻水结营,扼其咽喉,此百战百胜之术也。这里的‘媪围北渡当指媪围县城北黄河上的渡口, 其地在今景泰县五佛乡的沿寺村附近,河对岸是靖远县双龙乡的北城滩 (说详下文 )。所谓‘从媪围北渡, 趣万斛堆,不是说由此渡口渡河,而是由此渡口东北直奔万斛堆(今宁夏中卫县西的沙坡头),在万斛堆‘阻水为营,以‘扼其咽喉——截断勃勃东归夏国本营之路。”[6]

杨森翔撰《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宁夏卷》,认为万斛堆“即今宁夏中卫沙坡头”[7]。

从清代开始,已有万斛堆在今靖远县的观点。

《大清一统志》:“万斛堆在靖远县西。晋泰始六年,鲜卑树机能叛,秦州刺史胡烈讨之,至万斛堆被杀。胡三省通鉴注:堆在温围水东北。”[8]

地名辞典咸取《大清一统志》的观点。

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万斛堆:在甘肃靖远县西。晋泰始六年,鲜卑树机能叛,秦州刺史胡烈讨之,至万斛堆被杀。”[9]

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万斛堆,在今甘肃靖远县西。《晋书·武帝纪》:泰始六年(270),鲜卑秃髪树机能叛,‘秦州刺史胡烈击叛虏于万斛堆,力战,死之。即此。”[10]

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万斛堆,在今甘肃皋兰县东北黄河北岸。西晋泰始六年鲜卑树机能败杀秦州刺史胡烈于此。”[11]

戴均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万斛堆,约在今甘肃省皋兰县东北一带。《资治通鉴》:西晋泰始六年(270),‘胡烈讨鲜卑秃发树机能于万斛堆,兵败,被杀,即此。”[12]

魏晋贤:“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秃发树机能杀了凉州刺史胡烈的万斛堆,即位麦田山东北麓。”[13]

钱伯泉先生认为:“‘温围水即‘媪围水的异译,‘万斛堆在温围水东北,其地即今甘肃省靖远县北临近黄河的哈思堡。”[14]

刘再聪:胡三省注谓万斛堆“在媪围水东北”。“万斛堆后讹为乱古堆,今为论古村,位于哈思山北,论古村今位于吊沟古城东北,隔河相距不远”。[15]

《靖远史话》:“泰始六年(270)十月,胡烈领兵前去镇压,双方激战于今靖远县永新乡境内的万斛堆,晋军大败,胡烈被杀。”[16]

杨懿认为:“万斛堆位于今甘肃祖厉河支流北河河口,时属武威郡辖地,身为秦州刺史的胡烈会被围困于此,显然是追击‘西赴武威的起义军所致。”[17]

总括之,迄今,关于万斛堆究竟在何处,有三种意见:一是靖远县永新乡的论古,由乱古堆来,乱古堆又由万斛堆来;二是中卫的沙坡头;三是虽无具体地点,但大致方位在今靖远县境内,如万斛堆在“今宁夏中卫与甘肃靖远交界地区黄河北岸腾格里沙漠南缘”,今甘肃省皋兰县东北黄河北岸,今中国甘肃省皋兰县境内。不一而足。

有具体地点的两种意见靖远县永新乡的论古村(包括靖远的哈思堡)和中卫市的沙坡头。

二 万斛堆所处位置辨正

胡三省所谓“高平县界”,方位宽泛,难得其要领。历史上固原一带设高平县有两次:西汉时期初设高平县,治所在今固原{1},东汉末废,十六国时期复置,后改为高平镇,正光五年(524) 复为高平县。胡三省所谓,不知所指何代“高平县界”。

但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阳武下峡”,亦谓“阳武下峡在高平西,河水所经也”[18]。则胡三省认为两者距离相近。

《明史》所谓“西有沙山,一名万斛堆”者,时代既去西晋已远,修撰《明史》时,“万斛堆”地名在当地已不存,亦应为时人猜测,以为中卫西之沙坡头沙堆较多,附为“万斛堆”。顾祖禹亦是闻,置于疑似之间。

“万斛堆”之得名,显然来自于当地有数量较多的土堆,被时人以吉祥的粮堆名之,也包含了时人的丰收愿望。这点,观点不同者皆认同。中卫沙坡头有许多沙堆,无疑为万斛堆在沙坡头提供了最好的注脚。但“万斛堆”之名,出现于1700多年前,当时沙坡头一带有无沙堆尚在两可之间(沙堆形成和消失速度较快。笔者无相关地理气候变迁知识,无法回答),即便当时已有沙丘,但我们知道沙丘形状与粮食堆大不相似,以之附会“万斛堆”,甚不相类。

因此,“万斛堆”之“堆”,非为沙堆,应即坟堆。

魏晋贤先生对《明史》的观点进行了辩驳:“万斛堆,《明史·地理志》指为中卫以西之沙山即今沙坡头,实误,因万斛堆为盛產粮食之地名,后讹为乱古堆,清道光《兰州府志》还说‘裴家沟(即裴家川)以东之乱古堆、锁黄川一带……草木葱蔚,古渠塍畴尚在,塞人以小河套称之,可证。后以其名不雅,取其音近改为论古村,位哈斯山北,正是鹯阴县境,可知,胡注谓万斛堆在媪围水东北,但非安定郡高平县界。但他明指媪围水与万斛堆相近,则是颇值得注意的……顺便可以指出,《明史·地理志》谓中卫沙山为万斛堆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置万斛堆于麦田城之南,都是未对文献细予分析所致。”[19,20]

另,秦州刺史胡烈率兵至万斛堆驻扎(史料为“屯”,非为“追击”),若然万斛堆在沙坡头一带,需要判断胡烈率兵屯驻沙坡头一带的动机究竟为何?

今靖远永新乡,为丝绸之路北线乌兰路(从原州至会宁关渡乌兰津西向凉州捷径,亦即居延里程简E.P.T59:582所标示之路线)咽喉,树机能为河西鲜卑,叛乱后向东,威胁腹地,所以胡烈陈兵万斛堆,也是一次“制其咽喉”。胡烈其人籍贯为“临泾”(今镇原县),熟悉这一带地形交通,且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宿将,屯兵万斛堆者,正是扼其要害。只是由于援兵不至,树机能势大,也可能胡烈轻敌致败,但胡烈屯驻万斛堆,扼其当道咽喉,其战略举措无疑是正确的。

设若万斛堆为沙坡头,焦朗所设计“趋万斛堆”以伏击或截击,需要考定勃勃的撤退方向和目的地。勃勃通过阳武下峡,在鹯阴渡口(迭列逊)过河,傉檀的截击部队从哪儿经沙坡头就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一是傉檀的截击部队,北渡媪围河,沿巴丹吉林沙漠边沿,即今日大疙瘩、营盘水(温都尔勒图镇)、干塘、一碗泉、长流水才可经沙坡头,在某处“阻水结营,制其咽喉”。这样一来,就必须判断勃勃为何要去沙坡头、为何要过河。勃勃此时的老根据地在高平,焦朗所设计的截击必在勃勃撤退的必经之地。而勃勃若经大疙瘩、营盘水(温都尔勒图镇)、干塘、一碗泉、长流水撤退到岭北河曲一带(即鲁人勇所谓灵州至西域南线一段,即:灵州-中卫-营盘水-景泰县北岔口-红水-大靖-土门一线[21]),就不可能经过“阳武下峡”,不可能发生“阳武下峡”之战,焦朗所设计路线因道路迂曲,无法经沙坡头到某处阻击;其二,截击部队从乌兰津渡河,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原兴仁堡)折而向西北经沙坡头,在某处截击。若然,截击部队行进一段道路与勃勃的方向重合,显然不可能。若勃勃等沿传统丝路北道在兴仁镇折向北到宁夏同心一带,则追击部队得事先经沙坡头而到达阻水结营之处,那么,追击部队须北渡媪围,走营盘水、干塘,过黄河在某处截击,如此,则追击部队须在沙坡头附近渡河。这种可能性很小。营盘水、干塘一线属沙漠边沿,道路干旱无水,大部队很难通行。学者亦有是论[22]。还要考虑勃勃大军究竟要去哪里、在何咽喉处“阻水结营”。最重要的一点是,傉檀追击大军越过沙漠,脱离自己的管辖地域,深入敌方控制区域,劳师袭远,难以令人信服。

过去数年,笔者曾与多位学者数次前往永新考察;亦曾多次从景泰沿寺渡河经永新前往宁夏海原县西安州古城考察;返回则经打拉池、平川大桥到白银;也曾驾车从固原出发,沿传统古道而至海原行走过,可证严耕望先生所论过乌兰关或虎豹口(或迭列逊)前往固原的“乌兰关道路”及迭列逊(或虎豹口)道之畅行。

永新村位于哈斯山北麓冲积扇,村南山坡称为南峁梁,公路东西向穿村而过,从公路旁的断崖上去,是一片砂地,往南望去,一条小山岭迤逦北来,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封土肉眼能数16座(据说原为18座,后平田毁了2座,见图1)。而村北以下,据说还有许多大的封土。村民说,还有许多都在平田整地时被平掉了。在村边的沙地里,可以看到不少砖瓦残片和墓葬旁雕刻的石器(图2)。我们捡拾了数块样品,有一残瓦头,已看不出图样(图3);残瓦片或为布纹,或为绳纹、席纹(图4),皆与柳州城、杨崖湾古遗址暴露在外的陶片纹相似,应为汉代瓦残片。此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查史料,“乱古堆”一词最早出现在隆庆三年(1568)邑贡生高冠上书兵部尚书霍思齐《议设沿河堡屯要隘以省虚縻以消鲁患疏略》中。其文云“今鲁酋宾兔每年冬乘冰结,剽掠白草原、郭城驿等处”“宜于分水岭前后所在相度要隘,修筑堡屯”“矧乱古堆、裴家川一带,土地肥硗,旧有垦田,以沃灌之地募愿耕之夫,以防冬之财为经营之费,则国不废而边陲充。西安御备之军,可免往来之劳;固原防冬之兵,可省虚縻之廪”[29]。可知,至迟明隆庆时,万斛堆已转声为乱古堆了。

“乱古堆”可能又叫“沙古堆”。《兰州府志》:“沙古堆堡,在县北一百三十里。明嘉靖四年因山崖斩削成城,周一百六十丈,有隘口二处,边墙三十里。”[20]99

《白银古代史略》:“沙古堆堡(遗址在今靖远县永新乡永新村,民俗原称乱古堆)。在靖虏卫北130里。旧名‘乱古堆或‘万斛堆,为境内史书最早记述的地名之一。因永新村东山下小坪上有许多古塚,故名。东山山头有古城遗址,不知筑自何代,为‘万斛堆旧迹。”[30]

其山头的古城遗址,很可能就是《兰州府志》所记之沙古堆堡。

“多年后,终因风吹雨打,成堆的白骨逐年暴露荒野,事发一千多年以后的明清,不时有当地绅士呼吁:‘请将水流冲刷出的遗骸,捡殓入土,行善。”[31]

康熙《重纂靖远卫志》:“乱古堆在城北百三十里。冢近百,即古陵丘,时代莫考,半为所发。第筑堡时,误掘一冢,内有八卦攒顶,规度殊异。器皿、志石为当事者匿毁。余冢亦多被水冲,惟一禁掩,亦泽及枯骨之仁也。”[32]

“万斛堆”,字面意思应是当地有封土如同堆放的粮食一样,“万”者极言其多。而“乱古堆”,靖远、景泰一带方言,将地面凸起的土堆称为“骨堆”(或写作“古堆”),称坟苑为“乱葬岗”或“乱坟堆”“乱古堆”。因此,“乱古堆”正是对当地有众多古坟堆的表述。

古代名万斛堆,何以演变成后来的乱古堆,进而变成“论古”呢?经请教李正宇先生,先生谓这是古音“唇舌通转”现象(感谢李先生),并提示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有例。今查该书,其唇音“邦滂并明、非敷奉微”古代可转为舌音“端透定泥,知彻澄娘”。中古音唇音的“微母”,可转为舌音的“来母”。因此“万”可转“乱”{1}[33]。

可证,万斛堆后变为乱古堆,乃语音规律上的变化,而非讹传。

五 丝路北道乌兰路与万斛堆

公元270年秦州刺史胡烈为何选择屯驻在万斛堆与造反的鲜卑人对峙,焦朗为何替秃发傉檀设计“趋万斛堆”,万斛堆是否为丝路交通要隘,这都需要一一回答。

严耕望“考凉州东南至长安,有取兰州(今兰州)、取会州(今靖远、景泰间黄河东岸)两驿道,可谓南北道……《元和志》四〇‘凉州目云:‘东北至上都,取秦州路二千里,取皋兰路一千六十里。‘北为‘南之伪。取秦州路者,经兰(今兰州、皋兰)、临(今临洮)、渭(今陇西)、秦(今天水)、陇(今陇县)五州及凤翔府(今凤翔)至长安也。‘皋为‘乌之伪,里数亦夺误。乌兰路者,乌兰县置乌兰关,与会宁关西东对夹黄河,具舟五十待行旅,为西北极大津渡处,宜取路名也。”[34]

出原州沿乌兰路过乌兰津至媪围城,正是破城子里程简所记汉代丝绸之路官道。此路上之永新(即乱古堆、古万斛堆者),乃乌兰路必经之处。

无论从今沿寺渡、老湾渡,还是金坪渡过河东来进入靖远,或经永安堡、或经大庙顺旱沟南向,均须通过永新。因此,永新乃丝路北道乌兰路必经之处。

近代以来,多人研判原州至景泰间丝绸之路所行路线,均有阐述{2}。

由上揭明清人记述,可知永新一带不仅地处丝路当道,且早期农耕条件较好。这就解释了至少在西晋之前,此处生活的居民较多,因“冢近百”而被称为“万斛堆”,其葬埋时间当更早。根据里程简,“媪围”之前、高平之后的邮置名,因简残而不见,这里距媪围古城约为今70里左右,情理推之,很可能是汉代官道设邮置驿之处。此处荒冢累累,且封土高大,散布有汉代特征的绳纹、布文及席纹瓦片,汉代应是较为繁荣之所。从其坟墓封土规模较大分析,或为豪族盘踞之所,或为政府守卫要路,或为邮置之要害,因此,有数量较多、规模宏大的坟堆。正符合《后汉书》所谓“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地,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35]的原则。

严耕望先生指出:“凉州既可取乌兰关路通会州,且置驿,是必为大道。今当追究会州至长安最可能之大道。按会州向东南以次为原州、泾州、邠州……凉州既可取乌兰关道通会州,且置驿,会、原、泾、邠又为通长安之大道,则此乌兰关道亦当为通长安之大道可知也。”[34]348-349并举多例以说明。如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宇文泰西赴河陇置会州事,贺拔岳西至河曲事,除此外,还有汉武帝西巡逾陇,西临祖历而还事等[34]351。

因此,无论从鹯阴渡口(迭列逊渡口,即水泉乡陡城附近渡口)渡河,还是从乌兰津渡河,经打拉池、(宋)西安州到原州,这条路一直是北丝绸之路的大通道。该通道应在今杜家寨柯村(或贾寨柯)分道(或在海原县的兴仁堡分道):一道经今永新,亦即古万斛堆,到乌兰津;一道到水泉迭列逊渡口。而焦朗之所以建议傉檀北渡媪围河,从乌兰关渡黄河,可先期到达万斛堆以东,以逸待劳。因从阳武下峡到尾泉南向到迭列逊渡河,再到杜家寨柯(或贾寨柯,或兴仁堡),要远于从乌兰关渡河直趋万斛堆到杜家寨柯或贾寨柯(或兴仁堡)。笔者近年数次考察这一段路。从景泰县宽沟堡到兴泉堡、经中泉的尾泉,到靖远的吴家川,在古鹯阴渡口过河,再到贾寨柯,根据地图计算,直线距离大约为180—190公里;从寬沟堡,到五佛沿寺渡口过河,经永新到贾寨柯,直线距离约为156—166公里。显然,后者要比前者路程短。

刘再聪先生在其《居延里程简所记高平媪围间线路的考古学补证》一文中,根据各地古遗址及出土物,对高平至媪围间的驿置里程作了推论[36],将靖远的北滩、双龙、石门列为第七站区段。由高平到媪围走乌兰路为汉代置邮之官道无疑。但刘再聪认为是由三角城到索桥过河至媪围。我们认为应该经由永新至盐寺渡口。盐寺渡口河东台地上有北城滩唐城,严耕望认为即唐代会宁关,城外北城滩汉墓群曾出土东汉时期的釉陶灶、陶案、钟、博山炉、灰陶罐及五铢钱等随葬品{1},规格不低。在今仁和村内(发裕堡),村民建房时,也发现一些汉代墓葬,也出土有规格较高的釉陶,说明北城滩一带,汉代亦为繁忙渡口,居住人口不少,媪围之前的邮路应从这里通过。在渡口西今景泰县沿寺顶部,有古建筑遗迹,曾被火烧,周围散布汉代特征陶片,村民盖房时亦曾推出疑似汉代陶罐。因此,根据距离以及所处位置考虑,今永新很可能是媪围之前的另一个邮置处。

六 结 语

乱古堆乃万斛堆之音转,其故址位于今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永新村。其地处在丝绸之路北线高平至乌兰关的“乌兰路”之咽喉处,南凉焦朗之所以设计从乌兰路经万斛堆在乌兰路与鹯阴路交汇处截击赫连勃勃撤退大军,乃是从乌兰路要近于鹯阴路可先期到达截击处,可阻水结营,制其咽喉,达到截击的目的(图5)。

万斛堆是丝绸之路北线乌兰路上一个重要的地名,从其地荒冢累累、封土巨大,与媪围之间的距离分析,很可能就是居延里程简E.P.T59:582“媪围”前缺失的另一驿置处。

本文撰写过程及实地考察中,刘满先生、李并成、沈渭显、张启芮、张启荣及魏军刚、王蕾、史志林等一同考察和协助,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晋书:第130卷:赫连勃勃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4:3203-3204.

[2]司马光,等.资治通鉴:第3册:第9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6:2513.

[3]张廷玉,等.明史:第4册:第4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13.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第62卷:陕西十一[M].贺次君,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2961.

[5]关尾史郎.南凉统治下的汉族和少数民族[J].孙耀,李凭,译.西北民族研究,1992(1):131-136;关尾史郎.南涼政権(三九七—四一四)と徙民政策[J].史学杂志,1980,89(1).

[6]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二)[J].敦煌学辑刊,2005(4):102-146;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二)[M]//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107-108.

[7]杨森翔.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宁夏卷: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4:315.

[8]和珅,等.大清一统志:第198卷:兰州府[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465-466.

[9]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1052.

[10]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72.

[11]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61.

[12]戴均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206.

[13]魏晋贤.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18.

[14]钱伯泉.渥洼水天马史事辩正[J].甘肃社会科学,2006(3):126-132.

[15]刘再聪.媪围古城今何在?[J].丝绸之路,1997(1):45-46.

[16]杜树泽.靖远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11.

[17]杨懿,章义和.论“秦凉之变”的阶段性演进[J].历史教学问题,2016(2):106.

[18]司马光,等.资治通鉴:第4册:第10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6:3438.

[19]魏晋贤.媪围古城今何在?[M]//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130-132;

[20]陈士槙,等.(道光)兰州府志:地理志:上[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96.

[21]鲁人勇.灵州西域道考略[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固原师专学报》),1984(3):81-86.

[22]张多勇,于光建.西夏进入河西的“啰庞岭道”与啰庞岭监军司考察[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7(6):88-93.

[23]司马光,等.资治通鉴:第4册:第11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6:3523.

[24]司马光,等.资治通鉴:第4册:第11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6:3644.

[25]任继昉.释名汇校:第3卷[M].济南:齐鲁书社,2006:123.

[26]阮元.十三经注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355.

[27]班固.汉书:第1卷:高帝纪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2:40.

[28]司馬迁.史记:第2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12.

[29]李金财,等,校注.重纂靖远卫志:艺文志[M]//靖远旧志集校.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259.

[30]李金财.白银古代史略[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134.

[31]武优善.古道西风——丝绸之路文化探秘[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45.

[32]李金财,等,校注.重纂靖远卫志:第2卷:乐部[M]//靖远旧志集校.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49.

[33]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63-264.

[34]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43-344.

[35]范晔.后汉书:第88卷: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2931.

[36]刘再聪.居延里程简所记高平媪围间线路的考古学补证[J].吐鲁番学研究,2014(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