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为构建新时代教育评价体制机制,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 《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提出,要切实破除 “五唯”顽瘴痼疾,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就要求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提出的 “四个评价”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
“改进结果评价”不是说不要结果评价,而是纠正目前结果评价中出现的相关负面问题。比如,以前说高考 “一考定终身”,但教育部2020年年初推出 “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一定比例折合成考生最终成绩,综合考核学生的基础、特长以及发展潜力。“强化过程评价”指对评价对象的发展全程进行动态追踪,考查教育对象发展和成长过程的基本情况以及教育方在此过程中的教育作用。增值评价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教育评价方式,如何评价“增值”尚无明晰的评价体系,因此也处于探索之中。但就其核心来讲,主要是考查评价对象的纵向发展,淡化简单的横向比较。“健全综合评价”说明以前综合评价存在,只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其要义不仅指综合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还应该包括完善和改进第三方评价,破除单一维度的评价,尤其是政府主导的评价。可以说,增值评价是过程评价的具体体现,是改进结果评价的一种探索途径,体现的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强调的是教育方的 “投入产出比”;综合评价既融汇过程和结果评价,也协调政府和社会评价。“四个评价”整体上重视过程、强调增值,淡化功利目的,着力破解简单机械的 “五唯”评价。以上主要是从理论和认识层面来谈对 《总体方案》精神的理解。
如何以 《总体方案》为指导思想来落实教育评价,无疑将成为大家下一阶段思考的主要问题和探索构建新的评价机制的主要依据。笔者就高校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和个人工作体会,从学生、教师和高校等三个评价对象方面谈谈高等教育领域如何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的几点想法。
我们强调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为此还推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比如 “双万计划”以及稍早一些的 “课堂革命”等。实际上,自21世纪初教育部推行本科教学评估即是重视本科教学的显性体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评价,备受高校重视和社会关注。然而实际上,教学评估虽然强调课程、课堂、教材等培养过程中的基本评估,强调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但却不太考量不同高校之间培养对象基础、资金投入力度、师资队伍规模等具体差别,因此在社会上也引起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同等重要,完全不可偏废。2020年7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这也基本可以说明研究生教育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根基,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教育评价的重心必须聚焦人才培养,故而应着重考查培养对象在原有基础上成长、发展等过程的增值情况,以及适应社会岗位、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养成等。因此,教育评价至少要从两个维度去设计和考虑。一是注重培养基础。培养基础基本上等同于生源质量,对于不同的生源质量,要求的培养效果应该有所差异。“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应该是必然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生源质量与杰出校友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正比例关系。所以在评价指标设计时,生源质量与杰出校友不宜叠加,而且基础权重也不宜过大。更重要的是,培养基础是增值评价的前提条件,科学审视培养基础,增值评价才有基本依据。二是尊重学生个性,强调评价对象在德智体美劳前提下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的天赋、性格、兴趣不同,其成长的途径、空间和目标也应有所差异,单一的标准往往容易扼杀其天分和潜力。评价作为一种标准和尺度,往往很难照顾到个体。但教育本身又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过程,因此教育者应因材施教,教育评价也不可划定单一的成才标准,这在评价体系设计层面理应予以区别考虑。
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教师来说,影响最大的评价可能是职称评审与教授分级。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师德师风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意项:政治品德、个人品德和学术品德。在工作实践中,政治品德判断的标准容易被简化为是否碰触红线,因此评价中极易出现师德或满分或无分的两极分化现象,很难进行程度上的把握。个人品德碍于传统人情观念,又极易被淡化处理。即使是学术道德,何谓剽窃或学术不端,何谓学术失范,其界线也较为模糊。师德动辄“一票否决”,但在实际中往往难以合理处理。再比如,倡议教书育人的 “四个相统一”在具体考核中也比较难以把握,往往流于道德教育层面。况且,育人的成效往往要在数年后才能看到,又该如何量化考核?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当然,职称评审最大的诟病是“看期刊”“数篇篇”,忽视学科差异,但这不能简单地归罪于职能部门的懒政,其内外因有很多。获得教授职称后,大家关注最多的是教授分级问题。这不仅关系着教授的待遇,还关系着个人的荣誉。如何合理评价从而促进教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也关乎着学校事业的发展。但在实践中,却往往以标志性成果、重大项目、国家奖励等 “硬杠杠”确定教授职级,患上“五唯”之疾,对部分老师的情感造成伤害。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教师最为关注的职称评审来说,首先要进行分类评价。比如,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教学科研型等几个序列,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阶段性发展实际,合理设计不同序列的教师比例;然后根据不同序列的特点,突出考查教师序列要求,并根据学科差异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其次,科学评价科研成绩。职称评审不可能不看科研成果、论文、项目、获奖等,关键是如何看。代表作制、同行评议等都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规则。目前要求规范SCI论文指标使用,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也就需要进一步研判和处理好SCI论文与三类高质量论文的关系,解决 “唯”与 “使用”之间的矛盾。最后,破解 “软”评价难题。前面说过,师德师风、教学育人等 “软”指标在实践中比较难以考核,但要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育教学业绩,就需要集中大家智慧,制定可评判、可操作的评价体制。至于教授分级,主要是做好岗位聘期考核,利用在集思广益基础上形成的制度予以规范,不在考核时做 “好好先生”,不让制度约定的岗位要求缩水。这里以职称评审、教授分级等评价为例,说明校内其他评价都需要基于实际考量,设计好相应制度,激发教师开展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
对高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目前大家最看重的就是是否入选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四年一个周期的学科评估。原因何在?对高校来说,这一方面关乎社会声誉,而社会声誉关系着招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关乎发展空间,由于体制使然,我国高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但是目前,高校的评估考核对过程与增值重视不够,对办学特点和实际贡献重视不够。在肯定现行教育评价积极意义的同时,有必要根据“四个评价”精神予以修正完善。
增值评价既是推进高校服务国家、谋求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促其践行教育使命、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因此,教育评价必须充分考查评价高校的具体实际,在基于办学定位和国家布局要求的前提下,强调办学特色,重视过程增值,推进不同高校在各自领域提升质量,争创一流。因此,在对高校进行评价时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要突出特色。强调高校办学特色,尊重高校之间的差异,探索分类分层评价。比如,普通高校与职业技术高校不同,综合性大学与行业院校不同。同一类大学的差异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办学层次、生源质量、培养目标、队伍规模、平台建设、投入产出、区域经济发展等。个人认为,高校之间的差异首在办学定位与特色。不同的办学定位,评价的要求应该有所区别。举个例子,师范大学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卓越教师与未来教育家,应该与理工科高校培养院士等科技工作者的意义一样重大,不宜厚此薄彼。目前推进的 “双一流”建设虽然旨在推进高校在特色基础上高质量发展,但差异化评价不够突出。二要强调增值,着重评价办学质量的提升程度。增值评价不以结果为重点和唯一,而是强调 “输入”“输出”过程中的增量状况。因此,需要从纵向上科学评价高校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水平,以增值幅度衡量内涵发展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高校不断超越自我,推进高校多样性、差异化、高水平发展。
概括来说,我们要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教育评价体制机制改革,根据不同主体、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评价对象,以 “四个评价”为指导,在具体实践中科学设计相应的教育评价体系,使之充分发挥杠杆导向作用,推进教育事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