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云
(新疆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111-116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志愿服务精神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志愿服务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髓在于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体现了志愿者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道德品质。”[2]156-160高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其全面发展,同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行思想。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提供重要的理论渊源。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儒家 “仁爱”思想,体现了人们相互帮助、互敬互爱的人际关系。[3]35-37道家学派的“积德行善”思想,以及墨家学派中的“兼爱与义”思想,都体现了志愿服务精神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是网络世界的重要群体,不论是价值观,还是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这对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让三观尚未成熟的部分大学生受到了腐朽文化的侵蚀。志愿服务精神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互助”和“奉献”等核心精神,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群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志愿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者、传播者和践行者。”[4]88-90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价值取向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首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部分群体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这样的社会背景对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志愿服务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大学生在“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 )等志愿活动实践中,能够深入了解我国具体国情,提升自我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增强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是奉献精神,在不求物质和精神回报的情况下积极去为改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努力。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中,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能够积累学识和实践经验,为日后就业奠定能力基础。
首先,时代的变迁影响着我国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形中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注程度不高,这样的成长过程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打破大学生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学会多为他人思考,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其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学习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心理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更有部分大学生患上抑郁症和自闭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得到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能够很好地缓解心理疾病,不断突破自我、提高自我。
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在世博会,都可以看到大学生们充满活力的身影。大学生志愿者已经逐步成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重要力量,但是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仍存在部分问题。
志愿服务精神虽然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但部分大学生从未接触过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志愿服务精神更没有形成全面的认识。部分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自己无法达到。以“00后”为主要群体的大学生,他们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识更多来源于课堂和网络。大学生日常接触的环境主要以校园为主,而校园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使得他们与社会处于半脱节的状态。虽然大学生通过课堂和网络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导致许多人对志愿服务精神仅停留在“学习雷锋”“校园美化”和“走入敬老院”等活动形式,更有甚者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变相的免费劳动。这样的理解歪曲了志愿服务精神,使得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打击了大学生参与的热情。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在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方面形成系统性培养方案,也未将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纳入大学生日常课程中去,仅在部分思政理论课程中有所涉及,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精神知识的了解也是片面化和碎片化。部分任课教师对志愿服务精神知识储备有限,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无法深入,使有兴趣的学生无法进一步深入了解。没有系统和全面地学习,大学生群体对志愿服务精神无法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从而对志愿服务精神认知存在缺失。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内容过于陈旧。目前,大部分高校志愿服务精神内容与时代脱节,更没有将最新的优秀研究成果增添其中,这样无法刷新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知,难以形成正确的理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容多停留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运动会志愿者等层面。高校应引导学生多关注诸如金融知识宣讲、法律宣讲、反诈骗宣讲等新型志愿服务活动。考虑到日常生活中手机各类APP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到社区、到公园为老人进行安装、讲解,让更多的老人懂得新技术的发展。再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目前大学生志愿者主要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扶贫活动、环境保护、乡村支教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形式比较单一。随着互联网深刻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可以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满足大学生群体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多样性要求。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虽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相关企业也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依旧存在不足。首先,社会支持力度不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与我国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符合我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国家和社会虽然支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志愿活动上还提供物质和精神帮扶奖励,但是全社会整体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例如,大部分企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度并不高,尤其是在招聘、晋升层面重视不足。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大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考虑进录取的条件中,在招聘的规则中也没有出现相关规定。其次,社会提供的志愿服务项目不足。大学生群体主要生活在校园内,无法完全离开学校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而高校提供的志愿服务项目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志愿服务项目与大学生的新需求很难契合,造成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推进不顺畅。再次,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在社会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培育志愿服务精神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主流媒体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宣传的力度不足,宣传手段也需要进一步创新。此外,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活动不尽熟悉,宣传不到位,交流合作不顺畅,大学生无法及时获取志愿服务信息,不能够及时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精神培育。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根据“0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以及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在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路径。
首先,深化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知。一方面,高校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大学生群体深化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知,上好思政课,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大学生才能提高觉悟,提高认知水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自觉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理论知识运用到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用理论联系实践,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家国情怀,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自我的社会责任感。[5]12-14
其次,强化大学生服务技能的培训,让大学生具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能力。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志愿服务技能,这样才能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志愿服务技能主要包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与人打交道的沟通能力、志愿服务的办事技能和对待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等。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多种多样,志愿服务培训也应当多样化、多元化。例如乡村支教活动,要传播教育理念,培训教学技巧。这方面的培训要多以案例教学为主。又如西部计划活动,要及时宣传国家和地方关于西部的计划政策,提高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反诈骗宣讲,要及时总结各类骗术,尤其是最新骗术,让大学生理解透彻,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反诈骗宣传。
再次,要培养大学生互联网和新媒体志愿服务技能,让其能够通过网络、新媒体和视频进行反诈骗宣传、教育援助等,从而实现志愿服务形式的创新。要引导大学生学会发现网络志愿服务新需求,积极掌握网络志愿服务本领,学习新技能,从而开辟志愿服务新领域,更多地参与志愿服务实践。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将志愿服务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是当务之急。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学生素质教育处在更为重要的地位,高校在人才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高校思政课应当弘扬和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专业课应当融入志愿服务精神宣传,将志愿服务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高校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涉及志愿服务相关的专业课和选修课时,应优先安排有志愿服务经验的教师担任课堂教学。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其次,高校要营造志愿服务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志愿服务精神宣传方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高校进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校规校纪,让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大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在创新志愿服务宣传方式方面,可以通过新媒体借用APP和公众号定时推送有关志愿服务活动的消息;鼓励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维护校园正常的秩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为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再次,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三观建立的重要时期,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这对于大学生群体认识到自我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奖励。在物质方面,对达到志愿服务活动考核要求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也可以作为大学生评优选先以及评定奖助学金的重要参考。对于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可以出具相关证明,为其日后求职提供帮助。各高校可以尝试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奖项,并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颁发证书并书写颁奖词,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庄重的仪式,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应当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和社会条件,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首先,利用媒体资源大力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不同媒体的宣传各有其优势,在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点,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对在志愿服务领域做出贡献的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应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和理解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积极发挥家庭作用,进行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需要高校和家庭共同合作。家庭是个人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社会基本的组成单位。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社会应通过社区大力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促使融入志愿服务精神的良好家风形成。大学生群体通过父母带动从小培育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等的美好品质。再次,引导企业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招聘和晋升等层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优先录用有志愿服务实践经历的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要加强和高校的志愿服务合作,宣传好大学生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实践机会,给予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尚品德的形成贵在坚持。大学生群体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需要积极向道德模范学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自我的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提高自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