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制度对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

2020-03-15 14:00萍,李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评价教师

陈 萍,李 燕

(1.赣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遂川燕山中学 高三年级,江西 吉安 343900)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在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1]新高考将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其主要任务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高考改革试点工作于2014年首次在浙江和上海,随后在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进行,2019年,重庆、河北、广东等八省相继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迄今为止,全国共有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参加了此次新高考改革。

2018年初,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标”),此次高中英语新课标修订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用“核心素养”代替了以往的“三维目标”,并明确地阐述了英语核心素养的领域、相互关系,以及水平划分,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促进学科素养养成。[2]源于差异教学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等的分层走班制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它与传统固定班级的大班制教学有明显的区别,不再依据学生的各科总成绩进行分班,而是根据学生的各分科成绩组成班级,便于教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避免了“一刀切”,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英语的学习。这一次高考制度的变革及英语核心素养、分层走班制的提出都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了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高考制度这根指挥棒指引着高中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期适应新高考。

一、新高考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变化

此次外语高考制度改革,上海、浙江和广东是先驱和旗帜,他们引领全国高考英语改革的走向。高考外语改革具体体现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计分方式、考试时间和外语语种等五个方面:1.考试内容。主要体现在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听力测试和语言能力考查等考试题型上。2015年8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考试说明》提出了高考英语写作新题型: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两种形式在不同考次不定期交替使用。除了原有的应用文写作以外,2019年浙江高考卷还选用了读后续写,2019年上海春季高考题则采用了概要写作;听力测试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上海卷,大部分地区的试题仍然保持原有题型,给学生呈现问题和选项,而上海卷则与大学英语四、六级接轨,需要学生听对话和问题再作出选择;在语言能力考查题型上,上海卷除了原有的语法填空和完型填空外,删了短改错题型,增加了选词填空和翻译句子这类题型。2.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包括笔试部分和听说测试部分。统考笔试采用闭卷形式,听力部分的测试在与统考笔试逐步分离,听说测试部分采用人机对话形式。3.计分方式。以往的英语口试作为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测试,其分数仅作为相关专业的参考。广东卷从2015年高考开始,增加口语考试,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成绩按考生卷面成绩(满分60分)×0.25,四舍五入取整数后计入最终的高考英语成绩。4.考试时间。一年两考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每年的统考时间固定安排在6月份,但各个地区的另一次英语考试时间安排有所不同,如上海在1月,[3]浙江在10月等。5.外语语种。目前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除英语外,还增加了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高考。

外语高考制度的改革是顺势而为的举措,是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破冰之旅。以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一大批会做题、不会说的“哑巴英语”学习者,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外语作为一门交际用语,要回归其本质属性——工具性语言。改革最核心的应该是制度、内容及方式上的变革,[4]此次外语高考改革措施具体体现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计分方式、考试时间和外语语种,这将带来一系列的变化:1. 教学目标的变化。以往的“三维目标”转向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志愿填报方式由“院校”平行模式转变为“专业(类)+院校”模式或“院校+专业组”模式;2. 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往的教学内容侧重知识点的讲授和考察,重视考试成绩,轻技能培养,而今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新题型(读后续写、概要写作)和拓展课程;3. 教学组织的变化。大班制的教学不适合当前的因材施教,而分层走班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模式,其应运而生;4. 评价策略的变化。教学评价不再“唯分数论”,综合素质评价为主;5. 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往的高考制度深入人心,新高考制度必然引起学生、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大教育环境的变化。外语高考制度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将促使教育者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力求辅助学生实现英语工具化语言的本质属性要求。

二、新高考对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2017年版《新课标》与以往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同,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体系建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要素构成,就其关系而言,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四大要素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课程总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加强文化交流,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合作融合催化学习能力。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院校”平行模式转变为“专业(类)+院校”模式或“院校+专业组”模式。外语虽然作为一门统考科目,除了外语专业本身,极少院校将其作为一个主要参考指标,但未来在一些重点院校或专业仍然会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就要求学生对高校开设的专业有所了解。同时,学校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偏好适当地开设一些相关的拓展课程。目前几乎很少有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老师、父母也较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致于学生面临专业选择时无从下手。因而,针对学生的此类需求,高中学校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而不是班主任身兼数职,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社会需求和自己及相关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英语作为一门从小学到大学的必修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扮演何种角色有必要让学生了解。

(二)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以往的教学内容侧重英语知识点的传授,轻技能培养,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统一安排在同一教室上课,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只适用于一部分学生。从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来看,其改革精神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而,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转变传统的课程观,避免完全采用统一的教材,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设置一些适合当地学生的特色课程。英语新题型(读后续写、概要写作)的出现对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需要适应新的需求。裴娣娜认为学校课程设置要符合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特点。[5]各个学校积极探索新的课程体系。调查后发现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目标不科学、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完整、评价功利化和配套措施不完善。[6]针对这些问题,英语课程设置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探讨适合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结构,完善英语课程内容,革新英语课程评价,避免“唯分数论”,保证基本的英语配套设施,力求英语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发展需求。

目前的课程内容可分为以下四大类:衍生类、心理健康和人生规划类、传统文化类、技能类课程。衍生类课程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一些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兴趣爱好的英语课程,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任何课程的设置都需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才能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针对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英语学科未来就业及发展方向的指导,了解英语学科性质,科学合理地学习英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其语言知识和文化底蕴不能忽视,掌握基本知识点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英语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语言,听说读写技能的掌握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英语是用来交际的,英语课程的设置要重视技能的培养。

(三)对教学组织的影响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传统的大班制在一定时期有其优势,但随着教育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了。因而教学组织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与时俱进。分层走班制是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组织形式,其特征具体体现在“分层教学”和“走班”上。“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知识水平将学生划分为A、B、C层次,再进行差异化教学,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支架性教学。“走班”,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和教室固定,学生流动上课。“走班”打破了以往的“一刀切”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同时,“走班”也给学校的人员、时空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恰当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让分层走班制充分发挥其优势,辅助教学。

人员管理包括学生分层管理和教师管理。学生可依据学生测试成绩、心理测试(学习风格)、教师建议和学生自主选择等因素进行妥善分层。分层后,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日常管理和评价,传统班级的管理和评价方式不适合分层后的班级,可建立新的教师—学生互动系统。教师管理主要是解决教师资源短缺问题,多校教师资源共享、视频教学、构建教师交流平台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该问题。分层走班制导致班级不固定,学校教室空间有限,学校将面临教师、教室、课时三者如何协调安排的问题。解决学校空间安排的手段有扩建教学场地、探究排课策略、设置学生的课堂位置、固定其他硬件设置等。时间管理包括课时、学时和学期的安排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各试点学校积极探索,邓加富在浙江省青田中学试点时调整学期安排,将高一整个学年分为三段,9月~次年4月为第一学段,5~7月中旬为第二学段,8月中旬~10月为第三学段,每个学段中间均有假期,而进入高二、高三后,第一学段从11月开始,其他安排同高一,这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7]目前的分层走班教学主要是以数学和语文成绩为分层依据,比较少以英语成绩为分层标准,各个学校生源情况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对评价策略的影响

教学评价的“唯分数论”一直是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新高考改革打破了“唯分数论”的教学窠臼,促进了高中英语教学改革。[8]新高考制度颁布后,采用“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人才选拔。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建立标准健全、目标分层、多级评价、多元参与、学段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增强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等。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指出高考后不仅要公布成绩,还将向高校和学生提供成绩综合分析报告,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各试点学校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而真实性评价以其特有的内涵和本质回应了新高考的诉求。真实性评价是一种要求学生通过完成真实世界或模拟真实世界的任务来展示其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的运用能力的评价方式。[9]俎媛媛认为真实性评价不是特指某种具体的评价方法,而是一种评价范式或模式,通过给学生提供类似生活领域的真实任务,让学生展现其知识水平及综合应用能力。[10]将真实性评价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有利于教师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五)对教育环境的影响

教育环境主要体现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以往的高考制度深入人心,新高考制度必然引起学生、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大教育环境的变化。新高考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消除现有教育制度的弊端也是民众所望。社会给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是践行新高考制度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学校管理模式等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高考。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教师要了解“新高考”的政策,调整心态,迎接一切挑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然会受到新高考带来的四个具体变化的影响,其中,英语“一年两考”的社会化考试,考试机会增加,但其重要性完全没有下降,反而督促学生更努力学习英语。每年的高考都牵动千万学子和家长的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高考改革给家长带来一些困惑,如孩子该如何选课程和填志愿等,家长需要关注并了解新高考政策,以便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一些建议。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 教学目标本质化

虽然以往高中英语教学以三维目标为导向,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是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语法知识点的讲解和题海战术,一切英语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教学目标以应试为导向,凡是能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教学活动就开展,极少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因为高考“唯分数论”在一定程度上挫败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新高考“一年两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但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实属不易。

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英语在高考总成绩中的作用和权重日趋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英语学科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期,从三维目标过渡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适应当前新高考政策而提出来的,符合英语学科特性。英语教学目标日趋侧重英语的本质特征——工具化语言。以往的教学过程侧重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培养出一批只会做题不会讲英语的“好”学生。近些年,为了改变这种“哑巴英语”的现状,教学目标的制定越来越侧重于英语的交际功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分别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英语和汉语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语系,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日常英语学习和交际中,学生需要具有英语思维,才能融会贯通地学好用好英语,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掌握学习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丰富化

以往的教学内容重知识、轻技能。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以统一的教材为主,教学活动服务于高考。高中英语教学活动重语法知识点的讲解,极少开展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活动,大部分的听力活动就采用标准化的听力测试,以致于学生学完三年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不能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忽视了英语的本质特性——工具化语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巩固语法知识点,却极少花时间提升自己的听说技能。新高考的外语测试涵盖了听说测试,这就要求学校需加强学生的听说技能的培养。此外,教学内容应涵盖西方文化知识,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统一和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时代在更新,教材也需及时更新。因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各地区的英语情况各有不同,同一地区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及时更新统一的教科书和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统一的英语教科书可以包括基础课教材和拓展课教材,基础课教材强调给学生呈现一些英语相关的基础知识,并根据当前英语高考的新题型(概要写作、读后续写),加强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拓展性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思维品质。研发校本课程有利于根据地方差异,开发适合当地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李岩岩发现,在新高考改革下上海市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贴近生活实际,基础性课程注重真实的语言实践,而在听说读写译的拓展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选取学生关注的主题。[11]

(三)教学组织灵活化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的是大班制,大班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价值。固定的教室、人数、位置、授课模式等禁锢了课堂的活动方式,不适合当今的学生,学生个性化差异明显,原有的知识经验也各有不同,不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容易导致“一刀切”。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也只能适用于某一层次的学生,长此以往,高中英语教学就成了为某一部分学生服务的教育,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因而,探究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迫在眉睫。

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工具性语言,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模式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分层走班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进行整体性地分班,同一班级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差异较小,教师能更好地因材施教。蔡琼波发现在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中学实施了英语分层走班制教学后,重点班的学生可塑性强,平均分提升最迅速,其他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有所提升。[12]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分析学生的学习类型,针对不同的学生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既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双赢的结果。杨雨佳等学者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试点省份——浙江省,以杭州市的31所高中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高考改革新举措。调研发现杭州市的改革举措主要是调整英语授课课时、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举措实施后,达到了学生听力水平、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有所提高的效果。[13]

(四)教学评价多维化

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英语改革历经了多次变动,高考英语成绩由最初仅作为参考逐步到按总成绩的10%、30%……100%算,从中可以看出英语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直至全部算入总成绩。[14]学校教育也逐步以成绩为导向,学校对英语教师的评价以其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来评定优、良、合格,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逐渐忽视形成性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重考试成绩结果轻学习过程,以致于教学评价“唯成绩论”“唯升学论”。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文章中提出“高考是素质教育的正向指挥棒”,转变“唯成绩论”和“唯升学论”的观念。[15]

教学评价与教师的教学激情息息相关,合理的教学评价手段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教学评价的种类繁多,主要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诊断性评价,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前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合理调整教学活动,教学后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策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不能“唯分数论”,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严重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多鼓励学生,避免一些过于武断的语言评价学生。

(五)教学环境全局化

我国教育呈现东西、城乡地区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这将直接导致教育环境差异大。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经济越发达地区对教育越重视,反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就导致社会环境中的教育氛围差异大,家长对孩子是否受教育的态度不同,学生存在是否积极、主动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差异。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下还未实现绝对的公平公正,学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分配不均。

高考是关乎千万考生的重要考试,决定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因而,新高考改革政策颁发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解读和分析新高考政策。试点学校积极探讨适合新高考的改革策略,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提出“分层走班制”;在教学评价方法上,采用“真实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此次新高考改革逐步推广,稳步前进。面对试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如师资短缺、教室不足、走班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各试点学校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资源整合,探讨适合本校的解决方案。学校教师响应国家政策,研读和了解新高考的改革方案,研发校本课程,以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了解新高考政策,以免心理恐慌。家长是引领学生前进的生活导师,在面临新高考时辅助学生了解政策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三、结语

新高考改革是针对现有的教育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探索新解决方法的重要举措。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英语教学的改革也在逐步完善。“一年两考”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现状,给予学生更公平、更公正的考试制度;“分层走班制”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来进行分班,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更能保障教学效果。科学的教学目标将重视英语的本质特征,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用于交流;丰富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保障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评价教师
最美教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读英语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