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贤德观及其传播价值新论

2020-03-15 09:20管国兴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世俗圣人老子

管国兴,祝 涛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江苏 常州,213200)

引言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曾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6页,第三章)①本文所引《道德经》原文,见饶尚宽译注的《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版),只标所在页码或章数。下同。其所提“不尚贤”的观点,常使人误以为老子在批判道德、鄙弃贤良,倡导愚民思想,学界早期也认为“老子反对当时流行的尚贤主张,反对新事物。他主张愚民,认为人民的头脑越简单越便于被统治。”[1]孙以楷先生发现,后人往往把老子的“不尚贤”误解为反对“贤”,并认为老子是非道德主义者、弃智主义者、不重视知识和人才的人。[2]其实,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后不难得知,老子并非是寡仁弃智、鼓励愚民的阴谋家,而是见识高远、仁民爱物的大智大德之人,这也正是《老子》又名《道德经》的深义。陈鼓应先生曾分析道,老子将经验世界的许多概念用上,然后一一否定它们的适当性……由此反显“道”的深微诡秘。[3]

正如老子所言“返者道之动”(《第四十章》),洞悉宇宙大道的老子十分擅长“反其道而行之”,也经常喜欢说反话。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老子》的首章,其开篇名言即是:“道,可道,非常道。”(第1页,第一章)他在此以遮诠②遮诠式,即从反面做否定之表述,排除对象不具有之属性,以诠释事物之义。见宋君波.关于“道”与“德”的新认知[J].人文天下,2017(05):30.而非直诠的方式,对“道”这个宇宙本体做出简洁高明、发人深省的描述。总之,在看似绝仁弃义不尚贤的《老子》文本中,其实处处蕴含着老子希圣倡贤、尊道贵德的思想,而且其关于贤德的见解非常睿智,不仅超越了世俗谛而且更注重胜义谛。鉴于此,本文结合纵向梳理、横向比较等方法,力图对《老子》的贤德观予以发微掘隐,进而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启迪意义和传播价值。

1 道法自然之玄与为而弗恃之德

1.1 《老子》道法自然观

由于贤德观属于人生观、心性论的范畴,因而在探究《老子》贤德观的过程中,首先须明晰其更为基本的宇宙道体观或世界本体论。众所周知,《老子》又名《道德经》,在《老子》看来,宇宙万物的本源为“道”。正如大多数学者所言:“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4]“‘道’在老子中出现七十多次……是万物的终极依据。”[5]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75页,第五十一章)可以说,因为道生成万物,德滋养万物,环境使万物生长发展,形势令万物有所成就,所以万物应通过“尊道贵德”等方法来促成生命质量的提升。

老子在提出道为本源的宇宙道体观后,进而构建出气化万物的世界生成图景。周耿指出:“老子的万物生成论可以概括为‘道生、物形’论:道支配某种物质生成万物。老子后学多把‘物’解释为‘气’,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道、气生物论。”[6]这类观点其实根源于老子对世界生成论的经典断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62页,第四十二章)在老子看来,身为万物本根的“道”,是蕴含在万物里的一种普遍性存在,在它化生万物的过程中,其内在结构和基本规律是阴阳二气的交织融和。

有学者指出,构成人和世界万物的材料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阴阳之气……生命的生成、展开、死亡,可以看做是“阴阳之气”遵循天地自然之道的自然运演。[7]在道生德畜、气化万物的过程中,由于道无形无名、气无象无状,因而道生万物的过程显得非常隐秘。因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道所化生的万物却有形象,所以道生万物展现出无中生有、玄妙莫测等特点。虽然它显得隐秘玄妙,但在道所化生的有形万物中,老子认为天、地、人、王这四种值得特别关注,因为他们充分彰显了生命之道和谐展开的元法则——循“道”法“自然”。

1.2 生而不有蕴玄德

对于无象之道化生有形万物的内在机理,老子曾以天、地、人、王这四物为例做过简要阐述。他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44页,第二十五章)而且老子认为,虽然“道”既是天地万物得以生成的始基或本根,又是范导阴阳之气促成万物生长发展的基本法则,但它不会居功自傲。在他看来:“只有无为,只有无执,才会成就一切。”[4]正因如此,他指出:“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59页,第三十四章)正因为功成不居的道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这说明化生万物的道,具有生而不有的玄德。对此玄德,老子曾予以多次强调: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60页)

玄德,一方面意味着在无象之道化生有形万物的过程中,具有无中生有的神奇玄妙性;另一方面意味着,道生万物后其功成不居的高洁品德,远远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能力和效仿范围。在今人看来,道法自然冥化万物、生而不有默养万物的玄德,的确相当令人费解。为了充分理解玄德,我们有必要在纵向梳理中细致体味老子的思想精髓,并横向参照其它古圣先贤的观点,全面深入地分析其妙义。解析字义可知,玄的本义为深黑色,这种颜色具备隐晦模糊性,于是玄字蕴含有深奥、奇妙、幽远等意思。在中华文化中,周易的象数能充分解释《道德经》的“玄妙”“众妙之门”,若不用象数,很难解释出《道德经》中的“玄妙”究竟妙在何处。

在周易的象数中,道生万物的玄妙宇宙图景,被《河图》做出了高明的描述,东西南北等空间和春夏秋冬等时间都在《河图》中有清晰的表现。另外,阴阳、五行、八卦等玄妙的道理,在《洛书》中也有很全面的彰显。无论是《河图》还是《洛书》,其图像里最中心的数字都是“五”,令人惊异的是,易学“中五”的概念在老子《道德经》中也备受重视,其第二十五章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37页)在老子看来,自然、道、天、地、人这五个元素,构成了宇宙图景的基本模型。中国古人曾以“脬豆”来描绘宇宙,因充气而虚空的“脬”犹如宇宙天地,豆粒在“脬”中滚动就如同人在天地间活动。可见,将周易象数与老子思想予以横向比较后,人们能更加直观地理解“玄”“玄妙”“玄德”等概念。

2 德法天地之智与希圣成贤之慧

通过细致探究《老子》的道体观、本体论后,人们不难发觉老子对道高度推崇。他认为道是宇宙本源,不仅为万物之母,而且具备深邃幽远、精微神奇的玄德。对于德,庄子曾指出:“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9],周易曾强调道:“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10]庄子还认为:“德者,成和之修也。”(《庄子·德充符》)[11]由于道不仅化生出万物,而且还冲气以为和,因此这个过程展现出丰富的德性。基于此,对道和德及其二者间的关系,老子在《道德经》里有过大量的讨论,“德”在其中出现了近四十次,“道”更出现了七十多次。正如曹峰所言:《老子》的生成论可以分为“生”论和“成”论两个序列。老子不仅关注万物的发生,同样关注万物的成长。“道”和“德”在生成论中分别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12]

老子指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61页,第三十四章)陈鼓应先生认为,从此句可以略窥道和德之间的关系:“一、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显现它的功能。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称为德。二、一切物都由道所形成,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亦即表现它的德。”[13]考察道生德蓄、气化万物的过程可知:道是万物得以生的本体性根源,德是万物有所成的具体性因缘,无形之道是具体之德的内在实质,各种德是大道的外在显现。郑开曾指出:参考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可知,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隐含了“生”与“成”两个方面。[14]《文子》认为:“道是德的理论依据,德是道的表现形式……二者之间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25]由于德跟道关系密切,正如朱熹所言:“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6],因此中国哲学主张人们尊道贵德。至于如何做到尊道贵德?老子早已为世人提供了自己的诸多思考。

2.1 法天象地明道悟德

由于“道”和“德”共同构成万物生成的根源和依据,无形之道使万物得以生,具体之德令万物有所成,因而在大道化生万物时,万物都秉承大道形成自身的德性。正如张岱年所言:“德是一物所得于道者。德是分,道是全。一物所得于道者以成其体者为德。德实即是一物之本性。”[17]老子对道和德高度重视,并展开过大量论述,他使人明白,相比于“道”而言,“德”更容易被人感知。“道”与“德”呈现为“一”与“多”“分”与“总”的关系……“德”兼含万物生成之普遍潜质和具体个物之现实特性双重含义。[18]显然,道生万物的过程,意味着它在万物诞生时,分别使万物被赋予了其应有的各种德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并且为社会民众的尊道贵德实践提供了重要启迪。由于在道所生的宇宙万物中,天、地、人、王是域中四大,因而天、地、人、王之德也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于是,民众在贵德活动中,要观天之道、法天之德。关于天道的特点,老子曾有精辟的分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197页)他认为天之道非常高明,善于“维护自然万物之间的均衡、稳定以及协调状态”[19]。按照老子的说法,化生万物的大道,拥有生而不有的玄德,由于擅长效法大道的天,与大道最为相近,因此天道也具备玄德,中国哲学对此曾有天玄地黄的明确说法。

在老子看来,与大道类似,天道也十分玄妙难知,其玄德也非常深奥莫测。他认为天之玄德属于上德,这种上德与道的玄德具有类似的特质,即无为而无不为。其具体表现是:“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第163页)这也正如孔子对天道的经典论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20]由于天虽然什么都未说未做,但四季可循序运行,万物能生长不息,因此老子赞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尽管这种上德如此玄妙深奥,但民众还是应努力悟天之道、效天之德。对此,周易的乾卦思想认为:天道运行周而复始,乾健之德永无止息,君子应师法天道,自立自强,进而效仿天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老子主张民众在贵德活动中,也需效法地德。正如周易《系辞》所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21]在易学看来,天、地、人三才里,人居于中间,上有天下有地。而且由于在道所化生的天地万物中,人是万物之最灵,因此人类应积极致力于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上观法于天的难点在于观天明道,领略其不言而善应、自强不息等玄德;下取法于地的重点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体悟其上善若水、处下守柔、谦逊利物等恒常不变的美德。

细致解读老子的《道德经》可知,宇宙万有因道生、德畜、物形、势成之后,某物便被道赋予了某物应有之德。比较明显的是,天有天之德,地有地之德。天因法道而距道最近,所以天与道相似拥有玄德,天之德也称为上德;由于法天之地万古长存恒常不灭,因而地之德可称为常德。老子为了使人更直观地理解地德、常德,他极为高明的以水这种大地之物为例,对地之常德予以睿智的剖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第18页)很明显,老子认为大地之水具备接近于道的优良品质,“善于施利给万物但却不与万物相争,这符合道的原则。”[22]

众所周知,对于人来说,大地之水所具“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29页)这些常德,非常容易被人效仿。“居善地”说的是要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心善渊”说的是心灵要清澈明净、纯洁高尚;“与善仁”说的是要以仁爱之心相处、善利万物;“言善信”说的要实事求是、讲信用;“正善治”说的是管理要走正路;“事善能”说的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动善时”说的是要善于把握时机、有形不固。[37]可以说,老子《道德经》之所以经常结合现实生活,运用风云水木举例,就是想引导世人在尊道贵德的同时,能够法天象地明道悟德,并期待民众形成德法天地的精妙智慧。

2.2 修身成贤建德立功

老子除了希望世人外师造化效法天地以便增长智慧福德外,还建议世人希圣成贤从而修身建德立功。老子认为,在道生、德畜、物形、势成的过程中,不仅有天、地生成,而且还有人类不断降生。因为在人类群体中,有圣、贤、凡、愚之分,所以普通民众若要尊道贵德,在法天象地之外,还需向道德卓越之人积极学习。在老子看来,当时的社会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百姓失所、秩序混乱。虽然人类都是由道所生,但众人所具之德差异很大,有的人对道德很珍视,德性很好,有的人则截然不同。对此,老子曾指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第75页)“上德”即真正崇尚“德”的人……“下德”即不崇尚“德”的人。[24]

细致分析老子的德性观可知:真正崇尚“德”的人,他崇尚的是以“道”为根基的本源之德,而不是世俗之德,例如某种具体的德目——仁、义、礼等。[25]如果说世俗之德作为具体的德目是“有”,可以表现出来……而本源之德则无固定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与“道”合一。[26]因为“上德”之人是善于法天象地,接近道法自然真谛的人,他为而不恃,不刻意去表现自己的美德,以致其内在德性几乎未曾通过外在形式显露出来,所以老子强调:“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第93页)在老子看来,他所肯定的“上德”须契合大道为而不恃的根本宗旨,否则便沦为“失道”的“下德”。“下德”实际上不算是道德,其本质为世俗社会为了挽救日下的世风所设置的强制性伦理规范。

可见,与道相合的“上德”体现为不固守世俗之德的表相,不以有德自居(上德不德)……下德则表现为固守、执着于德之表相与外在规范,以有德者自居。[27]与“上德”契合大道、为而不恃的特质不同,“下德”是“求而得之”“为而成之”的,属于“有为”……所以说“下德”“是以无德”。[28]正因目睹当时社会的这种颠倒乱象,老子才呼吁:“不尚贤,使民不争……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第116页)在此值得注意的妙义大体有两方面,其一,老子强调的是“不尚贤”,而非“尚不贤”。其二,纵深梳理《道德经》的思想可知,对于老子所说的“不尚贤”,世人须结合世俗谛、胜义谛这两大层面进行正确解悟。

从世俗谛来看,老子确实主张“不尚贤”,其缘由在于他发现倡导世俗贤德会引发大弊。“为了鼓励人们行德,提倡低层次的、交换式的世俗美德,而这一提倡带来的负面结果是:人们为了换取名利,纷纷表现为‘有德’。”[29]只执着于“德”的形式,而不注重内涵……这种方式是对大道的远离。[30]正因如此,老子反对世俗的贤德,并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第38页)从胜义谛来看,老子其实从更高远的视角对“尚贤”予以了赞扬和倡导。他主张世人努力学习圣者、王者的贤德,而非世俗的贤德,因为在他看来,为而不争的内圣外王之士,法天象地明道悟德的佼佼者,值得民众以之为楷模,所以他建议世人希圣成贤从而修身建德立功。

老子所崇之胜义谛的“贤德”是圣贤之德,它与普罗大众所强调的仁义礼智等世俗谛“贤德”有很大不同。后世儒者强调仁义礼智,导人向善,这在老子看来也就意味着社会中存在着不仁不义不礼不智……因此教导百姓改恶迁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中的不仁不义现象。[31]正因如此,老子主张民众摒弃下德,效法天地、圣贤的不仁之大德,他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12页)这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说:“道德法律,其为物虽殊……然则既有道德法律,其社会即非纯善之社会矣。”[32]结合《周易》等经典的理论可知,老子反对人为的世俗贤德,他认为真正的盛大贤德不能刻意为之,而应具备“百姓日用而不知……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33]的特质。

张华勇认为:“当善恶不为人们所认识的时候,也就是善与恶不再存于社会之中的状况。天道流行于其中而百姓并不知,然而这仍是要教化的。”[34]可见肯定的是,老子不管是说“圣人不仁”“上德不德”,还是提倡“不尚贤”,他都是在胜义谛层面说的。由于其深义都是反对世俗层面人为刻意的仁德、贤德,他认为真正的盛大贤德应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他指出“上德若谷……建德若偷。”(第85页)在老子看来,世俗贤德是下德,亟需升华为上德、玄德,其具体做法为师法天地、效仿圣贤、明道悟德、修身建德。白晋荣等人指出:将“玄德”“天德”落实于人生和社会,依照其根本原则来完善自身之德性……这样,与道合一的形而上之“玄德”“天德”便在社会人生层面得以具体展开。[35]

为了鼓励民众通过希贤希圣、修德建德实现丰功伟绩,老子曾留下教诫:“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106页)老子之所以要鼓励民众希贤希圣、修身建德、立功济世,主要是因为他深知德行并进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通过“独善其身”成就圣人之“德”,仅仅是“尊道贵德”的指向之一,在根本上应重在以自然之道化育人生之道,实现“内圣外王”的生命意义展开和人生价值出场。[36]正如孟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章句下》)[37]“中国哲学的哪家哪派,都重视‘内圣外王之道’。”[38]它使民众深知,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修身立德、学至圣贤以成已;人生的重要方向,在于化德为行、建功立业以利人。它使民众深知:“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修身立德、学至圣贤以成已。”“人生的重要方向,在于化德为行、建功立业以利人。”[39]

3 功成弗居之秘与激流勇退之谛

深入解析《老子》的道体论、贤德观可知,因为他深明道之玄德自然而无为、天之上德不言而善应,地之常德处下而不争,所以基于胜义谛层面,老子通过“不尚贤”等迥异世俗的口号,提倡民众摒弃世俗的下德,进而法天象地、仿圣效贤,以修身建德、立功济世等活动成就常德、上德乃至玄德。由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第137页),因而老子在鼓励世人建德立功的同时,还着重强调功成弗居,主张激流勇退,并为世人留下无身有事的高明智慧。

3.1 秘传不言之教,功成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提出“不尚贤”的根本缘由在于,他想引导世人谨记道法自然,将世俗强制性伦理规范之类的下德升华为上德、玄德,进而与道返合。在他看来,无形无象的道,养育着人类而不直接地支配人类,养护着人类而不直接地主宰人类,这就是道的至善本性的伟大显现,即玄德。[40]仁义礼智等世俗的下德需要重新构建,人们在建德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先学习圣贤之德,再迈向地德常德,再趋近天道上德,最后返合于大道玄德。

由于在人类群体中,内圣外王的贤德之士,对天地大道的领悟最深,因而他们非常值得世人效仿学习。尤其是对于圣人,老子确实特别重视,《道德经》中涉及圣人的语词共四十九见。③《老子》中,“圣人”一词凡二十五见,“我”“吾”一类主词凡二十四见。见尹振环.《帛书老子与老子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百姓”5见,“众人”4见。[41]直接论及圣人的内容约370字,占总篇幅的22%。[42]至于如何向圣人学习?老子也为世人做出了清晰的指导。首先,老子为民众揭示了圣贤之士的诸多特征,使民众拥有了识别圣人的方法。老子指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第99页)老子认为圣人的特质为:“浑厚真朴,以善心去对待任何人,无论是善与不善;以诚心去对待所有的人,无论守信与不守信的人。”[43]

其次,老子对圣人的一些德性做出了强调,令民众明白自己应重点向圣人学习哪些品质。作为道家最高理想人物的圣人,肯定与儒家所强调圣人不同……老子的圣人就是有道的人,得道的人。[44]理解《老子》中的圣人,应与其哲学体系中道、德、天、地等范畴联系起来。圣人是有道者、有德者,并能法天地。[45]老子认为,圣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向天地之道学习的结果。正因如此,圣人效法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的理念,视百姓为刍狗,不以妄为去干扰百姓。圣人无为的内在表现应为好静、无欲;外在表现应为不言……从人民的本性与自身需求出发,顺应本性就可以达到其本然、理想及最佳的状态。[46]基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老子倡导“圣人之治”,其治世方法的精髓便是:

“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第175页)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93页)

再次,由于圣人好静不言,因而老子还特意为民众剖析出圣人功成不居的奥秘。他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86页)在法天象地的过程中,圣人积极效仿大道化生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却不居功自傲,统领万物却不加以宰制的玄德。于是,圣人带领百姓创造所需之物但不据为己有,为民办事但不自恃有恩,功成名就但不居功自矜。领导者这样做会不会抹杀自己的功劳呢?老子认为不会,恰恰是不居功,领导者的功业才会永存。[47]对此,他强调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48页)总之对于民众来说:秉持圣人之德,贵在以圣人的“超世间性”之心来发现并融合生命价值之德,进而构成每一个人思考人生并赋予生命意义的重要进路……在法天贵真、内圣外王的对象性活动中实现“与道合一”的心性之德。[48]

3.2 契合无我之德,名遂身退消融我执

老子虽然鼓励世人法天象地、仿圣效贤、建德立功,但他更关注的是教人功成弗居、事遂身退,此中蕴含非常丰富的智慧与妙谛,在当今时代极具传播价值和启迪意义。首先,功成弗居、事遂身退的本质是一种兼具慈悲和智慧的无我型贤德,它与老子所倡上善若水、利物不争的德性相当契合。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105页)所谓“不争”,意在使人不要争名夺利而悠然自得。效法自然,如流水一般顺势而为,做到为而不争。[49]在老子哲学中,圣人悟道明德、常人修身建德的过程,本质为积善成德返合于道的过程。向大“道”的回归,需要的是“虚”“静”“柔弱”“不争”“寡欲”等方式来实现。[50]于是,老子呼吁人们少私寡欲,像水那样处下谦逊、利物不争。

其次,老子教人功成弗居、事遂身退的原因还在于,他深知大道运行永无止息,宇宙万物迁流不居,所以他主张任何时候都不能固守不变。正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17页)老子指出,由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天地都不能长久不变,因此世人即使建德立功,也应做到功成弗居、事遂身退,否则,就会变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第172页)在警示固守不变的弊端后,老子更是对执着名利贪得无厌的现象予以批判。在老子看来,社会上的一切纷争,都源于“不知足”……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不殆”。老子认为天道“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的品格,也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具体体现。[51]世人唯有以天道为准则,谨记天道无亲和世事无常,才能真正地名垂青史。

再次,功成弗居的行为,是圣人为而不争的一大美德,事遂身退的做法,是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一种高明智慧。世俗民众在建功立业后大多会沉湎于名利,甚至会争名夺利,圣人却善于淡泊名利。对此,庄子曾说道:“名也者,相轧者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52]在庄子看来,名利和智巧,看似是好东西,但其本质是能伤害生命的“凶器”。诚然,争名夺利的行为,就如同刀口舔蜜的做法,那些为名利而奋不顾身者,往往成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倒置之民”。[53]

正因发觉执着于功业名利必定使人反受其害,所以圣人为而不争,功成之后事遂身退,努力使自己保持处下谦逊的常德,趋近为而不恃的玄德。于是老子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第75页)他建议世人,虽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虽深知光亮,却安于暗昧;虽深知荣耀,却安于卑辱。只有这样,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失。[54]而且对于身和事、人生和名利的关系,老子更是明确教诫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又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第138页)结合佛学来看,道所生的万物皆是众缘和合,由于人的生命有时限,任何功业名利都不可能永远属于“我”,因此人生在世不能对名利过于执着,而应谨记无常、无我,将我所、我执适度消融。

众所周知,追求功名富贵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过于追求物、名、利,则往往会背本趋末,导致心态失衡而迷失人生的方向。[55]对此,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86页)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这更有利于保全天年,正如欧阳修所言:“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56]

结语

法天象地、明道悟德的老子,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大智者和大圣人,为了引导世人修持建立起为而弗恃的“玄德”,返合复归于深微诡秘的“大道”,他经常藉由否定经验概念超越经验现象,使人以楔去楔能所俱泯,进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尤为典型的是,他在《道德经》中,反对世俗依据仁义礼智选贤任能的做法,提议不尚贤,以便激励民众超越世俗的下德,像圣人那样建构真正的贤德,逐渐契入常德、上德、玄德。圣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向天地之道学习的结果,通过不断地学习自然的道德精神……百姓之中可以产生贤才,贤才进而可以成为圣人。因此,若说老子的思想是否定尚贤,想实行愚民政策,是不符合他的哲学思考的。

对于老子的“不尚贤”,詹石窗先生在《老子道德经通解》中解释道:“不要特别推重与标榜才干杰出的人,以免让人去争相谋取虚名与禄位。”[57]细致探究老子贤德观的本质可知,他扬弃世俗谛,关注胜义谛,看似经常绝仁弃义、厌智恶贤,实则处处希圣倡贤、尊道贵德。“不尚贤”的深义为“不突出贤才”“不标榜贤才”……“让贤才顺其自然地发挥他的作用”……可见老子并不反对“尚贤”,也绝非是“尚不贤”,而是提醒统治者,过分突出贤才及其名利会滋生人的利欲之心,导致世人不择手段去争贤,引发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最终背离“尚贤”的初衷。比起墨子的“尚贤”“修身”[58],老子的“不尚贤”表现出了对人性恶的洞察与防范,更具哲学思维的深度与智慧。老子的“不尚贤”是“无为而为”的“尚贤”,是“自然而然”的“尚贤”,是“为而不争”的“尚贤”,是“尚贤”的最高境界。[59]

当今时代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视人才的“尚贤”时代,但是也存在“过度尚贤”的问题,并干扰到家庭教育、企业管理、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对现代企业核心理念的确立……管理境界的提升、人才制度的合理与完善,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老子道论和贤德观所蕴含的无为、自然等思想,谦卑、不争等品质,无不具有丰富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60]由于老子偏好遮诠而非直诠,关于其贤德观的微言大义,一直难为人知,甚至多遭误解,因而有必要在此新媒体时代,广泛传播老子贤德观的精髓,以便更好地启发民众的智慧,涵养世人的德行。

猜你喜欢
世俗圣人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不愿向世俗投降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智者老子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的力量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