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壮语部分受汉文化影响的民俗和宗教词语

2020-03-15 08:07陆淼焱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靖西壮语借词

陆淼焱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词语中往往保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将通过对靖西壮语中两个民俗词语的讨论,证明相关民俗受到了汉文化影响;文章还将分析道教用语和佛教用语中汉语借词的时间层次,以此印证道教和佛教对壮族文化的影响存在时间的先后。靖西壮语中古汉语借词主要是唐宋及唐宋之后借入[1]247,官话借词应该主要是20 世纪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借入。借入时代的差异,既使它们体现出不同的语音特点,也使它们蕴含了不同的历史层次。

一、phjau¹ʔei¹和saːu ⁵tsi ⁵

phjau¹ʔei¹和saːu ⁵tsi ⁵都是靖西壮族年节的供奉神袛和先人的仪式,供奉时都要焚化纸制贡品。以下分别进行讨论。

(一)phjau¹ʔei¹

phjau¹ʔei¹是靖西壮族过“七月十四”节时供奉神袛和先人的仪式。做法是以水煮的整只鸭子和一大块带皮、肥瘦皆有的水煮猪肉,以及酒水向神袛和先人上供,烧香燃烛,然后把纸制的各类贡品烧化,敬献给各类神袛和逝去的先人。焚化的贡品一般包括纸制衣服和纸钱,纸折的金元宝、银元宝。

“七月十四”是壮族传统节日,也称“七月半”“中元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及前后两三天。传统认为,在壮族的一系列节日中,“七月十四”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以前,“七月十四”是外出的壮族人必定返家参与的节日,重要程度堪比如今的春节。因文献缺乏,难以考证壮族“七月十四”起源于何时,但“七月十四”的一些习俗说明其起源甚早。壮族民间传说,人死后变成鬼,都要到阴间去,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回到人间探望亲人。而无家无亲的孤魂野鬼只能在荒野上游荡,在这个时段,人们不能在外闲逛,免得被“野鬼”拉去做替身。这些传说实际上体现了壮族居住地域的特点: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农历七月正值雨季,易有溺水事故发生;“野鬼”之说,其实是为了告诫人们尤其是莽撞的青少年不要到山溪、河流附近玩耍,不要游水,以免发生意外。壮族自古居住在这样的地域,由此产生这样的习俗,可以想见这个节日起源一定不晚。

壮族地区中元节、“七月十四”“七月半”、盂兰盆节、鬼节等的由来及融合,已有资料做了详尽分析,在此不赘。而“七月十四”,到底是壮族原生,还是传自汉族,抑或是壮汉节日的融合,都难以考证。但从phjau¹ʔei¹一词,至少能看出汉族文化对壮族文化的影响。壮语中的中古汉语借词一般认为是唐宋时借入,所以壮族phjau¹ʔei¹习俗的产生应不晚于宋代。元之前的各个朝代,中原对这一区域存在较大影响的当为汉、唐两朝,这点从越南语中的古汉越音和汉越音两个汉语借词层次可以看出。而到宋一代,中原对这一带的约束并不紧密,因此,这一习俗更有可能是在受汉文化影响更大的唐代即已形成。该词包含的语素ʔei¹,是中古汉语借词“衣”,说明这一习俗与衣物紧密相关。因此,这一习俗传入时,焚化纸制衣物应该已经成为主要的仪式过程。

之所以认为这种习俗很早就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还有以下原因:

1.phjau¹ʔei¹时焚化的主要贡品是纸制的衣物。祭祀并焚化纸制祭品(贡品),大抵是中华传统中纪念先人的重要方式。我国自古就有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自古,人们担心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品、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由此形成把冥衣焚化给祖先的习俗。汉族传统祭拜的仪式常安排在七月中旬。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这说明,祭品之中,冥衣必不可少。汉族所居之北方,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但,农历七月仍为壮族地区酷暑之时,此时向祖先贡献寒衣,在时间上与壮族地区的特点不相吻合。所以,如果该习俗没有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则为先人烧化衣物的时间不应在农历七月,而应该更晚。

2.靖西壮语中phjau¹是固有词,即“烧”;ʔei¹是中古汉语借词“衣”。衣,中古汉语止摄开口三等,影母,平声。中古汉语借词止开三多读ei,如hei ⁵“气”,ɬei²“时”;影母多读ʔ,如ʔiu¹“腰”、ʔin¹“烟”;阴平一般读第1 调,如千sin¹,椒tsiu¹。声韵调与中古汉语借词规律相符。所以,phjau¹ʔei¹是一个固有语素与中古汉语借词组成的壮汉合璧词,直译即“烧衣”。

靖西壮语,“衣服”一般称ɬi³(衣)khwa ⁵(裤)。若壮族这一习俗完全是本民族自身发展而成,没有受到汉文化影响,则从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看,这个仪式应该直接称phjau¹ɬi³khwa ⁵即可,没有必要借入汉语借词ʔei¹来构造新词。

phjau¹ʔei¹是一个层次较早的词。理由有:(1)上文已经说明,ʔei¹是中古汉语借词。(2)phjau¹和ʔei¹起初都是成词语素。从结构看,它们组合之初,一定是一个短语,即phjau¹+ʔei¹为“词+词”。phjau¹ʔei¹现已词汇化为一个词,在语感上,甚至感觉不到两个音节分属两个语素,phjau¹和ʔei¹均已成为词内成分。一个短语词汇化为一个词,不仅需要频繁使用,且一定经历了较长的时间。

《汉语大词典》记录的“衣”有10 义:(1)上衣。(2)蒙覆在器物或自然物表面的东西。(3)包裹在药丸外面或浮在某些食物表面的东西。(4)指胞衣。(5)指鸟类的羽毛。(6)指果实的皮、膜及表面的霜粉。(7)殷代祭祀名。(8)通“依”。(9)通“殷”。(10)姓。所包括的义项并不包含裤、袜等衣物。显然,ʔei¹“衣”的意义发生过演变。壮族“七月十四”,烧化的物品首先是上衣、裤子、鞋连为一体的纸质物品,并不仅是纸质的上衣,且有纸钱、纸质金元宝等物品。[2]16-17所以,在这里,ʔei¹“衣”的语义发生了演变,演变路径有二:(1)人所穿上衣>纸质衣物(含裤、袜)。(2)衣>物。而phjau¹ʔei¹也由本来的“烧衣”演变为专指壮族“七月十四”节供奉神袛和先人的仪式。

(二)saːu ⁵tsi ⁵

saːu ⁵tsi ⁵是靖西壮族除“七月十四”外向先人和各路神袛上供的仪式,过程与phjau¹ʔei¹基本一致。区别是,phjau¹ʔei¹所用贡品必须是鸭子。据传,因鸭子可游水,祭拜先人时,所用的纸钱、衣物须靠鸭子驮过奈何桥,所以,“七月十四”一定要吃鸭子,并以鸭子为贡品。②贡品不能用鸡,也不能用西洋鸭,因为这两种家禽无法渡河。

saːu ⁵tsi ⁵这一习俗很可能先出现在春节,并进而延伸到其他节日。春节进入壮族节日序列的历史不长,历史上,壮族的新年比汉族新年要早一个月。过去,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还有以八月酉日为迎新岁节日的。这些都早于现今的春节。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藤州俗不知岁,唯用八月酉日(即十月前后)为腊,长幼相贺以为年。”因有别于汉族春节,《太平寰宇记》言藤州“俗不知岁”。宋代藤州,位置在今广西梧州市西部藤县附近,当时主要居民为今壮族的先民,可见“俗不知岁”为壮族之俗。与壮族亲缘的傣族、老族等不过汉族的春节,可为今春节非壮族旧俗的佐证。现在壮族过春节的节期是受汉族春节的影响,自明代以后壮族大部分地区逐渐采用农历节期,也便逐渐吸收了汉族春节这一习俗。③而除夕日的saːu ⁵tsi ⁵,也说明壮族过春节这一习俗是较晚才开始的。

saːu ⁵是官话借词“烧”,tsi ⁵是官话借词“纸”。烧,中古汉语效摄开口三等,书母,平声。官话借词效开三一般读aːu,如绍saːu³,嚣ɬjaːu ⁵;书母一般读s,如奢se ⁵,鼠su ⁵;阴平一般读第5 调,如中tsoŋ ⁵,吹sei ⁵。纸,中古汉语止摄开口三等,章母,上声。官话借词止开三一般读i,如迟si²,始si ⁵;章母一般读ts,如盅tsoŋ ⁵,烛tsu²;清上一般读第5 调,如丑səu ⁵,蠢sən ⁵。因此,saːu ⁵tsi ⁵实际就是“烧纸”,saːu ⁵和tsi ⁵本来各是成词语素。与上文讨论的phjau¹ʔei¹一样,saːu ⁵tsi ⁵作为语言单位进入靖西壮语之初,应该是一个短语,即“词+词”,经频繁使用,已词汇化为词;saːu ⁵和tsi ⁵已演变成词内成分。tsi ⁵“纸”也由本义衍生出“年节时为各路神袛和先人焚化的纸制贡品”之义,语义扩大。进而,saːu ⁵tsi ⁵由“焚化纸制品”之义演变成表示“除七月十四外年节供奉神袛和先人的仪式”。

二、靖西壮语中道教、佛教用语的历史层次

靖西壮语中道教、佛教用语大部借自汉语,或由借入的汉语语素和壮语固有语素构成。以下先考察这两种宗教用语在靖西壮语中的时间层次。

(一)道教用语

1.taːu ⁴。taːu ⁴是中古汉语借词“道”。道,中古汉语效摄开口一等,定母,上声。中古汉语借词效开一一般读aːu,如告kaːu ⁵,号jaːu ⁶;定母遇仄声一般读t,如抬taːi²、定təŋ ⁴;浊上一般读第4 调,如码ma ⁴。从事taːu ⁴“道”的人被称为pou ⁵taːu ⁴。taːu ⁴已产生音变,长音正在变为短音的过程之中,即aː>a;pou ⁵taːu ⁴也可称pou ⁵tau ⁴。pou ⁵是壮语中指人的词缀,与pou ⁵同源的词,靖西壮语读po ⁴。pou 是壮语北部方言的读音。靖西位于壮语区南部,壮语北部方言把其与汉语分布区隔开,所以,pou ⁵taːu ⁴必是经由壮语北部方言分布区域后才传入靖西。事实上,pou ⁵和po ⁴都与汉语“夫”同源。

2.ɬin¹。ɬin¹是中古汉语借词“仙”。仙,中古汉语山摄开口三等,心母,平声。中古汉语借词山开三四等舒声一般读in,如练lin ⁶,千sin¹;心母一般读ɬ,如:锁ɬa³,心ɬam¹;阴平读第1 调。以ɬin¹为语素组合而成的词一般都已以壮族固有语序加以改造。如:

ɬaːu¹ ɬin¹(仙女)

年轻女子 仙

ɬaːu¹是壮语固有词,指“年轻女子”,ɬin¹可与其组成合璧式的合成词。且,作为偏正式合成词,该词已从汉语的“偏+正”语序演变成了壮语固有的“正+偏”语序。连结构形式都已为壮语所改造,可见其借入时间一定较早。这说明其已完全融入壮语的词汇系统。

靖西壮语中,ɬaːu¹ɬin¹不仅指“仙女”,意义已有所演变,衍生出“美丽姑娘”义。所以,ɬaːu¹ɬin¹还可以与指女子的词缀me ⁶组合:

me ⁶ ɬaːu ¹ ɬin¹仙女(美丽姑娘)

词缀 年轻女子 仙

一个借词产生了派生意义,也应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使用,也佐证了其进入靖西壮语的时间较早。

事实上,靖西壮语还借入了一个官话借词“仙女”ɬeːn ⁵ni ⁵。仙,中古汉语山摄开口三等,心母,平声。官话借词山摄开口三四等一般读eːn,如练leːn ⁴,千seːn ⁵;心母读ɬ,如ɬɯ ⁵“丝”、ɬɔːŋ ⁵送;女,中古汉语遇摄合口三等,泥母,上声。官话借词遇合三部分读i,如举ki ⁵,具ki³;泥母一般读n,如挪nɔ²,奴nu²。上声一般读第5 调,如免meːn ⁵,秒mjaːu ⁵。声韵调与官话借词语音规律相符。与ɬin¹比较,ɬeːn ⁵ni ⁵仍为单义词,所指仍是其本义,未产生引申义,说明其借入较晚。

3.fou²。fou²是中古汉语借词“符”。符,中古汉语遇摄合口三等,奉母,平声。中古汉语借词遇合三部分读ou,如:箸thou ⁵。奉母多读f,如:罚faːt ⁹、犯faːm ⁶。浊平读第2 调,如抬taːi²、梨lei²。符是道教特有的一种文化,在壮族麽教中亦常用。在麽教中,这种物品就叫做fou²,显然是受到了道教的深刻影响。

4.faːp ⁹。faːp ⁹是中古汉语借词“法”。法,中古汉语咸摄合口三等,非母,入声。中古汉语借词,非母一般读f,如粉fan³,府fou ⁴;中古借词咸合三不多见,但faːp ⁹是“法”无疑。道教和佛教都讲法术,但从该词语音层次看,不可能受佛教影响传入的,因此应该来自道教的影响。

如上,靖西壮语借入的道教用语基本属于中古层次。

壮族麽教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道教的影响。在壮族地区,人们往往分不出哪是原生的麽教,哪是道教,说明道教因传入时间早,对壮族文化有较深的影响。道教与壮族文化的密切关系,下面一个词也可为佐证。壮族麽教(师公教和道公教)的从业者,除了上文所说的称为pou ⁵taːu ⁴,还可称laːu ⁴ɬai¹。laːu ⁴是靖西壮语指人的词缀[3]46-48,可译为“……的人”。ɬai¹是中古汉语借词“师”,师,止摄开口三等,生母,平声。中古借词止开三部分读,司ɬai¹,事ɬai ⁶;生母部分读ɬ,如甥ɬeːŋ¹,色ɬak ⁷。上文已说明,阴平读第1 调。“师”在靖西壮语中发生了语义演变,产生了“聪明”义。laːu ⁴ɬai¹即“聪明的人”。laːu ⁴ɬai¹一般指教师。从事麽教(师公教和道公教)的人员亦被称为laːu ⁴ɬai¹,显然,能充当沟通人神的媒介,当然就是ɬai¹了。

由上,与道教有关的用语基本来自中古汉语借词,以及中古汉语借词与固有语素组成的词。

(二)佛教用语

1.kɔːn ⁵jin ⁵。kɔːn ⁵是官话借词“观音”。观,中古山摄合口一等,见母,平声。官话借词山合一一般读ɔːn,如宽khɔːn ⁵,乱lɔːn ⁴;见母一般读k,如糕kaːu ⁵,告kaːu³;阴平一般读第5 调,如天theːn ⁵,山saːn ⁵。音,中古汉语深摄开口三等,影母,平声。官话借词深开三一般读in,如:今kin ⁵,钦khin ⁵;影母部分读j,如:鸦ja ⁵,意ji ⁴;阴平读第5 调。声韵调与靖西壮语官话借词语音规律相符。

2.tha²。tha²是官话借词“塔”。塔,中古汉语咸摄开口一等,透母,入声。官话借词咸开一逢入声一般读a,如杂tsa²,拉la ⁵。透母一般读th,如台thaːi²,兔tho³;入声一般读阳平,如日ji²,盒hɔ²。声韵调与官话借词语音规律相符。塔是佛教的重要标志物,靖西建有塔的地方不多,市区新靖镇仅有宾山一处,说明佛教对靖西文化影响不大。“宾山”的得名,确与佛教的传布有关。宾山原名滨山,因位于龙潭河之滨而得名。据传300 多年前,一名自称西来意的和尚从四川按图寻访来到这里,安禅修行,后人为追念西来意和尚的教化与恩义,取宾客远来之意,更名宾山。《归顺州志》载:西来意“本在官,因事去职,梦神示以此山,乃弃俗携徒按图访寻得之”[4]685。从传说看,应于清时佛教才对靖西一带产生影响,确乎晚近。清时作为桂西族际交际语的汉语方言应该开始从“古平话”转为官话,且西来意自四川而来,四川使用的汉语方言为官话。这与“塔”为官话借词可以互证。

3.lɔ²haːn³,lɔ¹haːn³。都是官话借词“罗汉”。罗,中古汉语果摄开口一等,来母,平声。官话借词果开一一般读ɔ,如蛾ŋɔ²,糯nɔ ⁴。来母逢洪音读l,如痨laːu²,榔laːŋ²。官话借词“罗”有第1、第2调两读。靖西壮语官话借词第1、第2 调有的可替换,吕嵩崧有过讨论。[5]99-105汉,中古汉语山摄开口一等,晓母,去声。官话借词山开一一般读aːn,如肝kaːn ⁵,刊kaːn ⁵;晓母部分读h,如许hi ⁵,希hi ⁵。声韵调与靖西壮语官话借词语音规律相符。

4.hɔ²saːŋ³,ho¹saːŋ³。都是官话借词“和尚”,和,中古汉语果摄合口一等,匣母,平声。官话借词果合一一般读ɔ,如锅kɔ ⁵,可khɔ ⁵,但有高化为o 的趋势;匣母一般读h,如协he²,横hən²;阳平一般读第2 调,如扶fu²,鸵thɔ²。变读阴平的情况同上。尚,中古汉语宕摄开口三等,禅母,去声。官话借词宕开三一般读aːŋ,如昂ŋaːŋ²,央jaːŋ ⁵;禅母部分读s,如硕sɔ²,社se³。去声:盾tən³,射se³。声韵调与靖西壮语官话借词语音规律相符。

5.phu²ɬa²,phu¹ɬa¹,phu ⁵ɬa¹。都是汉语借词“菩萨”。菩,中古汉语遇摄合口一等,並母,平声。官话借词遇合一部分读u,如部pu³,素su³;並母遇平声读ph 如螃phaːŋ²,苹phin²。浊平一般读第2 调,如愁sou²,墙sjaːŋ²。读为阳平符合官话借词规律,读为阴平的应是受上文所述阳平变读阴平的规律类推而得,读第5 调则与官话借词规律相符。萨,中古汉语山摄开口一等,心母,入声。官话借词山开一入声一般读a,如达ta²、辣la²;上文已经说明,心母一般读ɬ。“萨”普通话读轻声,但壮语并无轻声,靖西误认为轻声与阴平接近而以与普通话阴平调值接近的第1 调对应;也有把“萨”读阳平的,则符合官话借词入声读第2调的规律。

显然,靖西壮语与佛教有关的词大部属官话层次。在靖西壮语汉语借词中,官话借词应不早于清朝才进入,而中古汉语借词大约在唐宋,因此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层次上远较道教用语晚近。

其实,与佛教有关的词语中也有中古层次的。如mju ⁶,为中古汉语借词“庙”。 “庙”初入靖西壮语,与佛教的传布很可能并无关系,而是通过文教方式传入,后才转义。证据有,壮族村寨边常见的土地庙,人们一般称为koŋ ⁵(公)tei ⁶(地),并不称“庙”;或称thu ⁵ti³mjau ⁴,这已经是官话借词了。说明其借入之初与佛教传布并无关系。

郑超雄认为:“佛教传入广西,至迟可溯到东晋。先是由海路传入,在广信(梧州市)、平乐县建寺传道……但从晋时仅广信和平乐两地建有寺庙情况看,晋至南朝时期,佛教在广西的影响还不大。佛教真正在广西扩大影响的是有唐一代。其中心是桂林至全州之间的桂北地区。宋元明清以后,佛教影响扩散到桂南、桂西地区。宋元开始,桂南、桂西地区出现了一些零星寺院,但规模总不若桂北地区的佛寺规模;主持僧人一般是一个至两个人,有些寺庵内甚至没有常住僧尼。”[6]69-80廖国一也持此说“宋、元、明、清时期,广西地区的佛教缓慢发展,并逐步向桂南、桂西和桂西北扩散”[7]228-239。郑文和廖文都说明,佛教对壮族的影响确实不大。而靖西位于桂西南,毗邻越南,地处偏远,与佛教在广西的主要传播地相距甚远,佛教的流传自然更为晚近,影响力微乎其微。上文所述有关西来意和尚的传说与此是吻合的,靖西壮语中佛教用语的层次也印证了这一点。

道教则不同。时国轻认为,“道教早在东汉末年就传入广西”;“隋唐时,道教主要在桂东南传播;宋朝时道教从桂东南向左右江流域和桂西北传播,道士足迹遍布壮族地区;明以后,道教在壮族地区开始衰微,并向民间扩散”。“一方面,道教等汉族宗教文化的南传提升了壮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层次,促成了麽教这一壮族原生性民族民间宗教的形成;另一方面,作为麽教主体的壮族原始宗教和(形成中、形成后的)麽教接引了南传的道教,从而促生了壮化道教——师公教和道公教。”[8]34-36所以,在壮族地区,麽教和道教常常难以分清。

道教和佛教用语的历史层次,印证了道教和佛教对靖西乃至壮族文化的影响存在时间的先后。

注 释:

①本文所指靖西壮语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靖西市通行的壮语,属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

②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80175。

③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Guangxi/3842。

猜你喜欢
靖西壮语借词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靖西农民画在广西深圳等地展出
罗常乐作品选
回鹘文献语言中借词的对音规律研究——以《玄奘传》第六卷为例
壮语故事会引人入胜
浅谈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演变的影响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
云南河口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解读
Analysis of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se of Uyghur loan words in Xinjiang Chinese dialect
《南村辍耕录》借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