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现实逍遥游”

2020-03-15 09:40肖平
金秋 2020年17期
关键词:易经胃病讲座

文/肖平

“我的眼睛是不是变大了”

流沙河先生晚年身体虽然有些小恙,譬如眼睛畏光,嗓音沙哑,但相比于他几十年的老胃病而言,只能算小菜一碟——这胃病如一张黏人的狗皮膏药,曾经紧紧贴在他身上数十载,怎么甩也甩不脱(据说先生弥留之际的昏迷即与胃部大量出血有关),直到80岁以后因胃穿孔被医生切去一部分,他才感觉略微好些。

那次胃部手术后,先生曾兴高采烈地对我说:“这下子好了,医生在出院时特意叮嘱我:记到哈,从此以后你就没有胃病啦!”

平时跟先生聊天,很少谈及学问,更多的是谈日常生活和起居。这是因为我也患过严重的胃病。

我们似乎有一种同感,那就是疾病在消磨一个人的欲望时,也可以转变为某种特殊的才能或才华。可以说,先生在诗歌、文字、中华典籍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多少跟疾病有关。他不敢东跑西跑大吃大喝,因为口腹之欲只会加重胃的负担,所以只好当个居家男人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读书写字。

先生在成都图书馆讲座10年,先是发现声音沙哑——约在2014年春节前,先生就发现自己的声音突然变得“沙声沙气”的。可他并不在意,以为是年纪大了声带老化,吃了些护嗓的药或茶。我们也把报告厅的话筒音响调到最佳状态,使先生说话不费力气,同时遵先生夫人吴茂华女士之嘱,尽量让先生缩短讲座时间。

后来先生又发现自己的眼睛畏光,一度在太阳下需要戴墨镜。那段时间我接他去图书馆讲座的路上,发现他常坐在车里闭着眼睛和我说话。2018年夏天,先生夫妇跟几个好友到郊区避暑,先生特意让农家在餐厅角落一个光线暗淡的地方准备了书桌,午后他要坐在那里读书写作。

某一天,先生很高兴地对我说:妈哟,眼睛畏光原来是倒睫引起的。医生把他的上眼皮割了一点,往上提拉,眼睛就变得又大又亮。

先生做完眼皮手术第一次到图书馆来讲座时,他登上讲台,面带微笑,故意把眼睛睁得大大地说:大家看一看,我的眼睛是不是变大了,人是不是变漂亮些了?听众们纷纷鼓掌叫好。

这手既柔软又温暖

10月28日,我到医院探视先生。

进得病房,屋里光线很暗,但先生似乎在我进门的一刻就看见我了,举起他正在输液的左手向我致意。我上去握住他的手,这手异常温暖——先生曾说,他冬天的时候入睡很难,因为上床以后“半个小时手热,一个小时脚热”。那都是先生身上没有多少脂肪的缘故。可现在,这手既柔软又温暖,宛若婴儿。

先生因肺部感染先是住了20多天院,后来好些了,甚至可以在医院走廊上甩手甩脚漫步了,于是他便嚷着要回家去。回去没两天,又感觉身体不适,呼吸困难,只好又很不情愿地回到医院病床上来。

记得2 0 1 8 年夏天,先生来图书馆讲座时就因为吹了空调,回去后感冒发烧引起肺炎,为此我很是自责了好一阵子。此次探病我没能跟先生说上话,只听吴茂华老师介绍了他的病情:先生曾经检查出咽喉部位有两个肉突,但他本人并没有动手术的意愿。这次因为发烧和呼吸困难入院,可能跟肺部感染和咽部肉瘤影响呼吸有关。

日常跟先生接触,我深知他对生命的态度,那就是乐天知命,顺其自然,不必做过多的人为干预。所以每次去医院,都是不得已,都是被家人强行押解而去。

心灵之逍遥

先生仙逝后,我跟吴茂华老师有一次长谈。原来先生对于做不做咽部手术,一度犹豫不决,甚至害怕恐惧。医院的医生曾劝导说,做了手术,嗓子还是可以发声的,只不过声音略小些。

这话终于让先生鼓足了做手术的勇气,倘若手术成功,先生就可以从病床上翻爬起来,做他未竟的两件大事:一是在图书馆继续开讲《宋诗三百首》,二是在“腾讯大家”把《易经》讲完。《宋诗三百首》,先生只讲了十讲,按照我跟他的约定,苏东坡是要单独拿出来讲成一个系列的,再加上群星灿烂的诗人群体,恐怕不是三五十讲可以讲完的。《易经》,先生在腾讯只讲了三讲,吴茂华老师感慨说,他早把完整的《易经》讲稿都准备好了,大纲和讲稿就放在他的书桌上。

我曾经跟先生讨论过为什么要讲《易经》,我只知道古代文人把四书五经排过序,普遍认为《易经》是一个儒者在学问的终点最应该花大力气去深研的书。但先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讲《易经》是为了正本清源,《易经》并非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古人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的普遍认知,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和运用。

先生动咽部手术只用了五分钟,但从此就沉沉睡去没有醒来。沙河先生走得十分安详,昏迷过程中只有嘴角时不时微微抽搐一下,像在读诗,又像在喃喃地吟诵着一篇古文,其余时间都如一个沉睡香甜的婴孩。

先生生前曾经对睡眠有独到深刻的见解。有一回他告诉我,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必将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使室内漆黑一片不见一丝光亮,方才睡得安稳,“这也是遵循自然之道”。我好奇地问:到底有好黑呢?先生微笑着说,就像躺在盖了盖子的棺材里那么黑!

记得先生生前常提一个词“快活”,快活者,逍遥也。先生曾在《庄子现代版》一书中如此解读逍遥二字:“唯神仙得逍遥,吾辈凡夫俗子不亦悲乎?实则不然,漫游清玩,探入无为之境,也能获得逍遥之乐。从天上回到地下来,损欲克己,一无所待,仍可逍遥游也。庄子倡导的正是这一种现实逍遥游。”

“现实逍遥游”其实也是先生一生的理想,尽管先生一生都在跟疾病作斗争,但我深知先生心灵之逍遥不是吾辈可以测度的。

猜你喜欢
易经胃病讲座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我所认识的《易经》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
占卜的力量
治疗胃病的三条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