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声乐歌唱水平的探索与思考

2020-03-15 06:18孔嘉艺
人物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声乐

孔嘉艺

摘   要:声乐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科学性极强的学科。伴随着时代的前进,知识的推陈出新,音乐交流的日益频繁,声乐歌唱艺术已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于有效提升声乐歌唱水平,不同的声乐工作者却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名专业学习声乐多年的学生,我结合多年的学习实际,从什么才是有效的练声方法,怎样才能训练自身的唱功,声乐歌唱的艺术化训练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声乐;演唱水平;练声方法

众所周知,对每一名学习声乐的人而言,提升声乐歌唱水平都将是重中之重,但声乐歌唱水平的提升实际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有在歌唱的基本功训练上下功夫,在掌握声乐歌唱发声技巧上和歌唱艺术化表现上促提升才能获得歌唱的完美性,真正意义上做歌唱艺术化,歌唱训练的科学化。为此,我结合多年的学习实际,从什么才是有效的练声方法,怎样才能训练自身的唱功,声乐歌唱的艺术化训练三个方面开展了以下尝试。

一、什么才是有效的练声方法

(一)声乐歌唱训练的重要意义

从本质上来看,声乐歌唱训练最重要的是发声和发音的正确性,为此,歌唱训练的理论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始终把正确的、专业的歌唱理论基础作为我的歌唱训练的指南针,非常重视歌唱训练,因为通过歌唱训练可以找到自己的错误,可以不断改进发声技巧,同时又能学习到歌唱中的正规方法。

(二)练声对于歌唱状态的促进作用

练声是训练歌唱状态的最好的办法,通过练声训练把歌唱的状态进行动力定型和固定化,在练声这一环节里我把它分成二个状态的训练,在每天的练声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歌唱的正确状态,因为有了正确的歌唱状态,才会有正确标准的声音,第一是喉头的状态,声音原发于喉咙,喉咙不放松,不打开,就无法完成歌唱所需要的要求,所以一定要把喉头的状态达到放松和稳定,我是利用自身的、打哈欠的状态,然后再加上微笑的状态来进行发声训练的。第二是强调气息的控制状态的训练,就是把歌唱气息做到在腹部有纵向的和横向的支撑和膨胀的感觉,特别要注意追求状态的正确性,因为有了标准的歌唱状态才会有标准的歌唱声音,有了标准的歌唱状态才能有标准的歌唱共鸣的产生。

练声是歌唱的最基本的课程之一,每个歌唱家都得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而我则是每天坚持1小时一次,早上和下午两次。以此把歌唱的状态进行固化,把这种歌唱特殊状态演变成属于自己的一种歌唱时的正常状态,只有通过长期训练才会真正获得和巩固歌唱的状态。强调歌唱状态的练声训练就是要做到喉头部的放松状态和腹部的膨胀状态,不要以为唱低音时喉头就放松,而在唱高音是照样是喉头部处在放松状态上的,与此同时,还要体会腹部气息膨胀的感觉。

二、如何有效训练声乐歌唱的唱功

作为一名学习声乐多年的人,我把训练歌唱的唱功分成多项内容,作为专门重点训练,这些内容都与歌唱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把每个小项目都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更是帮助我们提升歌唱水平的具体手段。

训练声乐歌唱唱功的训练方法包括:歌唱中咬字、吐字训练;歌唱时的姿势训练;歌唱时的共鸣体训练;歌唱时的气息调配与运用训练;气息的横向与纵向支撑的训练;歌唱呼吸弹性的训练;歌唱的呼吸节奏训练;歌唱中的激情训练;中音区的专门训练;高音区的专门训练;关闭唱法的训练;开口、闭口哼鸣音的训练;颤音的训练;假声的训练;朗读、朗诵的训练;歌唱时的口形训练;高音低唱的训练;大嗓与小嗓的训练等。

三、歌唱艺术化训练

在平时的声乐歌唱的训练过程中,我一贯主张教学有法的观念,就是利用科学的歌唱的练声方法和教学实践中去创造歌唱艺术化的东西来,通过严格正规的训练逐步培养和建立我们学生的歌唱艺术的意识,并在歌唱教学的实践中去妙用和发挥。在歌唱演出的实践活动中,是要不断去总结经验,特别是在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探索符合适应教学正确途径,全面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持之以恒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牢固树立歌唱表演的艺术化的思想模式。

我认为歌唱艺术贵在独创,贵在运用,歌唱本身是离不开艺术的,一个优秀的音乐人和歌唱家,必须长期的歌唱训练和表演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歌唱艺术的艺术风格,同时必须具备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歌唱艺术的个性风采。总而言之,"艺术是无止境的",歌唱表演中实用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的体现,也是艺术能力学习的全过程过程体现,同样是没有止境的,也需要不断的追求和学习的。而声乐歌唱的训练我认为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每个歌唱演员、歌唱家都必须要经过一系列严格、正规、科学、专业等训练和学习,才能真正获得歌唱艺术道路上的成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歌唱演员。

然而我们的一些初学声乐的朋友,却往往都急于学唱歌曲,根本不重视声乐歌唱的发声训练,用唱歌的方式来代替歌唱发声训练,这样的做法是错的,就是因为急于唱一些歌曲往往在歌唱中存在著很多错误的地方,就等于在保留错误的发声状态,同时还不能学到歌唱发声方面的各种技巧,所以我常常呼吁广大的歌唱爱好者一定要从最基本的发声训练开始学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声乐发声中的练声和歌唱的唱功训练,一旦当您掌握了声乐歌唱中的唱功后才能实现从歌唱艺术走向成功的开始。受篇幅所限,无法一一举例,现将呼吸方法总结如下:

(一)介绍三种歌唱的呼吸方法

胸式呼吸法:这种呼吸锁骨提起,靠胸腔控制气息,吸气浅,容量小,失去腹肌、横膈膜控制能力,导致喉、颈、舌根紧张,影响音域扩展,声音逼紧,僵硬而缺乏色彩。

腹式呼吸法:这种呼吸用腹部肌肉控制气息,腹膨胀,失去胸、肋间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导致声音空洞、无力,缺乏圆润、明亮,高音困难。

胸腹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是一种运用胸腔、两肋、横隔膜及腹肌,共同控制气息的方法,它能全面调动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气息容量大有较高的气势,而且稳健,控制力强,呼吸均匀、有节制,音域扩展统一。实践证明,胸腹式呼吸法是歌唱中科学的、合理的呼吸方法。

二、胸腹式呼吸法的专门训练

歌唱的呼吸方法应通过具体的歌唱实践以形象启发、比喻等通俗的手法逐步培养获得。首先要学会去体验歌唱的呼吸的感觉以及状态,通过反复训练把这种歌唱时气息感觉的特殊性,牢固记忆下来,并能巩固歌唱中的这种特殊呼吸状态,成为你在歌唱中一种自然的呼吸方法,这样歌唱的呼吸才算是真正掌握了!

(一)吸气训练

一是用"闻花"的感觉来指导我们初学者的吸气,使横膈膜下降,胸腔底部向下扩展,两肋张开,肺部扩大,空气吸人肺内,形成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法的吸气。

二是理解掌握要吐字先吸氣,要吸先吐的辨证关系。当歌曲前奏接近结束时应轻轻的吐气,歌曲前奏结束的瞬间,从容而适当的吸气,并立即转为呼气(歌唱过程)。

三是气吸的多少与乐句的长短、歌曲情绪应吻合。

四是吸气要不紧张、不僵硬,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完成,要吸的深。鼻、口同时进气。

五是气息瞬间积极的吸人,立刻控制转化为呼气,喉咙打开,声带振动发声,延续的呼气就是歌唱的过程。这种"急吸缓呼"的过程是歌唱中最基本的呼吸方法,应予多加练习。

(二)呼气训练

呼气,即歌唱的过程。要培养均匀而有控制的呼出,这一能力是歌唱中十分需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就是把吸进来的气瞬间控制起来,立即转化为呼气状态(歌唱发声的气息状态)。当气息均匀呼出时(歌唱),这种状态应相对的保持着,直到又吸一口新气为止。控制呼出的气应该是丰满的,人的感觉也是轻松自如的。气息的控制要适度,不能过分,过分控制会导致声音僵硬,不流畅,甚至摇晃,失去控制。所以我们在训练歌唱呼吸时要做到松紧结合与快慢结合!

二、呼吸训练的具体做法

一是辅助练习:放松而端正站立(同歌唱姿势),双手插腰。插腰位置为两胯腰骨靠上,肋骨下端(腰带处),在此状态下,做用鼻闻花般平稳而深入的吸气,胸部自然挺起(不耸肩),两肋张开,横膈膜下降。突然停止转化为呼气,此时要有意识的保持吸气的状态。

二是呼气练习:模仿自行车刹气"嘶"的声音,有控制而平稳的呼出。这样的呼气是有支持力,有一定气压的,是歌唱发声所需要的正确呼吸。用吓一跳的感觉体会瞬间的气息吸人(急吸),同时张开嘴放松下巴,气息不呼出,练习气息控制能力。

三是可以有意识地练习吹烛火,吹而不灭。吹纸条,弯而不到。或者模仿"狗喘气",锻炼呼吸均匀平稳,领会横膈膜控制呼气的动作。还可以吹灰来体会"呼吸支点",小腹部位出现"着力内缩"腰围产生支撑的感觉,对歌唱是十分有利的。

总而言之,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是为歌唱发声服务的一种必不可缺的特殊工具。要获得圆润、明亮、又光彩、优美富有共鸣、乐感的歌声,必须要经较长时间的发声训练才可获得。

参考文献:

[1]逯璐;浅谈声乐演唱中“声”与“情”[J];音乐天地;2016年09期

[2]徐琨;张小军;声乐演唱者“怯场”析因及在教学中的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8年03期

[3]苏磊;王丽;论声乐演唱中紧张心理对演唱的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4]刘丽娟;论协同理论运用于声乐演唱教学的可行性[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18年05期

[5]郑爱华;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艺海;2018年03期

[6]后练;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艺海;2018年04期

[7]谢小燕;浅论声乐演唱的审美[J];黄河之声;2018年13期

[8]李轩;孙有声;声乐演唱的三个阶段[J];才智;2019年02期

猜你喜欢
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声乐作品选择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研究
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艺术发展中的地位
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