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期,为了全面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教师应重视科学的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前教学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知识的掌握能力,利于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基于此,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过程,教师要重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艺术设计;翻转课堂;应用
引言: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形式进行了重新的规划,以往师生仅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知识的传输和内化,而翻转课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前将既定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全面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应重视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创新,从而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
一、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翻转课堂便是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前,结合教师提前下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再回到课堂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完成练习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是较为前沿的教学形式,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形式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便开展学习,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互动,重点对学生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颠覆以往教学模式的课上教学、课后作业的形式。
该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应用,能够便于学生自主掌握学习的进度,针对同一学习内容,不同学生个体由于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便会出现进度不同的情况。而学生使用翻转课堂学习形式,便可结合自身的理解水平来对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如果学生对部分知识接受效率较低,可将视频进行反复回放,直到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样教师便可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资料的拓展,在更广泛的层面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1]。
二、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
1.设计思路
不能简单应用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否则便会失去其重要价值。因此教师需重点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从而发挥翻转课堂的最大功效。
教师需全面衡量教学内容的难度等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将其中适合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讲解的部分进行提取,重新梳理教学内容,突出难点与核心。在制作视频时,还需使用较为新颖的手段,可适当运用动画或者音效等形式,通过美化字幕等对重点内容进行提示。还可建立校内外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获取资源的渠道。
若想顺利实施翻转课堂,首先需提升教育资源的质量,教师需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同时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材作为辅助,综合运用课件、视频及各类网络资源,结合具体教学需求来制作授课视频,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将优质的资源分享到网络平台上,这样便可将资源共享给学生[2]。
教师需结合教学设计来制作视频,将教学内容中适合视频讲授的部分进行提取,通过使用设备和软件来制作动画、ppt等,具体可依据教学内容来确定视频形式,重点需迎合学生的兴趣倾向。针对重点知识内容,教师需在视频中配置文字讲解,对关键部分进行提示和总额及。视频内容需尽量简单易懂,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并注意提升画面的美感。精良的形式可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如果展示操作程序相关知识,可以录像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侧重控制视频时间,尽量将微课时长控制在10min内。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分别讲解,从而让学生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视频时间不长也更容易传输,且方便携带。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专门的网络交流渠道,这样师生便可随时通过线上渠道对视频和课程内容进行交流,全面提升教学的效果。
2.应用实践
教师可主要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答疑,交流问题。在实施翻转课堂前的阶段,学生多获得的是零散的知识点,而从学科教学的整体思路来讲,零散的知识点需要通过整合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课前的学习主要为表层化的学习,而将知识深层次内化是在课堂上,经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探讨后形成的[3]。因此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尤为关键,具体可分为下述部分:
(1)要点问题讨论
以学生为核心来提问,再由教师对问题进行补充,如软件操作的难点,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等。通过问题引出所需学习的知识点,每节课可总结出10个左右的知识点,讨论时长可占整节课时的一半左右。
(2)小组成果展示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如将学生每3-5人分为一组,经过相互交流协作完成任务。学生可独立思考和提问,也可相互交流意见,如果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还可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最终高效完成任务。此间,教师需随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馈,并深化知识内容。每组可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通过竞赛、成果展示等形式高效完成教学内容。学生可通过相互讨论和评价等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最终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3)考核评价
在實施翻转课堂期间,主要需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与以往《图形图像处理》的量化考核评价不同,教师需建立更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如对案例制作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个人与小组的评价、自我与他人的评价等多角度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考核标准为课前学习、师生交流、小组互动与课后作业等多个环节的综合,具体权重可由教师结合情况自行设置。
(4)总结答疑
教师需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对设计软件中存在的不当操作进行纠正和补充,同时评价学生的作品,结合具体的反馈问题进行分析,形成新的教学方案。
三、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水平的建议
1.把握课程重点,精心设计微课内容
翻转课堂以微课为呈现形式,教师可使用微课对传统的教学顺序进行重新设置,并基于新的教学程序来设置创新性的模式。在开展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时,教师需侧重对微课进行优化设计,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微课素材,辅助学生得以顺利完成自主学习活动。首先需明确微课的主题。如在实施平面艺术设计时,可从运用色彩方面着手,全面整合课程资源,对微课主题进行总结提炼。其次,需科学控制微课的时长,保证所有重点知识信息均可呈现从胡来,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需提升微课的质量和呈现知识信息的节奏,保证学生可反复观看。
2.加强课堂引导,促进知识内化
实施翻转课堂的重点部分在于课堂教学环节,在开展艺术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侧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解决学生的所有疑惑,实现知识的内化。首先,可提升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验效果。学生在课前已经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对学科相关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把握,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测,便可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基础。其次,重点解决问题。教师需将核心地位让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预习结果对学科内容和产生的疑惑进行总结提问,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最后需提升互动效果[4]。教师可针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将学习期间所表现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总结,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3.强化云平台和网络技术的支持
运用翻转课堂来开展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可加强通过云平台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教师可将准备好的视频资料通过网络上传到平台,这样便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5]。其次,学生可基于云平台来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升互动频率,增进师生的情感距离。再次,教师可通过线上形式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把握,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录制视频进行深化讲解。最后,教师需提升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全面提升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总之,在实践分析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科学的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从而创新艺术专业教学形式,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效率,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专业实践水平,进一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璇.翻轉课堂在聋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6):68-69.
[2]万辉,白玉梅.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反思[J].广东化工,2017,44(18):194-195.
[3]刘宝静.翻转课堂在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J].职业,2019(05):99-100.
[4]周渝,邱岭,冯德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探究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7):181.
[5]樊佩奕.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5,(23):98.
作者简介:莫开宇(1980-),男,汉族,广西桂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2020年河池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基于项目导向的现代艺术设计翻转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020EB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