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凤
摘 要:培育工匠精神从宏观层面来看,有利于促进国家的教育制度改革,促進国家的进一步全面发展,为国家的持续长久发展提供动力。利用红色资源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承践行,提升工匠精神的内容内涵。最终达到在培养工科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不断创新,提升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过程中。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技工院校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及工匠精神,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与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即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精神内核,也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更昭示着党对劳动的尊重与崇尚。因此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延续,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要求。作为培育人才的孵化地,技工院校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方面担负着社会责任。在新时期,技工院校要以思想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在思政教育中,恰如其分地融合工匠精神开展好劳动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学生的劳动情怀,并将这种精神和情怀付诸于实践中,以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推动制造强国的加快建设,助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
1.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
近年来,工匠精神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因为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不骄不躁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追求的是一种卓越的品质。其次,指在工作中追求优秀的品质,在工作中不断追求优秀和完美,生产出优质的产品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实际行动和最终的成果都是衡量标准。工匠精神作为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工作态度,需要工作者有着专业的精神,以其专业的精神来追求专业的技术和职业操守,从而形成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工匠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工人的各方面都会得到一个全方位的提升,从而形成一种追求完美、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和价值观。并且在工作中付诸于实际行动,认真工作,踏实肯干,不浮躁,能够经受住外界的利益诱惑,专心攻于某一领域,一心追求优质的产品,提升个人的技术水平。这样一种精神是正确的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了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
2. 工匠精神的教育功能
育人功能是从其内涵和价值取向上来讲的。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种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提倡工人要有创新精神,优良的个人品德和科学素养,在工作中要有敢于创新和勇于创新的态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工人的价值观也得到了正确的培养,树立了追求自身价值的精神,不为外界所迷惑。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工匠精神具有育人的功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并且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促进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校人才,为国家的长久发展储备人才。
二、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价值
首先,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深入进行,面对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培养当中融入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对于职业的理解能力,才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其次,工匠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等典籍当中都记载了大量手工艺人的先进事迹,他们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还具备吃苦耐劳、勇于钻研、踏实认真的精神品质,一代又一代的工匠推进了我国技术的发展与升级。
三、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路径
1. 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技工院校要革故鼎新,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观念,依托多元化的融合方式,为二者的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学校可以借助多元化的活动,比如,学术交谈、教研活动、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交流等,汇集全国各地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依托上述活动,在交流或是分享中提出自己对思政教育中融合工匠精神的看法,或是有效举措,实现对自身教学经验或是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促进自身工作视野的开阔。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可依赖的方式众多,尤其是利用好校企融合的平台,致力于实践型人才的培育,通过企业实践、参观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满足当前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让学生得到思维价值的提升,并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逐步完善教育体系化的构建。
2. 以工匠精神为指导,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
促进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是推动技工院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可以把工匠精神作为主题,从而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安排上适当加入工匠精神培育,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组织学生参观工人的工作成果,提高其思想素养,培育其拥有良好的职业理念,在以后的岗位中能够更好地投入工作。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工匠精神,通过线上线下同时进行,随时随地培育其思想素质。
结束语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已经是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工匠精神以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吸引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是与时俱进的代表,因此在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工匠精神是大势所趋,有利于技工院校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良好文化环境的塑造。所以在此基础上,必须要促进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因此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两者结合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促进工匠精神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闫广芬,张磊.工匠精神的教育向度及其培育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6):67—73.
[2]余敬斌.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8):53—55.
[3]隋延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7):98—101.